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小镇做题家! >>第766章 拿下股份
建川的威胁,如今在小帅眼里,还不如一个屁的威力大。 包旭一走,他连局势都看不明白了。更可笑的是,连包旭都叛变了,他还被蒙在鼓里。 小帅要的,就是你建川出面,阻止追加投资。 因为将来,东海厂一旦发展起来,那么集团损失的这部分股份,就得你建川来背锅! 威胁要是有用,那村里的泼妇,早一统天下了! 别说在你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就是当着你的面,让你瞪着眼看,你也未必能看明白。 不出任何意外,周五这天,海棠的资金申请,就被上面驳回了。 随后顾总组织会议,商谈金海厂下一步的处置方案。 方案无非就那么几种,一是找下家接盘,尽早回拢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这时候海棠发言,说现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金海实业还要在云港设厂,他们的产品一铺开,东海厂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候招找人接盘不仅困难,而且卖不上好价钱。 第二套方案,就是拉外部投资入场,减少东海厂的资金和经营压力。 海棠再适时发言,阐明了这次东海厂技改的紧迫性,并愿意出资入股,并主动调去东海厂任实职,为东海厂担负风险。 这个方案既出人意料,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一来,这外部资金有了;二来,海棠本就是集团内部管理人员,且还是东海厂的项目总负责人。 她能站出来,主动出资,担负起东海厂的经营风险,那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局面。 这个消息传到建川那里,他甚至都没反对,只认为王小帅越玩儿越大、越陷越深! 之前他听包旭讲过,那个金海实业来头不小、实力强大,东海厂无论怎么折腾,都将是死路一条。 但后来,小帅如何从金海挖人,他跟沈淮如何达成和解的事情,包旭是一个字,也没跟许建川透露。 资金归拢就绪,入股协议正式达成,东海厂那边的石工,做事情也终于有了底气! 要2400万,公司却给提供了3000万;他这辈子都没打过如此富裕的仗,动不动就掐自己胳膊,以为是在做梦。 傍晚回家,吃过饭、洗完澡,换上宽松的衣服,小帅盘腿坐在书房的大椅子上,对着海棠签下的股权协议反复看。 “哎呀,才占股32%,有点少啊!早知道这么好操作,咱就应该再借点钱,给它弄个51%!” 海棠忍不住笑,抬手直接拍了他一下:“内部人员控股,是不允许超过35%的!集团对于直属产业,要保持绝对的控制权,你不懂可别瞎幻想。” 海棠绕到后面,张开白皙的胳膊,搂住小帅的脖颈,将下巴压在他耳边,十分开心地看着协议,又说:“不少了!这可是原始股啊,而且是在低谷期,资产价格港控给算得很低。” 小帅咂着嘴,仰着脖子看向海棠:“海总裁?” 海棠禁不住一笑:“别瞎叫!东海厂还没升格呢,现在只是总经理而已。” “海总裁?”小帅又逗她。 “哎呀,你讨厌!”海棠脸都红了。 “海董?” 海棠臊得想掐他,对于小帅的调皮,她真是一点招数都没有。 闹过以后,海棠笑麻的脸,终于恢复了放松,紧跟着又提了口气:“咱可把所有身家都押上了,真搞不好,不仅返贫当穷光蛋,对赌协议的事情,终归还得担责。很多事情,过后想想,风险还是蛮大的。” “你以为咱董事长,干出这么大的产业,是全凭的能力吗?那凭的是敢拼敢赌的胆识,凭的是孤注一掷的勇气!你做投资,比我要明白,风险越大、机遇越大,别人不敢出手,咱敢!大伯没赌明白的事情,咱给他续上!” 以前海棠总不明白,小帅的自信,到底来自于哪儿。 现在她懂了! 因为他在别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早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在做这个项目之初,便已经确定,电机行业是蓝海,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只是当初,刚接手东海厂的时候,路子没找对而已。 所以小帅远赴金海,不仅找对了路子,还挖到了专家。 挨了人家欺负,他没有选择以牙还牙,还非常大度地缓和关系,跟沈淮那种人物成了朋友,搭上了市场开拓的线路。 莽夫才逞一时之勇,才得理不饶人。 真正办大事的人,所有的情绪、委屈、纠结甚至伤害,都是在为最终的那个目标来服务。 小帅跟海棠讲过,小时候找他表哥蹭饭的事。 当时,无论表哥喜欢他、讨厌他、勾引他上网、或是让他滚蛋,小帅仍义无反顾厚脸皮,乃至后来表哥落了难,小帅仍不离不弃。其最终目的,就是蹭饭! 最后他不仅蹭上了,而且还让表哥心甘情愿被蹭,甚至表哥还打心里感激他。 也许那时,小帅就已经懂这个成功的道理了。 他能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绝非偶然性的。 海棠的工作突然忙了起来,她不懂技术,但她懂得关怀。 石工带着研发和技术人员,熬夜加班,海棠就时不时地过去探望,吩咐后勤部门,做好各种服务保障。 谁说国企待遇最好? 这东海厂的待遇也不差嘛! 石工在金海,天天被人戴有色眼镜、被人指指点点、被整个形势排挤。 而来了云港,进了东海厂,首先他能堂堂正正做一个人,随后是技术总工!吴经理每次找他谈事,都让他上座,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尊重,更是对知识、对技术、对他从事职业的尊重! 精神需求的满足,会让一个人迸发出更大的潜力;会让他意识到,将这件事干好后,能够收获更多的赞誉,能够对云港、对未来有着更美好的憧憬! 更为重要的是,他为自己的徒子徒孙们,找寻到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不至于让他们在体制内,慢慢地消沉下去。 秦大有这个徒弟,以前多傲的人? 动不动就要跟一科老杨比划比划,自觉自己有实力、了不起。 现在他在东海厂,也扛起了一面大旗,慢慢也知道了当家的难,知道要干成一个大项目,方方面面都需要考量。 他不怎么骄傲了,很谦虚,有功夫就往石工办公室跑,问的都是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所有人里,秦大有进步最快、实力最出众,似乎越来越有总工的风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