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唐第一主播 >>第十二章 仇人真多呀
“那么可不可以加派一支部队去配合李行周呢?” 参军将军刘韬说。 行军司马卢玉伦立刻摇头。 “不行,一来时间不够,二来人太多,声威太大,恐怕敌军会提前有所现,毕竟那一带不适合藏人。” “李行周要藏这八百人已是不易,再要加人,只怕弄巧反拙。总之,如此仓促的进攻是不可行的计划。” 一时间,各路将军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此刻攻打,正是大好时机,不可错过。 有人认为风险太大,不宜妄动,最好等薛楚玉来了之后再做打算。 众位将军各持己见,偏偏还各有各的道理,连薛讷都觉得头痛无比。 他虽然是大元帅,但是真正能指挥动的也只有左卫的五万兵马、薛家兄弟罢了。 卢玉伦、封常德一个出自范阳卢氏,那可是五姓七族的卢家啊! 在他心中,其实李行周的计划的确是大有可乘的。但是行军司马卢玉伦的反对,却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还有行军长史封常德,他不比卢玉伦和参军将军刘韬势力大。 但他驻守陇西多年,屡立战功。 虽然官职比自己小一级,但在陇西一带,却享有极大的声望,对吐蕃军的情况也了解甚多。 他的意见,显然远比卢玉伦和参军将军刘韬来得重要得多。 这让薛讷很是郁闷,看来李行周在科举一事上,将五姓七族得罪的狠啊! 争执不下中,参军将军刘韬叹了口气,深深看了行军司马卢玉伦一眼: “对于立功之人,我等见死不救的做法,一旦为天下人知,只怕会令人心寒吧?” 阴狠的诡谲,在卢玉伦的眼中一闪即逝, 他冷笑道:“你我不说,天下谁人能知?” 下一刻,他的眼神已经落在了崔安柿的身上。 崔安柿的心中一跳,一只手已经悄悄地摸在了刀上。 “看来卢司马是想杀人灭口了。只要杀了我,则不救薛五将军一事,从此再无人知道。” “非但如此,还可以将夺下鄯州城一事的盖世奇功揽在自己的身上,当真是打得好算盘啊。” 崔安柿也不傻,凡事将薛楚玉拉出来顶着。 他虽然平日里轻浮,但是事情涉及生死大事,崔家的优良基因终于发挥了用处。 对于薛讷而言,你可以不救李行周,但是不能不救薛楚玉啊! 卢玉伦仰天大笑。 “你身为士兵,见官不拜,是为无礼。兵器不解,还面带杀气,更是有谋反作乱的嫌疑。杀你以正军威,那是理所当然。” “至于这鄯州城的功劳嘛,有薛五将军在此,自然是薛五将军胸怀丘壑,运筹帷幄,指挥有度得来的战果,天下又有谁敢不服!” “恭喜薛大元帅,薛家又添一员虎将!” 卢玉伦说完,尽然还向薛讷祝贺起来。 这一番话,说得众人皆心惊,果然世家大族出身,杀人都不用刀子的。 就连薛讷都意动神摇起来,比起李行周,似乎薛楚玉的前途更重要一些。 薛讷确是很看中李行周,但是如果有机会让薛楚玉一展宏图。 薛讷觉得这个机会不应该错过。 “原来世间还有如此卑鄙无耻之人。” “想不到范阳卢家,竟然也会行苟且之事而出堂皇之言.这杀良冒功的行为,我大唐还从未有过呢!” 这时柿子也急了,虎目中爆**光,大声骂道。 看到柿子气急败坏,卢玉伦得意的说到。 “事关重大,我军准备不足,各镇兵马新到,休整未毕,攻城器械准备也有所不足,仓促攻城伤亡必大,还需谨慎抉择。我的提议也是为大家着想,还请崔副官不要误解人意。” 他得意的望向崔安柿,好像看个死人。 柿子眉头一挑。 “我出身清河崔家,每天听说家中族长谈论战事,入伍后跟随李学士操练士兵,你真当我对这些一窍不通么?” “不趁机打垮吐蕃主力,死伤就永远不会停!长痛不如短痛,怕死就不要来当军人!” 眼看着柿子竟然和卢玉伦对着干了起来. 争吵愈演愈烈,薛讷气得一阵头痛。 ...... “大帅,不好了,程伯献将军的副将朱文正回来了!” 一个声音彻底打乱了大帐里的众人的思绪。 薛讷诧异的吼道。 “怎么回事,人在哪里,还不赶紧让他进来。” “这...小的这就去将朱将军请进来!” 这名唐军士兵还从来没见过薛讷这么愤怒过。 也不敢多言,快速离开了大帐。 倒是柿子从那名士兵的眼神中看出了些什么。 恐怕程伯献凶多吉少了啊。 