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明海贼王 >>第242章 岁到甲申
第242章 岁到甲申 天启二十四年! 甲申。 南海宣慰司,首府平南镇,云顶县。 所谓的“云顶县”位于云顶高原,尽管这是一片被崇山峻岭所摭蔽的美丽高原,但是因为终年气温处于20度左右,对于临近赤道的南海来说,是个不可多得的避暑之地。 也正因如此,在移镇南海后,为了避开南海的高温,施奕文才会选择这里作为南海宣慰司的首府。 当然了,与之相对应的是,柔佛灭国。嗯,还有马六甲的收回。 这一天。 天将放明,施奕文就早早的起床了。 今天是三月十九。 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天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施奕文却很清楚,这一天意味着什么。 在另一个世界,这一天却是崇祯皇帝的忌日。他就是在这一天,面对京城陷落的局面,走向了那棵歪脖子树。 可是现在呢? 世上已经没有崇祯皇帝了,只有一个信王。 天启皇帝还好好呆在京城,没有落水死。 置身于殿前的凉台,施奕文就那样遥往着北方,其实, 在南海许多大户人家都有类似的高台。俗称“望乡台”, 无论明人走到什么地方,他们永远都记得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 家有望乡,死后同样也是如此,在南海, 所有的明人墓碑都铭刻着他们的祖籍地, 甚至就连同户籍证上,也会清楚的写上祖籍地, 以示不忘根本。当然了, 墓碑也是朝着一个方向——大明! 普通人如此,施奕文同样也不免俗, 当然了, 他的心情却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作为南海宣慰使的他,非常清楚对于大明, 他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看样子,眼下是没有清君侧的机会了!” 施奕文颇为无奈的长叹口气。 天启二十四年! 甲申……大明仍在! 可大明的天下又是什么模样呢? 流寇仍然在各地为乱,天下并不太平,相比内地,南海反而成了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甚至吸引了不少士绅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移到南海。 总之,大明的战乱, 又让南海润了一波。 “只是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啊……” 心念着未来可能会上演的冲突,甚至战争。施奕文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 等到大明从内忧中走出来,等待南海的是什么? 到那时候,战争甚至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没有那株歪脖子树, 真的挺让人纠结的啊! 尽管有些无奈,但施奕文在内心深处, 却乐意看到这一切,至少大明的资本主义萌芽不会毁于战火, 更不会毁于异族的奴役。 现在的大明,作为世界工厂, 总有一天会爆发工业革命的,等到那个时候,即便是朱家皇帝, 恐怕也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无法阻挡社会的进步。 当然了,相对应的是什么? 就是必要给自己准备好一条后路。 “还是要进一步加大往北美的移民速度啊!” 面对着书房里那张大型的世界地图, 又一次,施奕文把目光投向了北美,相比于现在被朝廷盯上的南海,广阔的北美大陆,压根就引不起他们的注意,他们那里知道,相比于南海,那片土地才是华夏扩张真正的未来啊。 或许,对于大明来说,南海将会成为大明的粮仓,成为了另一个“鱼米之乡”。再过个几十年,就会有“南海丰,天下足”的说法,但也就是如此了。只有拥有了北美,华夏才能真正的拥有世界。 什么南亚次大陆,什么澳大利亚,什么南美,什么非洲,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北美大陆! 拥有了那片土地,华夏也就拥有了真正的未来! “那里才是真正的“应许之地”啊!” 盯着地图,施奕文自言自语道。 “还是需要蒸汽机啊,只要有了蒸汽机,有了铁路,就可以修建一条太平洋铁路,把源源不断的移民送到北美大平原上……” 不过,直到现在蒸汽机的研发都不太顺利。尽管施奕文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 但是仍然有不少技术难题没有解决,现在……差不多也就是造出了原型机而已。 “再等等吧, 反正有的是时间!” 在这一点上,施奕文有着足够的自信,他还年青, 有的是时间,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至于大明呢? 或许,大明平安的度过了甲申年,但是大明的日子并不太平。持续不断的灾荒,让数千万人沦为流民,长期以来积攒的矛盾,在天灾中接二连三的给引爆。 面对四起的民变,尽管官府不断派兵镇压,一伙又一伙起事者被杀,上百万流寇被流放到南洋各地,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流寇就像是韭菜似的,剿了一茬还有一茬。 不过,也正是这些流寇,让朝廷有了源源不断的移民往南海运。 尽管那些投降的流寇是被流放到南海的,可相比于天灾不断的大明内地,南海却还算是风调雨顺,尽管有官府的盘剥,可他们的日子绝对比在内地过的好上很多。 虽然他们曾是流寇,可是在靖南(暹罗)、昭远(真腊)以及吕宋,这些大明的殖民地,百姓们却是大明朝廷最坚定的拥护者,毕竟,在这里他们能吃饱饭,能娶到土人为妻,能过上太平日子。 而在他们看来,这一切完全是大明皇帝的恩赐,当然了,对于曾经遭受的苦难,他们理所当然的忘记了,顶多是把过去的一切都归罪于贪官污吏。在朝廷官员的盘剥下,这些殖民地,依旧给大明运回数百万石粮食,南海的粮食不知救活了多少百姓。 即便是哪天大明衰落,这些海外的殖民地恐怕也会拥立某位朱家的大王继承皇位! 不得不说,有时候历史不经意的改变,总是有那么点出人意料。 当然,对于这一切,施奕文都是乐见其成的,再怎么说,肉都是烂在锅里,至少大家说的是汉语,也都是炎黄子孙。 如此,也就够了。 至少,这个南海,是华夏的,就像历史上的“衣冠南渡”一样,这一次,炎黄子孙开始了又一轮的“衣冠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