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堡宗别闹 >>第七百七十九章 工农商全面发展

第七百七十九章 工农商全面发展

农业的事情,国家层面上,基本就只有这样加强了,尽可能的保证大明暴增的人口有饭吃,尽可能多的从中南半岛吸血囤积粮食。 没办法的事情。 人口暴增,粮食需求也暴增,而现在农业产出有限,加上进入了小冰河时期,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小冰河时期对中南半岛影响不大。 万幸,从海外引进了番薯和苞谷,否则现在这个人口量,只怕会饿死一大堆人。 想到这,朱见济问林聪,“朕多年以前就交代了,要搞一种高产量的水稻,叫杂交水稻,农部四大实验基地,对这个项目,没有一点进展吗?” 林聪叹道:“目前已有的水稻,都不能满足,哪怕利用陛下说的方法进行杂交了,可实验出来的植株产量依然不尽人意。” 朱见济不解的道:“不是让农部在天下寻找更优秀的稻株么?” 杂交水稻需要一种最好的稻株。 当年袁隆平爷爷也是爬山涉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才找到那么几株,现在要搞这个,恐怕要寻找的范围更大。 林聪道:“一直在找。” 朱见济沉默了一阵,“这样,让农科院下四大实验基地的人,不用花无用功在已有稻株上实验了,全部都给朕出去爬山涉水,不管是大明境内还是中南半岛,全部去寻找那种长势一看就非比寻常的稻株,只要找到了这个稻株,后续的杂交操作就不算难了。” 那种稻株,基本上还是得靠变异。 培养不出来,那就掘地三尺的找。 只要把杂交水稻搞出来,大明人口再暴增也不怕,而且有一说一,再不把这个杂交水稻搞出来,大明辖境的农作物产量一旦达到瓶颈,而人口持续暴增下去的话,迟早是要出大乱子的。 林聪领旨。 朱见济语重心长,“林尚书,有些道理朕就不说了,虽然我大明现在蓬勃发展,看起来一排欣欣向荣,但你心知肚明,农部虽然不参与国家的发展建设,但其实是全国百姓的根基之所在,人口如此暴增的情况下,农部责任犹在其他部门之上,咱朝廷不能让老百姓生了孩子出来饿肚子啊,只要把农作物产量提升上去了,才能让大明保持持续的辉煌,如果农部把朕说的杂交水稻搞出来了,那么自此以后,我中国儿女都将远离饥饿,如此功绩对后世的影响,届时诸位农部和农科院的功臣,都将是名垂千年青史圣人!” 林聪叹道:“微臣何尝不知,陛下交代的事情,微臣也竭尽全力,然而这个杂交水稻,确实太难了,农科院这边已投入人力财力多年,始终没有较好的反馈,现在很多人都在怀疑这是否可行,微臣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朱见济沉默了一阵,对张泰道:“户部再拨一笔款项到农科院,作为杂交水稻专项资金,数目的话,一百万两罢。” 张泰领旨。 朱见济又对林聪道:“回去告诉农科院的人,谁只要搞出了杂交水稻,朕破例封爵,子孙世袭,爵同公侯!” 搞出杂交水稻,就是解决了大明粮食的隐患。 等同于圣人。 封公封候都是应得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朱见济相信,只要持续投入,杂交水稻就有可能被搞出来,到时候大明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发展人口、科技、医疗和教育,最终实现全球霸主的地位。 而且将稳如泰山。 林聪领旨。 朱见济道:“你下去罢,记住朕说的话!” 林聪行礼告退。 出了文华殿,仰天长叹一口气,他早就过了打点鸡血就亢奋的年纪,陛下画的饼——嗯,其实也不是画饼,陛下说过的奖赏,确实诱人。 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 太难了。 农业的事情交代了,接下来就是工业。 朱见济看着舅舅杭敏,一个劳累了一辈子,如今满身都是疾病的老人,心里忍不住喟叹了一声,杭敏这一辈子都交给了大明的工业。 是时候给工部再增加一名尚书了。 让杭敏也能轻松点。 争取像大明长城于少保一样,活个八九十岁。 想到这对杭敏道:“从广安五年我大明休养生息以来,工部的事务就诸多繁忙,尤其是这些年新增官道的修建都是工部一力承担,就连水利大坝的修建,也是工部主导,皇家电力公司配合,杭尚书之操劳,有目共睹,朕拟为工部再擢升以为尚书辅佐,杭尚书可有推荐人选?” 杭敏笑道:“为家国计,臣等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不过臣确实年事已高,若要再配置一个尚书的话,工部左侍郎殷谦是不二人选。” 朱见济点点头,“稍后朕会下旨,那左侍郎谁来补缺?” 杭敏想了想,“右侍郎周洪谟补缺左侍郎,工部郎中彭韶补缺右侍郎,如此,可不改动工部大局的情况下,提升工部的办事效率。” 朱见济点头,“就依杭尚书之意罢。” 杭敏领旨。 感受到了来自广安帝对他的尊重。 朱见济道:“虽然要增设一名工部尚书,不过此时朕还有事交待工部,现在国家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尤其是工业方面,是国家财富、实力的一个标杆,仅靠国家来建立项目带动,实在是太慢了,还是需要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工业中来。” 杭敏道:“很多商行已经看到了赚钱的商机,在陆续投入衣食住行方面了,比如现在浙江出现了不少的纺织厂之类的。” 朱见济道:“还不够,还要继续促进,毕竟衣食住行是必须的消费品,而为了满足这些工业产品的全国运输,咱们应该设立更为便捷的运输方式了,这几年休养生息下来,全国的蛛网官道初具规模,是时候建立全国互联的公共交通网络了。” 农业保持基本盘。 工业保持发展趋势。 商业决定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要在这个时代把商业发展起来,交通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仅靠自行车肯定不行,还是要把火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起来。 这才是运输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