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科幻 >>星河之都 >>第145章 再访生科院
返回双层小屋,华可镜又查看了自己的【基础能力表】。 智力:93.52(+1.02); 力量:86.22(+2.22); 体质:88.62(+1.40); 敏锐:98.11(+0.25); 坚韧:96.88(+0.77); …… 华可镜又问现在是什么样的水准? 小乐告诉他,这已经打败了99.998%的20-30岁健康男性。 按照这个比例,当前能够排在华可镜前面的非人类,全球加起来也不过区区6000多人了。 不断进步确实是喜悦的。 但是通过一年以来不间断的努力,华可镜发现,力量和体质提高的速度,再一次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期,真是的越来越缓慢了。 还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越到高处越难。 想来仅仅靠着撸铁,断然是无法突破人类身体极限的。 更不用说今年的华可镜,已经整整三十岁了。 提到年龄,说起衰老,这就是一个既严肃深刻,又令人神伤的话题。 很多女孩年过了18岁,就不愿意提自己的年龄了。 永远18岁! 生怕自己又老了一岁! 男人也一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人体衰老发生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早。 要知道,20多岁的时候,是身体各项指标的高峰期,一旦过了这个高峰期,其实就已经走上了衰老的道路。 华可镜还清晰记得自己18岁那几年,晚睡熬夜,根本没什么感觉,最多第二天补个觉就立刻变得生龙活虎。 而到了如今30的年级,即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却总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开始不可遏制地下滑了。 这方面,李晨景就常常抱怨道:中午不睡,晚上崩溃,一夜不睡,一周崩溃。 . . . 华可镜很清楚, 虽然自己不是什么偶像,更不是什么明星,也不在乎吃青春饭的事,但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指标,那么去银河系中心拯救鲁班的事情怕只能想一想了。 这也便是他此前想要将生命研究院建立起来,并与沪上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开展项目合作事宜的原因。 要尽快将虚拟世界中【科学研究院】的成果变成现实。 嗑药保命,延缓衰老,头等大事。 等忙完了这段时间,必须再去沪上一趟。 华可镜如此想着,便又到生命科学学部大楼里逛荡了几圈。 …… 2023年1月22日。 农历癸卯年,正月初一。 在航天首秀取得成功之后,一众亲朋同事为了欢度春节,早已各回各家。 华可镜则返回了鹭城。 作为三十岁的大龄男青年,加上又没有什么亲人,真是好不冷清。 于是,华可镜还是与前两年一样,选择在起点孤儿院过春节。 那里毕竟是把自己抚养长大的地方。 事实上,小时候春节吃“团圆饭”的时候还是蛮开心的。 虽然没有血缘上的亲属,但无论是孤儿院的人,又或者政府的工作人员,反正在印象中,大家都对自己挺好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设会的进步,华夏的孤儿院真的愈发有温度了。 所以,要说真真过得清苦伶仃的春节,那还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 因为孤儿院的资源有限,孩子们长大后,迟早都得离开,毕竟社会上还有许多需要照顾的孤儿。 不过这两年的情况又好多了。 自从实现经济自由之后,华可镜也有能力为起点孤儿院做点贡献。 不管是出钱出力,还是添物修楼,总是件心心念念的事情。 于是,现在轮到他为孩子们张罗满满一桌子好吃的饭菜了。 …… 一大早起来,按照惯例,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给孩子们都分发了新年礼物。 然后又专门到院长和几位老阿姨的住处问了新年好。 做完这些,回到起点孤儿院,时间已近傍晚。 华可镜便独自在孤儿院的花园里随意闲逛起来。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一片老墙…… 念着念着,模糊映像中的诗词又歪了! 恍惚之间, 回忆起来的何止一星半点。 譬如那一片常年茂盛的园圃, 还有夕阳斜坠时的荫豁。 …… 春节假期结束,华可镜往北,直飞沪上。 在华夏科学院下属沪上生命科学研究院,他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原因有二, 其一,在过去一年时间,华可镜已经与沪上生命科学研究院下属脑研究所、生理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进展喜人。 其二、应龙重型运载火箭首射成功之后,关于世界民营航天新锐--沐宇航天的报道早已经铺天盖地,家喻户晓,而华可镜这个名字在科学界亦是闻名遐迩。 在沪上生科院连续参加了两天的项目研讨之后,华可镜心中对几款在线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进度都有了大致的把握。 事实上,新药品的研发,是一个极度复杂、冒险和漫长的过程。 甚至宛如一场豪赌。 十年前,研制一款新药需要花费17-18亿美元。 而到了现在,需要30亿美元。 尽管技术在进步,但新药研发成本确实是越来越高了。 江湖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有团队提出了一个治疗疾病的假说,但却迟迟没能看到产品上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药研发从想法到药品生产往往需要10年以上,并且有着高达92%的失败率。 简单来说,研发步骤繁琐,且耗财耗时。 有80%的可能性,花了一年时间还没有找到标靶的治疗元素; 有75%的可能性,又花了一年半找到了治疗元素,然后再花两年时间优化它,从识别到优化就过去了四年半。 而这些工作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先导化合物的确定,构效关系的研究与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候选药物的选定。 等到候选药物确定后,新药研发才进入开发阶段,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比如合成工艺,毒理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制剂,等等各学科的协作。 当完成了这些临床前研究之后,才是真正的临床研究。 Ⅰ期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等等等等…… 整个过程不仅有着极其严苛的标准,而且只要任何一步反馈得到的结果不好,都有可能让一个候选药物胎死腹中。 综合以上,便是华可镜能力受限,无法在荆楚疫病期间帮助医疗团队迅速筛选研制药物的原因。 毕竟药物非比寻常,政府医疗部门要向所有人负责,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 如今在与各大生科院合作的研究项目中,华可镜在依靠对方科研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一个药品研发AI的系统。 该药品研发AI系统,能够建立一套包括靶点识别、分子发现、临床预测在内的端对端新药研发综合解决方案。 这不仅能够帮助从业者紧密联结生物和化学,快速设计分子去扼杀目标,还能够精准预测临床试验的结果。 举个例子,在该系统的帮助下,原本需要2年左右才能完成的蛋白质靶点生成新的分子任务,现在仅用一个月就完成,而且命中率极高。 因此,这种AI技术具有革新意义的成果,能够将在现行政策之下新药的研发过程大幅压缩,然后快速治愈一种疾病。 …… 在离开沪上生科院之前,华可镜再次拜访了脑研究所的杨为霖主任。 这一次两人还是谈到了星际旅行的低温休眠技术。 但与第一次闲聊的时候不同,杨为霖的语气和态度可是郑重多了。 他笑着对华可镜说:“华总,我算是有点明白你为什么对低温休眠技术感兴趣了。” 华可镜笑而不语,按照自己近来在航天领域的表现,其目的确实“昭然若揭”。 “不然我们也像老美的NASA一样,组一个团队来开展低温休眠仓的研究。” “好啊。” 华可镜点点头。 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本来就有这样的想法,也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优秀的团队。 低温休眠技术绝对是实现漫长星际旅行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 事实上,当下休眠技术还很不成熟,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譬如: 解决长时间休眠导致的身体肌肉和脏器萎缩症状。 精准控制新陈代谢水平与休眠时长的平衡。 如何保证人体最低功能所必需的全部营养供应。 如何处理休眠人员的微量排泄问题。 等等等等。 ……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谢你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