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内,大课间时间。沈彦倾刚打开自己办公室的门去校长室,恰巧遇到路过的陈老师。
“陈老师,真是太感谢你了。”
陈老师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明白了她的所说,带出自傲的表情。
“客气啥,我早就跟你说过,就没有我摆不平的学生。”
这是沈彦倾头一次不再为从陈老师口中听到这句话而担忧。
“我嫂子,小乙的妈妈也托我谢过你呢。”
陈老师随即一脸刻意的痛苦态。
“你这个嫂子真是固执,就没见过这么难缠的,是我见过最油盐不浸的家长了,耗费了我近半年的精力。”
“啊?你已经关注半年之久了?”
“可不是吗,逼得我实在没法了,接连甩出两个......嗯......那个......(陈老师欲言又止)。你这个侄子第一天来我就发现了,他带着心理障碍。我这个人有强迫症,就见不得小孩子心理不畅,随后我就拜托高班长去摸底了。”
“难怪小乙刚入学没几天我就发现高班长跟他同桌了,这个高班长可真是不一般啊!”
“这孩子,情商高,我也是因材施用,以强其专。没多久,小乙心里的那些事我就知道的差不多了,孩子间的沟通要比和大人的沟通顺畅得多。”
“这儿童心理倒是被你摸得很透,我这专业人士都自愧不如了。”
“天赋使然!哈哈!”
沈彦倾看到陈老师手里的手机忽然想到方教授的课题,顺便跟陈老师提及。
“陈老师,你这么有天赋、懂孩子,关于‘网瘾’你有什么见解没有?”
“这个我到是小有考虑过,曾经班里有个孩子网瘾很大,就是‘子非鱼’那会儿,你可还有印象?”
“当然记得,只是前些日子才恍然醒悟,当时是误会你了,这不今天特意的请教。”
“说道网瘾,这是孩子们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
“营养不良?”
“对,精神层面营养不良。整日面对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一旦可以接触到游戏,自然成了开荤的大餐。如果孩子们的生活中可以色彩斑斓,那‘游戏’充其量就只是一道小菜。道理就这么简单,但越是简单越难纠偏,一旦一道菜吃顺口就不容易忘掉了。当然还少不了家长们下意识的饥饿营销使之更上瘾。”
“领教了,感谢赐教。对了,前几天三年级的心理健康问卷测评结果显示你们4班的各项指标均明显的好于其他班级,所以我想对你的教育方法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正要跟卢校长去申请呢,不知你有没有意见?”
“我没意见,这不,上课的时间快到了,卢校长应该已经在三(4)班了。”
“卢校长也是去听课?”
“听课谈不上,我想应该是去放松吧。他喜欢看着孩子们无忧、快乐的样子,更何况我几乎不怎么讲课。每天上午我的第一节数学课他必到,当然是在没有其他校务的前提下,已经常态化了。”
沈彦倾自己带了凳子,两人一同来到三(4)班教室。这还是沈老师第一次真正的走进三(4)班教室。标准的50人班级窗明几净很是整洁,后墙上红底黑字的孔子名训“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很是显眼。虽有几分书法之韵,却也可辨是学生所书。教室的最后排1米5高的简易木板书柜分类摆满了图书。同学们见沈老师到来不免有些好奇,交头接耳着。最后排座位,卢校长果然已经就位。沈彦倾便坐到了卢校长旁边,并简要说明了来意。
此时上课铃响了,陈老师站在讲台前。班长喊“起立”,同学们“老师好”,陈老师“同学们好,请坐下”,标准的规定动作完成。
陈老师操作着多媒体,屏幕上播放起了自然类的纪录片,孩子们看得是津津有味。约15分钟左右,纪录片停止,陈老师再次站上讲台。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凑整法的简便运算’,都听仔细了,我只讲一遍哦。对了,本节内容你们几个不适合听,后排去吧。”
话落,正泽、文天、小乙等几名同学起身向后占了教室后面的一处角落,自由活动了起来。
约5分钟左右,课程讲完,陈老师再次发话:“老规矩哦,按我刚才所讲内容,每个同学给我出三道题,下周二前交给学委”。
然后从档案夹中拿出一沓散纸。
“上周你们给我出的试题我已经做完,放在讲台上了,下了课你们各自找回。按计划上项目”
说话间同学们不约而同起身窜来窜去,班里乱成一团,却又好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明确目的。大多同学则都向前排集聚坐好。另有7、8名同学各自拿着不同的道具站在教室前面角落,在一名同学下达“开始”命令后,讲台上开始了表演。同学头戴道具,有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忙的不亦乐乎。
表演完毕,有四名同学在陈老师那分别领取了一张纸,同学们再次乱作一团。除了角落里的小乙几名同学,其他同学们已经分成明显的四个小组,对着刚领到的纸嘈杂着,一起讨论了起来。
此时的陈老师再次从兜里掏出四张纸,分别投放到黑板一侧的四个小木箱中。
“同学们,静一下,静一下......,藏宝图放进去了”说话间用4把密码锁将木箱上了锁。交代完毕,陈老师便走出教室没了踪影,剩下乱作几团的同学们继续嘈杂着。
沈彦倾面带疑惑的望向卢校长,语带吃惊的问道:“他,他怎么走了?只讲了5分钟的课。”
卢校长到是显得很是淡定。
“可不,这是常态”。
“他每节课都这么省心吗?讲都不用怎么讲。”
“基本上是吧。今天也是碰巧会讲上几分钟,平时都不讲课的。他的用心之处应该是我们不得见吧。”
“这样的上课方式还真是不得见。”
“要不是学生成绩在那摆着,我也不敢相信。他带的上一个班已经在本校毕业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很是优秀。”
“是啊,上周做的心理健康问卷测评,4班的各项指标均明显的好于其他班级,才有我今天的跟班。再一次让我大跌眼镜,完全不在套路。每节数学课都播放纪录片吗?”
