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军事 >>农门青云路 >>第四十八章 大婚
瑾瑜花二两一钱银子,把冬青藏着十余年的长命锁买了回来。 他想,怎么说这把锁都是冬青与亲生父母唯一的联系,左右值不了几个钱,留在身边并无不可。 但为此瑾瑜被冬青数落了一顿,她当了这把锁才二两银,瑾瑜居然多花一百文去买回来??? 是不是傻? 冬青非要让瑾瑜把锁还回去,拿二两一钱银子回来。 瑾瑜可怜巴巴的望着冬青,“超过契约上的时间没去赎,这银锁已经归当铺所有,人家自然要加点钱卖出来才合算,我堂堂八尺男儿,说话不算数不大好吧?” 冬青挑眉,“你擅作主张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你是八尺男儿呐?” “你留下锁,那二两一钱,我再挣回来给你。” 见瑾瑜态度坚决,那二两一钱,只怕是回不来了。 冬青摸着手里的长命锁,呆了半晌,打开装银子的木盒,丢进去锁好。 既然如此,那就留下吧。 瑾瑜见此,不着痕迹勾了勾唇,“改天找人翻翻黄历,定个良辰吉日。” “嗯。” 虽然瑾瑜和冬青都认字,可惜他们家并没有万年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照样需要去找人看日子。 村里人有个什么事需要瞧日子的,都是去找村长翻黄历,这般倒是省了路程,去找村长翻黄历就顺便商量了成亲的事。 冬青记着她还没正式给村长行过礼,依言买一坛上好的烧酒,跟瑾瑜一起去了村长家。 让村长在上首坐定,冬青行了跪拜大礼,给村长敬酒,叫一声干爹,这礼就算成了。 村长笑呵呵应着,喝下冬青递过来的酒,听说二人要办成婚宴,转身进书房拿起黄历翻了片刻。 瑾瑜和冬青尾随其后,村长把黄历递到二人跟前,指了指冬月二十一,又翻向腊月初二。 “这两天不错,嫁娶动土上梁都行,成婚的话,冬月二十一吉时在申时一刻,腊月初二的在晚上去了。” 冬青和瑾瑜思索了一会儿,“就选冬月二十一吧,吉时在晚上不方便。” 村长把黄历合起来,“成,那你们去准备,冬月十八冬青就过来这边,到时候我让几个儿媳给冬青梳洗打扮,吉时到了你来把冬青娶过去。” “谢谢干爹。”冬青亲热的叫了村长,村长笑容又多了几分。 “谢什么,我认个女儿什么都没给你,能帮的我尽量。” 村长把冬青和瑾瑜送出门去,转身就遇到三个儿媳。 李氏先开口,“爹,我听说冬青那丫头的户籍落到咱们家了是吧?冬青认了你做干爹,李二狗要把冬青从这里娶走,那李家小子有没有给聘礼?” 村长面无表情看着三个儿媳,“没有,我没生冬青也没养冬青,哪儿来的脸收人家聘礼?做人不要太过分。” 说完不再理会,家门不幸啊家门不幸! 本来大儿媳之前挺好的,后来进门了一个爱计较的二儿媳,慢慢的三个儿媳变成一个样儿。 从最开始各房之间的算计,到后来时不时联手算计别人。 三个儿媳碰了钉子,互看一眼,各自甩手做事去了。 瑾瑜和冬青回去后,告诉家里人定了日子,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家什和粮食菜肴。 他们家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可能够不上婚宴时置用,得跟旁的人家借上一些。 至于粮食,就用今年收起来的苞米,挑颗粒饱满的从苞米棒子上打下来,磨了整整一缸子面备用。 反正清水沟没有几户吃大米的人家,有水田的人家都只是留了种和少许大米,逢年过节才吃。 秋天时在地里栽种了白菜青菜和萝卜,加上土豆和家里晒的干菜,翠枝跟着冬青学做菜,用这些材料也能做出数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唯一发愁的,就是肉和油,如果上街买够数的猪肉和油,是很大一笔开销。 王氏瞅了瞅猪圈里的那两头猪,他们没有闪到猪的伙食,养了半年,这两头猪长得还算挺快。 比较凶悍的那头,看上去差不多已经两百斤了,小那头倒是才一百来斤的样子。 “咱把壮的那头猪杀了吧,左右家里也要吃肉,办事吃不完的自家吃,小的那头让它再长长,我们都买肉吃买了快一年,算下来都多钱了!” 