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山涧闲农 >>第91章 下鱼排
不用念力,几分钟抬一次网。 并不是每次抬网都有收获,可只要有收获,便让人兴奋。 “刚才明明看到水底有黄辣丁,这都搬快一个小时了,一条黄辣丁没有抓到。”陈放又搬了一网,里面几条泥鳅。 张晨拿起抄手,快速将泥鳅捞了出来,放水桶里养。 先前已经搬到十几条泥鳅了。 这次搬到的三条泥鳅,和常见泥鳅不一样,尖嘴,身上有花纹。 “这是什么泥鳅?”赵吉阳看着那几条漂亮的泥鳅,问道。 “花泥鳅。学名好像叫沙鳅……”陈放道:“这种泥鳅比普通泥鳅好吃,通常在深山小溪沟里才能找到。” 今天也就是涨大水了。要不然,这种泥鳅很难看到。 “小三,给我看看那几条花泥鳅。”周柏说。 张晨将镜头凑进了一些,笑着说:“是不是想养这几条泥鳅?” “嗯。帮我养起来,别吃了哈,我过几天去你们那儿玩,将这些花泥鳅带回去上海。”周柏说。 张晨说道:“二哥,手机快没有电了。” “嗯,搞到稀有鱼,好养的,就帮我留着哈。” “行。” 张晨将电话过来。 陈放接过手机,手机壳都发烫了。 周柏家里有个超大鱼缸,占了整面墙。鱼缸分出好些隔箱,里面有海鲜,也有观赏鱼。 陈放以前在上海,最喜欢去周柏家蹭海鲜吃。他家里常备生蚝、花甲之类…… “二哥哪天过来?”张晨问。 “我咋知道。他那个人,想一出是一出的,说不定过两天,就不想过来了。”陈放耸耸肩。 张晨嘿嘿笑着:“让我来搬几网。” “给。”陈放将拉绳给了张晨,过去躺椅上坐下,拿出冰在河里的可乐,喝了一大口:“晨晨,要不要可乐?” “待会儿喝。” 赵吉阳和张瑶坐陈放旁边。 俩女生,脱掉了鞋子,赤足,拍打着水。 下游的水很大。 这里是上游了,看着水势凶猛,实际上在平缓区,水深不过半米。就是水流,有些急。 陈放看了看水坑下面的拦河石坝:“这边可以下鱼。要不,咱们将鱼排架起来。” “现在的水好急。”张晨看到了拦河石坝,搬了一网,说:“也行。” 这一网,张晨搬了只螃蟹起来。 河坝,水泥坝。 拦河石坝,用石头堆砌的坝子,用来抓鱼的。 下面有现成的石坝子。 “河里的水好急,会不会有危险。”赵吉阳说。 “没事。那边的水很浅……” 学生时代的陈放,经常带着张晨来这条河抓螃蟹,对这边的地形也算熟悉。不过那是很久以前了…… 张晨将搬网给了张瑶,让她试试能不能将搬网抬起来,她试了一下,虽然有些吃力,但问题不大。 陈放和张晨过去试水深了,两人手拉着手,小心翼翼淌水过去。 水流急,但是在拦水石坝的下面,水还没有淹过膝盖。而且上面有石坝,水流冲力也不是特别大。 石坝是斜的。靠公路的这边,水很浅。对面,水就要深一些,淹过了膝盖。而且这个石头堆砌的坝子,看着是很久没有在这里下鱼了。 涨水放鱼排,平时放篾笼。 篾笼,类似地笼,形似拉长的灯笼。一头大口,可以进鱼。 有的地方叫篾笼,也有地方叫罩笼。红岩山这边就叫罩笼,而在大竹村那边,叫篾笼。 没有涨水的时候,将篾笼放在石坝水口。进水口朝下,专门抓逆流的鱼。 有这么一句话,活鱼逆流而上、死鱼随波逐流。 大竹村那边靠近水库,除了小竹沟,还有挺多小山沟,用篾笼捕鱼,能抓到不少稀罕货。 现在用篾笼的已经很少了。 这条拦水石头坝子,也很久没有加固。 陈放和张晨来试探水深,水流。还行,这边毕竟是最上游了,不像云溪镇那边洪水滚滚。 河面宽度有十几米。冬季的时候,也就两三米宽度有水,今天涨水,整条河流都有水。 试了深浅,陈放和张晨回去岸上,将鱼排、钢管等等工具抬了过来。 张晨这个鱼排是张瑶家的,宽度三米,长度四米多。用的是硬竹…… 先用石头堆砌好放鱼排的框架,然后将钢管捆绑鱼排上,鱼排入水,再用石头压住两边。 现在水流很大的。陈放他们废了大力气,忙活了半个多小时,这才架好鱼排。 “现在的水太大了。”张晨大声说道:“修先一下坝子,不要把水堵完了。鱼排受不住冲击……” “晓得。”陈放搬石头将大缺口堵住就行。 就这一会儿,鱼排已经进鱼了。 一条巴掌大的鲤鱼,几条小鲫鱼,还有几条大泥鳅。 赵吉阳和张瑶弄搬网,也抓到一些鱼。在河岸上面,也有好几人在围观她们了。 “陈放,快过来,抓到一条大花鲢。”赵吉阳喊道。 陈放踩着水跑了过去。 一条估摸着7斤左右的花鲢,赵吉阳激动的不行。这次是她在拉网,张瑶用抄网。 两人配合的极差,主要是赵吉阳控制不住搬网…… 陈放过去接住搬网,稳定住。张瑶这才将大花鲢捞上来。 “野生花鲢?”赵吉阳问。 陈放笑了,说:“这是鱼塘里跑出来的。” 到现在为止,收获最大的一条鱼,也可能是今天收获最大的一条鱼。 像花鲢,白鲢,他们这里的小河,不太可能出现野生。有,也都是鱼塘里跑出来的。 “这花鲢,应该是上面大塘里跑出来的……”岸上一大叔说。 “估计是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搬到大鱼。”陈放笑着应了一声,转过头,看到了吉阳爸爸从岸上下来:“赵叔。” 赵叔笑着点了下头:“搬到大鱼了?”他准备去茶山的,经过路转口看到了陈放车子停在路边,又见岸上有人围观,就下车过来看了一下。 “一条大花鲢,估计有十斤。”赵吉阳说。 赵吉阳不经常钓鱼,也不经常抓鱼,看到大鱼就是十斤以上。 赵叔呵呵笑了笑,提起地笼看了一下:“这收获,可以啊。那边鱼排收获怎么样?” “刚架好的鱼排,还没有什么收获。”陈放说。 从这里到云溪河的源头,估计也就两公里了。云溪河源头是一大片烂泡地…… 烂泡地,也就是野外烂泥地,常年积水,水草杂生。 陈放也只是听说的,并没有去过那边,太远了。烂泥地,泥鳅、黄鳝之类的最多。黄鳝钻洞厉害,涨大水,最容易抓到的还是泥鳅。 赵吉阳他们在这搬筝,按条数,有一半是泥鳅。然后就是小杂鱼…… 如果不是搬到一条大花鲢,说不上有什么收获。 赵叔来看了一下他们的收获:“我去茶山转一趟,等下来找你们耍。”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