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科幻 >>武侠诸天大逃亡 >>第六十九章 改头换面上嵩山

第六十九章 改头换面上嵩山

不戒和尚守在门口,见吴翟领了一个千娇百媚的大美人回来,顿时怪叫一声,以黑布带缚住双目。 他这一叫,祠堂中群尼都被惊醒了。 吴翟向定闲师太道: “师太,这是我朋友,闻讯来助。她剑法是极高明的,此去嵩山,可赖以助力,姓乔,名碧萝。” 定逸师太笑道: “田少侠的朋友,都是一等一的大美人儿!” 林平之大喜,盈盈拜倒,娇声道: “乔碧萝见过三位神尼!” 定闲师太微笑道: “神尼可不敢当,乔小姐太客气了,此处粗陋,招待不周。” 她见林平之盛装华佩,以为是富贵人家的女子,林平之听她唤自己“乔小姐”,极为受用,笑道: “师太不必客气,奴家也是江湖儿女,不在意这些。” 说着,便欠身一礼,款款走开,去郑萼她们一群俗家弟子那边歇了。 定逸师太低声问道: “你这朋友师承何处?” 吴翟道: “我也不知,但她武功很好,单论剑法,当不在我之下!” 三位师太暗暗咋舌,但想到是友非敌,又放下心来。 数日后到了嵩山脚下,离会期尚有两天,众尼寻了一家客栈,清洗一番,等到三月十五正日,动身上山。 吴翟忽然一拍脑门,向不戒和尚道: “大和尚,我借尊夫人一样东西,你不介意吧?” 不戒和尚搔了搔光头,老婆的主他可不敢做,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于是讪笑着不说话。 他这几日与恒山女弟子同行,又有一个妖艳无比的乔碧萝在侧,便始终以黑布自缚双目,只牵着妻子缀缀而行。 哑婆婆怒道: “天杀的小鬼,你又想干什么?” 吴翟笑道: “哑婆婆,我曾在少室山下杀得武林正派血流成河,此番上山不免被人认出,坏了三位师太的好事。不如借你人皮面具一用?” 哑婆婆斩钉截铁道: “不行!” 话音未落,忽觉一阵风掠过,面上一轻,便听吴翟笑道: “多谢了!” 众人但觉眼前一亮,不戒和尚身后的哑婆婆忽然换了张脸。 但见她玉面无暇,眉目如画,清丽难言,此时蹙眉一怒,竟百媚横生,只是天然媚骨,与那乔碧萝直如云泥之别。 哑婆婆一摸面颊,怒道: “恶贼,还回来!” 身形微晃,已出现在吴翟面前,当胸一掌向他拍去。 吴翟只是微笑,却不躲闪。 只是哑婆婆手掌甫一触到他胸口,顿觉一股霸道的吸力黏住手掌,浑身内力竟似堤防崩塌一般,倾泻而出…… 哑婆婆浑身发软,惊骇欲绝,又觉那吸力顿缓,内力已不再狂泻,但手掌却仍被黏住,难以动弹,颤声道: “恶贼,你快,快放开!” 不戒和尚听她声音有异,一把拽下黑布带。 定睛一看,顿时大惊,急忙跃上前来,向吴翟拍出一掌。 吴翟上身不动,随意挥出一拳,拳掌相触,顿时“嘭”的一声巨响,不戒和尚一个跟头倒翻出去,退了七八步,一屁股坐到地上。 他呆了一呆,大声叫道: “好师父,我打不过你,求你放过我娘子吧?” 吴翟转向哑婆婆道: “这面具可借得?” 哑婆婆恨恨的瞪了他一眼,她自然知道这吸星大法的威力,见吴翟手下留情,已不便发作,忿忿的说: “松手,借你便是!” 吴翟微笑道: “多谢了!” 随即撤去内力,哑婆婆踉跄后退,不戒和尚慌忙赶过来,搀着她手臂,痴痴的望着她的脸,流下泪来: “娘子,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哑婆婆双颊微红,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 “没出息!” 却一把抢过不戒和尚手中的黑布带,随手塞进怀里,拉着他走到一旁,远远的避开吴翟。 吴翟嘿嘿一笑,将面具敷在脸上,对定闲师太道: “师太,你可认得我么?” 定闲师太微笑道: “自然认得。” 挥挥手,众人复向前行,走到半山,四名嵩山弟子上来迎接,执礼甚恭,说道: “嵩山末学后进,恭迎恒山派三位神尼大驾,敝派左掌门在山上恭候。” 又说: “泰山、衡山、华山三派的师伯叔和师兄们,昨天便都已到了。恒山派各位师姊到来,嵩山派上下尽感荣宠。” 这一路上山,只见山道上打扫干净,每过数里,便有几名嵩山弟子备了茶水点心,迎接宾客,足见嵩山派这次准备得甚是周到,但也由此可见,左冷禅对这五岳派掌门之位志在必得,决不容有人阻拦。 行了一程,又有几名嵩山弟子迎上来,和定闲师太见礼,说道: “昆仑、峨嵋、崆峒、青城各派的掌门人和前辈名宿,今日都要聚会嵩山,参与五岳派推举掌门人大典。昆仑和青城派的各位都已到了。师太来得正好,大家都在山上候你驾到。” 这几人眉宇之间颇有傲色,听他们语气,显然认为五岳派掌门一席,说甚么也脱不出嵩山掌门的掌心。 行了一程,忽听得水声如雷,峭壁上两条玉龙直挂下来,双瀑并泻,屈曲回旋,飞跃奔逸。 众人自瀑布之侧上峰,嵩山派领路的弟子说道: “这叫作胜观峰。师太,你看比之恒山景物却又如何?” 定闲师太微笑道: “恒山灵秀而嵩山雄伟,风景都是挺好的。” 那人道: “嵩山位居天下之中,在汉唐二朝邦畿之内,原是天下群山之首。师太请看,这等气象,无怪历代帝王均建都于嵩山之麓了。” 其意似说嵩山为群山之首,嵩山派也当为诸派的领袖。 定逸师太闻言,不由嘲道: “不知我辈江湖豪士,跟帝王官吏拉得上甚么干系?左掌门时常结交官府吗?” 那人脸上一红,便不再说。 由此而上,山道越来越险,领路的嵩山派弟子一路指点: “这是青冈峰,青冈坪。这是大铁梁峡,小铁梁峡……” 铁梁峡之右尽是怪石,其左则是万仞深壑,渺不见底。 一名嵩山弟子拾起一块大石抛下壑去,大石和山壁相撞,初时轰然如雷,其后声响极小,终至杳不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