李老汉一合计,就点头同意下来,决定赶着婚礼前些日子,把那头猪杀一下。 冬月十六的时候,把猪杀了,肉腌起来挂在灶屋里柴火熏着。 除了肉还有油和下水,用下水又能做几道菜。 猪肚子里长的油大块大块白花花的,称板油,还有鸡冠状的称鸡冠油。 几人在锅里加了水,把这些油切成小块,丢进去放在火上熬。 慢慢的炼出大半锅油,冷却后倒在以前装油的罐子里,倒得满满一罐,看样子够炒很久的菜。 冬月十八这日,冬青带上嫁衣红盖头,王氏送的一个发钗,还有翠枝给她买的胭脂水粉,去了村长家。 村长早早就让几个儿媳收拾出一间屋子,让冬青在里面歇上几晚。 冬青倒是没有空着手过去,而是带了三幅她复制的挑花刺绣,拿去送给陈君然的三个嫂子。 因为她听陈君然提起过,几个嫂子老早就想亲手绣一绣这挑花刺绣,但村长一直没同意。 这三幅绣品算不上大,不过三尺见方,如果拿去卖的话能卖九钱银子。 没有厚此薄彼,三幅绣品一个大小,只是花色有些差别,冬青拿出来让三人各自选上一幅。 三个人收下冬青送的挑花刺绣,看冬青都顺眼了不少,挤在一起让冬青教她们怎么绣。 左右冬青是待嫁新娘,没什么事,就耐心的跟三人示范讲解。 三人凑在一起探讨,绣出一个完整的花色便激动不已,拿给旁的两人看。 这一瞬间,仿佛她们之间的隔阂都消失不见了。 见此情景,村长家四个男丁面面相觑,都多少年了?这三个女眷从未有过这种画面。 不禁多看了几眼坐在中间的冬青。 三日一晃而过,冬月二十一这天,众人起了个大早。 李老汉家请了几个附近的女眷帮着准备饭食酒水。 大伯母虽然与王氏不对付,却没有放在明处给别人看,而且冬青还笑意盈盈的上门,递给她八十文钱,请她做了个现成的媒人。 赵氏心里的坎平了些,大清早就叫上几个儿媳,带着自家的锅碗瓢盆来到李老汉家。 因为吉时在下午,婚宴就没准备早上的饭菜,放消息也是说请亲戚朋友未时来参加婚礼,晚上吃了晚宴回去。 村长家这边,吃了早饭后,三个儿媳兴高采烈帮冬青穿红嫁衣,梳头打扮,抹水粉擦胭脂。 冬月下旬,天气有些寒冷,特别今日天空有厚厚的云层,见不着日头。 小桃让冬青在嫁衣里边多加了几件里衣,免得冻坏了新娘子。 李氏年长一些,拿了梳子一下一下给冬青梳着头发。 “一梳梳到尾。” “二梳举案齐眉。” “三梳子孙满地。” 农家女子没多少讲究,发髻翻来覆去也就那几样,新娘子却又不好自己梳头,小桃三人搭手,才把冬青一头青丝绾成发髻,插上王氏送的发钗。 再来将冬青脸上涂白,细细在脸颊处抹上腮红,樱唇本不点而绛,如今染了正红,红裳加身,添几许妖艳风华。 看着梳妆完毕的冬青,旁的三人呆了一呆,如此姝色美人,让她们身为女子都生不出嫉妒之心。 “冬青……你真的……太好看了。” 小桃愣愣吐出一句话,冬青漂亮得让她词穷,除了好看,她再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 冬青美目一弯,又多几分光彩,“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当年你们成亲时,也是这般光彩靓丽,不过你们已经不记得罢了。” 三人思绪飘远,确实,她们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走了一整天,又跪又拜。 李老汉这边,过了午时,陆陆续续有人前来随礼。 翠枝炒了葵花,烧了开水,放在院里桌上,让来的众人先嗑嗑瓜子,喝茶解渴。 未时过半,瑾瑜换了一身大红喜袍,将发束于头顶,整个人容光焕发。 跨出房门,院里的众人便看过来。 只见瑾瑜一身大红,身姿挺拔如竹,神态气韵不俗,朗目星辉,好一个英俊男子! 众人心中哗然,模样与记忆中的李二狗一般无二,却好似从未如此耀眼。 这人有了神智,就多了灵动,一眼看去,不可同日而语。 王氏拿一朵红布皱成的花,递到瑾瑜胸前。 “拿上这个。” 一行递大红花给瑾瑜,一行上下打量,心里的满意溢于言表。 这是她的儿子,一表人才心灵通透的儿子。 为了赶在吉时之前将冬青迎过来拜堂,瑾瑜一行人浩浩荡荡朝村长家去。 接近瞧好的吉时,李氏几人已经给冬青盖上红盖头,搀扶着站在院里,等候新郎官前来迎娶。 