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餐饮大佬 >>第177章 全村人的希望
对于白牛镇来说,青河村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村了。 全村现辖六个片区,总共36个村民小组,拥有足足一千六百多户人,总人口将近七千人,算是名副其实的大村了。 柳下辉家、外婆家、小姨家,其实都是青河村人,只不过是属于不同片区而已。 全村以柳姓为主,其中一、二、三、六这四个片区,清一色全都是柳姓,而四、五这两个片区则分别以江姓和宋姓为主。 柳下辉家所在的片区是一片,一片总共有6个队,分别是龙山、营地、那冲、高行、风木、坡洞。 柳下辉家乃是属于龙山队的。 龙山队一共有54户,268号人。 在柳下辉没崛起前,龙山队有两大名人,一个就是老爸柳元盛,一个是与柳元盛同辈同年的邻居柳元雄。 柳元盛出名是因为赌,而柳元雄出名是因为他自学成才。 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懂得维修各种电器,在村里想不出名都难。 更何况,柳元雄不仅仅维修电器的技术过硬,他还无师自通,懂得建电站。 青河村这种偏僻的农村,别说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没通电,就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都没有正式通电。 也是这个时候,柳元雄做出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举动,他拉着柳元盛一起投资,在门口不远的那条小河中建了一个小小的发电站。 正是有了这个小小的发电站,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青河村一片的龙山、麻田、营地等两三个队才有了通电的资格。 是的,这发电量仅仅只供应两三个队,连青河村的一个片区都供应不起。 没办法,那电站实在是太小了,这供电量也就勉强能供应两三个队罢了,遇到干旱的时候甚至连两三个队都供应不起。 不过,哪怕电量仅仅只供应两三个队,也足以让柳元雄成为青河村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而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柳元雄往后一直在各地投资电站,甚至开始跨省投资,虽然没混成亿万豪富,但身家千万还是有的。 现在是2003年,柳元雄也开始慢慢发迹了。 柳元雄家门口有一棵挺大的柚子树,因为可以遮挡阳光,所以村民们都喜欢坐在柚子树下聊天,说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比如此时,就有七八位村民坐在这棵柚子树下闲聊着,话题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集中在柳下辉身上。 “你们说,现在‘赌王’家的小辉,现在有多少身家了?” “具体有多少谁也不清楚,不过身家应该是超过一个亿了!” “几个月前身家应该就超过一亿了,反正我听说光是在粤省的那一次,小辉就赚了至少几千万甚至上亿都有可能!” “这真是太厉害了,小辉也算是咱们看着长大的,真是做梦都想不到他这么能赚钱!” “是啊,小辉跟我家那小子同年,今年也不过才19岁而已,就已经身家过亿了,咱们祖祖辈辈几百年下来,都没出过赚钱这么厉害的人物。” “19岁身家过亿,小辉应该是咱们青河村的首富了!” “别说咱们青河村了,就是整个白牛镇,应该也没有谁能比小辉有钱了!” “这也不一定吧,西岩村那边都是矿山老板,有钱的人也不少!” “那只是白泥矿而已,又不是金矿,再加上那边的老板太多,不是只属于一个老板的,所以几百万身家的老板是不少,但上千万就少见了,上亿更是不可能!” “确实,在目前来看,整个白牛镇身家上亿的,估计就只有小辉一个人了,其他镇上有名的富豪最多就三两千万身家而已,没听说过谁身家上亿了!” “19岁就成镇首富了,可能再过几年能成县首富都不一定,真是够吓人的,我家那小子今年都21岁了,还在粤省那边打工,一个月领三五百块钱的工资,差距真是太大了!” “都一样的,你家小子还算好的了,我家小子整天游手好闲的,身上分文没有他都不想着出去打工赚钱,真是让人头痛死!” “……” 话题到这,开始歪楼了,一个个开始说起自家的儿女,接着又聊起柳元雄目前正在投资的一个电站,一个个又是一阵夸赞。 然后,话题不知怎么的又转到谁家的婆媳吵架了,这个月‘做社’杀谁家的大猪,谁家又盖新房子了等等。 农村人聊天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固定的话题,都是天马行空的聊到哪算哪。 就在此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忽然说道:“你们看,那车好像是元盛叔的?” 众人闻言都朝前面的大路看去,只见一前一后两辆轿车正往这边驶来,打头的还真就是柳元盛那辆桑塔纳。 