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不冕王 >>第91章 无敌
第90章无敌 一场快进快出,把北元人的心气儿给打没了。 当然,朱云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五千的精锐之师,大部带伤,若不是陷阵营五百入境高手拼死维护,只怕还要有人永远留在这里! 不过此一役,也在北元人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他们只觉得大云能够来一次,就能够来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在这个王庭之中,主和派马上就占了上风。 尤其是驰援小川甸的援军失利,虽然夺回了小川甸,却有近千人死亡,剩下的也过半带伤。 若不是朱能知道了朱云撤出,主动退兵,双方的伤亡人数还会再翻一倍! 军营的伤兵通常会极大的拖慢行军速度,在这个时候,朱云和另外三个学徒的精湛医术就派上了用场。 而偃奴也是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持。 比如原本需要熬制的药品,此时交给他,都会在很快的时间内变成内涵精华的成药。 这样不仅缩短了医治时间,还极大的减少了士兵们承受病痛、等待医治的时间。 最终,在队伍退回到垒城堡的时候,朱云军中已经没有重伤员了。 这一点就要比朱能带的大军要好太多,因为朱能的军中有上百重伤在路上失去了生命。 这也是老家伙固执的不肯带着朱云留下来的七名新医学徒的原因。 他当然是想保护朱云的根基,但是如果带上这七哥小家伙,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重伤员那是可以救回来的。 不过,经历了前线洗礼,朱云的这几个学徒成长的很快。 尤其是大军退回之后,朱云以他们为主要力量抽调了全军的医官进行了集中培训。 不管是基本的外伤处理,还是重伤救治都做了系统的总结。 集合了了理论和实际操作,在加上偃奴的知识库填充,一本战场快速救护手册就形成了。 接下来的时间,朱云就把他们分组放到了大军之中的各个军营之中。 他们的主要工作,当然是救治那些负伤的士兵,但同时,朱云也以他们为老师,在全军开展了战场急救培训。 在现代战场上,这种培训是每一个士兵必须掌握的。 而朱云就准备把这个机制灌到大云的军中。 每一个人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不用太专业,只需要达到给专业医护争取到一些救助时间就行了。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大云的军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战场救护训练。 而北元那边也收缩兵力,重点保护小川甸和王庭两个地方。 同时,他们遣原本已经定居下来的牧民再次变为游牧家庭,并且给他们分配了任务,让他们成为北元游动的眼睛。 这个举动,正是那个伽南月的手笔。 屠密勒经过两次怒气攻心,已经变得极度虚弱,虽然没有殒命,却难以在处理军国大事。 等到双方都休养的差不多了,又在各自情报的支持下互有往来的打了几次遭遇战。 这些小打小闹,北元一直处于下风。 但是因为他们再次发扬了骑兵作战灵活多变的特性,即便是吃了亏,也并不伤筋动骨。 其实,朱云已经看出来了,这是北元在借助大云的力量练兵,他们企图要将国内的战争潜力唤醒。 毕竟,北元除了常备军,所有的牧民跨上骏马,挂上弯刀,在系上箭袋之后,就能成为战士。 只是因为承平日久,他们才有了些松懈而已。 这一仗,算是把他们给打痛了,但是也给他们打醒了! 眼看着敌人潜力复苏,战局就要进入对峙阶段。 