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唐第一主播 >>第六章 两小儿辩日
大唐从来不缺诗人。 但是,当今诗坛上论才华声名堪与东方虬比肩的仅有七人而已。 七人是不是很多? 不,掐指一算,根本就不多。 武后尝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赐以锦袍。 这句话说的是东方虬很厉害,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那就是: 俄,之问诗献,後览之嗟赏,更夺锦袍赐之。 对,其中这个比东方虬还厉害的就是宋之问。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一次游洛阳龙门,武后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后赐锦袍。 及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 此中予夺,既反映了武后对靡丽颂德诗风的提倡,也表现了宋之问这时的创作方向,对他的声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宋之问这个人功利心太强,此时就一门心思的想做武后的宠臣。 武周时期,宋之问不仅扈从武后朝会游豫,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 这样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渐沉溺和堕落,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中。 所以这种青楼之间的争风吃醋,根本引不起宋之问的丝毫兴趣。 剩下还有个陈子昂,就是那个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 但是人陈子昂格局不在这,而是在天地。 陈子昂家中豪富,人又以直臣自诩,满腔心思都在国家社稷上,平日里到教业坊来都很少,更别说让他做某人的专属诗客了。 去掉这两人,还有五人。 其中“文章四友”中的苏味道、李峤是想都不要想了,这两人如今仕宦正顺,官位极显,请一位六部尚书级别的官员参与青楼争锋? 这怎么可能! 舍此两人,四友中还剩杜审言及崔融二人。只是那杜审言亦是官居洛阳丞,实是京兆衙门里仅次于京兆尹的二号人物。 加之此人素以才高自恃,有傲世之疾,别说他正做着这么大的官儿,便是落魄江湖,以他的性子也是必不肯受邀的。 剩下的最后一位崔融官儿倒是不大,奈何他是东宫属官出身,且深得前主子的赏识。 而他这位前主子就在两年前刚被圣神皇帝从帝位上撵下来,如今正是深忌之的时候。 试想崔融如今的处境该是多么尴尬,其人收敛着淡出众人视线尚且来不及,如何敢来凑这必然会轰动神都的热闹? 堪与东方虬争雄的七人中,文章四友及陈子昂是彻底没希望了。 那最后以为是谁? 那是写出鹅鹅鹅的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了。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 他还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他起草着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 骆宾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 骆宾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晚笑堂画传》 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 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对,你没有看错。 此时的骆宾王正参与徐敬业的造反中,哪有什么功夫管这些事。 如此这般的数下来,鱼幼棠实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这也是她所在的青楼耗时良久却依然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不是不明白输给李白狮的根源所在,也不是吝啬不舍得花费,而是……遍数洛阳城,乃至整个天下,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 大唐三百六十州,外加那八百羁縻州,当今之世,除了文章四友以及陈子昂、宋之问、骆宾王之外,还有谁堪与东方虬争锋? 难倒是眼前这个月白道衣的少年? 任鱼幼棠再怎么破罐子破摔,再怎么敢想。 也无法把李行周放到能与东方虬比肩的地步。