“也不是,但经常会有,自然、人文、艺术、体育、探索各类型的纪录片很是多元。”
“难怪,社会认知类的测评结果差距这么大,陈老师播放纪录片是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吧。”
“开拓视野只是其一吧,我曾经问过怀仁这个问题。他讲这是‘知识’与‘智慧’的较量,这‘知识’是鱼,‘智慧’是‘渔’,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还是培育‘智慧’?沈老师你品。”
沈老师略加思索:我还真没考虑过,应该都需要的吧。
卢:呵呵,依你理解哪个更重要呢?
“应该是‘智慧’吧,我觉得智慧应该是知识的载体,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基础知识’应该是智慧的前提吧?”
“嗯,当初我也是这么认为。怀仁跟我讲过‘这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基础知识也有基础知识。现在的孩子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太少,多元化纪录片能够极大地丰富孩子们的自然和社会认知,让他们拥有和感知更大的视界’。视界大,心界才大,心界大,人生格局才会大,才具有更多搭建‘智慧坐标体系’架构的素材,从而能高效的获得、运用、管理知识的能力,这‘智慧坐标体系”便是基础知识的基础知识。”
“‘智慧坐标体系’?怎么理解呢?”
卢校长转身指向自己的身后。
“以咱们身后的书架为例吧。这些书都是知识,按区域和层次分类明晰,分类越细,读取越快捷。如果不分类,想要高效读取这么多书可想而知。智慧的坐标体系就是孩子大脑中的分类标签,他们来自于孩子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过程,认知越丰富分类也越精细,对知识的运用也更灵活,这种‘灵活运用’就是智慧坐标体系。犹如是孩子们人生‘春季’遇到的‘春雨’。”
“怎么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有了智慧的坐标体系,他们对知识的接收就是浸入式的,功在无‘声’处。知识和智慧就可以互助升华,而不是将知识单纯的浮于表面应付考试。对于各类天赋者,这个阶段决定着我们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大师还是宗师。”
“听您一席话,真是顿开毛瑟啊。”
“我这些说辞也都是从怀仁那来的,现学现卖而已。这小子是经常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举动,我这本子上记满了对他的疑惑,空闲之余我便找他解疑,呵呵。”
“同感,他这人做事是够让人难以理解的。那‘讲课内容不适合小乙他们几人听’又是怎么回事?是他们都会了,没必要听吗?”
“这个啊,不让他们听课是经常性的。应该不是因为他们会了,而是怀仁不希望他们会。”
“啊?那是为什么?”