朱文正是被四个人用一个木板抬进来的。 当今了大帐之后,薛讷才知道为什么那名士兵会如此为难。 朱文正此时可以说除了一口气在,整个人已经像个半死人了,到处都是刀伤和凝固的血痕。 可想他是经受了多少的厮杀才回到这里。 “文正,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讷此刻心中的惊慌是可想而知的。 他蹲在朱文正身前,示意他将事情的经过说一遍。 朱文正张了张干涸的嘴巴,嘶哑着声音哭道。 “大帅,我们中计了啊,大军刚走到雅隆河谷就遭到了吐蕃人的伏击。” “当时大家想都没有想过吐蕃人会出现在那里,因此直接就被吐蕃人给打蒙了” “后来程将军想要后撤,可是吐蕃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杀出来,将雅隆河谷的入口都堵住了,“我们跑都跑不了啊。大帅,你想办法救救程将军和兄弟们吧,再晚恐怕就来不及了!” 听完朱文正的叙述,薛讷心中那点侥幸彻底没有了。 他突然感觉到一阵头晕,摇晃着。 大唐军方中壮派中,最精彩绝艳的是薛讷,但是最受人重视的却是程伯献。 而私下里,薛讷与程伯献关系也十分要好。 更主要的是,这次两路出征吐蕃,薛讷更多的希望程伯献的梁州军作为一直奇兵来扭转战局。 而现在,一切都不存在了。 别人不知道,但是他薛讷知道。 程伯献明面上是梁州刺史,但是他另一个身份却是节制右骁卫! 也就是说他的梁州军表面上是地方军,可实际上却是大唐重骑右骁卫! 这可是武后经营近十年的西北最强武装了! 薛讷可以预料到,右骁卫这次惨遭埋伏,整个西北再无可战之兵了! 大局崩坏如斯! 如果不是崔安柿眼疾手快扶住了他,恐怕就倒在地上了。 “大帅,请早作打算,恐怕程将军的大军已经保不住了!” 朱文正的话直接刺中了薛讷的痛处,这可是三万大军啊。 三万大唐男儿就这样葬送在了他薛讷的手中。 薛讷无力的做了个手势,四名士兵抬着朱文正往帐外走去。 离开的时候朱文正还嘶哑着嗓子哭喊着。 “大帅,你要替兄弟们报仇啊,他们死的太惨了,也太冤了,我们有内奸啊,肯定有内奸的,大帅你要杀了这帮畜生啊,呜呜....” 朱文正哭的稀里哗啦的,就像是个小孩子一样。 一个曾经铁骨铮铮的汉子居然哭成了这个样子,可想他心中会有多么的痛苦了。 ...... 薛讷推开崔安柿的搀扶,对着帐内大声喊道。 “吵什么吵!” “打!” 程伯献的大军没了,那代表了什么? 那表示吐蕃人可以直接面对陇西一线了。 如果吐蕃人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最危险的就是薛楚玉的前锋军了。 对,最危险的是前锋军。 更危险的是武则天的怒火。 三万梁州军可是大唐在陇西经营多年的战力。 一旦没有,责任可都是在座的各位了。 “大帅,目前当务之急是想办法阻挡吐蕃人东进的路,还有立刻通知五将军,让他们放弃鄯州!” 参军将军刘韬第一个站了出来。 “刘参军,也许你并不知道,此时怕薛楚玉的大军已经和鱼泽布展开决战了!” 薛讷的话就如同一根导火索一样,立刻让整个大帐充满了一种诡异的气氛。 刘韬皱了皱眉头,看来薛楚玉和李行周好像早就猜到吐蕃人的动向了。 可是就凭薛楚玉的军马再加上五千左武卫士兵打得过鱼泽布吗? 行军司马卢玉伦道: “此战以敌后穿插突袭为主,我军十万主力为辅,因此正面我军其实就是一个幌子。” “既然是幌子,就当以虚张声势,震慑敌军为主要手段。表面上采取强硬的攻城姿态,在实际行动中采用保守做法,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我反对!” 参军将军刘韬立刻道。 “薛五将军人数太少,其主要任务是混乱敌军,而非攻城掠地。” “如果我们不使出全力来打,一来,鄯州城的压力太轻,极有可能先全力对付薛五将军。二来,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放出求援烽火,二来,攻城不力,就算薛五将军为我们制造了机会,也很有可能因为我们的原因而造成错失战机,最终失去决战的机会。” “所以,我们要么不打,要打就必须全力以赴,给北门关守军以强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全力应对,这才能给崔安柿以可趁之机。” 