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唐农圣 >>第583章 无官未必一身轻

第583章 无官未必一身轻

日上三竿,李世民是被军营外的鼓噪声吵醒,恢复意识的第一反应是头疼,然后,他开始慢慢思考,我是谁,我来自那里,这样的人生哲学问题。 “陛下,您醒了。” “呃,朕昨夜醉酒了?” “是啊!一大坛子,五斤最烈的白酒,您和孙少师两人全部喝完了。” “是吗?朕为何不记不得了?” “孙道长昨夜就过来看过了,还给您和孙少师开了这种葡萄熬制的糖浆,据说喝了可以解酒,还说,您可能有头疼呕吐,不记事的症状,这是喝酒太多引起的反应。” 李世民恍然,他少年时期,也曾有喝酒喝断片的经历,当了秦王之后,就再没有过了,做了皇帝,更是最多喝到七八分醉,想不到昨晚,居然又体验了一回喝断片的情况。 “外面什么情况?” “是那些定襄城的百姓,又来为孙少师鸣不平,求您赦免他了,不过,今天有好多军士都加入了其中,他们都是东征和南征的有功之士。” 闻言,李世民面色一黑,怒道,“孙正明此子,当真可恶。” “呃,这个,应该不怪孙少师吧!您昨夜,不是与孙少师把酒言欢,纵情高歌了么?” 李世民闻言一愣,道,“你说什么?昨晚我们把酒言欢,还唱歌了?” “是啊!敲桌子敲碗的,很闹腾,老奴和屈突统领离的远,没听清楚唱的啥。” 李世民捂脸,拼命的回想,昨夜的场景,但基本都记不起来了,只是有一种不爽的感觉很强烈,“不对,朕好像记得,孙正明喝完酒,就开始骂朕了。” 李世民说完,依旧仰着头想,却始终想不起孙享福到底骂了自己什么,看到床榻边的案几上,放着一本小册子,指了指问道,“此乃何物?” 王得用答道,“昨晚从孙少师的案几上拿回来的,应该是孙少师呈给您的吧!老奴没敢看。” 李世民点了点头,接过王得用递上来的葡萄糖浆,一边喝,一边看起了昨天被孙享福当麦克风,喷的一阵酒气的那本小册子,而越往下看,李世民心里就越发的翻江倒海,尤其是看到后面那句,‘君王独裁天下’的弊端的时候,李世民的心情非常复杂。 “取火盆来。” “呃,这个······。” “让你取来就取来。” 王得用见李世民面色严厉,便忙出了营帐,取了一个燃烧着的炭炉过来,他知道,李世民这是要烧东西了。 果然,李世民直接将那本册子投入了炭炉之中,看到其烧成灰烬之后,才又道,“让三省将房相昨日的奏请用印通过,写成告示,对外张贴出去。” “诺。” 王得用领了命令,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只要这个判罚出去了,军营外面,差不多就能安生了。 “慢着,在圣旨里面加一条,令孙正明为朝廷种植新稻,无诏,不得出九垸县治半步。” “诺。” 王得用唱了诺之后,等候了一小会,见李世民没有了下文,这才躬身退出。 不多时,大营外,竖起了一张告示,大致意思是,孙正明公然抗旨,枉顾国法,其罪当诛,然皇帝念在其有大功于国,特赦其死罪,即日起,罢官,除爵,罚没名下所有百人以上规模的产业,妻,子,女,爵位保留,责令其迁居山南道朝廷新设九垸县,为百姓研发种植新稻种,无诏,不得出县治半步。 然之后,还没有醒酒的孙享福便再度被套上了枷锁,被带到营外,当众解锁释放。 整个事情的结果,都在大家的意料之内,却又有些出乎大家意料的情况出现。 百姓们觉得李世民判罚的太重了,不肯走,西域诸国的代表,包括希拉克略在内,都到了军营外,当众邀请孙享福出任拜占庭帝国的执事长官,这个官职,相当于大唐的宰相,可以统管拜占庭帝国一切内政,波斯王子伊嗣俟,也同样是如此,想请孙享福到波斯是任国相,甚至国师都行。 至于像婆尼,艾布伯克尔这样,在国内并不能当家做主的人,也表示了可以在国内,将他推荐给最高统治者,任最顶级的官职,这倒是让宣旨的王得用,一阵紧张。 迷迷糊糊状态中的孙享福根本没有客套推辞的能力,被同时放出来的张轲等护卫直接带回到了别院。 王得用自然是要将营帐外面的情况汇报给李世民的,得知孙享福在外国人那边的行情居然这么高之后,李世民又生了一会儿闷气,然后让王得用去孙府传旨,让孙享福即日起行,不得拖延。 所以,醒酒之后的孙享福,是乘坐在从定襄去往山南道的马车上的。 “秀儿,咱们这是要去那?” “自然是如夫君所愿,去荆州,种田。”虞秀儿一边回答着,一边还将李世民的圣旨一把塞在了他怀里,让他自己看。 看完了李世民的圣旨之后,孙享福乐呵呵的将其揣进了怀中。 “咱这也算是奉旨种田,终于不用操心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了。” “是么?