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大尧指挥使 >>第二百二十四章 战争才是和平的前提(下)

第二百二十四章 战争才是和平的前提(下)

有人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有时候当他们的诉求在谈判上解决不了的时候,就会让人脱了衣服,光膀子去谈判桌之外的随便什么地方打一架。然后鼻青脸肿的一方或者双方才会回到谈判桌上继续之前的话题。 又或者是某个国家已经内忧外困,所以不得不将自己的全部像一个赌徒一样全部押上来,要么揍死对手,然后靠吸干对手的血,吃掉对手的肉,借此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现在的西夷人更像是第一种。这一场战斗也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好了,尧国已经充分展示了他的强大,那么接下来就是王廷之间商议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不过,这些暂时还不是苏日赛和木佬温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 嘭! 这个满面虬须,脑袋上的头发编成好几条辫子然后最终汇聚成一条的大汉狠狠一拍案几。 “我说木佬温大人,我们敬重您的决定以及判断,所以才追随您来到尧国人的三水关外,但是您是怎么对待我们的?” 这个人应该是一个较大部落的首领。 因为在西夷,像这种发型,没有一定身份的人是不允许梳成这样的。 “第一点来说,您的判断出了问题!尧国人的强大是我们根本难以抗衡的!我的手下甚至开始把尧国人的武器看成是巫术,是天神的赐予!这对我们的士气打击太大了!” 大汉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二,就是您手下的过激做法!我知道,亲卫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您的威严,但是这也不是他们做出如此疯狂举动的理由! 我们的弯刀,不应该看向自己的同胞!我们的勇士,也不应该死于来自身后的背刺!” 大汉说的激扬慷慨,催人尿下。 霎时间,议事的大帐里理论纷纷,大家似乎都很支持这位汉子的说法。 有了这位先驱者带头,大帐中的中小型部落纷纷开始坐不住了。这一场战斗他们是主力。被送上去冒险冲锋,然后叫尧国人炸得头晕目眩,找不着北的,也正是这些小部落。 现在苏日赛和木佬温还没有表态,而是将目光看向自己手下的几个大型部落。 大型部落之所以是大型部落,就是因为他们选定了一个超大部落的支持者,然后全力支持,并且保证自己暂时没有向超大部落发展的欲望。 否则,有些部落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消失,比如羊群遭了灾,比如草原上的盗匪光顾了他的部落等等。 草原上总是充满了意外的,不是吗? 这几个大部落应该是依旧支持自己的……吧? 几个大部落的首领也注意到来自更高层的目光,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最后在眼神间的你推我搡之后,一位最为年轻的家伙被送了出来。 “大人,我觉得,我们打不下去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回答。 木佬温和苏日赛第一反应是自己的手下居然敢于违抗自己的命令,第二反应居然是理解他们的决定,毕竟在尧国人的火炮覆盖下,还能够提升出战意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 “……” 沉默,良久的沉默。 “好吧……那么我们,撤兵。”还是苏日赛下了命令。 其实苏日赛心里很不想就此离去,有一种名为不甘的情绪,在心底里快速增长。 当然,他也知道,这一次回去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要面对的是来自大汗和尧王的双面怒火。苏日赛已经能想到,大汗为了和尧国重新建立起良好关系,必然会让自己和木佬温出来顶罪。 当然,自己也可以歇斯底里。 把自己满腔的火气发泄给那些部落的人,逼迫他们继续向三水关冲锋,然后继续那些无谓的死伤。那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只能是众叛亲离! 在西夷,人们能够活下来,靠的是部落!苏日赛清楚,自己一旦这么做了,自己的部落距离灭亡也不远了。 一个超大型的部落,没有了依附部落,没有了作为先锋的大型部落,那就是衰落的开始! 至少现在他保住了自己和木佬温部落的实力,就算辉煌不再,但是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至少现在及时止损,对整个西夷的损失还不算大。日后面对乌兰时,也能多一份底气。或许大汗还能够看在自己多年的苦劳份上,能够稍微地保护一下他,给他一个最后的体面。 要么将事情限于自己身上,保住部落的实力和传承。要么发疯发狂,将手中的筹码全部抛出,搏一个看起来十分渺茫的希望。如何选择,很容易。 想到这里,苏日赛忍不住看向一旁的木佬温。正好木佬温也将眼神递了过来,两人似乎心有灵犀。 “现在,你们可以指认我们俩的亲卫,只要是在这场战争中,有过激行为的,我都会将他们治罪。” 先保存实力撤兵,然后稍微的挽回一下一众部落的归属。比起整个部落的延续,私人的恩怨已经微不足道了。 苏日赛做完所有他能够做的。木佬温也是。 回去的时候,人们看着两位侍奉了两代大汗的重臣,居然一下子像是老了十岁。 …… “西夷人可能是撤兵啦!”第二天一大早,不知道是从哪个小兵那里传出来的,然后全军都惊动了。 唐煜,徐奕,秦铭……一众高层军官连忙换好衣服冲出来查看。 此时已经是早上埋锅造饭的时候,可是敌营连一丝一毫的炊烟都看不到。更没有半点巡逻的骑士。 唐煜派了一个旅点起兵将下去看看。 最后发现,是真的!西夷人只留下一座座空空的营帐,里面一个人影都没有! 霎时间,尧军也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快乐是这些小卒的事情,唐煜等人却在考虑,为何这一次夷人的撤兵如此迅速,又如此彻底? 按照往年的情况,西夷人的进攻绝不是一两天冲锋几次就能够善罢甘休的。 他们经常一堵就是十天半个月。 这情况让在边关长大,还带兵出战的唐煜很不习惯。 直到一个月后,谜底才被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