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神豪宁败家 >>第425章 很好的‘亏损’计划

第425章 很好的‘亏损’计划

“宁总您好,我是产品部的李鑫。” 李鑫走到办公桌前站定,礼貌的自我介绍。 “坐。” 宁晏做了个手势。 李鑫这才坐下,较知进退。 严格的说,宁晏在刚才的例行会议上表现出的强势,让天颂公司的高层心中直嘀咕。 都还不是什么觉得宁晏年轻得过分,会瞎指挥,会办事不牢靠,会急功近利,会什么都不懂,会办事随意等等。 而是在想,这么年轻的富二代,果然很强势。 会最不喜欢被敷衍。 也会最讨厌被挑战权威。 怕是日后要小心伺候。 李鑫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进公司比较晚,没有被奖励股份分红,拿着同行业内不错的薪资,再加上忽然的加薪,他更愿意小心伺候着。 毕竟年纪也不小了,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 有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在,得知足,知进退。 “简单说说公司目前的主力产品。”宁晏看向李鑫,做了个手势。 身为产品部的负责人,李鑫自然必须对这些数据了如指掌。 听宁晏问起,李鑫一点都不奇怪,很麻溜的介绍起来“目前公司主力运营的产品是存储架构,利用oe硬件结合半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占据行业一定的市场份额,是公司的主要营收点。” “主要的客户群体是军工和金融。” “其它的,严格来说不算是独立产品,都是依托于存储架构的附加高级软件。” “……” 李鑫的介绍很简单,用词尽量通俗易懂。 也是很照顾宁晏的感受了。 但…… 宁晏基本都懂。 毕竟起步就是拉网线,对相关行业的了解是自然而然的。 宁晏略作沉『吟』,问“自主研发的软件是完全自主的国产化吗?” “呃……这个,宁总,怎么说呢,不能完全算是,因为咱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李鑫正想更好的解释一下,就听到宁晏说“是在哪款开源系统上开发的吗?” “呃……也不全是,是unix商用系统,我们进行了自主的裁剪,沿用大框架……”李鑫继续解释。 一听这些话,宁晏基本上就懂了。 应该说,是因为他在这行干过好几年,所以懂一些厂商的基本『操』作。 严格来说,是整体环境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不太够。 或者说是成本比较低。 就类似于某些商标贩子一样。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就是国外一开源,国内就自主! 加上惯用的王婆卖瓜般的夸张手段,说得多了,有时候连自己都信了的那种。 要不是宁晏一口道破,李鑫估计也信了。 但这件事还真就得一分为二的看,违规『操』作的成分不会很高,就算最后有消息流传,撕破脸什么的,大概率也波及不到天颂这种未上市的公司。 顶多就是最后会赔偿一笔费用,而且可能是象征『性』的。 软件这种东西最不好整了。 举个切身的例子,基本上很多人都用过或正在用盗版dows,包括企业内部用的…… 宁晏也懒得纠结,直接问出了自己想要问的事情“在你看来,公司有没有短期内见效的,曾经因为经费或者风险搁浅的项目?” 这个问题就很有深度。 宁晏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 他要知道的东西也很简单,这家公司有没有什么短期内可能会赔大钱的项目什么的。 李鑫“……” 好片刻后才回答道“应该是有的,只不过从我的角度上来说,很难明确是否足够短期。” “具体来说,曾经有一个项目,研发部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发过程,但因为风险和经费问题被搁浅,结合存储架构,扩展自主分布式数据库。”1 “……” 涉及到充分专业的领域,宁晏不是很懂。 但李鑫的解释还是很通俗的。 总结起来就是说,这个东西的前期研发投入已经足够多了,之所以搁浅了。 一是因为上面不看好。 二是因为耽误了主营业务。 三是继续投资大。 四是推广麻烦。 五是…… 总结费钱费时费人力,还不一定能成为下蛋的母鸡。 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停掉了开发进程。 据李鑫说,这是最快有可能见效的项目,而且今时不同往日,基础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宁晏嗯了声,表示明白。 李鑫离开后,研发部门的主管领导走进了办公室。 宁晏基本上都没给人机会,直接问道“公司的研发能力怎么样,有没有能力重新开发新的项目。” 屁股都没坐稳的林景一听到这话,差点吓到站起来。 这就是新的老总吗? 一上来就这么牛批的? 我的妈耶?! 过分了吧?! 直接就要上马新的项目?! 三连问堵得林景有点难受,张了张嘴,最后回答道“如果完全空闲的话,是有足够的人力去开发新的项目。” “但是目前我们的主营业务,存储架构依旧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使版本更加稳定,同时兼容『性』更加优秀。” “……” 尽管林景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但他更多的是总领研发团队进行研发。 本人的技术能力也是十分优秀的。 所以说的东西就比较务实。 意思很简单,因为是基于一个半开源的『操』作系统进行的二次裁剪,整体的大框架都是沿用原来的,系统底层上的问题比较多。 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些是系统原本的『毛』病,属于无法挽救的模块。 天颂公司的研发团队更多的是修补这些『毛』病。 然后…… 踏马就像是网传的那样,程序猿的一生都是在制造新的bug。 在某种情况下,修补好遗留『毛』病的版本出现了新的bug。 简直就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宁晏想了想,道“我听李鑫说,曾经搁浅过分布式数据库的研发,如果重新开始研发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理想状态下,第一个版本只需要一周的时间。” “接下来无非就是测试和推广的问题,但功能『性』和『性』能上都没有什么优势。” 林景回答道。 “……” 到这一步,宁晏基本上已经心里有底了,也有了完整的打算…… 1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破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