瑾瑜赶到村长家的大门外,就看到门内满身艳红的冬青,被两人搀扶着,站得笔直。 胸中感激之情满溢,感谢上苍让他来到这个时空,感谢来此第一眼就看到冬青,感谢冬青一路陪伴,感谢他能与冬青终成眷属。 抬腿跨进正门,与冬青对面而立,将手里大红花一头的红布递过去。 冬青能感觉到眼前暗了下来,大约是瑾瑜到了身前,挡住门外透进来的光线。 李氏接过红布,塞到冬青手里。 冬青接过红布的瞬间,天上洋洋洒洒飘下一些雪白,落在身上格外显眼。 “哇!下雪了!” 围观的孩童蹦蹦跳跳,伸手去接那些雪花。 瑾瑜抬头,雪花落在脸上,一瞬便融化开来,丝丝儿透心凉意。 拉紧手里的红花,与冬青并肩往外走。 好像他与冬青初见,便是一个大雪的天。 冬青紧紧攥着带有余温的布,任由那一端的人牵引。 路程不算太远,漫天大雪中的红色,十分耀眼。 王氏邀了村长一同坐到堂屋上首,让人在旁边唱礼。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冬青被翠枝牵进屋里,瑾瑜却在外应酬宾客。 说是应酬,也就是活跃气氛,晚饭时挨桌的去敬酒。 王氏和翠枝一整天就没合拢过嘴,笑的。 与旁人拉家常,一群女眷字里行间都是羡慕,这清水沟,还没有几家大张旗鼓办婚事的人家。 宾客坐了两轮,吃完就陆续回去了。 请来帮忙的留下帮着收拾,洗干净锅碗瓢盆,各自拎着自家的才回去。 瑾瑜酒量不大,只敬了两轮就有些微醺,心里寻思找机会把酒量练出来,日后也好应酬大场面。 最好是三斤酒下肚还能继续侃大山。 “去睡吧。” 大狗拍了拍瑾瑜的肩,觉得有些可惜,“唉……你们早都是夫妻了,没我当年刚成亲那晚兴奋,啧啧啧那时候啊……” 瑾瑜忙道:“停!打住打住,不用跟我说细节,当心嫂子让你跪搓板……等等……你好像喝得比我还多。” 向翠枝招手,“嫂子,大哥好像喝多了,你快来领他去睡吧。” 大狗嘿嘿笑,“今儿个开心,就多喝了点,没事,我自己能成。” 说着跌跌撞撞往翠枝走去。 瑾瑜见翠枝接手,笑着摇了摇头,家里人一个二个的,看上去比他这个成亲的还兴奋。 进灶屋热了些吃的,转身走到房门前,整整衣衫才推门进去。 冬青还端正的坐在床上,坐姿十分乖巧。 听有人推门进了,身体莫名紧绷。 明明她与瑾瑜都同床共枕快一年时间了,这时候还是止不住的紧张,手紧紧抓着裙摆。 难得奢侈一把,屋内燃了两根红烛,瑾瑜走上前去,轻轻挑开盖头。 冬青低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撒下一片阴影,鼻尖小巧挺立,红唇紧闭,烛光给她染上光晕。 从瑾瑜的角度看去,当真是我见犹怜。 瑾瑜呆看了几个呼吸,把吃的递在冬青眼前,“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你晚饭都没吃。” 这么一说,冬青还真觉得饿得手脚发软,接过东西刚想下口,又停住,“我吃东西不就把嘴唇上的胭脂弄花了么?” “怕什么?” 猝不及防的,瑾瑜低首,双唇相印,蹭了又蹭。 “这下不担心它会花了。” 取来毛巾,蘸了热水,细细给冬青擦掉唇上被他蹭得晕开的红。 “吃吧,吃饱了好办事。” “?!”冬青正往嘴里塞东西,瑾瑜这一大句话出来,把咀嚼的动作都吓停了。 什么叫吃饱了好办事???大半夜的…… 不过却没有出声,她着实饿得紧,从午饭就饿到现在。 抬眼看了看瑾瑜,发现瑾瑜唇上还沾着蹭过去的胭脂,鲜红欲滴,冬青硬是看出了几分妖娆。 “那个……你擦擦嘴,你都染红了。” “啊?好。” 瑾瑜把自己嘴唇擦个遍,嘟嘴问冬青,“还有吗?” 冬青不禁好笑,“没了。” 冬青把大半碗饭菜都吞下肚中,去漱了口,将脸上的脂粉洗净。 磨磨蹭蹭走到床边,一骨碌滚到里侧,“那我们歇息吧。” 瑾瑜望着缩成一团的冬青,好笑道:“我们还有正事没办。” 次日瑾瑜神清气爽,冬青只觉腰背酸软。 心有余悸,老早就做足了心理准备,却还是超出预期,果然瑾瑜那一身腱子肉都不是白长的。 瑾瑜连连保证,只是因为初次开荤,才这般不知节制,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不信的话晚上再试。 