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学霸的自制力 >>第20章 屈教授的研究
“纪大佬,回来啦?能请教个问题吗?” “纸,笔,题。” 回了图书馆,角落里的空处,蔡卿还搬着张小马扎坐着,替纪拙守着他的小马扎。 蔡卿今天穿了身连衣裙,头发是盘起来的,坐在小马扎上时,就收着脚,裙摆盖着腿,书摆在裙摆上, 看到纪拙回来了,如同之前一样,压低着声音抿着笑,对着纪拙说道。 这段时间,只要纪拙在图书馆,蔡卿一般也都搬个小马扎坐在他旁边,名其名曰沾染大佬的灵气。 纪拙和她都混熟了。 只是出声说道,同时伸出手。 蔡卿抿着笑着,乖乖地将演算纸和笔都递给了纪拙, 然后手压着腿上的裙摆,在往纪拙旁边凑近了些。 纪拙接过纸笔,在自己马扎上也坐了下来,看了看演算纸上的题,已经有了思路。 “还是照旧,我把解题步骤写详细点,你拿去先看看,不懂再问我。” “嗯嗯。” 蔡卿收着腿,手怀抱着膝盖,凑在纪拙旁边,点了点头。 纪拙拿着笔,顿了下,然后再转过头认真地对蔡卿说道: “其实你不用靠这么近。” “怎么了?”蔡卿有点疑惑。 “你身上有味儿。” 蔡卿:“?” 小小的脑袋,大大的问号。 “什么味儿?” “胭脂味。” 纪拙低下目光,已经在纸上写解题步骤,很寻常地说了句。 蔡卿听着,不禁脸上再展演一笑。 “好了,你拿去先看看吧。” …… 给蔡卿压低着声儿,简单讲了道题。 纪拙再去寻找之前已经检索出来,关于角谷猜想研究论文的期刊, 既然准备从事这方面研究,他自然是要多看看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和进展, 再说他本来也准备从这些研究的研究中,找个小分支问题进行研究。 找来了些图书馆有保存的期刊,纪拙认真看着,渐再沉浸其中。 而蔡卿也在旁边,看着自己复习的内容。 …… 在确定下来先做角谷猜想方面的研究, 接下来段时间,纪拙就过得充实而简单了。 他这大四,加上屈教授帮忙,基本没有需要去上的课,而考研上也没什么压力了。 就按照自己的计划,每天往返于图书馆,教学楼的屈教授办公室,食堂,操场,宿舍这几个地方。 保持着规律而格外充实的研究学习生活, 每天就是抽空逗逗蔡卿,更多的时间就是在图书馆里看相关期刊和资料,然后去教学楼和屈教授讨论些数学研究方面的问题。 通过系统制定的学习计划,纪拙依旧按照每一周一个周期制定,根据情况进行一些微调,不过大体上还是没什么变化。 在一颗颗学习丸和学习丸带来的永久性残留作用,系统带来的max自制力下, 纪拙在数论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逐渐增多,系统界面的数学学科经验也在不断上涨。 偶尔看一些相关研究的期刊论文时也会冒出来些灵感,纪拙也会尝试着往下推一下。 为了寻找个准确的研究方向,纪拙将近些年关于角谷猜想的研究论文都翻出来看了遍,对该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些想法。 “绑定人:纪拙 长远目标:仰望星空(一阶段任务:朝向远方的瞭望) 短期目标:继续学习(考取理科相关方向研究生) 计划:第五周学习计划(6/7)(已完成四周考研学习计划) 已掌握各学科知识等级: 文学语言:2级(300/10000) 物理:2级(1100/10000) 数学:2级(8700/10000) (更多学科因掌握不足,暂未显示) 拥有奖励:灵感启发*2,精力丸*3 评价:可能是个数论领域方面知识和方法掌握程度不错,对代数几何有一定基础,拥有一定程度数学思维,物理直觉和语言天赋的物理专业大学生。但应该是一两千年的。” 