朱云再次抽空出击,侵袭了素有北元粮仓的乌兰牧场和特克旗牧场。 把人家的大量牛羊都给掳走了,朱云这家伙还传令士兵,让他们专挑母牛母羊下手。 这种行为,就是打着让北元的牧业断代的主意去的。 两次掠夺之后,北元急了一改游击的状态,跟大云士兵硬碰硬的干了几仗。 这几次,北元人利用自己的高机动性缕设疑兵,引蛇出洞和声东击西运用的极其娴熟。 直接就造成了另外两个关隘处有了一些损失。 疑兵之计用得久了,北元人似乎胆子大了起来,竟然企图在垒城堡一线洗雪前耻。 他们成功的动员了北元境内的七成力量,第一次向大云国展示了国家潜力! 除了留守各处牧场和小川甸以及王城的兵力,他们竟然在两军关前陈兵八万。 虽然他们看起来就是牧民的模样,但是朱能深知被激发了凶性的北元人有多么可怕。 所以竭力的阻止朱云出战,最后,还是朱云保证只坐镇中军,绝不前出,并且让偃奴展示了在千人围困中救人的技能,才获得了这场战斗的参与权。 当然,朱能也是提了条件,说此战过后,朱云就需要返回京师。 他已经看得很明白了,这一战,是北元的气运之战。 赢了,北元可能会入关掠夺,以充实国家消耗。 输了,他们则是会龟缩一隅,甚至往漠北深处退却,以图后计! 当然朱云已经告诉了朱能,北元人若是以如此兵力去袭击另外两个关隘,或许还有胜算,但是他来攻击垒城堡一线,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不为别的,就因为垒城堡这边,有着一个八卦阵。 而朱云之所以要请战,就是为了化演兵为实战,给北元人,也给自己人展示一下,这种极富智慧的杀敌阵法到底有着怎样的威能。 除了先锋团,朱云又向朱能要了一个万人军团。 按照阵法排布,将他们编入到了八阵图中,每一支力量都有了相应的行动口令和作战目标。 然而,北元的士兵并不知道其中的厉害,骑兵列阵,气势汹汹的模样,还有兵力不断的赶到集结,给人一种他们胜券在握的样子。 最终在一个新的清晨,北元军全部完成了集结,而朱云这边,也已经在阵中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很快,两支力量就碰撞在了一起。 八阵图攻防一体,不仅能够给大云士兵们提供有效的防护,还大大的迟滞了北元进攻的节奏。 若是摆开阵势,北元铁骑或许真的能给大云造成巨大的杀伤,再加上人数持平,胜负还是两说。 但是此时,因为有着阵法屏护,一场正面冲击变成了添油战。 这不断添油的一方自然是北元了。 战斗从清晨持续至黄昏,最终,北元也没有跨过那片广阔的八阵图。 而他们的战损比也高达四十比一。 在留下了八千多尸首之后,北元残兵也是知道了事不可为,为防止大云趁夜反袭,他们也不作停留,四散在,茫茫草原之上。 八阵图一战扬名,用真实的作为证明了它可敌十万兵的实力。 紧接着,朱能就派出了“基建军团”,以那批工匠为首的一支队伍,奔赴另外两个关隘,准备把这个奇阵复制过去。 连番大战,耗时日久,朱云来到边境也足足有四个多月了。 秋意渐浓,朔风已起也是时候该返回京师了。 朱能也将指挥权交给了边将,带着一部分兵力班师,跟朱云一起踏上了归程。 大云官兵回师之际,北元的王庭之中也是陷入了非常热闹的场景。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主战和主和派,之前被朱云扫荡王庭的时候,主和派已经占了上风。 此时,再经过垒城堡败退,主和派完全拿到了话语权。 先是宣告了主战派的全民皆兵计划失败,然后还怂恿着已经摄政的伽南月主动向大云讲和! 伽南月现在很难,一边是她的父汗久病卧床,一边是主和派气焰嚣张,再加上连番败局,也大伤国家元气,她一下子陷入了迷惘之中。 此刻的朱云却是在体会着秋风飒飒马蹄轻,一日千里归程急的快意。 他的先锋团,历经数战,却从无减员,来时五千人,归时五千人。 每个人的身上除了多几道深刻的伤疤做功勋的见证,剩下的就只是脸上的骄傲和笑意了。 