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唐第一主播 >>第五十三章 变局
“如果真是这样,那大唐的天下都要乱了!” 李行周说道。 阿保机咬了咬牙。 “如果李浑瑊不是为了要谋反呢?” “毕竟上面还有黑齿将军,这很有难度!” “如果不谋反,那么李浑瑊做这一切事情的目的也很明确,为了打击和对付郭元振与敬晖,以免他们在这一次北伐得胜之后功劳太大,从而威胁到他的地位。” 李行周说道。 “首先,这两位大将都是并州大都督府辖下的军镇统帅,是李浑瑊的下属。属下的风头盖过了上峰、让上峰无力控制与管束,打压是必然。” “其次,武承嗣需要一个支援,一个在朝廷外的强壮的武力支援。” “或者说,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原来如此!” 阿保机很惊讶。 “难怪老将军那一刀砍下去,砍得那么果断!” “他根本就信不过李浑瑊甚至巴不得李浑瑊去死!” “他很是怀疑和担心自己一但奉命入城,就有可能会落入圈套被陷害,或是被夺去兵权......” “那么,无论那一封调他入城的军令是真是假,他都肯定不会在这时候听从并州大都督府的调谴。” “我的那些话一说,老将军再顺势将那个王伯元当成发动兵变的乱臣贼子一刀砍掉,反倒能让自己获得主动。” “至少再要出兵并州去平叛,他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了!” “没错。” 李行周说道。 “所以,我才要去找老将军敬晖。”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这时候,他绝对会跟我们站在一起!” “好玄哪!” 阿保机想起来都有一点后怕,当时那一刀几乎就是抹着自己的喉尖过了,吓出一身冷汗。 这世上莫非还会有谁真的不怕死?…… 看似偶然与惊险,原来早在必然之中。 敬晖的刀子绝对不会砍在我的脖子上。 会砍在李浑瑊的心腹、王伯元的脖子上! 偶然? 必然! 玄之又玄!! 阿保机都不再细想。 政治真是太凶险了!远比明晃晃的杀人刀,要凶险得多! 还是契丹草原好呀! “果然是无毒不丈夫!再者计中有计,环环相扣,我们的对手真的很强大!” 李行周深吸了一口气。 “我已经轻敌过一次,不想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 “所以,我已经把事情想到了最严峻、最糟糕的境地。” “如果真相就是这样,那我们还能如何应对?” 阿保机说道。 ...... “桓彦范将军和好些兄弟都被当成崔晔的党匪抓了,危在旦夕。” “眼看就要天亮了,一但大都督府在天亮之后开榜放文昭告军民。” “那我们这些人都要变成乱臣贼子,有口难辩。” “还有老将军敬晖,他已经一刀杀了前来传令的大唐将官,同样也是犯下了大罪!......” “我们所有人,眼看都将完败!” 听到这些话,李白狮的脸都有点发白了。 “鄯侯,我们逃吧!隐姓埋名逃得远远的,再也不回来了!” “逃?” 李行周忍不住大笑了两声。 “眼看着这一幕扑朔迷离的大戏就要揭开压轴的真相。” “这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役就要分出最终的胜负。” “这一切都将是由我来亲手经手...... 我,为什么要逃?” ....... “现在你是代表朝廷的律法,在查问今日大都督府里发生的案件。” 李浑瑊很是虚弱的躺在床上,侧脸看着张九龄,一副气若游丝的样子,慢慢说道。 “我们,一切公事公事。” “好。” 张九龄简单道。 “那么,就请李长史先把你遭遇的情况,对本宫详细一说。” “好。” 李浑瑊答应了一声,说道。 “下午的时候,我建安王武攸宜进来告诉我说,有朝廷御史来纠查一起军中逃兵的案件。事后,又强烈要求面见老夫,说有重要的军机与老夫面谈。” “没错。” 张九龄道。 “要见你的那个人,就是我。” “可是崔晔不让老夫与你相见。” 李浑瑊说道。 “为什么?” 张九龄问。 李浑瑊叹息了一声,说道。 “因为他在老夫病重的期间,仰仗着老夫对他的信任和暂时委托的各项权力,干出了很多败坏律法朝纲的事情。” “一但你我二人当面对质,他就要原形毕露、死无葬身之地。” 张九龄眉头一拧。 “既然如此,李长史为何不早做应对?” ...... 军营中,帅帐里。 老将军敬晖单独会见李行周。 听他前后仔细的分析了一通,良久无语。 李行周看了一眼帐外,天边现出了一丝鱼肚白。 就快要天亮了。 “鄯侯,依你所言,老贼从一开始就在摆布陷阱,要构陷老夫与郭元振?” 敬晖道。 李行周点了点头,“郭元振被陷害,已是事实。” “老将军的危险,近在眼前。” “此前朔州一役的惨烈与凶险,老夫已然听说。” 敬晖说道。 “老贼真不是东西,居然弃军国大事于不顾也要陷害郭元振。” “郭元振辛辛苦苦带出来的一支百战铁军。” “整整一军的人马共计一万二千五百人,居然杀得只剩五千残卒了!” “若非是鄯侯奇袭突厥王帐成功。” “郭元振还会把朔州都丢了,甚至死在突厥人的手上!” ...... “老贼够狠的!他就不怕事后朝廷找他算帐吗?” “他当然怕了。” 李行周道。 “所以他假装病重无法理事,把军政大权暂时委托给了一直都有权欲野心的崔晔。” “然后,建安王武攸宜再用各种方法取得了崔晔的信任并与之达成了合作,从旁牵制与指使崔晔。” “他们串通一气把崔晔当成了傻子来使唤,假借崔晔之手去发号施令干尽了坏事。” “事后如果朝廷要追查下来,李浑瑊顶多只有‘用人不当’的过错。” “该要承担所有罪名的,是替死鬼崔晔!” 敬晖双眼一瞪。 “这么说,崔晔就和那个被老夫砍掉脑袋的果毅都尉一样。” “都是他们利用的替死鬼?” 李行周点了点头。 “如果不出所料,在朝廷展开追查之前,崔晔也会死掉。” “只有死人的嘴巴是最严实的,死人不会跳出来反水翻案。” “老贼,够毒!” 敬晖一掌拍到了桌几上。 “老夫一时不查,居然被老贼借刀杀人,替他宰了那个王伯元!反倒让自己,落下了一个滥杀将官的罪名!” 李行周笑了一笑,说道。 “其实,就算老将军不宰那个王伯元,他也活不了多久。” “他倒是该死,但老夫却是中了计、倒了霉!” 敬晖很恼火。 李行周说道。 “李浑瑊肯定知道,当老将军看到郭元振的遭遇之后,一定会提高警惕严加防范。” “并州大都督府里的那一场兵变,的确是一石三鸟的高招。” “那不仅是成功的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到了崔晔的身上,还让李浑瑊与建安王武攸宜有了一个好的大搞诛连铲除异己的借口。” “并州大都督府里的很多官员都在这一场兵变当中,被污指为崔晔的同党而下狱了。” “就连桓彦范将军和李某这样的小角色,也因为一些旧怨而未能幸免。” “当然,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对付老将军!” “他们想把老夫也一同构陷诛连进去?” 敬晖的一对虎目斗然瞪大。 “他们的计划,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李行周微笑道。 “我猜测,他们在派王伯元来送军令之前,就已经摸透了老将军的脾气和此刻的戒心,并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老将军如果依照军令所言去了大都督府,那等着老将军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崔晔同党’的罪名。” “就算大都督府无权正式对你定罪处罚。” “但是李浑瑊这个主管军法的行军长史,至少有权先将你收押调查。” “同时,老将军的兵权肯定是要交出来的!” 敬晖冷笑。 “除非老夫活回了三岁的时候,否则岂会如此听由他们摆布?” 李行周扬起两根手指。 “所以他们有了第二手准备。也就是眼前的情况......” “老将军嗅出了军令当中的危险信号,看出了并州大都督府里是在发生一场兵变。” “于是违抗军令斩杀使者,准备前去带兵平叛。” “没错。” 敬晖说道。 “行军长史都被杀了,不是兵变是什么?” “老夫身为一名带兵的将军,维护州县保护百姓、确保都督府衙门不被奸人控制,这都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 “老夫当然有充足的理由带兵前去平叛了!” 