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都市 >>综艺我为王 >>第460章 一片成名(一)

第460章 一片成名(一)

(抱歉发晚了,刚加班回来~) 关于小秘书的恋情,梁栋报以热烈关注。 可能出于八卦,也可能出于老父亲的心态,当然,内心深处的占有欲也在隐隐作祟。 总之,各种因素结合在一块,让他产生了一股破坏欲。 当然,这件事不能做的太明显,他安抚道:“这样吧,你先别急着答应,再观察观察。 如果他是真心的,一定不介意多等一段时间~” 然而他心里却说:等着吧,不把黄花菜等凉了不算完。 小秘书迷迷糊糊的走了,而梁栋则一个电话打给东方青芒的执行副总裁,让他帮忙调查一下这个叫于正洋的小伙子。 希望他不是一个攀龙附凤之辈,否则。。。 暂时把这些小事放在一边,梁栋把注意力转移到电影上。 项目筹备的非常快,这在圈内很常见。 在这个圈子里,每天都有几百个项目诞生。 有的像《一片成名》这种,背靠大公司和知名导演。 只要一句话,各部门就像是发动机中的各个零件,迅速运转起来。 但大部分还没等立项就被束之高阁,就像剧本中的一句台词: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 这次的剧组,主摄像依然有赵晓叮担任。 之前在《新倩女幽魂》上面的合作,两人似乎产生了一些共鸣,或者说化学反应。 这次梁栋一召唤,对方二话没说便答应了下来。 可能也跟梁栋支持他独立拍摄自己的影片有关,毕竟现在这个时间段,还不时兴跨行拍电影。 不像之后,是个人都能出来拍电影。 也敢舔着脸叫自己一声导演,不嫌害臊。 。。。 11月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这一天下着小雨,天色阴暗。 好像有人给天空蒙上了一层灰布,只有微薄的光线,努力挣扎处封锁,试图给人间带来一丝光明。 压抑的气氛,对于迷信的电影人来说,似乎不是一个好信号。 但梁栋却百无禁忌,反而很开心。 有些色调靠技术手段会显得很生硬,远没有大自然呈现出的氛围更舒服。 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天而降,打在翠绿的草坪上,清脆悦耳。 不远处,一桩灰白色的老式洋房,安安静静的坐落在那。 过去的辉煌与气派,即便经历大半个世纪,也依然不遑多让。 这里是杜公馆,1924年,杜月笙已经在黄金荣手下混出了名堂,羽翼渐丰。 在黄金荣和林桂生的撮合之下,杜月笙迎娶了小家碧玉沈月英,还得到了黄金荣赠送的一套房子。 这套豪宅见证了当年魔都最牛掰的大亨——杜月笙的崛起,他的前三位夫人都住在里面。 而杜公馆的隔壁,一家相似的别墅就是张啸林的张公馆。 后来张啸林被杀之后,杜月笙生怕触景生情,就不曾回来住过。 这样一座充满历史和情调的建筑,在80年后的今天,迎来了一波新的客人。 也许,他们会让杜公馆以不一样的形式,续写华美篇章。 之所以选择杜公馆,梁栋也是想影射当年魔都大佬们的无法无天。 当然,杜公馆本身的豪华毋庸置疑。 直接借用其作为背景拍摄,省去了不小的拍摄成本。 在这之前,梁栋没有通知任何一家媒体,更没有狗仔偷拍。 一切都很低调,演员们身着民国装,华丽丽的出现在摄像机前。 由赵晓叮亲自操刀,留下一张开机全家福。 随后,梁栋宣布第一场开拍。 故事背景最终被修改为民国时期,一是为了更容易过审;二是让故事变得更符合逻辑。 毕竟也只有在民国那个狂野的时代,三位名动魔都的商界大佬,才能肆无忌惮的犯下一切肮脏罪案。 邓朝饰演的落魄作家,一身牛仔背带裤,搭配破旧的西服衬衫,虽然样子很狼狈,可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 他戴着一双圆框复古眼睛,留着灰白的中长发,几缕碎发挡住视线,显得很潦草,却不能挡住其固执的眼神。 一辆黑色老爷车停在公馆门前,邓朝面带一丝茫然下车。 刚要迈步踏上台阶,忽听到一阵引擎声,又一辆老爷车驶入花园,停在他的车后。 田宇饰演的过气男明星,端着架势推门下车。 与邓朝的落魄扮相截然不同,田宇不仅身着价格不菲的定制西装,梳着一丝不苟的油头,还拿着伴手礼。 两人一个对眼,田宇顿时露出热情的笑容。 “没想到你也在,看来咱们的路老板图谋不小啊~” 邓朝眨了眨眼,面露一丝不屑,刚要继续台词,梁栋的声音传来:“卡~” 剧组瞬间恢复吵闹,摄像机归为,灯光重新调整。 而邓朝和田宇则静静等待梁栋上前,不知道是谁出了问题。 梁栋快步过来,先是赞扬了一句:“表现的不错,休息下我们再来一条。 邓朝刚刚的表情有点过了,你饰演的作家虽然恃才傲物,对自己的信仰和坚持无比自豪。 但他不是眼高手低的废物。 而且在设定中,他跟这位过气男明星是认识的,且之前有过合作。 就算之后有不愉快,也不应该面露不屑~” 邓朝低头想了想,依然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微微点头:“我知道了导演~” “嗯~司机把车开回去,重头来~” 邓朝和田宇都是老演员了,第二次拍摄没有任何问题,一次过。 梁栋喊卡:“好,转场室内,速度快~” 顿时,此起彼伏的叫喊声,在花园内响了起来:“转场了转场了,赶紧动起来,别耽误~” 整个杜公馆的客厅是极尽奢华的,一楼大厅之中所有的装修用料都是黄金荣送的。 这还包括了一根长12米,宽1米的楠木雕花大梁。 趁着演员补妆,器材转场的空档,赵晓叮带着徒弟们在客厅拍摄素材。 无论是金碧辉煌的天花板,还是流光四溢的水晶吊灯,无不衬托出原主人的奢侈一面。 杜公馆之中除了悬挂着一块非常醒目的“余庆堂”牌匾,还有一副巨大的杜月笙身穿戎装的肖像画。 这幅画也被梁栋保留了下来,到时会有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算是一种暗喻。 公馆内部有一处非常私密的书画间,其他人都极少入内,这是杜月笙用来独处静思的空间。 在会客厅一旁还有一间专门的书房,是杜月笙每天练字修身养性的地方。 这里被临时改造成一个会议室,也是接下来的主要拍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