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明最狠总兵 >>第53章 空头支票
兆辉紧握拳头,高高举起,大吼:“我们胜利了!” 随即,数以万计的明军欢呼起来,现场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站在小土丘上的姜瓖,难掩兴奋激动,开心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证明,自生火铳再配合我的战法,完全可克制八旗骑兵。” 望着远处的战场,他的思绪飘到了历史上的八里桥之战,那次著名大战,清军损失惨重,而英法联军却只有12人死亡,伤亡比例如此悬殊,那就是大笑话。 在这个时期,虽然热兵器还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但只要装备到位、严格训练、战术得当,热兵器是可以成为胜败的关键。 赵天麟感慨道:“我们成功了!咱们的军队,成为天下第一强军,这不是梦。” 李智雀兴奋道:“岳家军、戚家军,乃是天下强军,我们大同军,完全不输于他们。” 廖秋军道:“我此前还担心得很,这一切都是多余。” 三营火铳兵前方数十米至数百米之间,陈尸遍地。 这里还有一些受伤的清兵还没有死,他们望着那欢呼胜利的明军,无比的绝望。 战斗还没有结束,卓钟楷率领的骑兵们,追杀着那百余汉八旗清兵。 “哪里逃!” “砰”的一声,马浩宇被一枪打中背心,倒地毙命。 除非附近有山林掩护,要不然,两条腿的士兵,根本跑不过四条腿的战马。 姜瓖给出的命令是,不能留下一个活口。 没多久,百余名清军步卒,被清理干净。 明兵清理战场,那还没死的清兵,全部被补刀处理。 姜瓖带着部下们,来到清军车队这边。 数以百计的马车,运载着大量的钱财、物资,还有数以千计的牲口,这些都是姜瓖的战利品。 清军骑兵冲锋,某些战马被打死或受伤,部分战马完好无损。 当马背上的士兵倒下后,马匹一般会跑开,但不会跑出太远,跑出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歇息,或者吃草喝水。 姜瓖让卓钟楷在附近寻找,尽量把清军没受伤的战马找回来。 对于受伤的战马,如果伤势不重、康复后可继续作为战马的,那就尽量救治,对于重伤的战马,给一个痛快,然后作为食物使用。 战场交战地,位于宣府镇的怀来卫附近,卫所的军官早已逃跑。 今天抢回来的钱财物资,全部被运送到官署仓库存放。 有士兵挖坑埋葬战死的士卒。 经过统计,这次作战,明军战死86人,受伤百余人,都是被清兵箭矢射中的火铳兵。 经过清点,有银子七万三千两,金子九百七十两,还有少量珠宝首饰,以及大量的粮食。 天已黑,怀来卫官署大堂,姜瓖和主要部将在这里烧火烤肉,烤的是马肉。 清军大量战马战死、重伤,有很多马肉可以吃。 今天晚上,全军官兵都在吃马肉,不吃白不吃。 在这时空的姜瓖,第一次品尝马肉,说实话,马肉没有牛肉、羊肉好吃。 不过,对于普通士卒来说,只要是肉,那就是好菜。 卓钟楷来回来了,神情喜悦,道:“禀报将军,末将全力寻找,共找回575匹马,有122匹受了点伤,都被带回来了。” 姜瓖点头道:“做得好!这些战马都交给骑兵部。” 由于战马不足,大同军目前的千余名骑兵,只能做到每人一匹战马。 赵天麟道:“将军,如若我们要扩充骑兵,最好是有自身的养马场,有公马母马。漠南蒙古、河套、陇西、燕山南北,都是好的养马场,只能以后找机会了。” 在大同镇以西,就是河套地区,属于漠南蒙古。 漠南蒙古已被满清征服,跟八旗宗室联姻,皇太极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便是漠南蒙古人。 姜瓖迟早要出兵雁门关,把河套夺取。 随后,卓钟楷坐下来一起吃马肉。 打了一次胜仗,消灭四千敌人,武将们都高高兴兴的。 兆辉大口吃着马肉,屁颠屁颠道:“我最不服的人,就是那个被皇帝处死的王朴,他在大同时,克扣军饷,架子摆得很大,在松锦一战却首先逃跑,就是软蛋怂包。” 他又郑重其事道:“我最服的人,是我们的姜将军,若是没姜将军,大同百姓还在过着苦日子,更没有大同军的今天。我今后,只听姜将军一人的。” 姜瓖继续吃着马肉,没有制止和驳斥。 要是被有心的人听见了,这样的话大大不妥,兆辉眼中还有大明朝廷吗?姜瓖身为总兵,不驳斥、更正部下的态度,把朝廷放在哪里? 赵天麟就是有心人,他留意在场武将们的反应,没有人觉得不妥,心中宽慰。 姜瓖没有作出回应,是他乐于看到的,他能感觉出来,姜瓖心中没有那个大明朝廷,没有崇祯皇帝。 姜瓖做好安排,留下二百兵力留守怀来卫官署,他明天率军继续东进。 待武将们都离去后,赵天麟留下。 “将军,从这到京城只有两百余里,卑职觉得,我们可先赶到京城外,让皇帝知晓将军前来勤王,让皇帝和朝中大臣们看看大同军的军威。那时候,皇帝必定高兴,有可能让将军入城觐见。若是如此,将军可在朝堂当着皇帝和众臣的面,说出必打败建奴的豪言。只要事后能做到,将军在大明必定威名盛隆。” “好!说得好!” 姜瓖大笑着。 在历史上的第六次入塞,清军是从黄崖口进入,从墙子岭出关返回,两个地方相差不远,姜瓖有计划带兵到那一带,拦截北返的清军,抢回被清军劫掠的钱财物资。 既然如此,姜瓖决定把今天抢回的钱财物资运往京城,抵达京城后送给崇祯。 从这里到京城,要是还能碰到清军,抢回物资,一并运送到京城送给崇祯。 那穷得叮当响的崇祯,得知有总兵送钱粮给他,不高兴才怪。 姜瓖脑海在想象着,有总兵不仅杀建奴,还送钱送粮,那时候崇祯开心样子。 明末腐朽不堪,崇祯又非明君,财政收入少得可怜,就算把查抄七大晋商所得,分出数百万两给崇祯,又抢回一些被建奴劫掠的钱财,只不过是给崇祯解燃眉之急。 只要崇祯不能变成类似于朱元璋、朱棣这类明君,只要不能大刀阔斧改革,这个腐朽的王朝依然无法起死回生,就算给他几百万两银子,只不过是短暂续命而已。 姜瓖从七大晋商共获得了两千万两钱财,后来又查抄地主,整个大明都知道他收获丰厚,按照规矩,他是无权据为己有的,必须上缴。 姜瓖能从中运作的,就是在所获的钱财数目上做文章,就是把数额写少,就算再怎么少,最起码也得上报有六七百万两,先开出空头支票,要不然应付不过去,崇祯虽非明君,也不是傻子。 目前,清兵还在北直隶肆虐,暂时无法安全运送到京城,这是很好的借口。 姜瓖有两千万钱财,数目是很多,但如果要问鼎天下,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才不舍得拿出这么多给崇祯。 现在不是跟崇祯翻脸的时机,先打击建奴要紧,到时候再想办法拖延、赖账。 至于这次出兵追回的钱粮,就当施舍给崇祯好了,让崇祯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