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明最狠总兵 >>第7章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第7章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只听姜瓖道:“你的家产有多少,我便要多少!” 一股恐惧感在王大宇心中油然而生,他勉强打气精神,“理直气壮”道:“姜总兵,王某可从未得罪过您!不知大人为何要为难我?” 姜瓖厉声道:“你是没得罪过我姜某,但你得罪了整个大明。你们八大晋商,勾结满清发国难财,罪大恶极,八个汉奸我都要铲除。黄云发是第一个,证据确凿,昨日便被我当场处决,家产全部充公。你勾结建奴赚的不义之财,我全部都要了。” 此时的王大宇,心中由恐惧转为绝望。 姜瓖说话声音不小,正堂附近的护院们都听到了,无不惊骇,他们根本没有跟军人为敌的勇气。 随着“呛”的一声响起,拔出佩剑的姜瓖,一剑刺出。 王大宇慌忙躲闪。 “总兵饶命了!” 他便躲闪边哀求着。 总管同样在屋内,惊慌失措,哀呼道:“姜总兵啊!有事好商量啊!” 姜瓖不为所动,继续挥剑攻击,王大宇一个商人,岂是职业军人对手,没花多少功夫,佩剑刺入了他的心窝,结束了王大宇罪恶的一生。 还真的杀人了!那总管被惊吓得腿软,躲在一角落,浑身索索发抖。 姜瓖提紧握还在滴血的佩剑,看着护院外那些惊慌中的护院们,大声道:“杀!” 随着一声令下,那两百士卒向护院们展开了致命性的攻击。 庄院内惨叫声一片,绝望中的护院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四散逃命,士兵们在庄院内追杀做。 没费多久功夫,近三百护院很快被铲除。 王大宇的家眷和下人们惊恐万分,姜瓖不滥杀无辜,将他们分开关押。 那些家眷不能释放,以后由朝廷发落。 等收拾了张家口和朔州的汉奸,会将无辜的丫鬟仆人释放。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抄家和搜集证据。 姜瓖向惊恐万分的总管道:“只要你主动招供,可饶你不死!” 这个总管可不像黄云发的总管那么嘴硬,碰上心狠手辣的军人,不敢有丝毫抗拒,当即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招供了。 他是从六年前开始担任总管,这几年时间里,王大宇跟建奴的合作他都有参与其中。 姜瓖命人写好供词,让总管签字画押,再把总管关起来。 至于真实账本和跟建奴交易记录,花了一些时间也找到了。 到了下午,抄家所得统计出来了,共有白银一百三十七万两,黄金四万三千两,珠宝首饰折价约莫五十万两银子。 虽然家产比黄云发少一些,亦非常可观了。 王家的仓库很大,所存放的粮食不比黄云发少。 王家的骡马、马车亦不少,姜瓖命人把库房中部分金银搬上马车,装载了二十余辆车后,带上一半士兵,运送着回城。 大同南门,这里开设了粥棚,有士兵维持秩序,引导饥民们排队。 粥棚上方挂着一块横幅,横幅上写着“姜总兵施粥”五个字。 今日上午,饥民们中每人都喝到了一碗粥,午后又喝了一碗,现在排队领取第三碗。 喝过两碗粥的饥民们,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他们喝着热乎乎的粥,心里都感激姜总兵。 “姜总兵来了!” 只见在南边,那是士兵和马车队伍,为首一人骑着马,相貌堂堂。 待车队走近,饥民们迎了上来。 “多谢姜总兵!” “幸亏有姜总兵给粥吃,要不然全家饿死了!” “姜总兵是好人啊!” “姜总兵比那恶棍知府好多了!” ………… 饥民纷纷诉说着,脸上挂着感激之情。 士兵们把饥民隔开,不让其过于靠近总兵。 姜瓖走到粥棚里,这里有临时埋锅煮的粥,粥的稀稠度合适,锅下面还有少量炭火烧着,确保锅里的粥始终是热气腾腾。 这里负责施粥的是郭子涛,他对姜瓖道:“卑职按总兵要求来做,灾民们有粥吃,个个都有了精神,都感激总兵之恩。” 姜瓖点点头,亲自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天寒地冻,一碗热粥下肚,舒舒服服。 随即,他带着队伍入城。 饥民们重新排队领粥。 进入总兵府不久,留守这里的把总报告,李智雀那边很顺利,找到了梁嘉宾的罪证,李千总正带着银两回来的路上。 一刻钟后,张发可带着少量兵马返回总兵府,黄云发那边由一名把总带兵驻守。 不久后,李智雀也回来了,带着二十辆马车回来。 晚饭做好了,匆匆吃饱饭后,三人来到书房,关上房门密议着。 李智雀道:“梁嘉宾这厮比黄云发差得多,财产只有他的五六成。” 即使只有黄云发的五六成,抄家的价值也有一百七十万两。 再加上黄云发、王大宇,查抄三家累计所得七百万两。 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崇祯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张克发道:“三家七百万两,再加上其他五家,应该会超过两千万两。” 