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军事 >>小逃妻 >>有情有义皇帝赐婚
睿王妃竟然主动退让,把整个慈恩寺让给了锦宜,这实在是旷古未有的奇闻。 围观众人的脸上挂满了震惊愕然,不知道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姑娘是什么了不得的来头,有人开始猜也许是某位公主,甚至也许是……宫里的哪位得宠的妃子,所以才会产生让睿王妃也恭敬避让的奇效。 有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现在连旁观者都大惑不解,作为当局者的锦宜就更加糊涂了。 她本来想推辞离开,可现在要走的话,却像是辜负了睿王妃的一片美意,又恐怕被人理解为不识抬举。 *** 王府安排的那些卫士们,分列两队,依旧忠心耿耿地守在门口,铠甲鲜明,兵器森然。 锦宜从小到大没见过这种阵仗,沈奶娘更是变了脸色,不知道现在该立刻溜走,还是勇往直前。 连蓉儿都没了方才的张扬,有些不自在起来。 远远地,那些没有荣幸进寺庙的香客们,用瞻仰的目光打量着这位莫测高深的姑娘,一边暗暗猜测她的身份。 锦宜无奈,她叹了口气,心想:“算了,既来之,则安之。” 退无可退,反而定了心,拉了拉奶娘道:“咱们进去吧。” 沈奶娘抬头,却见锦宜神情淡然笃定,并没有任何小姑娘家遇事不知所措的慌张,反而隐隐地透出了……类似见惯了大场面所以浑然不惊,泰然处之的沉静气质。 沈奶娘一愣,身不由己地随着锦宜往前而行,蓉儿也忙跟上。 来喜来福两个见状,才也赶紧或提或挑,紧紧随行。 王府的侍从也并没有即刻离开,一面派人回去禀告王妃,一面留下来照应剩下的事,锦宜还未走到寺门,就有知客僧迎上来,领着两个小沙弥,恭敬地请了锦宜入内。 后来锦宜才知道,王妃今日是来还愿的,还准备了捐给慈恩寺的金银。 因为锦宜在此,就把金银留了下来,权当是锦宜捐赠的,那积善簿子上所留的名字,也是郦家锦宜。 锦宜之所以来拜佛,只因为要了却自己一宗心愿,没想到居然阴差阳错又生出这些事来。 被指引着上了香,跪在佛祖之前的时候,锦宜抬头看着那金光闪闪慈眉善目的佛面,禁不住又叹了声。 若佛祖真的神通广大无所不知,那是否会知道她今日的来意?如果真的能够触知她的来意,会不会耻笑她的……荒唐。 桓素舸问她为何要来拜佛,锦宜只说自己睡不安生,这睡不安生的由头,是因为做梦。 偏偏她的这些梦是无法宣之于口的。 因为那些梦,竟然都跟桓玹有关! 锦宜怀疑是不是因为屡屡跟桓玹接触的缘故,所以才日有所见,夜有所梦,但那些梦境之离谱已经远超过了她能想象的范围,如果还不能尽快把那些梦境全都消灭殆尽,锦宜觉着自己恐怕是要疯了。 自从那日将手帕送给了桓玹,一别之后,锦宜的确时不时地会想起那天在屋外偷听两人谈话的情形。 但奇怪的是,她的梦里从没有梦见过这一幕。 ——确切地说,桓玹跟桓素舸对话,这一段的确发生了,但是她郦锦宜……并没有在外间偷听。 虽然她并没有在外偷听,却仿佛开了天眼似的亲眼目睹了两人的对话。 且锦宜也发现,这开天眼所见的对白,跟自己那天偷听到的,也有些“微妙的不同”。 同样是父亲做寿那天,桓玹进门。 桓素舸起身相迎。 桓玹落座,问何事。 桓素舸垂首,回答正是为了锦宜的终身。 桓玹的神情冷漠而疏离,在锦宜的眼中,跟她所知晓的那个桓玹,仿佛不大一样。 但仔细一想,似乎又没什么不同。都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辅国大人。 桓玹淡淡问:“听你的意思,是为她选好了人了?” 桓素舸道:“是。” “何人?” “是……东宫太子殿下,如今锦宜要及笄了,我想也是时候跟三叔说这件事。” “太子?”桓玹的口吻里并没有惊愕,只是有掩不住的一丝冷笑,仿佛觉着此事不可思议,荒谬之至。 “我早先跟三叔说过,要为锦宜挑个天下无双的郎君,如今太子尚未婚配,岂非正是独一无二的良人?” “素舸,”桓玹的眸子里含有怒火,意味深长地挑起一抹冷笑:“你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室内一阵沉默。 