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奉太子爷 >>第266章 东征高句丽(1)

第266章 东征高句丽(1)

自己的预期,就是从水陆运兵。 一方面,水陆快,没有丝毫阻拦。 另一方面,大奉的造船业目前来说还是非常发达的。 从去年开始自己就让刘胜督促加班加点造船,到现在为止船也造得差不多了。 狄青是宇文辕震调教出来的年轻将领。 也是大奉未来的中流砥柱。 在平定诸侯之乱时,狄青就有勇有谋,立了大功。 倒是可以培养培养,将来或许能成为下一个宇文辕震。 有些事,自己不用说。 需要臣子们去发挥聪明才智解决。 要不然,怎么才能叫为君分忧? “狄爱卿说得倒是中肯。”郭天翊满意道,“朕决定,此次东征高句丽半岛的主帅就由狄爱卿担任,朕会派荆州府造船术运送所需的船只到山东道,诸位认为如何?” 郭天翊话音刚落,许多将领不由嘴角抽搐。 陛下这是摆明了要给狄青送军功啊? 要东征高句丽半岛,这可是大功劳。 开疆裂土,乃是大大的喜事。 狄青怕是要一战成名了。 宇文辕震本想出声阻拦,因为他觉得狄青还太年轻,可是当他看到郭天翊那满意的眼神时就明白了。 看来,陛下早已做好了打算。 再者... 已经快三十的狄青跟陛下比起来,也不年轻。 陛下年仅二十就带数十万大军南征北战。 看来,自己是老了啊... 索性,宇文辕震第一个出声道,“陛下圣明,狄青有勇有谋,善用奇兵,此战必定能一战定乾坤。” “末将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宇文辕震都开口了,其余的将领们就算心中发酸,也只能赞同。 天子都金口玉言了,问自己等人仅仅是走个过场而已。 再者,狄青也是立过战功的人。 谁也不敢跳出来反对质疑天子的决定。 “好。”郭天翊微笑道,“狄青听令,朕命你为此次东征高句丽的大元帅,立即整军,择日出发。” 话落,曹德淳就端着一个木盘,来到了狄青身前。 里面放着的,是调兵的虎符。 狄青狂喜,激动得浑身发抖,跪地道,“臣定当不负圣恩,踏平高句丽半岛!” 他明白,这是自己崛起的机会。 其实,郭天翊也同样激动。 作为皇帝,开疆裂土可比找几个美人更加刺激。 古华夏历史上有近五百位皇帝。 皇帝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21年,即秦朝秦始皇嬴政。 从秦始皇嬴政称“皇帝”开始。 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清朝溥仪退位结束。 共经过了2132年。 前后共历经了83个封建王朝。 可是,后世之人能叫得上名字的皇帝并不多。 除了开国皇帝外,就是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一些政绩极为出色的皇帝。 还有一些,就是不务正业的皇帝。 其中大部分皇帝名号都埋没于历史长河里,除了文献里有记载外,不为人所知。 “报!” “陛下,辽东道锦衣卫急报。” 郭天翊话音刚落,锦衣卫副指挥使关胜急匆匆而来。 听到辽东道三个字,所有将领都瞳孔一缩。 难道辽东那边又出事了? 郭天翊威严道,“何事?” “启禀陛下。”关胜单膝跪地,兴奋道,“前往高句丽半岛的锦衣卫称高句丽南部的诸侯金永恩愿意携五万部族归顺大奉...” “嗯?” 郭天翊表情微变,心中掀起一抹喜色。 好家伙。 不愧是朕花费重金赐予重权培养的锦衣卫。 这还没开打呢,就立了大功。 策反了金永恩这位诸侯。 “陛下,可喜可贺啊...”宇文辕震拱手道,“这南部的金永恩若是归顺大奉,我大奉的王师即可畅通无阻直接在南部海岸线登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其余的将领们亦是同时出声道贺。 有了金永恩这个口子,大奉精锐登陆就不费吹灰之力,一兵一卒都不用浪费。 “好!”郭天翊宏声道,“狄青,立即回去准备,半月后出发,水陆两头齐头并进踏平高句丽。” “诺!” “另外,宁元武为此战的副帅,二位要协同合作,切不可贪功冒进...” “诺!” 宁元武大喜。 他也是比较早就跟着郭天翊的人。 本以为自己这次没戏了,却没想到被安排成了副统帅。 随后,郭天翊又点了数名将领为先锋大将,左右路大将军。 被点名的将领纷纷狂喜。 当不成元帅,当个将军也不错。 毕竟这一战谁都信心十足。 水陆两头齐头并进,那周氏余孽以及高句丽王拿什么阻挡? ............. 接下来的日子。 就是紧张的备战环节。 虽说高句丽半岛地方不大,但打仗可不是儿戏。 兵部的各层官员都准备与战争有关的事宜。 还有户部也在调动军粮等物资。 十天后,诸事皆已准备齐全。 荆州府的船只,也顺着河流来到了顺天府。 大量的士兵登上了船只,他们要顺着天河抵达山东道,再入渤海湾,从渤海湾一路向南直达高句丽半岛。 另一边,陆军也准备好了。 由于此去路途遥远,水陆的士兵还要绕路。 所以水陆两方同时出发,抵达的时间也差不多。。 郭天翊亦是举办了隆重的誓师大会。 水陆协同作战,以前还没有过。 郭天翊不许有任何失误,古人云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自己的军队将来还要征战世界各地,攻打高句丽半岛仅仅是小试牛刀,但也马虎不得。 誓师大会当天。 百姓驻足围观。 当得知王师要踏平高句丽半岛时,百姓都沸腾了。 开疆裂土的事情,可是好多年没有过了。 从前朝开始,汉人皇帝能守住自己的土地就算是好皇帝。 谁敢去开疆扩土? 但今时不同往日。 “听说了吗,那前朝余孽周氏一族目无天威,射杀了我大奉的一位边陲总兵,陛下发动王师要灭了整个高句丽半岛...” “太可恶了,这周氏余孽这么嚣张?” “可不是么,我看他就是不知死字怎么写。” “高句丽?听说那里的物产挺丰富的啊?” “太好了,若是踏平高句丽,我大奉又要多一块土地了...” “可不是么,咱们的陛下可是神明下凡,咱们大奉也会越来越火...” “哈哈哈,太爽了,我好期待王师明日就踏平高句丽..” “说不定,咱们以后还能去找个高句丽族的媳妇儿呢,哈哈...” “....” 不出几日,消息就在关中传开了。 全国各地的百姓们都在茶余饭后讨论着有关这次东征的话题。 民间的矛盾,也被成功转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