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科幻 >>异时空建设手册 >>第370章 植根九州
九州特许区,长崎。 长崎港的建设,也完成了第一阶段。 足够支持上国的大型货运船舶,在长崎港停靠了。 虽然此时的长崎港,依然还是十分落后,十分原始。 但是至少勉强能用了,并且后续的工程还在一个接一个的铺上来。 九州特许区副总督石泉侍梅的招商政策,给上国商人免税5年,倒是吸引了不少上国投资者。 一个月前,听从了结拜兄弟章非的建议,牛背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长崎。 小秘书朱葛靓指着前方的房子,说道:“牛董,这就是我找的办公地点。” 朱葛靓是一名24岁,刚毕业进入社会没多久的年轻女孩,同样也是怀揣着梦想,来到东瀛闯荡的芸芸众生之一。 不过遗憾的是,随着日圆贬值,打算在东瀛有一番作为的朱葛靓,谁曾想亏到了姥姥家。 失去了信心的朱葛靓原本准备返回国内,安安稳稳的工作的。 结果让牛背给遇上了。 牛背也不是什么文化人,再加上由于自身业务的扩张,也急需招募新人。 朱葛靓好歹也是大学毕业,女大学生,是文化人。 又走投无路。 想想嘛,小女生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坏心思,因此直接邀请对方加入自己的团队。 朱葛靓最先是拒绝的,牛背也没有纠缠。 奈何两人实在是太有缘了,在江户城偶遇了三次。 这种妙不可言的缘分,让朱葛靓认为,自己和牛背注定会发生一点什么事情。 因此不等牛背开口,主动加入到了牛背的团队中。 担任牛背的秘书,兼助手。 在从观雨家离开后,牛背便将章非的提议告知给了朱葛靓。 还琢磨着,如果牛背的公司回国的话,和那群人互相卷,天知道要卷成什么样子。 一听不用回去了,顿时兴奋了起来。 先一步跑到了长崎,为牛背将新公司的办公地点给敲定了下来。 至于牛背的公司,因为是卖食品等亲民商品起家的,因此给自己的公司取名叫“牛背食品贸易有限公司”。 之所以专门回了一趟国内成立公司,而不是在东瀛当地成立会社。 就是因为上国的外资,可以享受九州特许区5年的免税政策。 在新的办公室内,牛背也与牛背食品贸易有限公司里,自己这群规模不大的团队展开了未来发展的会议。 牛背说道:“目前九州特许区,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是整个东瀛帝国境内,最为向着我国靠拢的一个地区。 又由于我们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对东瀛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公司。 因此我也决定,将公司总部,设立在九州特许区。” 牛背的开场白一说完,小秘书朱葛靓便“啪啪啪”的带着头,鼓起了掌来。 “啪啪啪啪……” 这掌声,算是对在确立了公司总部的认可和欢迎吧。 牛背继续说道:“公司目前虽然小,但是我们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巨大的。 依托九州这个特许区,背靠拥有4100万人口的东瀛,我们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东瀛还有3800万人口,处于贫困县之下。 之前东瀛帝国那群权贵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疯狂的压榨底层百姓,让他们过得苦不堪言。 即便是想要扭转这个局面,哪怕这快1年了,依然没有办法扭转得更快。 我司从事食品贸易,因此这3800万人口,就是我司的准客户群体。 再加上国内的地产商进驻东瀛各大小城市,修建唐人城,拉动了各城市的发展。 从去年11月23日战争结束的那一刻起,东瀛底层的百姓,才陆陆续续的被拯救出来。 而这些被拯救的百姓,就是我们主要目标。 这其中,因为九州特许区的政策问题。 九州的百姓,算得上是整个东瀛内,这一年时间,改善最为明显的百姓。 由于大量效彷我国政策,以及吸引我国投资者,为九州特许区增添了不少工作岗位。 有了工作岗位,自然这些和人劳动者们也就有了收入。 再加上九州特许区目前将软币作为官方货币,在九州特许区内做生意,我们赚的不是日圆,而成为了实打实的软币。 不仅如此,九州最近这一系列的政策,都将吸引更多的国人来这边投资。 九州的前景很大,我们的前景也很大。 我认为扎根在九州,以九州为基地,辐射整个东瀛的政策是没问题的。”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着牛背的说法。 当然,牛背之所以有这般见识,很大程度是因为章非、观雨以及身旁的小秘书朱葛靓从旁指点。 章非,是因为老乡的原因,又是一同来的东瀛,因此从情分上来说,多少也要帮帮牛背。 观雨,作为结拜兄弟,不管有用没用,卖卖人情给牛背也是不错的,反正只是动动嘴。 朱葛靓,纯属是对于牛背“收留”她,多少带着一点感激之情才出谋划策。 牛背继续说道:“目前长崎港已经完成了初步建设,我们可以大规模的从国内进口商品,然后在九州特许区,或者是通过九州特许区销往整个东瀛。 当然在此之前,小朱就这一个月以来,对九州特许区做了一份调查,请小朱来讲解一下。” “啪啪啪……” 一阵掌声,朱葛靓落落大方的站了起来。 拿着准备好的笔记本电脑,将上面的数据,投到了整个会议室的幕布上。 “诸位,这一个月以来,我除了在九州特许区为公司寻找总部地点外,同时也对整个九州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因为九州特许区有别于东瀛,在整个九州特许区里,九州百姓也大多从土地和权贵们的手中解放了出来。 而九州特许区主要发展的,便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他们这群被解放的生产力,成为了九州特许区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基础。 不少九州百姓,都在我国商人开设的工厂和公司中上班。 根据个人的不完全走访统计,九州百姓手中的平均工资,相较一年前,翻了两倍。 而长崎百姓的平均工资,更是相较一年前翻了三倍。 其中劳务会社的社员,码头工人,建筑工人,是目前长崎最高的收入群体。 他们本身就因为政策问题,从很早就拿的软妹币。 根据统计,这3个群体的平均月工资为2500软币。” 2500软币放在国内,并不高。 要知道在工地工作,平均工资为5700软。 其中拿6000-8000软工资的人占比最多,达71.4% 其次拿2K-3K工资的占28.6%。 当然这也因各地区、各项目而异。 但是2500软的收入,放在东瀛,放在九州,放在长崎,这就算是高收入了。 别说东瀛,这收入在国内也能活下去。 当然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人就不用说了,就是最最普通的人。 朱葛靓又继续说道:“九州特许区的百姓,其收入水平比整个东瀛的平均水平高两倍。 我们主要的客户群体,就是他们。 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现在国内的那群人依然还沉浸在搞大项目,赚大头的上面。 小项目虽然也有人搞,但是规模不大。 我司本身从事的食品进出口贸易,自然不能放弃。 小商品、小物件这些东西,现在也是最受九州百姓欢迎的东西。 他们手上有了一定的闲钱,也就有了一定的购买力。 因此我司决定成立连锁便利店。 以长崎为根,争取一年的时间,将整个九州特许区,开满我们的便利店。” 这算得上某种意义上的薄利多销。 国人都忙着搞大项目,大交易。 那么牛背就以最底层的眼光,先着眼于这些没什么竞争对手的小东西。 而这个便利店的名字,在朱葛靓的建议下,牛背直接采用了“九州便利店”的名字。 至少在当地人看来,是一个本土化的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