这会儿,时间已经再过去了十来天,距离纪拙他得到系统都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这么一周周下来,就靠着系统不时奖励的学习丸,每周计划完成带来一点经验奖励,和更多的,他自己不断学习获取到知识带来的提升。 纪拙已经将系统学科中,数学等级提到离三级也没多远了,文学语言学科可能是这段时间他看了太多英文期刊,靠语言知识硬生生给提到了两级、 后面两周,他还获得了些学习丸,不过都给用了,精力丸后面也再得到了两颗,倒是灵感启发再没获得过。 这会儿,正是中午。 纪拙刚吃过了午饭回到图书馆,就坐在图书馆里自己的小马扎上,再看了下眼前这系统界面这么久以来的变化。 将系统面板挪到了视线边缘去, 纪拙再低下头,看向自己手里还拿着的本期刊, 这本期刊上同样刊登着一篇关于角谷猜想的论文, 还就是屈教授年轻时候发表的,虽然当时屈教授没研究出什么大的成果来, 但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数学方法和研究方向还是被判断有一定价值,所以整理成论文顺利发表了出来,不过发表的期刊也不是啥核心期刊, 也幸好学校图书馆里有收藏这期期刊,才能让纪拙给翻出来。 这么几周下来,纪拙数论方面知识增长的同时,对角谷猜想的一些研究进展也有了些了解。 但直到现在,他也还没准确地确定下来自己的研究选题,即便他已经积累了不少灵感和想法。 而原因也和屈教授当初这篇论文有关。 即便到现在,对角谷猜想的猜想研究也都进展缓慢。 角谷猜想又叫冰雹猜想,是数论领域的猜想。 而数论领域猜想的特点就是,猜想的内容拥有初等的数学知识你就能听懂, 所以往往是民科泛滥区域。 但要想真正证明一个数论难题,足以让任何一个数学家感觉头大。 目前对角谷猜想的研究,大多是局限在某个区间内,证明角谷猜想成立。 纪拙这段时间看过了的大多数相关论文都是这样, 而屈教授当初这篇论文,也同样是朝着这方面努力。 之所以现在纪拙都没完全确定研究方向,就是因为他心理有倾向将屈教授这篇论文的研究方向重新捡起来, 不是因为屈教授和他的关系,而是这批论文本身的价值。 “呼……” 纪拙再拿起了这批论文,再次从头往下看去,长吐了口气。 这篇论文里,屈教授用了一个堪称是巧妙角度,切入到了这个问题。 仅仅是开头,以纪拙的数学直觉和数学知识,就隐隐觉得这是条巧妙的道路,已经能隐隐能看到一个大概的证明方向。 而做研究时的屈教授也显然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论文往下,屈教授就在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尝试, 跟着论文中屈教授思路逻辑往下走的时候,纪拙能明确感觉到在朝着最终的问题逐渐逼近。 然而,问题就在于,论文再往下, 这个方向的论证就戛然而止了,你明明就能感觉到问题的答案就在不远处,明明感觉这个方向接着往下他就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偏偏就是到这儿,这个推论的过程,演算的过程就下不去了。 道路被拦腰斩断了,都能看到证明问题的最终点了,但就是过不去。 论文到这儿的时候,屈教授明显就不停尝试过不同的方法,想要继续往最终点逼近。 但最后给后来提供的经验就是,这个方向的研究就只能到这儿了,没有方向往前了。 可能正是这种困顿的感觉,最后让当初的屈教授陷了进去,最后还是在他老师拉了一把,才让他放下这个研究走了出来。 现在的纪拙看着这篇论文, 和当初的屈教授也是同样的感觉,明明问题已经近在咫尺了,偏偏没路过去了。 而且,屈教授最后做出的尝试,纪拙暂时也没有更多的方向去尝试了。 “呼。” 再一次看完了屈教授当初的这篇论文,纪拙眼底闪过一丝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