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北风胡马 >>第一百零一章 旧岁
宗望笑道:“这好办。既然乡绅们有粮,你回去就做两副匾额。对那些愿意给你交粮食的,把写着赈济灾民的匾额挂在他们家的门上。至于那些不愿意借你粮食的,你就写一块为富不仁的匾额挂在他们家的门上,不许让他摘下来。” “这个法子好,对那些爱算计的人,就应该好好羞臊羞臊他们。”弦子赞道。 墨染也称赞道:“人一旦有了温饱,就会求名求利,你这一招专能治他们求名的心思。” 迪古乃拜谢道:“多谢王爷指点,等我回去了,一定照做。” 宗望说道:“此处虽曾是南朝的都城,但是现在已经归了咱们所有,稳定民心无非是让耕者有其田,有其产。有恒产者有恒心,我认为比起一味地平叛讨逆,先让当地的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更重要。百姓一旦吃饱了肚子,过好了日子,谁还会撇家舍业地闹着要推翻大金呢。再说,市井小民,在乎的不过是柴米油盐,谁当皇上日子久了对他们来说还不都一样。” 迪古乃赞道:“王爷真是一针见血。” 宗望笑着建议道:“别光说赈灾,你也跟染儿讲讲汴梁城现在的样子吧。” 迪古乃道:“哦,说起来,我还给夫人带了不少当地产的糕点。夫人当年在我们的营寨里时,就带着很多糕点啊。” 墨染不好意思地笑道:“让将军见笑了。我确实喜欢这一口吃食。” 迪古乃讲道:“现在汴梁城早就恢复了秩序,百姓们的日子算是过得有条不紊,不似当年那般混乱了。夫人不要担心,我们本来也是为了治世不是为了乱世的。” 弦子见二人聊起了汴梁城的糕点,便凑趣地说道:“汴梁城虽然有精美的点心,但咱们家这边也有地道的小吃。将军,您尝尝这个。”说着,弦子就用汤勺舀起一勺带着汤汁的皮冻似的吃食放在了迪古乃的碗里。 迪古乃端起碗仔细打量着这块“皮冻”,只见它形似凝脂,外层被油煎的金黄焦脆,看上去就是很好吃的样子。迪古乃咬了一口,果然,这凝脂似的皮冻就着芝麻酱的酱汤和香菜、蒜末、黄瓜丝在一起口感真是好得没话说。迪古乃赞叹道:“我离家这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咱家这边又出了这么一道美味!” 弦子得意地笑道:“将军吃着还行吗?这是我的发明哦!” 迪古乃惊喜地称赞道:“弦子姑娘还真是心灵手巧,不知这美味叫什么名,是怎么做出来的?” 弦子笑道:“这东西我还没想过给它起名字呢。不过,它的材料倒是很普通。这冻子是用绿豆粉熬出来的。如果没有绿豆粉,红薯粉、土豆粉也可以熬制。等熬出的粉定了型,再把它切成块,之后放在油锅里慢慢地煎成金黄色就可以了。我比较喜欢吃老一点儿的,硬一点儿的,所以火大点儿就能煎出锅巴来。至于配料么,您要是嫌做芝麻酱汤麻烦,也可以用骨头汤来配它。切半个茶叶蛋放在汤里和粉块一起盛出来吃最好吃。” 迪古乃听完了小吃的做法,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他笑道:“既然这东西制作也并不麻烦。食材的主料也不精贵。这要是带回河南那边推广开来,说不定还能给饥民们救救急呢。” 弦子连忙也叫好道:“我本来只是为了解馋做着玩儿的,既然将军能拿它去赈灾,派上大用场,我一会儿就把它的制作方法给您写在纸上。等您回去了叫厨子们学着做就是了。虽然不见得有多好吃,但好歹也能凑数帮大家骗骗肚子啊。” 墨染笑道:“怎么会不好吃呢?人在饿极了的时候,什么都好吃。估计你这道小吃在灾民们看来就是蟠桃会上的美食了。不过,这么好的东西必须得有个像样的名字才行。叫什么好呢?” 宗望接过话茬道:“这小吃本来就是个很实在很朴素的东西,既然它是用绿豆粉熬制成的,又是在油锅里煎出来的。那就叫‘煎粉’好了。吃食这东西千万别起名起得太花哨。太花哨的东西不接地气,人吃完了会飘起来的。” 大家听了宗望的一番理论都连连点头称赞。 迪古乃一边品尝着煎粉,又一边滔滔不绝地跟大家讲了很多外边的故事,弦子听入了神,手撑着下巴,看着迪古乃的神采飞扬。宗望见状心中就有了计较。 菜过五味,宗望问迪古乃道:“今天这顿饭吃得还好吧?” 迪古乃称赞道:“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了,夫人真是手巧。” 