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回眸1991 >>第618章 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第618章 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进入2007年6月之后 例行性的三大矿山与世界钢铁主要厂商2008年铁矿石“长协”价格谈判,如期在新加坡举行,三大矿山果然如评论界预测的那样,提出涨价42%的要求。 这意味着,经过连续四年的大幅涨价,铁矿石每吨将超过150美金,比2004年42美金一吨增长了三倍还多。 果然是老脸皮厚的谈判者,三大矿山看出了华夏钢铁企业内部一盘散沙,悍然提出了这种过分要求。 别看2007年度上半年,澳大利亚FMG资源公司给华夏供应了7700万吨铁矿石,可是华夏暴涨的铁矿石新增需求超过两亿吨,总需求量超过了7亿吨,FMG资源公司这点数量远远不敷所需。 在经验老道的三大矿山面前,华夏参与“长协”谈判的官员稚嫩得多,完全不是这些市场老鸟的对手。 铁矿石的乱象一直在持续,参与“长协”谈判的大型钢企,内部意见都不统一。 这一切情况,都在三大矿山掌握中,所以才能悍然提出涨价42%的过分要求,因为三大矿山有恃无恐,知道华夏钢铁企业最后依然得屈服。 王耀城面对这种乱象也深感头疼,偏生不好对此多置评,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手伸的过长惹人讨厌。 因此,FMG资源公司祭出了重磅消息; 有鉴于世界大宗市场对铁矿石的旺盛需求,FMG资源公司计划开启第二期项目,为期一年半的第二期项目,将额外提供1.1亿吨铁矿石供应量,将西澳皮尔巴拉地区铁矿石供应量翻上近一番。 由于港口和重载铁路不需要额外建设,只需要扩建矿场设备和通向78km外的重载铁路支线,还有独立的火力发电厂,二期项目比一期项目见效更快,该项目预计将耗资69亿澳元。 项目建成后,将提供每年2.6亿吨的铁矿石供应量,加上西芒杜铁矿一期项目,红河资源公司可以提供每年3.4亿吨铁矿石供应量。 如果需要,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随时可以扩大产能,应付华夏旺盛的铁矿石需求。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以2007年世界铁矿石贸易量8.9亿吨计算,预计到2010年初,世界铁矿石贸易两张突破10亿吨大关,其中华夏一家需求量达6.5亿吨以上。 而英国红河资源公司,一家就可以供应华夏的一半需求量,极大地缓解了供需矛盾。 即便是三大矿山一吨铁矿石产能都不增加,英国红河资源公司也可以解决供需缺口,题外之意就是铁矿石多的是,大家不要抢啦! 消息传到新加坡谈判现场,三大矿山的谈判代表真是气得吐血,神态怏怏的退出了会场。 王氏财团太狠了! 这特么从根子上浇了一大盆凉水,再热的炉子都得浇灭了,下面还怎么谈涨价? 丫大手笔捞钱,2007年上半年,又是上市又是卖公司已经入账近二千亿美金了,看不上大宗资源领域的这多出来三百多亿美金利润,可我们三大矿山需要哇,您能别闹了好吗? 按照FMG资源公司1.5亿吨的铁矿石份额,分到您自己手上也得六七十亿美金,难道美金不香吗? 但凡遇到这种言论,王耀城一律痛斥为鼠目寸光; 将世界钢铁业当做予取予求的软柿子,利用行业垄断地位牟取不正常暴利,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 可话说回来,三大矿山也是满腹的冤屈。 您在电子半导体业界和液晶显示屏业界做的难道不是垄断的事儿? 把别的厂商业者赶尽杀绝,独享行业高利润,容不得别人觊觎半分,这难道不是异曲同工嘛。 为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面对这种质疑,王耀城直接在办公室里爆了粗口;“狗日的,老子高兴!爱咋咋地……” 三大矿山;满头黑线中??? 据可靠消息透露; 澳大利亚FMG资源公司的上级母公司英国红河资源公司,准备单独召开一次铁矿石长期价格谈判,预计2008年铁矿石价格上涨5%,还有谈判的余地。 这个消息一传出三大矿山立马吐血三升,宣布新加坡谈判暂时告一段落,预计将在八月份重启。 这家伙尽捣乱,三大矿山联合起来态度强硬,我这要涨价42%,参与谈判的中日韩钢铁企业代表只能选择接受与否,没有谈判权利。 红河资源公司马上就另搞一出涨价5%,连1/8都不到,针锋相对的捣乱,这真没法儿再谈下去了。 王耀城知道这些人的心思; 无非是想通过各种手段沟通和拉拢,以求得谈判立场的一致,共同瓜分钢铁行业触手可及的丰厚利益。 至于华夏钢铁厂家的死活,数百万钢铁工人未来的去向,三大矿山方面则没有人关心。 想这么干,门都没有。 王耀城可以气愤国内钢铁厂家散沙一般的现状,却不能放任铁矿石价格损害数百万钢铁工人利益,他们是无数家庭的脊梁,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合理的铁矿石定价,变相的就可以让国内的钢铁工人受益,这是让他最有成就感的事业,岂能是数十亿美金的利益能够左右的? 