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科幻 >>机械之心 >>第36章 逃亡开始
“四个小时么,我知道了。”刘司令挂断电话,眉头舒展了少许。 “首长,已经撤出70%了,再有一小时就可以全部撤出。” “前6个车队已经按照既定的路线出发了,目前为止一切正常。” “嗯。”刘司令点点头,“加快步伐,保持警惕。” “收到!” 单纯的撤离出地下城,并不能保证安全,必须要在阿尔法的大军赶来前,远离地下城到达一个安全的距离。 并且十万的平民也绝不能放一起行动,这样目标太大,容易被发现。 因此,按照先前演习的预案,市民会被分为十个车队,从十个不同的路径撤离。 撤离路线也多为山区,方便隐蔽,不过这同时也会拖慢速度。 四个小时时间估计也就只能撤离不到两百公里。 “B计划什么进度了?”刘司令突然又问道。 “一共召集了20余个小队,已经在路上了,预计要四个小时左右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 “速度不够。”刘司令厉声说道,“通知他们,两小时内所有小队必须到达。” “遵命!” 四小时的撤离时间恐怕是没这么容易获得,刘司令默念着,再次担忧的看向远处的挖掘场。 ...... 此时,距离南部地下城数百公里的荒野上。 大力和葛洪的小队正驾驶车辆全速向着地下城南部方向进发。 “大力,你说基地都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了,为什么要把我们往滇市的阿尔法机房调?” 大力瞅了眼葛洪说道:“如果阿尔法真的出动了,就算军区所有的战力都到到达,我们有赢的可能么?” “呃......”葛洪一时间无语。 “滇市是位于地下城南部的一个小型城市,也是距离地下城最近的城市之一,我相信司令部有他们的安排。” “叮叮叮~”车载电话响起。 “喂。”葛洪接起电话,“什么,要求两小时内到达?我们的车又没长翅膀!刘司令的要求?哦...哦...好的。” “两小时内到达滇市,要了老命了。”挂断电话后,葛洪无奈的看了看大力。 “呵呵。”大力深深吸了口烟,“看来是要好好干一场了。” ......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大部分的平民都已经撤离地下城,按照既定的线路开始撤离。 此刻,地下城内只剩下少部分战斗人员,他们的任务是激活地下城内所有预埋的炸弹。 一切似乎都在顺利进行着。 回到萧然这边,行动继续,地鼠仍在被无情调戏着。 “哎?”晓明盯着屏幕上的曲线,似乎发现了什么端倪,“工程车传回的数据,温度在上升,地鼠的声波也增强了,怎么回事?” “嗯?”老莫看着屏幕上的指标,眼睛微眯,“黎夜,你再去查一次。” “收到。”黎夜将工程车调至自动驾驶模式,迅速向着前方追去。 虽然平民都已经撤出地下城,但是如果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就可以让平民撤退到更加安全的距离,因此必须尽所有可能拖延地鼠,老莫如是思考着。 “地鼠加速了!”耳麦里传来黎夜急切的声音,“提速了50%,速度与位置信息已经修正。” “糟了!”晓明急的大喊,屏幕中红线的被重新绘制,已经十分靠近蓝线。 “刀哥,加速!”老莫立刻向刀哥下令。 “收到!”刀哥直接将油门踩到了地板上,勘探车的液氢和液氧阀门全开,刀盘急速转动,与岩壁剧烈摩擦。 长时间的运行下,勘探车已经不堪重负,而今刀盘开始发出红光。 “温度太高了,得减速。”萧然发现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开始告警。 “萧然,先停止信号发射了!” “收到!”萧然立刻停止了信号发射。 晓明密切注视着屏幕,红线和蓝线终于不再接近,随着勘探车的持续最大功率运行,终于再次和地鼠拉开到安全距离。 失去了信号后,红线开始往回走去,逐渐与蓝线拉开距离,但是速度似乎并没有下降。 “怎么回事,为什么它会加速?”萧然疑惑问道。 “可能是触发了什么机制吧。”老莫深色凝重起来,“刀哥,按照这个速度,燃料还剩下多少?” “先前还能坚持半个小时,现在的话,哎?”刀哥瞪大了眼睛看了看油表,“没有液氧了!” “液氧罐漏了!”萧然这才发现,液氧罐上出现了一道裂缝,可能是被高温高速的碎石击中导致的。 这时,随着红线重新锁定了地下城的位置,倒计时重新出现,1小时05分! 这比先前报告给首长的时间少了一个多小时! “莫哥,现在怎么办?”刀哥无力的看着勘探车的因为缺少燃料而停滞下来。 老莫的脸色难看至极,低头思考着什么。 “工程车上还有一台信号发射器,能不能由我来进行引导?”黎夜突然想到了一个方法。 “em...不行。”老莫思考了会儿说道,“工程车只能沿着地鼠的通道行动,这样做最终会将地鼠引入已经打好的通道,那时地鼠的速度就会更快。” 老莫说的没错,现在地鼠是朝着东南部挖掘场的位置直线前进,虽然提速了,但是终归还是需要挖掘前行。 而一旦将地鼠引回已经打好的通道,虽然相对于直线前进,距离上有所增加,但是地鼠的速度一定会快很多,最终极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此刻,勘探车因为燃料漏尽,已经彻底失去了行动力,萧然控制的工业机器人也因此起不到任何作用,在场只有黎夜还可以继续跟踪地鼠的位置。 “哎,看来,我们已经尽力了。”思索良久,老莫叹了口气,“黎夜,你继续跟踪地鼠,我要马上向首长汇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