宗望笑道:“既然你喜欢吃她的菜,我就让她教会弦子,让弦子将来做给你吃。” 宗望的一席话让迪古乃和弦子都感到过于突如其来,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宗望对迪古乃道:“弦子是将门之后,以前在皇宫里历练过几年,通达事理。现在帮着染儿一起打理王府。咋样,相中没有?” 在迪古乃看来,虽然弦子算不上是美人,但她的这番经历却非常难得。而且是跟着墨染学做事,那一定不会有错。于是,迪古乃笑道:“全凭王爷做主。” 宗望又问弦子道:“迪古乃是我的心腹,他年轻能干,又没有婚娶。” “王爷不必跟我说这些。你们要是吃完了,我就捡碗了。”弦子边说边撤下了自己的碗筷和桌子上的空盘子出去了。 “到底是姑娘,再泼辣也怕羞。”宗望笑道。 饭后,迪古乃留在王府里向弦子学习煎粉的制作方法。宗望则带墨染上街置办年货。熙熙攘攘的大街让墨染重新找到了过去的感觉。这里虽然是会宁,但是街市上却是似曾相识的样子。 这里,好像汴京啊。墨染东瞧西看。 “喜欢吗?”宗望得意地问墨染道。这年货大街的布置是他让人仿照汴京的样子规划出来的。他不惜人力财力兴师动众,只为让墨染故地重游,博她一笑。 墨染也看出来这街市的妙处,她指着一个角落说道:“那时,我就是在那角落里开义诊摊子的。好多人在排队。都是穷人。” 宗望笑着问道:“你有没有想到有一天你会救了一位王爷呢?” 墨染摇头答道:“都是病人罢了,我哪里会去想他是王爷还是乞丐。” 宗望有些失望,但又不甘心地问道:“那现在呢?我在你眼中总比乞丐强一点了吧?” “我还是更喜欢庄子的齐物论。好香啊!”墨染被一阵阵飘来的香气所吸引。她眼前一亮,难怪这香气如此熟悉,眼前竟然有很多家汴京的糕饼铺。墨染惊叹道:“天啊!我不会是在做梦吧?” 宗望见墨染高兴,走上前买了一包点心给她,道:“尝尝看,是不是你喜欢的口味?” 墨染把点心捧在手心,轻轻咬了一口,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对宗望说道:“太正宗了,你也吃一块。” 宗望低头把墨染吃剩下的那块送进嘴里,道:“是好吃,有种很特别的味道。” 墨染再次脸红。 宗望解释道:“上次见你喜欢这些零食,我就叫人去汴京把那些做点心的师傅们请到这里,也省得迪古乃又要为报效朝廷又要惦记着你的喜好。” 墨染笑道:“原来点心是山西的醋师傅做的。” “小妮子,我这样疼你,你还笑我。看我怎么收拾你。”宗望扔给点心铺的老板一锭银子,道:“把你家的里屋借我一用,好好做你的买卖,不许进来。” 老板乐得高兴,他接了银子,给宗望带路。 墨染惊惶,道:“不行,不行啊。啊!你放我下来。” 宗望不顾墨染的挣扎,扛起她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里间屋,结结实实地收拾了她一顿。 元旦的酒宴散后,如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烂醉如泥的宗翰拖回了王府,叫人把他抬上了火炕,又给他灌了一碗醒酒汤。他对宗翰说道:“哥哥早点睡吧。”说完,如盐给宗翰盖好被子,就要出去。不料,宗翰却一把抓住了如盐的腰带,把他拽倒在了炕上。 “哥哥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兄弟替你去办。”如盐问道。 宗翰口齿不清地说道:“兄弟别走,陪我说会话。” “好,哥哥想说什么?”如盐趁宗翰松开手,忙坐起来整理好自己的衣服。 “你要出门办事啊?”宗翰见如盐一副拘谨的样子取笑道。 如盐也笑道:“大半夜的哪个出门,哥哥说笑了。” 宗翰拍拍自己身边的火炕道:“没事你能不能把衣服脱了,踏踏实实地跟我躺在炕上和我说几句话?” 如盐只好脱鞋上炕,道:“衣服就不脱了,这样给哥哥端茶倒水更方便。” 宗翰给如盐让出了半边炕位和枕头道:“别坐炕梢,炕梢凉。来我这儿躺着,炕头热乎。” 如盐看着宗翰半睁半闭的眼睛,咽了口吐沫,心想:这家伙应该说不了很多醉话就会睡着,且陪他耍耍。于是他钻进宗翰的被窝,忍耐着身边人的酒气与唠叨。 注释 宗望的支招出自鬼谷子 《鬼谷子》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