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科幻 >>人类更新计划 >>第832章 生气了
离开首都,乘夜赶往西北造物总部。 小姜把飞机交给副手,自己坐在兰泽边上,一路上都在笑。 兰泽确信,张荷在天之……不知道啥,真的在盯着他。 所以……胡作非为怎么都可以,找个人谈感情奔着结婚去不行? 连念头都不能动? 想了想,他开始联系张荷。 问了一串问题。 无非是儿子最近怎么样了,女儿最近怎么样了,总督大人最近怎么样了。 什么时候等到张荷回复,随缘。 新月号太空城和地球,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也许是因为人多的地方更有活力,神州的城市中,仿佛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技术,新时尚,新面孔。就在街道上拐个弯的地方,突如其来。 而新月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是刚刚建成时的样子,只是,稍显陈旧了。 当初在农场的玻璃隔墙外,借绿意修建的用于休闲散步的旁路和壁龛,已经变成了犯罪率高发的特殊地点。 张荷给他发过一段短片:素素练习武术踢腿。这丫头训练得很刻苦,她的理想就是除暴安良。 卫妖精的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中用到的数学工具,是兰泽一位大师兄提供的。 那位师兄带着两个师弟,常年搞社会学建模……的教学与研究。所谓研究,就是搞些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事情;所谓教学,就是告诉别人还有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事情。 他为人虽然木讷,实在是位跨界高人。 人类的文明社会,存在着好几种人口门槛。大师兄提供了精密的数学分析方法。 不过他的早期论文,多年以来几乎没什么人看。纯社会学专业的,看不大懂;学数学的,又有谁闲得没事看社会学? 直到卫妖精做博士论文,需要做社会学的定量分析,兰泽引荐了他们双方。大师兄的数学分析方法,才第一次应用在了别人的论文里,分析的东西还不是人。 混熟了之后,木讷的大师兄,就成了个危言耸听的话痨。聊的大部分内容兰泽没记住,人口门槛是少数他记忆格外清晰的东西。因为大师兄拖着他把公式推导了好几遍,每次吃饭都推一遍。记忆更清晰的是,大师兄号称不吃牛肉。但是他吃牛肉面……*狗头* 四十万人口的小城在地球上比比皆是。但作为远离地球的独立工业文明,四十万人口是远远不够的。 渺小太空城的唯一命运就是衰落。 如果,人口能够延续,文明必将倒退。 一帮人守着小城种田,是个不错的未来选项。 与张荷的能力无关,与她的努力也无关。新月号的规模和人类的特性,注定了某些事情不可避免。 除非,城里的不是人类。 不过张荷并不在意。 新月城建立之初,名义就是“人类太空生存的社会实验”。她只是守着这座实验场而已。 既然是实验,就不可能只有好的结果。 她已经守了十年。 兰泽惊觉,张荷马上快五十岁了。 小姜拍拍他,“至于这么难过吗?要不然过几天,你再约约看?” 兰泽愣了一下,才意识到,小姜说的是小浪花。 他苦笑:“张舰长快五十岁了。” 小姜沉默片刻:“你后悔了?” “如果那是她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那就没什么可后悔的。” “那你愁什么?” “不知道送她什么礼物好。” 虽然离生日还有小半年,但新月号一直在慢慢远离地球,都快到火星了。 路上要飞个把月。 五十大寿,礼物总得隆重点吧? “你就是朵奇葩。”小姜又拍了拍他。无话可说了。 “你们才奇葩呢。不管我干什么都盯着。上厕所是不是还观察我尿得直不直?” “有什么不能看的?再说不是挺直的吗?” “……靠,你们真看!本来我还以为到海边泡着浪花朵朵,能有点私人空间……” 眼看着信任破灭,小姜紧急澄清:“没有真没有,你泡你的浪花,他们只在边上警戒。” “那你呢?” “那我不得支起耳朵,万一你有事喊我呢?” “……”兰泽忽然想打他。 闹了半天,惊涛拍岸浪打浪的奇妙音响,全被他听去了。 不一定打得过……那算了。 他们那些人是经过素质选拔,又受过专业训练的。兰泽现在怀疑,自己有可能连小姚也打不过。 自己一个普通人,还是个书生,为什么要跟专业人士比武力值? 虽然他也跟自家老爷子学过两招,但那是老爷子为孙子准备的套路。强身健体没问题,克敌制胜还是算了吧。和广播体操差不多。 他倒是学得快。一学就会,学完就忘。 兰泽摇头叹气,表示认命。 飞机到达西北造物总部,悬停到起降圈上空,缓缓下落。 公司里大部分人已经下班了。 不过研发部大楼门头内的考勤表上,大片绿灯还亮着,说明大部分人还在上班。 研发部的日常,就是没有考勤。 早上几点来上班的都有,晚上待到几点回去都有。有的人干脆就通宵。 休息区地方大,房间多。吃的喝的什么都有,床睡起来也挺舒服的。 兰泽进去,从地上到地下,几个开发组挨个看了一圈,和迎上来的在岗负责人聊了聊,看了看职工的精神状态,观察了下他安排的打杂学生的状态。 然后,找了间休息室洗洗睡。 小姜带的那帮人睡哪,他才懒得管呢。生气了。 第二天上午,公司老总发现兰泽居然在公司里四处游荡,立刻把宣传部的人马喊了过来。 兰泽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被团团包围了起来。 老总揪着他出镜,一连拍了好几段宣传片,忙到中午才一起在公司食堂聚餐。 兰泽除了偶尔过问研发部,公司里的其他事情基本不管。 公司业务主要分两类。一大类是不声不响有实惠的。 比如和药厂合作搞中药替代。绝大部分是名贵药剂替代,小部分是特殊原药材替代。研发搞定之后,药剂的生产成本非常低。既不需要种地,又不需要养殖,更不需要处理药材。按需下单,直接出口服液或者药丸子,生产流程快得很。人类的人口规模有多大,他们的市场就有多大,属于闷声挣大钱。 一小类是挣不来钱,但既能展示实力,又能吸引眼球的。 比如和地方政府合作搞海洋塑料颗粒治理。治理越多,贴钱越多。政府补贴的审核周期长,拿到手之前都得自己倒贴,赔本赚吆喝。因为这项业务,公司里已经攒了好几个部门发的奖状、奖杯和企业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