梦中的锦宜,模模糊糊地也觉出了一丝异样……因为在她的记忆里,太子殿下,明明是已经定了太子妃的。 为什么两个人的谈话里,竟没有提这一点,且说“太子殿下尚未婚配”。 梦境继续。 桓素舸微笑道:“那当然是应该的,锦宜那孩子十分之好,我自然要多为她着想。” “有多好?”桓玹垂着眼皮,坐在那里俨然一座散发着寒气跟肃杀气息的冰山,“刻薄祖母,忤逆父上,虐待幼弟,行为不检……这就是你口中的好孩子?” 桓素舸抬头,微微睁大双眸:“那不过是外头的不实流言,三叔怎么也会被这些话误导?” “我自己亲眼所见的,还不够么?”桓玹回答。 “亲眼所见?”桓素舸诧异。 ——以上,是锦宜所做的第一个梦。 那天她醒来之后,回顾梦中所见,越想越觉着骇异。 奇怪奇怪!这个梦明显是脱胎于那天她在桓素舸房外偷听的场景,但诡异的是,桓玹跟桓素舸两人的对话竟“南辕北辙”。 那一整天锦宜都在捶头。 她觉着自己的脑袋太古怪了,难道是觉着那天偷听到的两人的对白不够精彩,故而自己发挥,虚构了这一段出来? 可是当时桓玹说话的语气神情,桓素舸的应答,却都天衣无缝,宛若真实,而且丝丝入扣,毫无违和感。 锦宜把梦中所得,两人的每一句话都仔细回顾,几乎是一句一句地分解来思量,却始终百思不解。 不得其解之余,锦宜却又暗暗地生气。 可恨,外头的那些流言蜚语也就罢了。桓玹居然也都信了,非但信了,听他的意思,居然还亲眼见过…… 他哪里亲眼见过自己那四大罪名了? 她暗中生了闷气,但半天过后,却又醒悟过来那不过是梦而已,梦当然是不真实的,甚至有可能完全相反,所以桓玹应该并没有真的那么评价她。 然而虽然竭力如此安慰自己,心里仍有些禁不住的难过。 “如果早梦见这个,帕子就不给他了。”锦宜小气地想,“至少不给他那么贵的。” 如果只得了那一个梦,倒也罢了。锦宜不至于心神不宁到眼窝都发青的地步。 令人愤怒的是,这个梦境还会自动延伸,发展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后来”。 *** 敛了心神。 锦宜跪地,在佛前磕了个头。 耳畔一声清磬敲响,像是把她的心意传达给了佛祖。 锦宜复又双手合什,闭上双眼,在心底努力祈愿。 “佛祖啊佛祖,求你保佑,不要让我再做那些梦了,”想到这里,她张嘴,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哈欠,眼睛都流出来,无奈地哀求,“再做下去,我就要被折磨死了。” 锦宜上了香后,知客僧隆重地领着她参观本寺。 这慈恩寺因是长安城香火最盛、历史最久也最负盛名的寺庙,几乎满长安的百姓都来拜过,锦宜之前自然也曾来过几回。 但从没有像是这一次一样,享受如此殊荣。虽然这知客僧并没说什么,锦宜当然知道,自己是沾了睿王妃的光儿,想必这知客僧早从王府管事口中得知了什么。 锦宜转了一圈儿,大概是走了长路又拜过佛的缘故,有些乏累,便欲离寺。 正往回走,和尚们做完了早课,从廊外顺序而过。 又有一位身披斑斓袈裟,胡须雪白的老和尚,最后露面。 知客僧喜形于色,仿佛机缘千载难逢:“方丈大人主持完了早课,可跟小施主一谈。” 锦宜才要舒服的打个哈欠,准备去马车上补觉,一听方丈要跟自己谈话,荣幸得把那个哈欠都憋了回去。 慈恩寺的方丈名唤慧能,传说是个极有能为的得道高僧,明帝都曾几次传召入宫讲谈佛法。 老方丈迎面举手行礼,锦宜忙双手合什,深深躬身还礼。 方丈请了锦宜入内,传命奉茶,便问她的来意。 锦宜本只想拜佛,没想到误打误撞见了真神,当即打起精神,便把自己被梦魇所迷的苦恼说了,当然,半个“桓”字也没有提。 方丈微笑打量着锦宜,听罢她的诉说,笑道:“小施主不要过于焦虑,万事皆有所定,只需顺其自然就是了。” 锦宜虽然不想怀疑这位一看就佛法高深的方丈僧人,可这轻飘飘的一句话,仿佛好不足以解开她重若千钧的心结。 她鼓足勇气道:“可是大师,我真的……觉着自己有些怪,我身上会不会有什么邪祟?” 方丈仰头笑了数声:“小施主一身极为清净,只是……” “只是什么?难道真的有?” “不不不……我看小施主仿佛是……有些情孽而已,但并没有什么邪祟。