换了这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 脑子里纷纷杂杂的闪现过这些后,鱼幼棠心中被李行周的自信激发起的希望随即黯淡下去。 冷静的思考之后,这少年……终究不过是一个自大的狂生罢了! 与东方虬争锋,怎么可能…… “好了” 李行周写完后转过身来,却见沈鱼幼棠愣在了那里,脸上一副心灰若死的表情。 他也没凑过去,淡淡一笑的回了坐处,复又满斟了一樽波斯葡萄酿。 反倒是柿子在一旁一边磨墨一边津津有味的读着。 练被墨汁污了手都没发觉。 良久,琉璃樽中那两尾小冰鱼都要融尽的时候,鱼幼棠才从自己的思绪中走出来。 既然写都写了,还是看看吧! 缓缓的挪动步子,鱼幼棠走到书案前低头看了下去。 当时柿子正在沉迷在李行周的笔画中,忽然感觉一阵暗香袭来。 柿子抬头一看,他念念不忘的大白兔就在眼前,他当时鼻血就要上涌。 幸亏李行周一把扶住他,不然他辛苦维持的形象,就毁于一旦。 “彘哥儿?” “这黄河我知道,那雾都是哪里啊?” 柿子从李行周的歌词中抬起头来,疑惑的看向李行周。 “嘘~” 李行周给他做了个手势,让他不要打扰大白兔。 留在房中侍候的绿珠看看自在惬意的李行周,又看看那边无言静默的鱼幼棠,心里担足了心思。 跟在鱼幼棠身边也不是一两日了,绿珠总还是有些见识的,也知道东方虬在诗坛究竟是个什么地位。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同样不相信这个叫做李行周的少年能与东方虬争锋。 只是这公子和那位呆帅呆帅的柿子公子,的确是……不错的。 只盼着小姐看了他写的歌诗之后,别恼羞成怒撵了他出去才好。 读书人总是好面子的,若是这样的事情再一传开,难保他不会成为笑柄,这或许就会耽搁他的科举前程了。 绿珠心里嘀咕着,也就份外留意鱼幼棠的动静。 只是让她奇怪的是,一首歌诗能有多少字儿?小姐分明已经看了许久,怎么还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当她看到鱼幼棠脸上竟然起了一层红晕的时候,所有的担心都落了地。 坏了坏了,小姐必是气怒攻心了,这一发作起来,便是唤人来将李行周叉出去也是保不准的。 绿珠急急的向李行周点了个眼色,示意他自己赶紧走了便是,虽然有些狼狈,但总比被人叉出去要好吧。 让绿珠郁闷的是,那李行周分明看到了她的眼色,却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还冲她和煦的笑了笑。 绿珠心下一叹,快步到了鱼幼棠身边,心里急速的想着该怎么帮那李行周弥缝才好。 她刚刚走到,还不曾开口。却见沈鱼幼棠猛的转过身来,亮得可怕的双眼紧盯住李行周, “这是曲子词” 绿珠看着小姐极速起伏的酥胸,再看看她那脸上的涨红,以及那亮得可怕的眼神…… 不对呀,这不像气怒攻心,倒像是狂喜过度的迹象。 难道说……这……这怎么可能? 李行周小口的品呷着美酒,依旧是清清淡淡的声音道。 “听说李白狮的歌喉是以婉约深情见长,这样的歌喉来唱东方虬华美典丽的宫体歌诗正是相得益彰。” “而鱼幼棠姑娘的歌喉则是以明丽动人,这样的歌喉特色若是也去唱时下流行的宫体,那无论如何是唱不赢李白狮的。” “此事非关技艺高低,而是天赋各有所长。” “而小生这首诗,最适合关东大汉手持快板吟唱,现在只是为了救鱼姐姐一时之急才拿出来罢了。” “我只有诗却无曲,该谱出什么样的曲子才能与诗珠联璧合,少不得还要劳动贵楼诸位高手乐工好生思量了” 李行周说的这些对于堪称歌舞大家的沈鱼幼棠自然是一点就透。 复又回过头去将李行周写的这首曲子词好生看了一遍。 鱼幼棠还是提出了几个疑问。 “翻开你人生的简历 发现你啥子都没得 该如何看待你自己 时间该咋个切支配” “奴家有句话不值当讲,李公子的前面那句“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堪称传唱佳作,而这后面几句话是不是有些莫名?” 呃 就知道会这么麻烦。 李行周内心一阵无奈,但是他还是很坦然的说道。 “当年我在蜀中游学,见两小儿辩日。。。” “啊,不,见一少年口中吟唱这几句乡间俪语,虽然粗鄙不堪,但是细细读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彘哥儿,你啥时候。。。。见两小儿便日了??” 柿子正准备问李行周什么时候游学蜀中,但是被李行周一个眼神给吓住了,立马改了口。 而鱼幼薇的心思却没有注意到。 她的心情不仅没有平静下来,一颗心反倒是越跳越快。 自十二岁出道以来,这些年里她不知唱了多少歌诗,只凭感觉也能觉察出这首莫名其秒的诗的份量…… “绿珠,速速将大娘那几位请来,请她们一并将乐器也都带了来此” 绿珠听到吩咐立马转身就走,堪堪走到门口。 鱼幼棠的声音又追着过来了。 “请了那几位之后一并去账房支领百贯钱财,为李公子润笔” 一百贯!!! 即便是在洛阳,这也算得上一笔很拿得出手的钱财了。 那李公子究竟写了什么,竟让小姐舍下如此重财! 什么样的歌诗竟能值得上一百贯?! 难倒这位清清爽爽的李公子真能与东方虬争锋?! 这……这怎么可能嘛 带着满心的疑惑,绿珠快步出了香闺。 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