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奉太子爷 >>第232章 举办恩科(2)
山西道。 巫山府。 黎明县。 黎明县是巫山府境内的一个小县城。 这里的经济比较落后。 整个山西道都有黄土高坡的称号。 大部分地区,经济都比较落后。 除了府城外,周边的州城县城就不太繁华。 当初郭天翊还是汉王的时候平定巫山府时就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大搞名声。 今天的黎明县天高气爽,这里哪怕是酷夏也没有多热。 顾家村是坐落于黎明县外的一座小村庄。 “乾哥!” “乾哥!” “你在吗?” 一个穿着麻衣的青年满脸兴奋的冲进了一座由三间土房子组成的小院,看向了坐在槐树下正在吃油泼面的顾乾道,“原来你在家啊,好香的油泼面啊,给我也来一碗呗?” 看见顾乾吃油泼面,麻衣青年狂咽口水。 一口面,一口蒜。 别提有多香了。 “咔嚓~”朱鹏一边吃着油泼面,一边啃了一口打算,头也不抬道,“娘,顾平子来了,你给他也下碗面。” “平儿,婶这碗你先吃,婶再去下一碗。” 从灶火房里出来一个妇人,端着一碗油泼面过来递给了麻衣青年。 “好嘞。” “婶儿最好了。” 顾平嘿嘿一笑,接过了油泼面道,“婶儿,我要喝一碗面汤。” “好。” “婶儿这就给你盛去。” “谢谢婶儿。” 随后,顾平就大口大口巴拉起了碗里的油泼面。 同时他还没少吃蒜。 一头大蒜,被哥俩没几下就造光了。 “你小子省着点吃。” “我家今年种的蒜少...” 顾乾看着一口面一口蒜的顾平,没好气道。 “哈哈。” “乾哥,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啊!” 顾平一碗油泼面下肚,又舒舒服服喝了一碗面汤,幸福感满足感充斥在心田。 “平儿,你不是去县城卖果子去了吗?”正在吃面的妇人看着顾平道,“卖的怎么样?” 顾平与顾乾,是本家兄弟。 打小二人就在一起玩。 在她心里,顾平就跟自己的干儿子一样。 似今天这样上门蹭饭的事情,经常发生。 “挺好的。” “我的梨子没多久就卖完了。” “今天的早市人多。” 顾平打了口饱嗝,卖着关子道,“乾哥,你要升官发财了,以后可别忘了兄弟我啊?” “嗯?” “嗯?” 正在吃面的妇人愣住了。 顾乾也愣住了,在顾平的肩膀上拍了拍道,“你小子没病吧?什么升官发财?” “哈哈哈。” “乾哥,去年那王家小姐悔婚,我估计今年后她的肠子都要悔青了...” 顾平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继续口嗨着。 提到王家小姐,顾乾母子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顾乾的父亲走得早。 这些年来一直是母子两相依为命。 顾乾比较争气,平时最爱看书。 因为小时候经常去私塾打杂,他竟然偷学都学得比私塾的学生们要好。 在整个顾家村,顾乾是最有文化的人。 因此,他也小有名气。 跟县城里王员外的姑娘在元宵节一次偶然的机会相识。 一开始,二人郎情妾意,相谈甚欢。 可是后来到谈婚论嫁了。 王员外见顾乾家里穷,坚决不同意。 夸张的是,就连王家小姐也断绝了与顾乾的来往。 这对顾乾来说打击不小。 因此,他才二十出头,却看着有点颓废。 但此人的文采绝对不容小觑。 不然又怎么会元宵节的灯谜会上夺得头彩,赢得王家小姐欢心呢? 因此,这也是顾乾心中的一道疤。 “你别提她!” “有话你就说。” “神神叨叨的,小心我揍你。” 顾乾脸色沉了下来,看着顾平没好气道。 这话也就是顾平说出来他还能忍一忍。 要是别人说了,他必然翻脸。 顾乾也是典型的新儒派学子,思想就不同于酸儒。 所谓的君子,在他看来就要光明磊落,而不是表面君子实则小人。 大奉的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封妻萌子,最简单的路只有两条。 第一,就是入仕途。 第二,就是参军。 可是之前入仕途要举孝廉。 自己只是穷人家的孩子。 找谁去举荐? 方圆百里内,唯一能举荐贤能的就一个县太爷。 就算是县太爷,自己都没有门路。 如果是参军,那就简单了许多。 可是顾乾不喜欢舞刀弄枪,对打打杀杀也不感兴趣。 他这样的人去军营里混不开的。 还有一点,他父亲当初就是参军,在巫山侯麾下当大头兵。 后来在一次剿匪行动中牺牲了。 而巫山侯仅仅是给了一点点抚恤金。 所以,在母亲的再三要求下,严令顾乾这辈子都不要去参军。 “哈哈哈,我错了,错了...”顾平摆摆手,神秘一笑,“乾哥,今天我在县太爷的府衙门口看到了一张告示...” 听着顾平的话,顾乾的呼吸急促了起来。 “什么?” “恩科?” “太好了,太好了!!!” “哈哈哈哈。” “爹,儿子一定要去参加恩科,您老人家就在天上看好吧!” 顾乾高兴地跳了起来,宛如孩子一般,仰天大笑。 “乾哥。” “我也相信以你的文采能考中。” “当今天子可是好皇帝。” “若不是天子,咱们现在哪能天天吃上油泼面?” 顾平看着自己消沉了好久的大哥高兴成这番模样,也由衷地高兴。 自从跟王家小姐分手后,顾乾就从来没笑过,一直是生人勿进的模样。 “是啊。” “咱们的天子,可是神明下凡。” “若不是天子当初给我们分配土地,我们现在估计还要给地主做长工呢。” “来,平子,咱们向着东方给陛下磕三个响头。” 顾乾神情激动,拉着顾平就朝着东方京城的方向跪了下来,“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忠君孝父的思想深入人心。 尤其是顾乾顾平这样的普通人,思想更为传统。 当消息传开后,整个村里的人都高兴无比。 他们顾家村若是能出个官,那就太好了。 所有的人都是本家。 顾乾要是当官了,他们也能跟着沾光。 第一轮乡试将在一个月后于巫山府举行。 此去路途遥远,全村人都给顾乾捐了钱。 一枚一枚的铜钱加起来,也有一串钱。 两天后。 顾乾告别了母亲,背着他的一包书籍,踏上了科考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