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穿越:2014 >>第318章 官媒的造访(3)
胡欣很庆幸这件新闻能率先被國内媒体进行解读。 在新闻领域往往是先到者为王。 在國内媒体进行正面报道之后。 國外媒体哪怕之后注意到这件事并死盯着这件事不放也没啥大用。 毕竟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往往更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此前对于林灰这件事具体该如何解释先前胡欣也没太好的答案。 但接触林灰之后林灰的回答却让胡欣茅塞顿开。 不止是茅塞顿开那么简单,甚至于可以说接触林灰之后的访问却让胡欣吃了定心丸。 据林灰所说他直到今日也从没进行过任何出国求学有关的申请。 此前林灰除了偶尔会兼顾一下自己的爱好之外,其余多数时候都在进行着备战高考。 事实上也是待高考结束后不短的一段时间之后他突然接收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邀请才知道自己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了。 而且当初麻省理工学院是邀请林灰直接就读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方面的硕士的。 只是林灰觉得空中楼阁不稳固才选择从本科开始就读。 尽管只是三言两语,但胡欣知道这已经够用了。 毕竟境外媒体可能搞风搞雨的依据无非就是林灰在获得高分國内本科院校随意挑选的情况下却选择了海外高校的本科。 当“國内本科”和“國外本科”两个同级事物的比较林灰的选择很容易就显得海外本科高校比國内高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但如果是事情是林灰所说的那样。 林灰是在收到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方面的硕士邀约才选择的海外高校。 这样似乎就没有什么争议性了。 当“海外硕士”和“國内本科”放到一块做出选择的话似乎选择海外也不为过啊。 这也无关制度优劣,毕竟从学术发展角度来说,相对于本科来说显然是硕士要比之更高一等。 本着新闻报道要严谨的原则。 胡欣还从林灰手机上查验了林灰收到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方面硕士学位的邀请函。 发现确实诚如林灰所言。 林灰先生收到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方面硕士学位的邀请函。 后来才收到的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方面的本科邀请函。 当然,两封邮件发送的间隔时间很短。 很像是同一时间发出来的。 不过这件事被胡欣选择性地无视了。 甚至于林灰提及的觉得空中楼阁不稳固才选择从本科开始就读胡欣也直接无视了。 要知道林灰现在可是获得國内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提名。 尽管只是國内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提名奖,也无所谓,胡欣可是从小道消息得知林灰这个奖基本是十拿九稳了。 几十个砖家学者一直通过,甚至于不少不知道立项多少年的学术项目还抢着将林灰纳入项目中进行國内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申报,这排面简直了。 这种情况下林灰怎么会不拿奖呢? 林灰不拿奖岂不是相当于间接打了一众格外看好林灰的一堆砖家学者的脸。 总之,胡欣是觉得林灰获得这项奖励基本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林灰到最后没获奖那又能如何呢? 即便并不是真的获得了该奖,能获得提名也足够叫不少学术人羡慕的了。 要知道多少博士级别想跟着一个项目混个提名奖还混不到呢。 总之,胡欣觉得以这份耀眼的战绩,如果林灰今后致力于学术方面的发展的话。 其学术方面的发展完全是一路坦途。 别人的学术之路可能各种坎坷,林灰却完全不需要经历那些挫折。 林灰将来的博士生涯都是走走过场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更别说林灰将来的本科生涯了。 估计一样是轻轻松松就过去了。 至于林灰说什么怕空中楼阁不稳固才选择从本科开始就读。 胡欣觉得这种说法完全是谦辞。 一个随随便便搞出的成果能获得国际上大范围专家学者认同的成果的人会没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 一个能信手拈来独立搞出一堆在市场上饱受欢迎的游戏以及软件的人会不精于相应的实践环节? 别搞笑了,谦虚也得按照基本道理啊。 过于谦虚反倒容易拉仇恨。 总之,胡欣觉得林灰的水平就算是直接博士起步也没什么问题。 从硕士起步都有点屈才了,更遑论是从本科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了。 因此林灰所说的出于稳妥从本科开始就读这句话胡欣并没有太往心里去。 胡欣自觉其一直以来的成长之路已经羡煞旁人了。 尽管胡欣一路过关斩将,但在学术方面获得新闻学方面的硕士学位时也已经23岁了。 这份成绩也很不错了,但跟林灰完全没啥可比性。 纵然林灰现在才刚刚18周岁。 但在胡欣眼里,林灰的未来完全就是不可限量。 说起来林灰这顺风顺水的发展道路,胡欣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林灰在事业上的发展已经是一番风顺也就罢了。 偏偏在学术上的进展同样不小。 当然了如果不是林灰这么优秀。 想来也不可能进入了一些大佬的视线。 胡欣现在还记得此次在受命采访之时上级领导反复跟他叮嘱这次任务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紧迫性。 领导当时反复强调那架势就好似要把林灰这个人捧到手里似的。 那种态度让胡欣好不莫名其妙。 胡欣不由得暗自揣测究竟是从哪个层面发出的指令让其上级领导如此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同时胡欣也在好奇,这个林灰究竟是什么人呢? 尽管采访之后,获得林灰的信息更多了。 但对于这个问题胡欣依旧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最让胡欣所不能理解的当属林灰的随和了。 就比如此时接受采访完毕。 林灰就有说有笑地和同胡静一块赶来的工作人员聊到一块去了。 作为中青的采访人员,胡欣此前采访过很多青年优秀人物。 以前这些人对于摄影之类的采访辅助人员很多时候能点头问下好就算修养不错了。 更多的受访人员基本都无视了这些辅助人员。 或许是因为这些人年少轻狂的缘故。 反正此前胡欣接触的不少采访对象相处都不是很愉快。 但在林灰这却全然没有类似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