这话让瑾瑜成功遭到冬青一阵乱拳。 又过了十来天,进到腊月,瑾瑜还记着要去礼房报名县试,就拉上冬青去找了李言卿,让李言卿写了认保书,好带上保证书去礼房报名。 李言卿是明山镇知名的秀才,为人也比较谦和,许多准备应试的人都上门送礼,希望李言卿以廪生身份具保,给他们写担保书。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上了私塾,私塾老师便是廪生秀才,老师会为要参加县试的学生统一担保。 李言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收礼,核实过人品德行没有问题,他才收了礼,写担保书为其具保应试。 瑾瑜算是其中特例,没有送礼也没有奉承,李言卿直接就答应为他具保。 李言卿不是第一次写担保书,轻车熟路就将担保书写给瑾瑜。 李言卿为了方便,只答应为五个品行端正的人具保,给几人通了气,让他们相约前往,以便填写互结保单。 除此之外,他们还需出几十文铜板,去跟县学的老师买小结、大结各一纸,填上本身的姓名,年岁,籍贯,往上三代父母祖宗履历。 带着这两份填写完毕的纸和廪生出具的担保书,到礼房上交三百二十四文钱纳卷,由礼房确认身材外貌写上,再填写互结保单,方算报名完成。 李言卿算是十分尽责,收了礼物,便带几人去买了大小结,填写完成后去礼房纳卷。 礼房是县衙下属部门,差人搬了一排桌子凳子到院子里,有数人坐在桌后面给前来报名的人作登记。 去报名的不止瑾瑜一行,还有有山河县治下几十个镇子准备参加县试的人。 报名的人从十一二岁到四五十岁不一而足,都规规矩矩排队而入。 瑾瑜五人忙上前排队,选了一队列相对较短的排上去。 报名感觉算不上迅速,上交三卷后,登记之人要收银钱,还要打量报名之人,写上体格和外貌特征。 而后五人写了互结保单,若一人作弊,五人同罪。 并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排队时总觉得旁边的队列比自己所排这一队快一些。 冬青陪一行人站了半日,身后又跟了一行人,才终于轮到了这边。 登记的人连续做了几个时辰相同的事,态度算不上好,伸手接过瑾瑜递上的三卷,头也不抬的问道:“全名,年龄,何方人士?” “李全,木子李,人王全,二十一整,明山镇清水沟人士。” 纳卷之人抬头面无表情打量瑾瑜片刻,在体格一栏填上高壮。 瑾瑜一愣,他觉得自己没那么高壮吧?偏头看了一眼冬青,顿时又觉得自己还是挺高挺壮的。 外貌特征很简略,就写了眉眼周正面色古铜无须。 写完这些后,那人给他递了一张写有规范格式的纸,“三百二十四文,不设找补,写互结保单,一起交到林教官处。” 冬青忙把事先准备好的钱递给那人收好,瑾瑜接过纸张,去一旁的桌上填写互结保单,所谓林教官,应该就是最那边抱着个暖手炉的人。 又等同行的五人处理好,一同在互结保单上署名。 瑾瑜看了看李言卿,这互结保单一写,五人就等同于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要其中一人作弊,五人连坐。 有次担心的不止瑾瑜一人,旁的几人也在相互打量。 见此情景,瑾瑜反倒放下心来,如果有人老神在在,不担心这事,那人可能就有问题。 一般担心别人连累自己的,都是不打算作弊的。 李言卿索性摊开了说,一脸严肃,“我虽然大体了解过你们的为人,但还是要说,你们谁也别动歪脑筋,不仅害己还害人,凭本事考上就是考上,考不上来年再试,若是舞弊,永世骂名,孰轻孰重你们自己掂量。” 几人低下头去,拎着互结保单的纸张晾干了墨迹,叠起来,交到那边的林教官手上。 知人知面不知心,从小认识的人你也不能保证全然了解他,但制度如此,总要找人互结保单。 既然李言卿都这么说了,那便放下心来专心备考。 纳卷之人只是看了一眼,就收起来放到一边,继续捂着手,等下一行报名的人上前。 瑾瑜摸摸鼻子,这是不是就算报上名了? 等公示贴出来,确定什么时间考试,他就来应试,是骡子是马溜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