“确切的说是不希望他们学会,而是他们都有自悟的能力。这几名同学具有成为数学家的天赋,所以一些数学上套路化、模式化、技能化的课程,怀仁不让他们接触。
数学是自然体系,十进制则是这自然体系中的人造体系,他们的逻辑思维是不好被束缚在“十进制”的标准中的。这些定式思维、惯性思维的套路极易形成路径依赖,并非数学的本质。乘坐高铁和普速火车是有很大的视觉感知差异的,其实‘高效’更容易使我们失去清晰度,看不清真相。所以,不让他们接触是对天赋的一种保护。
对于‘天赋’最好的保护就是不要在‘白纸’上随意定线、定格。当他们搭建好属于自己的智慧认知体系后,这些技法类的东西都是水到渠成的。所以同样的一个‘技巧’对于‘普通’是一种增益,而对于‘天赋’却是一种扼杀。
小乙他们对数学是热爱和天赋并存的小群体,不需要机械输入式教学。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是主动式的、筛选式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大于解题能力的群类。他们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数学认知思维体系,彼此互为照壁。不走捷径的他们都具有在广义学科层面冲出既有枷锁,突破人类认知穹顶的潜质。”
“如此说来,陈老师还真是用心良苦啊,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吧’。”
“正是,对数学而言,较高禀赋的孩子没必要跟着大家耽误时间。看到那四个密码箱没有,除了小乙他们,他将不同数学禀赋的学生分四档,当然不会让同学们感觉出高低差异。给他们每个团队一道综合题,里面涉及许多自然常识、社会常识,他们需要分工协作查资料、要思考、要推理、要讨论,再根据各小组不同的数学能力去解析问题得到答案,最终打开密码锁。看,孩子们现在正在分工讨论的就是这综合题目。”
“看来陈老师是比较重视孩子们的思考过程啊?”
“是啊,相比机械式的答题,让孩子们‘出题’更具‘思考”意义。他班的每个知识点进度会拉长,留足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双向思考,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过程。讲透不如想透,从出题中怀仁便能解读出每个孩子的禀赋能力与掌握情况,以便差别化、针对性施教。那名叫小鹏的同学是个数学困难户,乘法一直不入门,数了十多天大米后终于领会了,为此家长还找我投诉过,现在他家长对怀仁是奉若神明。”
“嗯,心理学界有一句名言‘每当你告诉孩子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你就剥夺了她自己发现那个答案的机会’。看来,提问的过程要比解答的过程更具价值。”
“你发现没有?其实怀仁的教学是不仅仅停留在数学上的。世界是多元的,孩子们也是多元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赋,让孩子们的‘天赋’和‘热爱’相遇是他的真正目的。刚才课堂上那段‘应用题表演’,就是具有不同‘天赋’孩子组成的团队成果。这里不仅有数学、几何,还有有策划、有编剧、有导演、有道具、有美术、有手工,同学们各展所长,相互影响,共同增益。这个集体便会成为多元个性化智慧坐标体系,每一名同学都应该是私人定制,而不是单调重复式定纲、定格的流水线。”
“难怪在调查统计中‘自信、独立、担当、积极’等数据明显高于其他班,原来是从这来的。”
“有这方面因素,主要因素应该是‘假期活动小组’让孩子们成长迅速。”
“‘假期活动小组’?从来没听小乙说过呢?”
“是孩子们按兴趣、爱好自发的组成的假期活动团队。他们会相约去爬山、体验农作、或是观展、文化体验,或就是漫无目的的瞎玩,都是同学们自发组织。小乙一直有心事所以没报名参加任何小组。”
“难怪昨天听他说这周末他要出去参加活动了,而且还不需要家长陪同。”
“是的,不要成人陪同的。让他们接触真实的自然和社会,这类‘智慧坐标体系’搭建要比纪录片更有效。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这个时期正是他们的智慧、三观构建的广角窗口期。要给与他们更多不附加干扰的认知空间和时间,利用好这稍纵即逝的将来拥有上帝视角看世界的时机。”
“理念我很赞同,但安全上如何保证呢?”
“这也是我担心的。班上的几名学生都曾受过小伤,挨过的‘为难’更是不计其数。不管他们解决的如何,那都是宝贵的经验,是书本和课堂上没有的。他们知道做任何错事都是有成本的,都是要自己买单的。怀仁把这个称作‘南墙模式’,犯错是孩子的本质,不怕犯错是孩子的优势。最有效左其行的不是谆谆教诲,而是‘南墙’。所谓‘不经大事无小事’。少年时期的试错成本是要远低于成年时期的,与其成年吃大亏不如现在历小难。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应该放开让他们去试错的,将会产生使他们获益终生的心理免疫力和心理自我修复能力。”
“那您和陈老师是要担很大风险的。”
“谁说不是呢,总不能因噎废食吧。从效果看,这个‘风险’是值得的,是他们获得有效价值人生必付的成本,更是优质人才产生必付的社会成本。同龄的集体环境,是不适合个体的小性子存在的。他们必须相互适应、相互校正。渐渐地他们得到了博爱、欣赏、尊重、担当、包容、团队精神和公共意识。方少杰同学的变化就是最好的例子,从‘饭来张口’的少爷仔蜕变成‘不惧风雨’的独立少年。由此来看,我觉得我们耽误了太多他们同龄相处的时间。”
此时,下课的铃声响起,同学们自发的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