你看看咱们车队后面的车马人流再说。” 闻言,孙享福一愣,将马车的窗帘拉开,向后方的水泥官道上望去。 我滴个乖乖,那车队人龙,都排的看不到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 孙享福招收让打马在车驾旁边护卫的张轲问道。 “五姓七家,各地士族,一家都不少,都派了人,要跟着我们去山南道,还有,番邦诸国的代表,也派了人来。” “他们这是要干嘛?”孙享福问出了这个问题之后,顿时又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出来。 有人在推动自己竖山头? 肯定是这样的,见到这种画面,李世民一定会很糟心,而这,很有可能是王浩遗留下来的计谋,看来,自己没有了官职爵位,也未必能够一身轻松。 “有人跟他们说,您最初的时候,是幸福村的村长,结果,幸福村,成了天下最富有的村子。 后来,您去岭南引进稻种,结果,短短几年,岭南富的冒油,成了大唐第一财税重地。 再之后,您成了北地的长官,善阳,定襄,则成了天下最富的郡城,就连北地其它几座郡城,也正在崛起之中。 现在嘛!您要到山南道定居了,而且,山南道,也有崛起之势,所以,很多百姓,是想跟着您去山南道发财去的。” “还有这样的说法?” “有啊!善阳和定襄的好多百姓们都信以为真了,准备秋收之后,就去山南道看看呢!” 秋收之后没多久,北地的雪也就下来了,除了在工坊做工的工人,大多数人,都是会选择在家里猫冬的,不过,此前报纸上有宣传山南道大量招收人手筑垸田的事情,现在,从定襄一路有水泥大路直通洛阳,荆州,倒是让许多闲不下来的百姓们动了心思,去那边干几个月的活,可是能挣不少工钱的。 “来吧!都来吧!垸田能尽快的形成规模,对于大唐来说,是能保证长治久安的利器,到时候,可别怪我使唤他们就成。” 孙享福感叹的说着,虞秀儿却盯着他的眼睛道,“夫君现在可不是山南道的大总管了,想要使唤人,只怕是使唤不成了,朝廷稍后会有一系列的任命下来的,听阿爷说,应该是赵公出任山南道大总管。” “长孙无忌?” 对于这事,孙享福倒没有什么意外,江陵城,将会是下一届运动大会的举办地,而且,将会是大唐的第三座都城级别大城池,也是大唐将发展向全国推进的重要一步,长孙无忌需要这样的政绩,才好登上相位,房玄龄和李靖在相位上的日子,已经太久了,在内外无战事的时候,内政能力比较强的萧瑀和长孙无忌,才是李世民宰相的首选,而长于谋略和军事的李靖,则应该是要退居二线。 “咱们有那些产业被收上去了?不需要做个交接么?” 孙享福一向只负责为家里开辟产业,真正的打理,其实都甩手交给属下各位管事,也就虞秀儿和红梅春桃没事的时候,会过过账目,他倒不是心疼有多少钱被李世民收走了,而是怕李世民把这些产业接过去之后,经营不好。 毕竟,就算孙享福自己不亲自管事,但是依照后世成例划定的一些方向,早就给属下的人设定好了。 “哪里需要什么交接?咱家就没有百人以下的产业,所以,全盘都交给了陛下,那些管事的名单,我都呈送给了陛下,稍后,陛下应该会有一番任命,经营方面,大致是不会改动的,咱们,就安心去荆州种地吧!” “呃,白收了咱这么多钱,陛下就没点表示?” “有啊!皇后娘娘明年会让得寿和公主完婚,还有,早些日子,还跟我提及了小妹的婚事,似乎,想将其纳为濮王妃。” “这算表示?让小妹嫁给李泰那个小胖子?不可能,小妹要嫁给谁,只能小妹自己决定······” “夫君,您现在是一介草民,哪里能够拒绝皇家。” 孙享福闻言一愣,有些尴尬的道,“拒绝是一种态度,不能够,就想办法能够,李泰,现在不还在荆州么,等回去······” “夫君,你的太子少师职官已经没有了,所以,回去之后,那帮小王爷们,也未必会再听您一个草民的了。” “是么?那要不咱们回了荆州之后,就搬家吧!” “听说整个九垸县,就是由几块大垸田组成,你要往哪里搬?” “呃,那好吧!幸亏我还留了律师兄在那,有他罩着,几个小家伙应该不敢报复我的。” 有官职在身的时候,孙享福还不觉得,现在,回归到一介草民了,办事真的就不是那么方便了,看来,今后一切都应该低调了。 “那个,咱们这次在荆州居住的时间恐怕不短,去信让德叔他们也都过来吧!长安的府邸,随便留几个人负责照看就行。” 虞秀儿闻言,情绪不高的点了点头应道,“到了善阳,妾身便会去信长安,现在,只怕也就几个府邸的仆人,是能够供我们驱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