行军长史封常德也有些担心。 “可是一旦失败,我军损失必重啊!” 薛讷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考虑损失的时候了。我同意刘参军的看法。我们既然来了,就不能空着手回去。” “这一仗,要么不打,要打,就得全力以赴!” 话音落下,薛讷狠狠一拳,重重砸了几案之上。 作为一代名将,薛讷终于拿出了自己的魄力了。 “传我命令,” “刘韬,听令!” “末将在!” “本帅分你一万兵马,你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鄯州。 如果薛楚玉已经进驻鄯州城,你就协助薛楚玉守住鄯州城。 如果鄯州城已经被吐蕃人占据,那么你只要手中鄯州城以东的要道,切莫擅自进攻鄯州城!” 刘韬结果令箭,拱手道。 “大帅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薛讷欣慰的看了一眼刘韬,果然不愧是少有的大将,遇事当真镇定。 “薛楚卿,听令!” 一名短须的中年将领出列,薛家老三薛楚卿。 “末将在!” “薛楚卿,本帅命你即刻率本部人马返回陇西,并封你为陇西道临时行军大总管,统领陇西、河州、甘州一切军政要务。” “并率人返回洛阳求援,务必守住陇西、河州一线,如若失守,本帅就算是死也要先砍下你的脑袋!” “大帅放心,楚卿定当拼死守住陇西、河州一线,只要我还活着,吐蕃人就别想攻破我陇西城!” 薛楚卿接过令箭很豪迈的说道。 就在薛楚卿想要退下的时候,薛讷有贴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将陇西大营里的党项人约束起来,如有异动,格杀勿论!” “大帅放心,末将晓得!” 薛楚卿明白薛讷的意思,程伯献的事情,如果不是有人通风报信,又岂会如此巧合! 吐蕃人总不能一直在那里等着吧! 吐蕃人又不是天神,又怎么会知道薛讷会派人去鄯州城呢。 所以,唐军这边肯定有内奸,而最有可能会帮助吐蕃人的也就是党项了。 而且当时薛讷发布军令的时候,党项的人也在场。 挺起身,薛讷虎视众将军。 “此战,我军若胜,则吐蕃国从此门户大开。大唐百年梦想,将因今天而实现!一切,就拜托诸位了!” 众将军齐声应是。 一声轻诧,马鞭落下,**战马出动人心魄的长嘶,踏出条条尘烟。 薛讷赫然转身,大声下令。 “动员大军,即刻出发!!!” 战争的命令来得如此突然,时间又如此紧迫。 平西大营内鼓号吹响,声音绵延百里。 旗帜飘摇,招展出无数暗语急令。 各级传令官匆匆奔跑,传递讯息,各营,卫以下将官同时得到了一个讯号。 就是拔营出征了! 所有的部队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即定的校场。 十万人的大军调动,在如此匆匆的行为之下,依然有条不紊。 充分展示了大唐将士的高效率机动作战能力和指挥能力。 而薛讷则和他的将军们一起对着地图进行研究。 随着命令的散,所有将军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纷纷告辞离去。 薛讷遥看厅外,那里,是崔安柿如风中的标枪巍然矗立。 薛讷在忙碌着。 ...... 而鄯州城以东的雅隆河谷却早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狭长的山谷中到处都是唐军的尸体。 他们有的是被石头砸死的。 有的是被箭射死的。 很多人死的时候都是睁着眼睛的。 因为他们死的不甘心! 自始至终他们都没办法和敌人面对面的拼杀一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在了山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