放下了铁矿石长协谈判,王耀城一行乘专机从香港直飞蜀都市。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育苗慈善学校拆旧建新工程,所有的改进校舍都要达到八级防震标准。 这是王耀城最关注的事儿,一旦灾难来了,能减少一分损失都是好的。 2007年7月初 曾经辉煌一时的台岛液晶面板业“五朵金花”,友达光电,中华映管,光辉电子,奇美电子,瀚宇彩晶等五家企业,各自境遇不同。 奇美电子由于严重亏损被鸿海集团收购,改名为群创光电,友达光电并购了光辉电子,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正式宣布破产清盘,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如今,台岛液晶面板业只剩下群创光电,友达光电两家。 依然在背后美、日资本的支持下苦苦挣扎,不肯闭上最后一次眼,不肯呼出最后一口气,硬挺着就是不死。 对于这些台岛液晶面板业者,王耀城没有半点兴趣收购,任由其走向最后灭亡。 说实话,这些液晶面板业者品行都不咋地。 他们在此前举行的“液晶会议”期间,密谋价格操纵,还交换未来生产及其它业务计划信息。 欧盟专门调查委员会表示; 几家所涉及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在2001年10月至2006年2月期间曾密谋了约60次,地点主要在台岛的酒店,他们把这些次密谋叫做“液晶会议”。 追溯到2001年至2006年,瀚宇彩欣伙同其它台岛、韩半岛LG液晶面板制造商,合谋操纵价格,导致华夏国内众多的彩电企业,以及长江科技集团,戴尔、苹果、惠普等下游企业以及消费者支付了高费用,从中牟取暴利。 因此,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欧盟委员会对韩半岛LG显示器以及台岛的五家公司合计处以6.49亿欧元(约合8.63亿美元)罚款。。 这些货做的糗事儿还被人抓到了手柄,可见水平实在不咋滴。 《红楼梦》判词咋说的? 天地白茫茫,落的个真干净。 数天后 韩半岛LG电子的战略合作伙伴西门子公司,将手持42%LG电子股权,以32.5亿美金价格转让给格立集团,黯然退出了家电领域所有门类。 遥想当初 西门子以82亿欧元价格获得LG电子相关股权,这是极为优惠的价格,西门子集团踌躇满志地准备在韩半岛大干一番,仅仅三年之后投资额损失一半还多,带着满身伤痕离开了。 LG电子如今的境况不妙,企业生产的大尺寸液晶屏面板价格普遍高于市场行货,导致LG电视机,电脑在内的家电产品价格普遍没有竞争力,外销国际市场份额缩水的厉害。 巨大的产能无法释放,LG电子在今年已经分三次遣散了3.6万名员工,关闭了南镜北道在内的11家工厂,收缩战线以期渡过凛冽风暴。 然而,投入巨资建立的第八代生产线迟迟无法形成产能,反而处于荒废中,巨额投资形成的债务背负在LG电子身上,让原本就不利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具本茂社长在咬牙支撑着,希望能够看到奇迹的发生。 格立集团成为LG电子的第二大股东,然而在世界家电市场上的围剿并没有结束,潮水一样的华夏家电产品涌入市场,令LG电子处境依然艰难…… 同样处境的还有三星财团 社长李建熙在突发脑溢血抢救过来之后,身体偏瘫讲话也不清楚了,但意识依然清醒,他也在期待奇迹的发生。 三星财团由新上任的副社长李在容接手,了解到三星财团困难的经营状况,直接傻了眼。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仅仅大半年的功夫,仅三星电子一家,已经背上了高达310亿美金的沉重债务。 因为李建熙突然身染重病,导致三星集团内部乱成一团。 三星电子并没有及时的遣散员工,在市场份额严重缩水的情况下,导致日常支出反而比早前更高,每个月都要多开支数亿美金。 王耀城管不了别人家的破事儿,他知道真正的寒冬还没有到来,现在仅仅是开胃小菜。 市场大势如此,如今的LG集团和三星集团,比原来历史上孱弱的多,因为在承接日本家电产业转移上,华夏家电企业比原来崛起快的多,规模也更大。 尤其是以格立集团为主导的华夏家电阵营中,采用世界先进工艺,技术升级换代迅速贴近世界水平,以质优价廉畅销全世界。 最狠的是王氏财团,旗下电子半导体和液晶面板业务后来居上,几乎垄断了市场。 新兴的手机、电脑等领域,王族基金麾下财团企业采用群狼战术,机海战术,立足于技术革新和进步,抢占了世界市场的先机。 一步错,步步错。 韩资财团在这些面向未来电子产品领域没有什么作为,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其引以为傲的价格优势,在华夏质忧价廉的产品面前根本什么都不是了。 格立集团旗下的三洋品牌,法国汤姆逊,德国西门子纷纷进军家电中高端领域,侵蚀市场份额最大,对韩资家电企业伤害最为深重。 其背靠财雄势大的王氏财团,要技术有技术,要品牌有品牌,要资金有资金,要渠道有渠道,看起来简直是无法击败的怪物,着实令人胆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