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奉太子爷 >>第162章 退休制施行
“殿下,节度使的权利也太大了吧?” 王渊瞳孔一缩,站了出来,恭敬道。 节度使这一概念,是古华夏隋唐时期才有的。 那时候,也是某某道,某某节度使的说法。 只不过大奉还没有,郭天翊就直接加了进去。 其余官员同样皱眉沉思。 节度使,从一品。 而且兼都察院兵部的名誉职位,在地方上可以监察所有的官员,掌管各道的经济军事政治大权。 每一府,再设立知府。 知府之下,是知州。 知州之下,才是县令。 州府道的官僚体系,经过细化后,再加一个节度使就健全了。 但朝臣们担心的,是这些封疆大吏权力过大,会出问题啊? 有些地方山高皇帝远,节度使作为一道的最高长官,那不就成了土皇帝? “王渊,无须担心。”郭天翊笑着道,“孤自然知晓你的顾虑,但节度使也有任期,每五年一届,每一届都要有政绩考核...” “若是合格,那就继续干,而且每五年就要调动一次。” “若是政绩不合格,那就降职或者革职。” “节度使乃是朝廷的封疆大吏,孤自然知道一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太久不是件好事...” “殿下圣明!” “殿下圣明!” “殿下圣明!” 经过郭天翊的解说后,群臣也明白了其中的圈圈道道。 郭天翊之前就提出过考察制度与任期制度。 不论哪里的官员,都是五年一期。 由都察院锦衣卫吏部等三方共同考核。 三方共同考核,还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这样一来,也能防止徇私舞弊欺上瞒下的事情发生。 “殿下,如今藩王之乱已经平息,老臣感觉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还请殿下批准老臣告老还乡....” 阎希亮看到郭天翊施展的诸多治国之策都极为实用,心中更加感觉自己年老心衰,遂出声道。 闻声,朝堂内安静了下来。 阎希亮这个宰相,虽说无功,但也无过。 不但两袖清风,且勤勤恳恳,是朝廷里为数不多的清官。 阎希亮的老对头王渊亦是露出一丝惋惜之色。 之前自己要弹劾扳倒宰相,但被太子殿下的退休制度保了下来。 此次诸侯造反,宰相还数次帮自己说话。 这份恩情,让王渊极为感动。 他们可是对头啊? 但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宰相的格局还是很大的,摒弃前嫌团结朝堂,而且负责了整个大军的后勤,从未出问题。 就算是王渊,看到多年的对头要突然辞官,也觉得惋惜不已。 “丞相,此事咱们日后再说吧。”郭天翊淡淡道,“没事的话,尔等都散了吧。” 说罢,郭天翊就起身离开了。 早朝开这里,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一些琐事,内阁会处理。 “恭送太子殿下。” 百官跪地相送,随后大部分朝臣都聚集在了宰相身边,问东问西。 宰相的权利不可谓不大。 甚至能反驳天子的有些决定。 这样的权利,一般人都会干到老死,岂能轻易放权? “唉...” “这朝堂,以后没有老夫的用武之地了。” “老夫为官四十载,也该享享清福了...” 阎希亮看着周围的同僚们发问,笑着回应道。 这一幕,也被宫廷里的小太监尽收眼底,不一会便禀报给了东宫的郭天翊。 “或许,他是在为宇文辕震让路...” “也在为孤铺路啊...” 郭天翊听着小太监的汇报,心中百感交集。 阎希亮也是自己的忠实拥护者。 但现在,看样子他是真不想干了。 但宰相这种重量级的大臣正常隐退,君王都不能一口就同意。 如果是一口同意,说明这事情就是君王授意的,而且对此人的能力早就不满了,亦或者是做了什么让君王很生气的事情。 所以,无过错的重臣隐退,君王都要再三推辞。 历史上,皆是如此。 郭天翊跟阎希亮打交道的时间也久了,大概猜到了阎希亮的想法。 首先,他的确是老了。 尤其是处理藩王问题的这些日子,这位老臣几乎没咋合过眼,神色都苍老了许多。 第二,就是宇文辕震。 宇文辕震本身就有爵位,而且又是一品大员,文武兼备。 加上宇文辕震的年龄也快五十了,以后上战场的次数屈指可数。 所以,宰相之位,阎希亮相当于已经认定了要让宇文辕震接手。 还有一点,宇文辕震是郭天翊的老师。 君权与相权,自古以来就得处理好其中的微妙关系。 有了宇文辕震辅佐,比他阎希亮辅佐要更有力。 阎希亮之所以隐退,是在藩王大胜后,郭天翊回京那天就有了这个想法。 不管是劝太后,还是死谏,他都是第一个发声的。 综合来说,对郭天翊也不薄。 “罢了。” “等推辞再三后,给阎老赏赐一块庄园仆从,让他安享晚年吧。” 郭天翊也知道阎希亮辞官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就算自己强硬拒绝,以这位老臣现在的身体状态也干不了几年了。 “殿下,黄新求见。” 樊雄匆匆忙忙来到了东宫,单膝跪地道。 “黄新?” “谁啊?” 郭天翊不解,满脸问号。 自己好像不记得有这么一号人吧? “殿下,黄新就是黄玉啊?”樊雄尴尬道,“是殿下让锦衣卫将其策反,然后又让其疯癫,杀了河东道诸多造反的士族豪绅...” “快请。” 郭天翊眼前一亮,立即出声道。 这黄玉,不,应该叫黄新,绝对是个人才。 自己的麾下,这种顶级的谋士太欠缺了。 而且原来的黄玉已经在“疯癫”中死了。 有锦衣卫运作,给黄新伪造个新的身份,易如反掌。 “罪臣,参见殿下。” 黄玉终于见到了郭天翊,内心难免有点激动,跪地道。 他们黄家,已经摇身一变从荆州府到了河东道黎明府扎根。 自己也从罪臣摇身一变成了正式编。 这等大恩,黄新如何能不激动? “起来吧。” “以后,你就是孤的太子少傅了。” 郭天翊热情拉着黄新的手说道。 闻言,黄新受宠若惊道,“殿下,黄新寸功未立,有何德何能...” “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郭天翊直接打断了黄新的话,严肃道。 见状,黄新感动的一塌糊涂,只好躬身道,“臣,誓死效忠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