等车开得近了一点,众人也认出来了,后面那辆正是柳下辉的车。 他们龙山队的亿万富豪,回来了! “元盛回来了!” “元盛叔!” “小辉回来了!” “辉哥!” 等柳元盛父子的车从旁边经过的时候,众人都纷纷打招呼。 此时,两辆车的车窗都是打开的,父子俩也纷纷的回应。 柳元盛踩下刹车,笑容满面的说道:“大家都互相通知一下,咱们龙山队每家派一个代表来我家开会,有好事要跟大家商量!” 说完不等众人回答,便径直把车开回自家门口停下。 而柚子树下的众人这一刻都露出了喜悦而又有些忐忑的目光,喜悦是因为上次柳下辉回来挑人去粤省的时候,就开过一次类似的会,那次家里有适合年龄的青壮基本都被挑去了,仅仅几天时间就拿了一个8888元的大红包回来,简直是赚翻了。 忐忑是因为怕有类似的好事却轮不到自己家。 柳元雄毕竟是村里的名人之一,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他一边走向柳元盛家,一边对还愣在原地的众人说道:“大家还傻愣着干嘛,都分头去喊人啊!” “哦,这就去!” 众人回过神来,然后开始分头行动,每家每户的过去喊人。 …… 柳下辉看了看自家建了将近十年的两层小楼,在村里虽然还算是不错的房子,但随着村里越来越多人家盖新房子,再过几年这房子就慢慢落后了。 回头就跟三叔他们商量一下,看看老家这房子要不要全部拆了一起盖几栋大别墅? 柳元盛几兄弟的屋场无论是位置还是面积,在龙山队都是最好最大的,如果把老房子和现在这些半新半旧的房子全部拆下来,然后整体规划建别墅的话,那效果绝对惊艳。 就在柳下辉在想着怎么规划老家的房子时,被柳元盛喊来开会的各家代表也陆续的到了。 虽然龙山队有足足54户人家,但抛开在外地工作以及打工的家庭外,留在村里的仅仅只剩下33户。好在,无论是外出工作还是打工的家庭,基本都有父母兄弟之类的留在村里,所以倒也有人可以代表他们。 等人到齐之后,柳下辉便站出来说道:“各位叔伯兄弟,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开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眼中一亮。 眼前这位可是年仅19岁就成为镇首富的人,他回来带领大家发家致富,还怕赚不到钱? 柳下辉说道:“不过我只负责给大家提供赚钱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把握住,那就看你们自己了,总之机会是公平的,只要大家努力不偷懒,那是肯定有钱赚的!” “小辉,我就只有一身蛮力,干农活算是一把好手,其它的就啥都不懂了,我能把握得住你说的这个赚钱机会吗?”说话的是柳广贵,今年已经44岁了,跟柳下辉是同一辈的,也是龙山队比较贫困的几个家庭之一。 柳下辉笑道:“贵哥,养鸭养鹅你总会吧?” 柳广贵咧嘴笑道:“这个肯定没问题,这玩意咱农村人谁不会养啊!” 柳下辉说道:“我说的这个赚钱机会,就是养鸭养鹅,所以贵哥不用担心,只要舍得辛苦多养一些鸭鹅,自然是能够发家致富!” “小辉,你是说让我们所有人都养鸭养鹅?” 这次说话的是柳元华,他虽然只是元字辈,但年龄却是柳下辉爷爷辈的,同时他还是龙山村民小组的组长。 柳姓在青河村,已经足足传承了20代人,柳下辉这一辈是第18代。 龙山队54户人家在12代的时候都是同一个祖宗,然后从第13代开始分成三个支脉,柳元华算是其中一个支脉的代表人物了。 而第二个支脉的代表人物,是柳元雄。 最后一个支脉的代表人物,是柳下辉的伯父柳元昌。 “对,所有人都养鸭养鹅!”柳下辉点了点头,说道:“我所提供的机会,就是不管你们在村里养多少鸭养多少鹅,我全部都按市场收购价来收购。也就是说,销路你们是不用愁了,只需要把这些鸭鹅养大,那就是钱了!”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便轰动了! 要知道,农村搞养殖,不管是养殖鸡鸭鹅还是养殖鱼虾蟹,最令人发愁的就是销路,如果有稳定的销路,那搞养殖只要不是碰到天灾人祸,那基本就是稳赚的。 所以,柳下辉给出有多少收购多少的承诺后,在场的除了柳元雄这个已经拥有自己事业的人以外,其他人都忍不住心动了! “小辉,你这话可是真的?不管养多少鸭鹅,你都收购?” “小辉,你这个收购是长期的,还是在规定的时间内?” “小辉,这鸭鹅养殖,有没有规定是家鸭家鹅?饲料鸭饲料鹅收不收?” “小辉……” 听到这些叔伯兄弟的激动询问,柳下辉一一回答道:“当然是真的,你们不管养多少我都收购,这个收购是长期的,不管是家鸭家鹅还是饲料鸭饲料鹅,都收!” “太好了,有了小辉你这个承诺,我们家就有希望了!”柳广贵一脸满脸兴奋的说道。 柳元雄看向柳元盛,赞道:“你家小辉真是了不起啊,自己赚钱了还不忘拉这些叔伯兄弟一把,比你这个做父亲的强多了!” 儿子比父亲强,柳元盛不仅不觉得惭愧,反倒觉得非常自豪,所以听到柳元雄这么说,他得意洋洋的说道:“这小子确实比我强啊,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穷得连个锅盖都买不起,真的完全没法比!” 就在众人盘算着在哪里养鸭养鹅,最多能养多少的时候,柳下辉又继续说道:“各位叔伯兄弟,咱们龙山队54户人,哪怕只有三分二的人养鸭养鹅,那也是36户,就按一户最低养3000只鸭鹅来计算,那也是108000只。 