就算是有,今日你一进山门,邪祟也都尽数消除了。” 锦宜似懂非懂,但听了最后一句,心理上还是得到了些许安慰。 她转头打量这窗明几净的禅房,以及桌上的经卷,木鱼,突发奇想:“对了大师,我听说寺里都有什么护身符之类的,不知道大师能不能给我一个?” 心理上虽得到安慰,如果再给些实质性的安慰自然更是锦上添花。 方丈并没有嘲笑锦宜的这种患得患失,他想了想,道:“护身符这种东西,多是半真半假的,这样好了,既然小施主如此担心,我便把我寺高僧晦善曾用过的一串佛珠转赠给你,晦善法师之物,一定会有趋吉避凶之效,比那些寻常的护身符要高明的不知多少。” 锦宜大喜过望,忙也双手合什:“那就太好了,多谢大师傅。” 方丈亲自相送,临出山门的时候,锦宜握着绕在手腕上的珠串,回头瞥了一眼大殿内若隐若现的佛面。 她心里想:“菩萨保佑,千万别再让我做那些梦,如果、如果真的要做,至少换一个人……” 只要不是桓玹,其他的什么人锦宜也认了。 至少没有那么可怕,似乎也更容易接受一点。 *** 那王府的长随仍旧毕恭毕敬地送着,一直请锦宜等上了车才止步。 回到车中,沈奶娘跟蓉儿总算如蒙大赦,便猜测起睿王妃的异常举止。 蓉儿因为缓过神来,便又坚定地认为睿王妃自然是看在桓府的面子上才如此避让,沈奶娘虽然不肯全信,但也没有别的原因可解释。 沈奶娘想问一问锦宜的看法,谁知锦宜因连日里被梦魇骚扰,今日总算了了心愿,上了车后便倒头就睡,对于两人在身旁惊疑的聒噪完全不理。 沈奶娘见状,只得示意蓉儿噤声,让她好好地睡上一觉。 锦宜只好生安睡了半个时辰多些,马车进城回到郦府。 揉了揉眼睛,被沈奶娘兜头把风帽戴了,整个人围的严严密密,下了车往内而去。 锦宜进门的时候,见来喜来福正兴冲冲地拉着门房,……一看他们的神情,知道必然是在说今日进香的事。 锦宜本想叫他们不要乱说,但是今天围观的香客不少,就算他们不说,也有无数张嘴在鼓噪,倒也罢了。 一路往后宅而行,才转弯,就见有个人垂首缓步往此处而来,他像是有什么心事,沉重的心事压低了他的头,也拖着他的双足,让他走的极为缓慢,甚至都没有发现锦宜一行人。 沈奶娘先出声:“这不是林公子吗?” 对面林清佳抬头,脸上却是一丝怅然悒郁之色,但在看见锦宜的时候,那怅然便消失无踪,仍是素日里那微笑自若的翩翩公子模样了。 锦宜调整好面部表情,两个人碰面各自行礼。 锦宜不愿久留,福了福后就仍要走开,林清佳见她将擦身而过,突然道:“妹妹留步。” 锦宜一怔:主动叫住她,这对林清佳而言,似是破天荒头一次。 但现在,跟他有什么可说的? 锦宜觉着自己或许该冷傲地哼一声,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让林大才子也尝尝闭门羹的滋味。 可是……这样近。 两个人之间竟离的这样近。 写意楼那天,跌倒在满天飞雪里的场景又浮现眼前。 锦宜不语。 这瞬间沈奶娘瞧了她几眼,然后对蓉儿道:“你先回去禀告夫人我们回来了,我陪姑娘稍后就回。” 蓉儿答应了先去,沈奶娘看看两人,走开了七八步远停住。 锦宜定了定神:“林公子有事吗?” 林清佳道:“我……今日是来送喜帖的。” “啊……”锦宜一顿,然后醒悟:“是跟朱家的?” “是。” “恭喜林公子了。”锦宜向着林清佳微笑,并觉着自己先前没有睡足,眼前居然有些讨厌的迷离。 两人对面而立,林清佳望着她的双眸:“我……也恭喜妹妹。” “恭喜我?”锦宜蹙眉,半是好笑,她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喜,难道……是该替林大公子得了好亲事而庆贺欢喜?他一个人高兴不够,还得所有人陪着他?哼。 “是啊,”林清佳打量她的脸色,他知道自己不该说,但是,居然忍不住。 那句话在心里就像是上元夜的舞龙,翻腾滚动,腾挪游移,林清佳道:“妹妹大概还不知道,我听说翰林院拟了旨意……皇上很快要给妹妹赐婚了。” “赐……赐婚?给、给谁?……我?”锦宜没想到自己会有口吃的毛病,“和、和谁?” “当然是给妹妹……”林清佳盯着面前这双惊疑跟骇异满满的明眸,“跟桓玹,桓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