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科幻 >>接受我唤出我 >>第三百一十九章 谜底
程之语忽然发现了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因为她不是非常地靠近那颗牡丹花,所以她的余光还可以看向远处。 程之语发现,在这个牡丹花的后面的不远处,居然还有一个红光亮起,那就证明在这个牡丹的后面至少还有一段路。 “哎?那是?原来这不是尽头啊,后面还有路的。” 程之语原地蹦了蹦,但她除了能看到红光就啥也看不到了,“后面那里应该还有一颗牡丹花!初墨我们过去看看吧?” 唐初墨看到了那个红光,他转头再看看别处,仔细数了数发现出现的红光一共有八处。 他想,四个人四个点的话,时间不会不够。 难道是因为,四个人要跑八个地方才导致时间不足够? 唐初墨点了点头,他正好也想过去看看,“好,我们过去看看。” 当程之语拉着唐初墨逐渐靠近了那个九枝烛台,她伸出了手指数着,“一、二、三......九,九个烛台。 但是上面少了一根啊,会不会是白骨拿着的那个烛台呢? 但不对啊,这个孔的直径,明显要比白骨拿烛台大啊。” 程之语使劲地用自己的手指比对着那个孔,发现那个孔都有四寸大了。 而在她旁边的唐初墨的注意力没有放在那个孔上,而是拿起了那个金属长条,细细地看着,“这个,应该是点火器。” 他又看了看其他的烛台,发现上面的烛台均没有燃烧过的痕迹。 这个时候的唐初墨已经在思考,八个烛台都没有燃烧的痕迹,会不会是因为不是这个烛台? 但是前面的那个烛台依旧是没有燃烧过的痕迹。 在这个过程里,程之语的脑子里始终围绕着一个九字。 从她开始读山洞口那句诗开始,脑子里就一直这样。 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意识一直在干扰着程之语,倒不是干扰,只是她的内心一直觉得山洞口的那句诗是有意义的。 而她其实是知道那句诗句的整首诗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只是她一下子根本没办法想起来。 就好像以前年幼时背过的诗句,已经被自己的大脑丢到了深处的海绵体遗忘区了。 但是九这个数字,一直有意无意地徘徊在她的脑海里,好像想提醒她什么东西。 她看着那个九枝烛台出神,嘴里不自觉地小声地念叨着,“九......九......千支灯是九层,高九米。 这个九枝烛台也是九个,我为什么会觉得这么熟悉呢? 可我就是想不起来,跟九有关系吗难道?” 程之语慢慢地转身,她一直盯着那个千支灯顶部的那只巨大的蜡烛。 那根巨大的蜡烛在她眼里,而她眼睛在看着那个蜡烛,心里却不断地在思考着。 她脑子里的九不断地在盘旋着,“九......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这句诗为什么要作为牌匾呢? 是猜谜吗?还是它本身就是一个谜底?嘶......九......千金?......嗯?” 忽然之间,好像有一些记忆变成了字体,在她的脑子里开始显现。 就好像原本她脑海中,只有“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这句话。 但忽然之间,所有的诗句突然就像抹掉了原本存在的马赛克一样,清晰地重现在她的脑袋里。 程之语一时之间就明白了那句诗的涵义,顺便记起了接下来的诗句,“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最后这句诗突然蹦出来的时候,程之语的声音变得很大声,几乎是吼出来的。 她转过身,看着唐初墨在笑,声音特别兴奋。 就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笑得特别开心,“初墨!我记起来了!” 唐初墨看到程之语这一脸惊喜的笑,他也莫名地笑了出来,“记起了什么?” 程之语的手指着那个千支灯,手指在不停地上下摇摆,“那个!千支灯!” 她激动地用自己的手在这里上下左右,胡乱地指了一通,“这里的所有!” 唐初墨拿着点火器走到了程之语的面前,“怎么了小朋友?这么兴奋?你记起来什么了?” 程之语看着这周遭的一切,她忽然觉得自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耳朵也因为过度兴奋开始有些耳鸣。 她转头看向那个山洞口,再看向所有的古建筑群,“初墨,你说的没错,这就是一个个人作品展!” 程之语拉着唐初墨跑向了千支灯下,她大声地喊着,“我解出来了!谜底就是这个千支灯!” 当所有人听到程之语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山洞时,他们纷纷向着千支灯跑来。 “之语!你解出什么了?”赵智渊气喘吁吁地说着。 “之语!”冯靖琦冲到了程之语的面前,“解出来了?” 程之语的手指向了山洞口,激动地说着,“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rù)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哎?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不就是山洞口那句诗吗?你都记起来了?”赵智渊一合掌,兴奋地说着。 程之语小鸡啄米地点着头,“这是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卢照邻是初唐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描述的就是唐朝正月十五上元节的观灯盛景!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就是形容正月十五的灯笼遍布街道,如星似月的唯美,近瞧似月,远观如星。 而这个地方反反复复地出现九这个数字,就是在暗示着这一句诗,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而那句来映九枝前,就是出去的谜底!九枝九枝,除了代指九,更代指千。所以九枝烛台和千支灯是有关联的。 那四具白骨是将谜底正确解出来了,他们的设想就是正确的! 这里的一切,所有的所有,都是照着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所设,就如初墨说的,这是一个个人作品展。” 唐初墨看到程之语解开谜底的时候,她眼里闪烁的光芒,就像耀眼的星星那般闪耀。 整个人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她的一颦一笑都像天上的星月一样吸引人。 这样的程之语,他又怎能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