这是盖世的功勋,在他们回程的路上,朱衮已经连下三到奖励诏书,赐了先锋团一个正儿八经的番号——虎贲军! 这个番号,还是太祖开国的时候曾经为自己的嫡系部队授过的。 如今成了这支先锋团莫大的荣耀,而令全体官兵更加兴奋的是,他们的建制未被拆散。 庄风任虎贲将军,主管他们的训练,而朱云则是他们的掌苻大将,作为他们的最高指挥官。 这样的封赏要是搁在朝中进行讨论,那肯定是会受到一些别系臣的极力反对。 但是朱衮不走寻常路,直接在大军返回途中,就把这事儿给他办了。 所谓君无戏言,到时候,那些家伙再想翻什么浪花,则是万万不能了。 毕竟没有臣子敢逼着皇帝更改已经下达的诏令,欺君的名头,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这个封赏的意义重大,代表着朱云一下子从一个闲散王子,变成了大云手握实权的将军。 虎贲之威名,远承开国帝祖的余荫,近携战场破敌的功勋,除了皇帝,任何人想要动他的主将,那便先要问过将士们手中的利刃! 朱衮对幼子的顾念,远不仅于此,他还将宫城外面那个庄园改成了大将军府,直接赐给了儿子。 这样一来,正好“曲线救国”他再也不必在乎那些言官们说他宠旧人,让皇后难堪了。 毕竟那处宅子是自己儿子的,而儿子孝敬娘,把娘接进去,那可跟他这个皇帝无关呀! 事实上,在朱云出征的这段时间里,京师各方角力,并不太平。 皇后一系的外戚不敢伸手军权,就把目光转移到了朱云的产业上。 江边基地,就因此受到了各方的刁难,竟是硬生生逼出了一个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词汇——环保! 本来,朱衮是要有所行动的,但是唐仙儿却告诉他,不能事事都替儿子做主,留下些刺儿让他自己回来择,也算是对他的一种锻炼! 可是,这唐仙儿没有让朱衮动,她自己却让闻人羽借着锦衣卫的力量搜罗了几个针对朱云之人的罪证,送到了有司衙门! 这个时候,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们才忽又想起了神女的能量,便各自收敛了一些。 半月时间,朱云跟着大军重新回到京师地界儿。 再见繁华,他竟有些唏嘘,这一程,他一手杀人刀,一手手术刀,端的是矛盾无比。 而回到了这里,就代表着他可以暂时把那些杀戮忘却,专心致志的做自己的事情了。 为了欢迎儿子凯旋,朱衮命匠人在城外筑得胜门,在朱云到达城外十里地的时候,他就带着百官和三个皇子在那里等着了。 唐仙儿和九心也是直接在医馆挂了休馆一日的牌子,带着全部的人员来到了城外参加欢迎仪式。 绫这个丫头也带了逍遥居的一些漂亮妹妹在得胜门的侧面搭起了台子载歌载舞,吸引了不少百姓驻足。 按照云国惯例,班师的军团,只能选一些代表组个团,进入京师享受礼遇。 但是朱衮却直接特命虎贲军直接归营,不受此限制。 要知道,之前的先锋团驻地,为了方便朱衮视察,可是折在了中城和外城之间的一处山水相宜的地方。 而这个直接归营,那就代表着这支队伍不仅可以到城墙脚下,还能进城接受百姓的夹道欢迎。 这种待遇也只有在建国的时候那些大胜而归的军团才能享受。 所以,朱衮的决定也让言官们微词颇多。 当然,朱衮对此是不在乎的,最后被吵得烦了,他直接一句: “数次鏖战全胜而归,无一人死亡,若是诸君之中有人能领兵如此,别说直接进京师大门,就是进内城门,我都允了!” 他这样一说,那些言官们便只能闭嘴,能做到这样水平的,漫说是大云立国之后不曾见过,就是翻翻古籍,也不曾见到。 可是一说,朱云这前无古人的指挥艺术,确实了得,朱能的数次详细战报,也佐证了此结论,让那些企图挑刺的人无言以对。 “将军,我们快到了,是不是令大军暂歇,让他们清理一下身上的灰尘?” 庄风再次举出自己的望远镜瞭望一番,打马到了朱云朱能身边,提了一句。 “不用,就这样进城吧,又不是去见姑娘,收拾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