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科幻 >>武侠世界探花郎 >>第565章 高要,赵高
林轩本人没什么名号,想要取信嬴政,自然要靠名满天下的徐福抬轿子。 嬴政原本并不在意林轩,只当是边远小国的一般人物,没想到徐福竟然称林轩是他师叔,一百多岁的人和二十岁无异,嬴政岂能不重视。 重视自然是重视,信任却是不可能。 自古帝王心术,深不可测,想要让嬴政说一声信任,别说徐福,便是蒙恬李斯也不可能。 林轩知道这个道理,早就做出了针对性的安排。 徐福道:“师叔于青城山修道甲子,其后巡游天下,居无定所,一年前,见过一次,师叔赐下一颗丹药,有祛病消灾,延年益寿的效果,愿献给陛下。” 说着,徐福掏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双手托举。 嬴政手一招,把木盒吸过来,打开,里面是一颗香气四溢的丹药,仅仅嗅着药香,嬴政便感觉神清气爽。 嬴政吞服过千百种丹药,一眼就看出这颗丹药的不寻常,他武功高深,不必玩什么试药的把戏,一口把丹药吞下。 丹药入口即化,顿时口齿生香。 一股暖流从腹部散入全身,嬴政感觉全身暖洋洋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 尤其是心脏,这些年,丹毒积蓄,心脏已经不堪重负,药力顺着血脉循环几次,大大的缓解了心脏的负荷。 唯一觉得不妥的,便是丹药祛毒效果太强,嬴政顾不得威严,快步离去。 大号的,憋不住了。 丹毒恶臭扑鼻,久经训练的侍女也忍不住露出难受的表情。 换做别的时候,嬴政早已命令侍卫把这些侍女推出去砍了。 今日心情大好,而且味道确实有些大,嬴政对此视而不见,命人烧水沐浴。 林轩这颗丹药并非大还丹一类的灵药,而是一种排毒养颜的药物,名唤“养颜丹”。 丹方出自《炼药九诀》,是难度最高的九种丹药之一。 根据记载,这是天庭女仙用的最多的保养药物,上至西王母,太阴星君,下至宫娥侍女,都会以此保养肌肤。 以效果和普适性来说,相当于后世的肥皂。 别看是美容养颜的药物,需要的天才地宝极多,很多都是千年年份甚至五千年年份的,炼制过程中需要十八种复杂的手法,对于林轩而言是极大地挑战。 若非在风云世界有一国之力支持,幽若知道之后求的勤,林轩才懒得炼制。 林轩和神医联手,一共成功炼制十八颗,林轩手里仅剩一颗,作为诱饵送给了嬴政。 美容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排毒,提高肌肤细胞的活力,对于仙人而言,这不过是肥皂洗面奶之类的寻常物品,对于凡人来说,却是无上圣药。 以嬴政绝世修为,都感觉到了身体的不同,尤其是体内毒素大量排除的舒爽,让嬴政恨不得把这灵药当饭吃。 突然,嬴政发现为自己擦身的侍女露出惊容,手也停下了,怒道:“给朕擦身还敢偷懒耍滑,贱婢该死。” 侍女“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奴婢见陛下圣荣,心中震撼,请陛下恕罪。” “你一天见朕八次,何来震撼,巧言令色,当斩!” “不,陛下圣容……圣容……” 小小侍女如何受得了千古一帝的威严,结结巴巴,半句话也说不出。 嬴政觉得奇怪,凝水成冰,一面冰镜悬浮在身前,看着镜中容貌,喜不自胜,道:“好!好!好!当赏,当赏!” 侍女连忙谢恩,起身继续为嬴政擦身。 嬴政看着镜中容貌,越看越欣喜。 却是养颜丹药效再次发挥,先前是排毒,排除体内污秽,这次是养颜,嬴政的皱纹白发少了大半,容貌年轻了至少十岁。 侍女正是因为发现嬴政“返老还童”的过程,才感觉到了震惊。 嬴政对于“长生不老”执念最深,如今终于可以达成所愿,心中大为欢喜。 伺候嬴政的侍女,容貌自是非凡,虽说比不上后宫佳丽,也是一等一的美人,嬴政豪气顿生,一把将侍女拽进浴池,喝道:“陪朕一起洗。” 周围的侍女顿时露出羡慕的神色,能被皇帝宠幸,还是龙颜大悦的情况下宠幸,只要之后不出差错,自然是一飞冲天。 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唾手可得。 害羞离去自是不能,不提宫里的规矩,这些侍女还指望嬴政兴致大发,把她们一同拽下浴池呢。 一夜风流。 第二天,嬴政满面红光的召见徐福,看着嬴政年轻十岁的面容,徐福心中大为激动,林轩能拿出一颗药,就能拿出十颗,嬴政能够吃到,他也能吃到。 这岂不是说,有朝一日,他也能恢复青春! “林仙师的灵药效果非凡,果真是得道高人,徐仙师,可知林仙师现在何处?” “师叔一年前说要巡游天下寻找弟子,实是不知现在何处。” 这种事情,知道也要说不知道,否则心思深沉生性多疑的嬴政怕是会察觉到不妥。 “既然不知,为何举荐?” “陛下掌控四海,手握八荒,一道圣旨便能寻到师叔。” 徐福拍了一个大大的马屁。 嬴政本就心情好,发现徐福并无问题之后,命人准备童男童女,精兵战船,随后传旨到图安国,请林轩入宫见驾。 图安国小民弱,面对大秦的圣旨自然不敢有半分反抗,这本就是林轩计划好的,幽若假扮林轩,带着玉漱不紧不慢去往咸阳。 至于林轩,当然是先接收了童男童女精兵战船再去找幽若。 天羊宫一行,虽有波折,但后果还算圆满,嬴政心满意足的回了咸阳,同样心满意足的还有高要。 虽说有了林轩,但嬴政这等人物,一向霸道惯了。 林轩的丹药他要,高要身上的秘密他也要。 击杀田霸的功劳被算在高要身上,高要从御膳房总管太监一跃成为大总管,并赐姓“赵”,自此之后,更名为赵高。 权倾朝野的大太监,自此开始了朝堂生涯。 当然,此时的赵高还是谨小慎微的高要,既没有杀人无形的阴险,也没有指鹿为马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