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唐第一主播 >>第二十九章 大唐的第一次科举

第二十九章 大唐的第一次科举

当青衿学子们在刀刃枪锋之前做出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抉择后。就注定了这统军军将必须做出同样看似简单到极致的抉择: 进? 还是退? 是刀枪齐出,血洗长街,以泠泠兵锋荡平暴乱 还是分开兵锋,让出道路,任青衿洪流滚滚向前 人生总是在应对着无穷无尽的选择,有很多选择可以随意,有很多选择可以逃避,但有一种选择却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一念之间,生死立判。 这是毫无退路的选择,这是你永远都不想碰到,碰到之后就无可选择的选择。 这是:抉择! 后方的命令依旧没有来,这个素来多是领命行事的统军军将,就这样硬生生的被逼迫着去做一个注定将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还是退? 还是死? 他抉择的结果不仅决定着这些青衿士子的生死,同样决定着他自己的生死命运。 能在当今圣神皇帝严密掌控的禁军中做到统军军将,能在今天被帅爷点中来执行这样的任务,这个军将的头脑绝对不笨,他完全能想象到,刀枪齐出,血染长街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今天参与暴乱的人太特殊,看看那一片的青衿,这可是天下各州贡进神都的士林俊杰,是天下读书人中的精英种子啊。 如果这些人在他的手中被屠戮…… 退? 怎么退? 这片暴乱洪流要去的地方是皇城!是宫城!而那里正是禁军存在的全部意义,是需要他们用血和生命去扞卫的地方,身为禁军军将,此时此刻他要怎么退? 他这一退,若是这片青衿洪流滚滚浩荡到皇城乃至宫城里做出什么事来…… 后方的命令依旧没有到 统军军将额头上的燥热几乎是在瞬时之间就被激成了汗珠,冰冷冰冷! 进退两难之际,天人交战之间,禁军军将那已经挣扎到狰狞扭曲的眼神对上了李行周的眼神。 眼神碰撞,无声处,分明有滚滚惊雷炸响。 两个被逼到生死一线的男人,两个必须在生死之间做出抉择的男人就这样以意志为刀枪,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就在这意志的对撞溅起滚滚无声惊雷之时,李行周迈步,以赤手空拳的血肉之身向刀刃枪锋逼去 生死之间,李行周做完了他所能做的一切 生死之间,李行周以这一个不退反进的迈步,做出了最终的抉择 围观百姓血气上冲,干涸的眼睛里硬生生被逼出泪水 贡生们势已疯狂,充血的双眼中热泪奔溅 间不容发之际 另一个同样是干涩到嘶哑的声音平地惊雷般暴喝而出: 退! 这是当今圣神皇帝即位之前从东北边军中抽调回的最嫡系锋锐,军如其数,号为“万骑”。这是有唐三百年间最锋锐的禁军;他们展布开的是一个早已演练过无数遍的阵形,军令一下,整个黑甲军阵几乎是如退潮般向长街两边分缩而去,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甚至有着震撼人心的美感。 那支冷芒闪闪的制式单钩矛就在距离李行周脸庞一掌处蓦然退去! 没有了刀刃枪锋的阻挡,没有了铁甲军阵的阻挡,李行周面前的长街再次空阔起来。 前方,皇城已清晰到似乎触手可及! 目睹禁军军阵行云流水般的分退,脸上泪水都没来得及擦拭的围观百姓们心头猛然一松,进而忍不住的就欢呼出声了,这欢呼的声音是如此之大,大到他们似乎是刻意要借这欢呼把心底刚刚逆冲上来的那一股血气吐出来,发泄干净。 青衿洪流中,贡生们也在欢呼,一边任由眼中的泪水流的更多更快,一边竭尽所能的欢呼。 这一刻,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很强大,很强大。 耳听着这能把整个神都包裹进去的山崩海啸的欢呼,奉令退往长街两侧的禁军军士们在放松高度紧绷的身体时,也不约而同的长出了一口气。 不知怎的,这批曾在东北边境上鏖战多年,于枪林箭雨之间也不曾稍稍皱过眉头的铁血汉子,这批被圣神皇帝亲自选中调入神都的百战精锐刚刚竟然害怕了。 适才的他们展布开阵形后,虽然未奉军令便如铁石般的不动如山,但他们冰冷外表下包裹着的铁骨丹心中实实在在的害怕。 害怕听到那一声曾经无数次让他们热血沸腾的军令: 杀! 他们害怕杀人吗?不是,害怕杀人的人进不了这支名外“万骑”的锋锐之军。 他们害怕被杀吗?也不是,害怕被杀的人早已经死在了“汉家烟尘在东北”的东北边疆上。 从不知害怕为何物,从不怕杀人与被杀的禁军铁汉们这次却害怕了。 为什么?这些粗糙的风霜汉子说不明白原因,他们唯一知道的是刚才那害怕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真实到一旦听到“退”的军令时,他们竟然第一次在退军的时候如释重负了。 军士们如释重负,一个领兵的校尉看着浩浩荡荡继续向皇城挺进的洪流却是急了,凑过去向那领军军将道:”大人……” 那领军军将此刻似是经过了一整天的鏖战般疲累到了极处,校尉方一开口,便被他扬手给阻止了,他的声音里有着无限的落寞,也有着无限的释然,“如果一定要死,那我宁可选择一个更好的死法儿!” “至少让那些祖宗们不至于因为我被人痛骂;至少让我那两个也在进学的小崽子不至于被同窗们唾弃,被那些《》不起!