李行周呵呵一笑。 “但是,当老将军带兵杀进大都督府,发现李浑瑊并没有死,那又当如何?” 敬晖的脸皮都颤了一颤,咬咬牙,说道。 “那老夫就真的是违抗了军令、杀了传令的将官。” “并且擅自动兵惊掠城池、冲撞官府,有兵谏谋反之嫌!” “......如果李浑瑊当真是在诈死,那老夫就是死罪!” ....... “老夫也是死过一次之后,方才知晓。” 李浑瑊断断续续的说道。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老夫看他崔晔平常很是道貌岸然,也颇为精明能干。” “不料,却是这样的一个卑劣小人!” “李长史,且先不要妄加品评,只说事实。” 张九龄用公事公办的口吻说道。 “据我所知,在李长史卧病之时,并州大都督府的法曹参军建安王武攸宜,一直都在和崔晔一起,主理并州大都督府的各项军政要务。” “在此期间,他还娶了崔晔的女儿为妻。” “李长史,难道崔晔的一切所做所为,建安王武攸宜都能不知晓吗?” “我的确是不知道。” 建安王武攸宜答道。 “我只是一个法曹参军,有自己的责职所在。” “在我职权之外的事情,崔晔大可不必告诉我,我也不敢僭越打听。” “至于娶他的女儿,则完全是我的私事。两情相悦而已,与公事无关!” 张九龄微然一笑,说道。 “那么建安王,你总该是稍稍有所查觉崔晔在滥用李浑瑊暂时委托给他的权力吧?难道你事先就没有半点的查觉?” “九龄御史,你好像问得有点过了。” 李浑瑊出言打断,说道。 “现在应该是讨论老夫与崔晔的问题,你为何要将矛头对准了建安王武攸宜?” “不,本官的矛头不指向任何人,只指向事实的真相!” 张九龄义正辞言的道。 “建安王是李长史最亲近也最信任的人,如果崔晔屡行不轨他却没有向李长史做出任何的汇报,那么建安王武攸宜的动机和行为也就很值得怀疑。” “因此,本官有理由怀疑建安王武攸宜也是崔晔的同党!” 武攸宜正准备辩解。 “你少说两句。” 李浑瑊斥了一声,说道。 “九龄御史,咱们就事论事,崔晔谋害我,确是事实。” “就在几个时辰之前,他走进老夫的卧房说有重要的军务商谈,摒退了老夫身边的医官、童儿与仆婢,然后伸出双手掐老夫的脖子。” “你看,淤痕犹在!” 李浑瑊扬起脖子给张九龄看,的确是有几道乌黑的淤痕。 张九龄不置可否,要伪装出这么一点小细节。 未免太过容易。 “当时老夫被他掐得晕死过去,有一名婢女心细耳尖,听到了房间里的动静于是闯了进来,当场撞破。” “然后,老夫的仆婢们一拥而入,将崔晔抓了个现行。” 李浑瑊说道。 “不管九龄御史是要人证还是物证,一应俱全。” “好。” 张九龄点了点头,心想李浑瑊为官多年,肯定是深知一切法律程序。 办案讲究的是证据,纵然办案之人心里有一万个怀疑,也大不过摆在眼前的证据。 眼下就算我明知道李浑瑊脖子上的伤痕和那些证人都是造假。 但是在证明这些证据是造假之前......只能采信! 张九龄只能在心里骂了一句,果然是熟知门道,老奸巨滑! “这就是老夫能对你说的。” 李浑瑊说道。 “至于在老夫病重的期间崔晔干了一些什么,九龄御史自己去查吧!” “该是老夫承担的责任,绝不推脱。” “该是算到崔晔头上的,老夫也绝对不会代他受过。” “好,本官现在就去提审崔晔。” 张九龄报了一下拳。 “告辞。” “建安王,陪九龄御史同去。” “是。大人安歇静养,先请告辞了!” 二人离开了李浑瑊的房间,张九龄心里就在想。 李浑瑊一口咬定崔晔是要亲手掐死他灭口。 那就等于是把所有的过错全都推到了崔晔一个人的身上。 那崔晔又该怎么说呢? “九龄御史,请跟我来。” 建安王武攸宜依旧在前引路。 “事发突然,崔晔被擒之后就地关在了大都督府里,离此不远。” “好。” 二人在大都督府里穿行了一阵,到了一个待客的别院。 有一些军士在这里严密看守。 “打开房门。” 建安王武攸宜指使军士。 打开了一个巨大的铜锁。 门刚刚一推开,张九龄就看到一双 …… 悬空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