这么多鸭鹅,每天得消耗多少饲料? 养活一家小小的饲料厂,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所以,大家可以合资成立一家饲料厂,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为你们多赚钱一些利润。而且饲料厂需要谷物、豆、玉米等原料供应,这又是一个可以赚钱的门路!” 听到柳下辉这么一说,众人就更加激动了! 虽然这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但这个前景真的太光明了,哪怕是没多少见识的他们,都知道这么做肯定是能赚钱的。 结果还没完,只听柳下辉继续说道:“还有就是,这些鸭鹅都是要运到粤省那边的,大家又可以共同出资购买几辆大货车,到时候专门帮忙运送这些鸭鹅到粤省的各大城市,这运费又可以赚上一笔!” 众人这是越听越兴奋,也就少数如柳广贵这样家庭贫穷的人才会暗暗担心。 毕竟这些生意虽然稳赚不赔,但前期肯定是需要不小的资金投入。 对于这一点,柳下辉心里非常清楚,不过他没有大包大揽的意思,他是要拉老家的兄弟叔伯一把,给他们一条赚钱的门路。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要事事都管。 升米恩,斗米仇,人心是这个世上最复杂的东西,你如果事事大包大揽,连前期的资金投入都帮忙垫付,这并不一定是好事。 而现在柳下辉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赚钱,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最后,各位叔伯兄弟要协调好养殖时间,要做到细水长流,不要一股脑都集中在一个时间养殖,这样同一时间出栏,不仅仅运输压力大,而且接下来又有至少一个多月的空档期,这对于我那边的生意也是有影响的。 所以,在开始养殖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协调好这个时间,要做到天天都有鸭鹅出栏,每天出栏的数量越稳定越好,大家听明白了吗?” 众人纷纷应道:“听明白了,小辉你放心,我们会自行协调好的!” 接下来,大家又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整个会议开了不到一个小时便宣布结束。 散会后,这场会议的内容便如长了翅膀一样,迅速的朝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 柳广贵快步的回到家,把会议的内容一五一十的告诉老婆,末了才说道:“这真的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家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一次了!” 他老婆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姓卢,在娘家排行老五,所以名字就叫卢五。 卢五说道:“这确实是天大的好事,可咱家最多就拿得出七千块钱左右,这还是托了小辉的福,年初的时候给咱家老大一份待遇那么好的工作,仅仅几天时间就赚了8888元,要不是老大这笔钱,咱家恐怕连几百块钱都拿不出来!” 柳广贵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七千块钱肯定是不够的,除非我们舍得放弃饲料厂和大货车的股份,然后专门养殖鸭鹅,否则就得想办法筹钱才行!” 卢五皱眉说道:“如果全部入股,大概要多少钱,你心里有数不?” 柳广贵想了想,说道:“最起码也得两三万才行!” 卢五瞪大眼睛道:“两三万?这么多?” 柳广贵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取大概的一个平均值,如果想要省钱,就只有降低饲料厂跟大货车的股份了!” 卢五摇头说道:“这么多钱,咱家哪里筹得出来?” 柳广贵咬了咬牙,说道:“这次机会难得,说什么也不能放弃,马上通知老大老二,让他们帮忙想办法,我也豁出老脸去找人借,能筹多少算多少!” 卢五沉默了片刻,说道:“那我明天也回一趟娘家,找我那些兄弟看看能不能帮忙凑点!” 柳广贵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长叹一声,说道:“问问也好,能凑多少算多少,如果真的事不可为,那也是咱们的命。 到时咱们就放弃饲料厂跟大货车的股份,专门养殖鸭鹅,虽然赚得没有那么多,但相信用不了两年,咱家就可以真正告别以前那种苦日子了!” 卢五点了点头,说道:“只要有希望就好!” …… 不仅仅是柳广贵一家,整个龙山队起码有半数以上的家庭在讨论筹钱的事,毕竟养殖鸭鹅的前期投资以及饲料厂、大货车的入股资金,对于农村人来说那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