今天我退了,哪怕明天就死,这两个小崽子也会一辈子记着我!今天我若杀了,哪怕明天就升官,或许他们也会瞧不上我,也是一辈子啊” 言至此处,那领军军将落寞释然的一笑,“老子一生自负着即便算不上英雄,至少也是个好汉,要是混到连亲儿子都瞧不起的地步,这还算他娘的那门子好汉,与其如此,老子还不如这一回就死了去球,至少死的是个好汉” 听着这话,再看看军将那落寞却又释然的笑容,校尉苦笑了一声,什么都不曾再说,什么都不曾再劝。 看着身前战马下滚滚而过的青衿洪流,校尉与那领军军将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前方不远处的皇城。 金碧辉煌,巍峨高耸, 此刻,再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及时赶到了。 他们身前这支正向皇城挺进的青衿洪流已不可阻挡! …………………… 时值正午,金碧辉煌的皇城城头沐浴在初春的阳光中,益发高大巍峨,不负神都之名。 皇城宣仁门城楼上,当值的禁军将领看着城楼下越来越近,气势越来越壮的青衿洪流,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但相比长街上那个统军袍泽,这将领虽然眉头深锁,心里却是要松快多了。 这是因为有那个站在他身前,他不时会偷瞥一眼的人在。 那是个女人。 跟随了圣神皇帝十五年,距离圣神皇帝最近的女人。 有这个女人在,一应决定自然有她做主,决定的对,自己雷厉风行的执行,事后还能少了劳? 决定的错,同样是雷厉风行的执行,反正凭她的身份就是天大的错也扛得住,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不用被逼着在进退之间做生死抉择,这个宣仁门值守将领跟长街上的那个袍泽相比,真是幸福的太多了。 太平公主手扶着城垛子静静的看着下面,自接到禁军统帅飞骑报进的消息,圣神皇帝向她点了点头后,她就动身到了这里。 到的那一刻,恰好是青衿洪流与禁军碰撞最激烈的时刻。走上城头的她也就堪堪看到了赤手空拳的李行周以血肉之身逼向刀刃枪锋的那一幕。 她当然看不清李行周的样子,但登高望远,青衿洪流距离皇城又近,今日的天气又实在是好,所以虽然有些模糊,这一幕她还是赶上了,看到了。 太平公主亲眼见证着武则天一步步变成了整个大唐的主宰,也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中数不尽的阴暗争斗与鲜血杀戮。 尤其是在亲眼看到天后踩着两个亲生儿子的尸体后。 这也是她的哥哥啊! 这世间许多在别人看来要塌天的事情在她眼中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虽然是个女人,虽然只有二十出头岁,但因着过往的那些经历,太平公主自然而然养成了一股泰山崩于前也能不稍改色的静气与大气。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登上城楼乍一看到李行周主动逼向禁军的刀刃枪锋时,脸上居然露出了动容之态。 只当过这个动容与李行周究竟有多大关系,就真有些说不清楚了。 霎时间,太平公主突然有些好奇,好奇这些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贡生们到底在喊着些什么,以至于让他们如此的狂热。 说来好笑,或许是因为离得太近,也或许是因为这声音太大,所以反倒是听不清楚了。 没过多一会儿,派下去就近打探的人回来了,回报的清清楚楚: “请圣像,入皇城,朝天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那探信者的回报还在继续,太平公主的心思却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看过太多的权谋手段后她更是无理解。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那样做便是种下了深不可测之祸还偏要去做,这究竟是为什么? 尽管她知道儒家典籍中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君子之仕,取其义也”的话,但以她的经历无想象上官仪真就是为了这句话最终走上了不归路,甚至不惜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性命。 这个人,这个问题困扰了太平公主太长时间。但现在,此刻,目睹了李行周刚才悍不畏死的抉择,耳听到他呼喝出的那些话后,她似乎理解了一些什么。 飘飞的思绪最终被那个禁军值守将领给拽了回来。 太平公主回过头来。 那禁军将领用手指了指下边的青衿洪流,“他们马上就要到了,咱们要不要关闭城门?或者出动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