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机缘十五年 >>第48章 深入虎穴
卢飞做事喜欢条分缕析,从头一点点往后捋,杨倩的说法正和她不谋而合。 他的想法是,从左往右一家家看,先看左边,折回时再看右边,如此,商业街的两边店铺一览无余。 左边尽头是个丁字路口,一边通向省道一边通向工业区腹地。 路口是个书店,一个宽宽的门面,门口做了延伸,搭起遮雨篷,篷下的两侧也是书架,堆满了书。 门口用板子支起来一大片,也是各色书籍,只留一个窄窄的过道通向屋内。 卢飞不论走到哪里,爱在书店和书摊上逗留。他认为这一块是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的一个缩影,小到一个工业区,大到一个城市,概莫能外。可惜,就全国来说,书店已越来越少。 他想,再过若干年后手机全国普及了,又不断更新创造,网络也不断优化后,手机上看书一定越来越方便,这些书店不知还能否存活? 而眼下,它的生命是如此鲜活。 屋内及门口的书架上,书籍分门别类得很清楚,看得出老板很细心也很用心。 毕竟是工业区,主要是三大版块:文学类、商业类、生活类。 书籍新旧掺杂,可租可买,每本书的售价用小小的数字写在侧面,一目了然。 老板娘在收银台又是收银又是登记,挺忙乎。 “书店的人有这么旺,开手机店生意一定差不了,”卢飞轻声对杨倩说,“书能解决人的精神生活,手机更是。石江镇商业街的那家书店生意超好,手机店呢,家家生意都还过得去。” 从书店出来,卢飞望着店内店外低头翻书的一大帮人,心里是满满的充实感。 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一家家看到头,两边看完,店铺涵盖礼品、日化、家用电器、发廊、服装、鞋帽、眼镜、水果干果、蛋糕糕点……还掺杂几家早餐店。 每一家的生意看上去都不错,店铺里总有人进出,总有人停留。 杨倩特意留心了发廊。 300米长的一条商业街共9个发廊,两个门面较有形象的有5家,师傅们都挺忙的。隔着玻璃看进去,有两家的发廊正在给女孩子做头发。 杨倩说,看消费力如何,发廊是个很好的参照,不管男孩女孩,做头发可是高消费,尤其是女孩子。 这话卢飞认同。当年在酒店当服务员时,一个老乡在老家是干发廊的,他后来去广州深造后,在大宇市开店,给有钱人做头发经常是收费上千块。 如果舍得在衣服上花钱是主管级别,舍得在头上花钱就是经理经别,“从头开始”不是谁都有的理念。 发廊生意的兴隆让卢飞的心里更充实了一步。 让卢飞和杨倩窃喜的是,手机店一共只有4家,3个门面的那家一家独大,位于十字路口,另外三家,2家是两个门面,1家是一个门面。 8万人口的一个工业区,竟然只有4家手机店,凭直觉,卢飞意识到商机无限。 擒贼先擒王,先从最大的那家看起。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手机定价比石江镇高出一截,难道工业区里信息闭塞,不了解外面的信息?也难怪,工人们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并不是经常去镇上,一时信息不通也在所难免。 也有可能是杀价厉害,定价高,杀去的也多。卢飞装作买手机,一番讨价还价后果然探出是杀价厉害。 这种销售方式要是碰上不善讲价的可就赚大了。 卢飞把店内的手机全部浏览了一遍,主打的竟然也是诺基亚,并且款式齐全。卢飞看了几部,也是翻新和全新同时上阵,和他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杂牌机的款式卢飞都见过,没超出他的眼界。 三星和摩托罗拉各占两节专柜,但基本上是低价机型。 三星A188、A288、A388一看就是翻新货。风头正劲的T108售价依然不低——4380元,这款引领了彩屏翻盖风潮的三星标志性风机,2002年5月上市时售价7800元,仍然被多金的时尚人士青睐。 但在工业区里,4380元的售价基本上注定了它就是个摆设。但摆设往往是镇店之宝,它的吸睛作用可以拉动人气,提升店面形象。 摩托罗拉有不少中低端机型。T190、T191、C289各摆了好几部,售价千元以下。今年刚出的E365售价2990元。 独领风骚的摩托罗拉V70定价仍然高高在上——5800元。工业区里能卖得出去?半年卖不出的话,如果掉价厉害就得亏钱。 除非是翻新货,底价很低。卢飞叫服务员拿出来,他一看心中有数了,是翻新机。这个老板也够厉害的。 小灵通占了两节柜子,有二三十部。 卢飞发现这个店里有不少国产品牌,如夏新,海尔,联想,中兴,酷派等,每个品牌机型都不少,在柜台里摆得满满当当,但售价不低。 凭直觉,卢飞感觉这店的老板和国产机的代理商有关系,否则不会这么卖。 这些国产机,质量和科技比不了诺基亚、三星、摩托车和索爱,好玩比不了杂牌机,但售价偏高,质量良莠不齐,统共没热闹几年。 2002年,TCL的“钻石手机”、波导的“手机中的战斗机”都曾风靡一时。 一年以后,卢飞才知道如下信息: 2004年2月21日,波导公布的2003年年报让人眼前一亮。这一年,波导共销售手机1 175.59万部,超过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国内的销量,成为国内手机业的老大。 主营业务收入108.41亿元,比上年增长70.26%;净利润2.45亿元,增长13.28%;每股收益1.53元,净资产收益率19.25%。 然而,国产手机没风光几年就陷入了全线亏损的境地。 2004年9月1日,《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国产手机困境》的报道:“质量实在是太差了,不仅给消费者,同时也给经销商带来很多烦恼。” 说起某国产手机,一位刚刚代理该品牌不久的经销商气得牢骚满腹。 当然,此时的华为还默默无闻,成为该行业的中流砥柱已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 2003年7月,华为手机业务部刚刚成立,次年,华为终端公司才诞生。这时的华为手机完全是“廉价老人机”。 卢飞和杨倩在店子里转了几圈,各自察看了几部手机,也默数了手机总数——200部左右。 这段时间里,他俩都留意到,卖了4部手机。最多也就是20分钟吧。 杨倩想,卢飞应该是说对了,没看见有人用手机,只能表明人家谨慎,怕抢、很小心。 卢飞还特意留意了店子里的装修。该店装修比他的新店要低档——他的飞龙电讯毕竟刚开业3个多月,又在镇上,档次不低的。 从店里出来,卢飞站在店子对面打量外面的装修,店名叫“鸿域电讯”,打着中域电讯的擦边球,好多店这么干。 看上去开业有几年了,门面是黄底,深蓝烤漆字,4盏射灯,整个门面亮度不够,缺乏生气,和他的飞龙电讯那熠熠生辉的霓虹灯相比简直要矮上几截。 细细地一番考察后,卢飞信心满满,但没有一家档口转让,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