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你好我是何雨柱 >>第一百九十四章 扩大经营规模

第一百九十四章 扩大经营规模

“哥,你回来了。” “这位大姐是来应聘,服务员的。” 李海军点头:“大姐,家住哪里啊?” “北城区。” “大姐别紧张。” “大姐贵姓,家里几口人?” “姓蔡,家里十一口。” 霍,人口不少啊。 东福喜贵,南贫北剑,这是老一辈的说法。 “大姐会蒸馒头,包饺子吧?” “东家,我会。” 李海军:“行,一个月工资四十块,不请假,工作不出错,月底还给五块钱奖金。” “谢谢,谢谢东家。” 妇女一个劲的鞠躬。 蔡大姐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李海军给她一份工作就等于给了她一份希望。 上有老,下有小,男人身体有残。 “东家,你们还招人吗?” 李海军:“招啊。” 蔡大姐:“我家姑娘能来当服务员吗?” 李海军:“只要会蒸干粮,包饺子,就行。” 蔡大姐:“会,会都。” “东家,您放心,我家姑娘手脚勤快着呢。” 李海军:“成,那您明天就把人带来。” 因为去找王主任折腾了一趟,眼瞧着外面要天黑了。 李海军:“都打起精神来,晚饭的当口要来了。” “小七,牛三,你们闲着没事去教他们切土豆片。” “咱们今天多一道特价菜,香辣土豆片。” 七小子:“走,都跟我去后厨,为了给你们个锻炼的机会,多一个特价菜,少赚不少钱呢。” 李金鑫:“哥,咱们这特价菜,就三天?” “对,就三天。” “明天最后一天。” 后厨传来七小子的吼声:“你的手怎么比脚还笨,切的这是什么玩意!” “还有你,教你好几遍了,这么拿刀,看好了,最后教你一次。” “对,慢点切,薄厚要均匀。” “老舅,我才刚学啊。” “犟嘴,就因为你刚学,我才对你要求严格。” 李海军跟六丫头相视一笑,还就得让七小子去磨砺他们。 随着晚高峰到来,李海军进了后厨。 李金鑫跑进来下单子。 “一号桌,麻婆豆腐,香辣土豆片。” 七小子起锅烧水,把豆腐切成色子块,扔进水里,还放了点盐。 “老舅,为什么放盐啊?” “放盐是为了防止豆腐碎·······” 李海军这边起锅烧油,炸土豆片。 牛三那边打鸡蛋,有人点了鱼香鸡蛋。 学徒们一个个抻着脖子,仔细看着,记在心里。 李海军:“以后记着,只要停火停灶,就把各种调料给补满了。” “知道了小姨夫。” 李金鑫又跑进来:“三号桌,萝卜丸子汤。” 蔡大姐进来用盘子,从蒸笼里拿馒头。 香辣土豆片出锅,七小子喊了走菜。 蔡大姐进来端菜,李海军看着,干活还挺麻利。 接着麻婆豆腐也好了。 鱼香鸡蛋也被端出去。 这一通忙乎就到了八点,剩下几桌喝酒的,大家伙得陪着。 李海军把做晚饭交给了七小子,让七小子趁机教教大家。 吃过了晚饭,剩下几桌喝完酒也走了。 李海军关门打烊,徒弟们收拾卫生。 “这么晚了,你们谁跟蔡大姐顺路,把人安全送到家知道吗?” “小姨夫,我顺路。” “我也顺路。” 最后剩下七小子,等人的时候,李金鑫开始数钱。 李海军:“凤玲啊,你要是往后也天天来帮忙,就跟蔡大姐一样,也给你工资。” 孙凤玲:“姐夫,我就算了吧,六姐他们也不要工资啊。” 七小子:“对,不能要。” 李海军想了想:“那成,反正开工资也是从咱们自己腰包往出掏钱,跟左手过右手也没区别。” 李金鑫算完账:“哥,今天咱们收入两百多。” 李海军点点头:“嗯,利润过百了。” 七小子:“要是咱们地方再大点就好了,挣得就更多了。” 李海军:“我已经去找人了,看看咱们左右的房主什么意思,要是卖我就买下来,到时候打通了。” “要是不卖,咱们就从房顶接茬盖个二层,三层,在屋里弄个楼梯!” “不过眼下的咱们需要货源,有了充足的货源,我还想把早餐也启动了。” 