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奉太子爷 >>第80章 活字印刷术
“殿下,这就是你让臣所做的印刷术模板...。” 墨丰满脸的自豪,指着桌上的一些反文字模具,似献宝般在为郭天翊介绍着。 “不错,非常不错。” 郭天翊点点头,对墨丰等人的成果给予了肯定。 这就是他印象中的活字印刷术模板。 而且墨丰所做的模板,还是非常精细的。 有了这些东西,朝廷就能批量印刷书籍。 在自己记忆中的古华夏,自从蔡伦改良纸的生产以后。 书写材料从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时费工的。 若是全部由人手工抄写,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且人工抄写容易出错。 一经涂改,一张纸就废了。 极为不便。 于是古华夏后来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活字印刷术是古华夏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 ,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这是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签。 比起西方,早了数百年。 在郭天翊的指导下,这项技术得以出现。 听到郭天翊的赞赏,墨丰大拍龙屁,“这都是殿下英明神武,殿下您就是神仙转世....” “墨大人说得对,殿下您就是神仙转世...” “殿下,您是怎么知道这么多宝贝的设计理念的?” “不是说了么,殿下是神仙转世,我等凡人怎么能想到世上还有这般神奇的东西?” “就是,殿下是神人...” 其余人也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这些墨家的人,本就对发明家比较崇拜。 再加上郭天翊提供了如此多的先进理念,他们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行了。” “一个个都油嘴滑舌。” “本王只是提供理念,真正实践的是你们。” 郭天翊没好气地看了众人一眼,随后道,“墨丰,将活字印刷术的模板加量生产,然后送往工部,着手印刷大计。” “是,殿下。”墨丰颔首领命,随后道,“殿下,您看这边。” 旋即,墨丰将郭天翊带领到了军备生产区。 这里,有郭天翊设计的新型马鞍,马镫,武器等诸多物品。 这个时代的骑兵根本没有马鞍,而是在马背上披一块简陋的布,远不及后世古华夏成熟的军备。 所以郭天翊命人开始批量制作马鞍。 同时,还有改良过的军刀。 加了一些稀有金属后,已经有了钢材的影子。 无论是锋利程度,还是韧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锦衣卫所使用的绣春刀,就是这种新型合金。 比起以前的纯铁大刀好了不知几凡。 “不错。” “这些东西也加紧生产,到时候可以装备给精锐们使用...” 郭天翊似领导视察一般,对墨丰等人的成果颇为满意。 这个时代,百花齐鸣,各派人才济济。 这些都是自己的成果。 只要知人善用,绝对能让大奉风华无双。 不一会。 郭天翊又来到了农具生产区。 古代经济以农耕为主。 发展农业,改良农业也是必需的。 而郭天翊提供的设计图纸里,就有来自古华夏的曲辕犁。 在古代,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 古华夏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 江南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改进前人的发明,创造出了曲辕犁。 大奉的农民同样如此,都是用着笨重的长直辕犁。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掉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看着眼前巨大而又结构精妙的曲辕犁,郭天翊轻轻抚摸一下,惊喜道,“立即联系户部,将这玩意批量生产,然后在顺天府推广...” 谁知,这一次墨丰唱起了反调,尴尬道,“殿下,这曲辕犁是好,但是想要推广开来极度困难啊?” “这是为何?” 郭天翊不解,开口道,“这不就是个农业生产工具吗?有何难度?” 因为郭天翊不了解民间的具体民情,也不知道当今的农民生活有多难。 就算是古华夏所谓的盛世,也仅仅是人人达到了吃饱肚子的水平。 这样的盛世加起来,纵观整个古华夏,所有的盛世加起来也不足三百年。 其余大部分时期,农民都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殿下,是这样的。”金贵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您或许不知道,如今的农户除了交公粮与苛捐杂税之外,所剩的口粮勉强够度日,而且家中没有多余的钱粮...” 金贵作为郭天翊麾下主管商业的人才,是最了解民情的。 长年走南闯北的他,知道农民的消费水平。 曲辕犁造价不简单,而且制作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一个曲辕犁高达数两银子。 还必须还有耕牛来带动。 要知道,有的普通人家连牛都没有,甚至几家用一头牛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还不算一些农户为了多赚点钱,给地主家当长工。 再后来,有些人索性就一直给地主家打工,地主则是不断吞并着土地。 说人话就是,曲辕犁,目前来看是鸡肋。 有钱人看不上,因为人工很便宜。 穷人买不起,几两银子对他们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而且,臣已经试着卖过了,却根本无人问津....”金贵尴尬道,“殿下,实不相瞒,这次制作的一百多个曲辕犁,如今都在仓库堆积着呢...” 郭天翊目前主要赚钱的就是白纸与琉璃。 但也经不住这么造啊? 先是扩大工厂,招工,就是一大笔开销。 各个生产线,军备物资生产出来也不能直接变现。 如今生产的曲辕犁基本都闲置了。 长此以往下去,怕是支不敷入啊? “金贵。” “你是猪脑子吗?” “这玩意,谁说让你直接卖了?” 郭天翊听完了金贵的报告后,立即想起来了另一条路子。 东西都生产出来了,怎么能吃灰? 不懂得变通,肯定要赔钱。 赔钱的买卖,自己能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