李智雀道:“范永斗名气大得很,不知他的家产有多少?” 在明末,晋商的知名度仅次于江南商人,作为八大晋商之首的范永斗,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商界中无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姜瓖道:“范永斗这个大汉奸,由我亲自解决,到时候就知道了。” 对于范永斗的身家财产数额,三人都有很大的好奇心。 姜瓖觉得,范永斗的家产或许有上千万两。 张发可道:“大哥,我们得了如此巨大钱财,该向朝廷上报多少?” 李智雀道:“反正不能上报太多,具体数额只有我们三人知晓,皇帝陛下无从查证。” 姜瓖说道:“我们只需上报三成,便可对陛下有交待了!张家口和朔州那边,暂时还不知晓这边发生的事,我们动作要快,要不然等其他五家知晓情况,就来不及了。” 要是被范永斗等人知道大同的黄、王、梁三家被抄家,肯定会销毁罪证、转移财产、逃跑,姜瓖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他决定,明天一早,由他亲自带骑兵赶往张家口,由李智雀骑兵赶往朔州。 朔州位于大同西南边,相距二百余里,那边属于大同镇的防区,大同官兵可来去自如。 张家口属于宣府镇防区,位于大同东北边,相距三百余里。 一旦姜瓖率军赶到宣府镇辖区,势必会被宣府总兵王承允知晓。 范永斗有极大可能跟王承允勾结,前去查抄范永斗,有可能会被王承允阻挠,姜瓖既惦记范永斗那不计其数的家产,亦憎恨这种无耻汉奸,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无论有谁敢阻拦,都动摇不了姜瓖的决心。 目前,大同镇有战马一千六百余匹。 姜瓖决定,由他和李智雀带五百私兵骑马先赶往目的地,各由一名千总带一千五百步卒作为后续支援。 姜瓖赶往张家口,不是一两天就能回来,大同的钱粮保管交给张发可。 “贤弟,我不在时,大同这边事务就交给你了!” 张发可道:“大哥,你放心去张家口,我一定把事情办好。” 就算书房房门被关上,三人说话的声音都不大,提房隔墙有耳。 随后,姜瓖传达命令,召集把总以上的军官前来。 军令传达下去,军官们迅速赶来。 领取到军饷的军官们,对军令高度服从。 总兵府正堂,姜瓖坐在正中最上方,武将们坐在左右两旁。 姜瓖明确告之,明天他和李智雀分别要带兵赶往张家口和朔州。 至于到那边有什么事,暂时需要保密,他没有明确说出。 兆辉问道:“不知姜总兵赶往张家口有何要事?总兵刚就任,大同这边需要您镇守!” 姜瓖道:“这事需保密,暂时不便透露。我不在时,由卢邦南负责防务和招募新兵,由张发可掌管总兵府和钱粮。” 卢邦南和张发可齐齐起身领命。 如果按照原本卫所制度,大同镇下辖十四卫、三个所,要是卫所军户、士兵都齐备,人数有八万余人。 在九边重镇中,大同镇、宣府镇、蓟州镇这三个重镇军户数量最多。 但是,明末卫所制度已名存实亡,绝大多数军田都已被军官侵占,军户逃亡得七七八八。 包括大同镇在内的九边重镇,基本上都实行募兵制,大同镇上报朝廷的兵员员额有三万人。 实际情况是,在上任大同总兵王朴期间,实际兵员只有两万,剩余一万被吃空饷了。 目前大同兵、私兵加起来,姜瓖只有六千五百人,计划先把兵员扩充到两万, 姜瓖计划着,大同镇兵员先招募到两万,训练成军后再扩充到三万。 现在有钱有粮食了,姜瓖也希望一下子扩充到三万,但是,这不能一蹴而就。 打造火器队伍,需要全新的训练方式,就算是原本的六千五百官兵都要重新操练,何况是刚招募的新兵蛋子。 要在三四个月短时间内操练出合格队伍,两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姜瓖目光移向兆辉,说道:“兆千总。” 兆辉霍地站起,向姜瓖抱拳道:“末将在!” 他已归服于姜瓖,很乐于姜瓖向他安排任务。 姜瓖道:“你率一千五百步卒跟我同时出发前往张家口,我亲率骑兵先一步赶路,你率步卒全速赶路。” “是!” 兆辉接令后坐下。 姜瓖再向名叫戴中天的千总传令,带一千五百士卒火速赶往朔州,听候李智雀的指挥。 姜瓖又再宣布,将张发可和李智雀的军职,由千总晋升为参将。 部将晋升可以由总兵提出,上报朝廷,需要兵部批准后才能生效。 姜瓖是自己花钱养兵,人事任命无论兵部有没有批准,只要他做出的决定,都会产生效力。 接下来,再商议招募士兵事宜,姜瓖明确招兵的标准,基本的考核,让卢邦南严格执行。 至于士兵训练,等姜瓖回来后再开展。 李智雀带五百士兵查抄王登库、靳良玉、田生兰三家,姜瓖带五百兵查抄范永斗、翟堂,兵力显得有些不足。 做这事有一定挑战性,就算兵力不足也得完成,绝对不能让汉奸逃跑、不能让他们转移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