牛三:“哥,要不我回去跟我爸商量一下?” “让他回乡下,像六几年的时候咱们那般?” 李海军想了想:“我看行,这钱让谁赚不是赚?” “你回去跟牛叔商量一下。” 崔云博:“大哥,看你们赚钱,我都想辞职了。” 李海军:“你还是上你的班吧,你这工作多难得啊。” “有你在,将来咱们家谁要是有就医方面的事情,还要靠你。” 崔云博:“可是我工资少啊。” 李海军:“急什么,往后你的职业可是香饽饽。” 记好了账本,大家关门回家。 回到家里,小雨生已经在姐姐的房间睡着了。 李海军看了眼:“别吵醒孩子了,就让他跟俩姐姐一起睡吧。” 李父跟丁母还等着他们,便问道:“今天生意怎么样?” 李金鑫兴奋道:“比昨天还好呢。” 李父:“那就好,那就好。” “可是你们这从早到晚,也太累了。、” 李海军:“今天已经雇人了。” “等以后要是也卖早餐了,到时候就专门招两个卖早餐的人。” 李父;“赶紧洗洗睡吧,都累了一天了。” 李海军泡着脚,就发出了鼻鼾声。 显然累坏了。 七小子跟孙凤玲一起回家。 孙凤玲:“你为什么不让我要工资啊?” “你傻啊,丁秋楠跟我姐都没要工资,你要什么工资?” “你就老实的跟着干,跟着学,以后买卖大了,开分店了总要人管理。” “到时候你不就是第一人选么,再说,我还准备入股呢,你要不要都是咱们自己家的钱,有什么分别,要了,还让海军觉得你只认钱呢,。” 回到家里,宋母,宋父也都等着他们回来。 宋母连忙问:“咋样?” 孙凤玲:“今天营业额两百多,比昨天还多。” “就是地方不够用,碰到喝酒的就没法翻台多赚钱。” 七小子:“不过海军已经联系了,要把左右的房子都买下来,然后还要加盖二楼三楼,到时候赚的钱自然就多了。” “还有,我今天把几个姐家的外甥都带去,当学徒了。” 宋父:“那几个小子挺淘气的。” 七小子:“不听话我就揍他们,没事。” “过些日子物资跟上了,我们还要把早餐带上,到时候我估计每天的营业额会超过三百。” 宋母“妈呀,那不是一个月一个万元户?” “妈,还有成本呢。” “那也比上班强多了。” “不出几个月,咱们家就是万元户了。” 宋父:“你去把这些年给小七攒的钱,还有咱们攒的钱拿出来吧。” “明天让他带去,把入股的事情定下来。” 宋母:“对,这是要紧的事儿。” 蔡大姐这边道了谢,回到家。 一大家子也都没休息。 “儿媳妇······” “妈妈·····” “我今天找了份工作,所以回来晚了,往后你们别等我了。、” 一切一拐的男人闷头抽着烟:“什么工作?” 蔡大姐:“在王府井那边给一个饭店打工,一个月四十块,要是不请假,工作不出错,每个月还有五块钱奖金,还供饭呢。” “这么好?” “嗯,四十五呢,比厂里的工人开的都多,累也不累,就是太忙活人了。” “一到饭口就忙的脚不沾地。” “对了,大丫头,二丫头,你们明天跟我一起去,店里还招人呢。” “妈,我们也能赚钱吗?” 蔡大姐笑道:“能,你们这么勤快怎么不能呢。” 小儿子:“妈,我也想去。” “你好好学习,妈妈还指望你将来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呢。” 家里还有两个没娶媳妇的小叔子。 “嫂子,辛苦您了。” “嫂子不辛苦。” “嫂子,这是我们俩今天出去打零工挣的钱。” “你们自己收好了,都老大不小了,攒着钱留着娶媳妇。” 俩小叔子,是返城知青,一时间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出去打零工。 这些年,家里就靠着嫂子一个人支撑,他们也很心酸。 大哥的腿残了,干不了力气活,这个家快坚持不下去了。 万幸,嫂子找到了工作,工资还不低。 翌日。 蔡大姐带着俩十几岁的姑娘去上班的时候,俩小叔子偷偷跟在后面。 直到擦大姐进了饭店,他们俩才回家报信。 “爸妈,大哥,嫂子带着侄女的确进了饭店。” “对,就是报纸上报道过的私人饭店。” 得知这个情况,一家人也放心了。 蔡大姐并不知道有人跟踪自己,因为不放心。 她带着俩姑娘来了饭店,李海军当即就拍板同意留下来了。 蔡大姐带着俩姑娘收拾卫生,去了后厨蒸干粮。 学徒们也跟着一起干活。 牛叔跟着牛三父子一起来了。 “妹子,快给牛叔沏茶。” 牛叔摆手:“别忙活了。” “海军,你都需要什么?” 李海军:“牛叔,什么都要。” “鸡鸭鱼肉,鸡蛋,鸭蛋,青菜······” 牛叔:“价格呢?” 李海军:“因为咱们不给票,青菜比菜市场的价格每斤贵一分钱。” “肉类比菜市场每斤贵五分。” “鸡蛋一个比菜市场贵二分钱。” “牛叔,您最好再找个豆腐坊,水豆腐,干豆腐,这些我也要。” 牛叔:“豆腐我就会做,我准备回去在乡下用老房子改成豆腐坊。” “然后让老大,老二回去帮我。” 李海军:“也成。” “牛叔,青菜每斤我给您留一分钱的利,肉类二分钱,鸡蛋一分钱。” “虽然不多,但咱们走量,量大一样不少赚。” 牛叔:“这还用你解释,牛叔又没老到不识数。” “海军,其他不说了,牛叔谢谢你了。” “别,牛叔,咱们两家的关系,不是亲戚,胜似亲戚,您这就见外了。” “回去让乡亲们也养点蒜苗,咱们葱姜蒜也收,这样有了蒜苗他们还能多一分收入。” “正好这个时候也能凿冰捕鱼了,这可是没有成本的买卖。” 牛叔点头:“中,还跟以前一样,小鱼放生,只要大鱼。” 李海军:“那我就等您老的消息了。” 牛叔跟李海军商量完,就去机修厂找大儿子,二儿子。 “爸,您有事?” 牛叔:“走,咱们回家说。” 牛叔的威严不容拒绝,俩人只能跟着牛叔。 进了屋,把门关严实:“三已经辞职去海军那边上班,你们都知道吧?” “听说了。” “你们厂现在这熊样,你们辞工吧。” “爸,我们俩辞工了,家里吃什么,喝什么啊?” 牛叔:“回去帮我干活,我给你们开工资。” 俩兄弟一愣。 牛叔解释:“海军又要在乡下收东西了。” “我带你们回去,帮他下乡下收东西,到时候你们兄弟赶车给他每天送货。” 牛老大激动了。 “爸,真的啊?” “我还能骗你们?” “海军怎么给钱?” 牛叔:“青菜每斤给一分钱利,鸡蛋也是每个一分钱利,肉类每斤二分钱。” “别看少,但架不住量大啊。” 牛二:“这肯定比咱们在厂里的工资高。” 牛叔:“别忘了,鱼可是没有本钱的买卖。” 他们都想起,李海军曾经收鱼,大家赚翻天的情形了。 “还有,我准备把老房子改成豆腐坊,你们媳妇不也没事干么,回去跟我做豆腐。” “你们家的孩子也都老大不小了,都在厂里上班了,也不用人照顾了。” “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牛老大:“放心,咋不放心呢。” 牛老二:“大哥,咱们俩现在就去辞工吧。” 俩兄弟一点头,一起去辞工了。 然后跟自己的孩子交代一声,下午,爷三个就带着俩儿媳妇回乡下了。 “爸,咱们从农村走出来,现在又回去了。” “咱们只是回来挣钱,孩子,房子不都在城里么。” 牛叔几个人大包小裹的雇了辆驴车。 “咱们回去也得买驴车,最好能买两头驴,脚程快,拉的货多。” 牛叔:“你们俩是怎么打算的?” “就心甘情愿给我帮忙,让我给你俩开工资啊?” “我是你们的爹,不能厚此薄彼,建豆腐坊,买驴车,这些咱们一起出钱,赚钱了分成三份。” “你们兄弟一人一份,我一份,但说好,我这份是给三的。” “你们也别觉得不公平,三给海军帮忙,要不是有三儿,这好处你们也落不着。” 自己这个爹偏心三弟他们早就习惯了。 兄弟俩对视一眼:“我们没意见。” 牛叔看向俩儿媳妇:“你们呢?” “我们也没意见。” 都是聪明人,没有牛叔,他们就赚不到这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