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穿越:2014 >>第218章 TestFlight(续)
租个企业开发账号用用?? 这个听起来理论上可行。 但IT领域往往是一些听起来很有理论性的东西实际上都很不靠谱。 像租借企业开发账号这事同样是很不靠谱,而且比买企业开发账号更不靠谱。 确实有不少企业会将企业开发账号往外租。 但你要知道一般进行企业开发账号租赁的肯定不会只租给你一个人用。 而租账号的其余人可未必都是想老老实实进行软件测试的。 很可能是为了绕过AppStore的审核,想通过这一套机制进行不法应用的发布。 如果和你共同租用同一企业开发账号的别的开发者通过该企业签名进行了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软件的分发。 事发之后,官方或者是平台方在打击这类软件的时候往往直接将该企业开发账号的企业签名废掉。 这种情况下,你的软件使用了相同的企业签名。 即便是你没进行任何违规活动,也会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种。 总之,到时候哭的地方都没有。 而且即便一切进行都很顺利,涉及到这样一款具有很高价值的软件你却采用了别的企业签名。 这行为跟引狼入室有什么区别? 总之,低级失误能不犯就不犯。 如此来看,相比于应用企业签名分发软件。 似乎还是用个人开发者账号进行测试应用的分发适合林灰现在这种情况。 不过老实说这两种方法林灰都不是太喜欢。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什么方法么? 或许有人会奇怪,涉及到蘋/果开发账号里不是除了个人开发账号和企业开发账号之外还有公司开发账号么? 为什么不考虑使用公司开发账号呢? 涉及到应用分发的情况下蘋/果应用商店的公司/组织开发账号和个人开发账号一样鸡肋。 都是只能进行一百次分发。 说起来林灰过段时间倒是可以试着申请下公司开发账号。 虽然公司账号在应用分发上很鸡肋。 但公司开发账号涉及到具体开发的时候允许多人同时开发一款软件。 这对以后一些需要协作搞定的项目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除了先前想到的几种思路之外,林灰暂时也没想到更好的思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TF跑偏的情况下,现在林灰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比起考虑workflow这款,林灰觉得现在他更应该考虑的是应用上架之后的定价问题。 前世workflow这款软件上架之后的定价是國内18元,海外定价是2.99美元。 不过这个时空林灰并不打算延续之前的定价策略。 涉及到workflow这款软件林灰明摆着就是捞一笔就走。 因此定价一定要高一些。 等等。 想到更高的定价,林灰突然灵机一动。 涉及到应用测试的话除了除了应用企业签名分发、TF签名、个人开发者账号分发之外。 还有一种很奇葩的测试分发方式: ——利用兑换码分发测试软件来进行测试。 当然这个时空的兑换码有别于TF上的兑换码。 涉及到应用兑换码进行分发的话。 一般操作流程是: 应用正常流程上架、然后给应用安排一段语焉不详的介绍。 然后再设置一个足以让人退却的价格。 有这样的价格存在多数普通软件消费者根本不会考虑到这种应用。 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进行测试。 当然进行测试的时候也不需要开发者再额外花钱让内测人员花大价钱下载应用。 只需要对内测人员进行兑换码的分发就可以了。 之前林灰没想到这种方式并不怪林灰。 因为一般来说很少有效率软件是用这种方式进行内测的。 反倒是一些付费游戏经常利用兑换码来进行内测。 现在突然想到这点,林灰越想越觉得有很大的可行性。 不过这种方法在具体实现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点点策略的。 要考虑到有不明真相的用户不小心付费下载这种情况。 因为哪怕价格定的再离谱简介再奇葩也会有可能有人不小心下载这个软件。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泄密,必须在软件结构上做一点点调整。 涉及到这个倒是好说,直接把软件主要功能再封装到黑盒一遍。 设计成大概类似于二级结构那种,使得即便有用户下载了也只能得到一个空壳软件。 必须在应用内再输入一遍其他的码才能解锁全部功能,类似于软件里在开专业模式一样。 只不过和南风APP那个软件的专业模式需要用钱开通不一样。 这次林灰封装起来的正常功能必须输入相应的口令才可以获得解锁。 涉及到分发的问题解决了。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先前的起点,去哪找内测人员? 涉及到内测人员的事,林灰依旧没思路。 不过林灰觉得黄静应该有办法。 毕竟黄静的学姐简直是无处不在。 老实说关于内测这件事林灰想得事情有点多。 之所以想这么多搞得如此麻烦, 跟林灰现在的身份有关系。 如果林灰是个小白的话根本不需要内测。 毕竟谁会在乎一个编程小白开发的程序有什么问题呢。 但现在不一样。 一堆头衔加持的林灰,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注视着。 在等着林灰出现低级失误。 纵然林灰可以换马甲发布,但所谓的马甲在平台眼中没有秘密。 在官方眼中更没有任何秘密。 这种情况下林灰做事无疑需要很慎重。 林灰又想到了先前复刻前世TestFlight这事。 如果软件都通过类似于兑换码这种机制进行内测。 那还有必要复刻前世TestFlight吗? 这两个其实并不冲突。 因为这个时空只有付费应用在上架和更新版本时才会有兑换码。 而且单次获得的兑换码是极其有限的。 基本上一次100~200个兑换码这样。 虽然这也不算多,但起码能碾压通过个人开发者账号进行分发的效率。 但这跟前世TestFlight动辄可以向高达10000名测试人员分发待测试应用完全没有可比性。 除了分发数量的多寡不是一个数量级之外。 前世TestFlight这个应用进行分发时还能使用于全平台。 而应用兑换码的话目前来说只能涵盖。 而且前世TestFlight价值不仅仅在于软件分发上。 蘋果应用商店的价值大家都知道。 而前世TestFlight可是一度被称为第二应用商店的存在。 这重要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