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谍雁 >>第227章 别离
终于到了要分离的时刻,在沈千舟办公室中,于春晓与沈千舟紧紧相拥。 于春晓清楚这一次分别意味着什么,有可能就是永别。 沈千舟也知道意味着什么。 留在上海,保护五洲仓库意味着九死一生。 他要保留火种,有了火种,才能星火燎原。 而于春晓是最好的火种。 不仅她是于保民的女儿,能接触到最高层情报。 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这些年的熏陶下,她已经成为了有坚定信念的战士。 她活着,意义重大。 …… 送走于春晓,沈千舟办公室迎来了江海。 刺杀成功季云清,江海受到了军统上峰的褒奖。 坐到沈千舟面前,江海笑道:“江处长,于副官走了?” “是,调到军事委员会任职了。”沈千舟应声道。 “现在上海会长越来越不利,早些离开也好。” “江组长,这一次刺杀成功季云清,你这个站长该转正了吧。” 江海摇了摇头,“资历不够,差远了。现在还有人为段天伟说话。让他恢复原职呢。” “段天伟还有人保?” “段天伟这些年该表示都表示了,这要是把他处死,估计得咬出不少人。” “这么看来段天伟还有可能翻盘了?”沈千舟问道。 “翻盘不可能了。孙小美这样的日特在她身边潜伏这么多年,不会轻易让他官复原职,能留条命就不错了。” “万一这人不处死,被日本人收买,对上海军统站也是不利啊。” “段天伟的亲信大多已经离开了重要岗位,在日本人那也是鸡肋。再说,日本人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像段天伟这样没后口碑的,日本人不会重用的。” “是,这个人口碑极差,日本人应该也不会用。江站长,现在除掉了季云清,日本人一定会将目标放在别人身上,这个人会是谁?” “上海三大亨,杜越生和黄金仁都不会轻易做汉奸,最有可能的就是张笑林了。据我所知,兰机关已经开始与张笑林接触了。” “张笑林有没有什么异动?” “张笑林是个老狐狸,季云清下场他不是没看到,日本人不彻底占领上海,是不会轻易表态了。不过,按现在局势,上海也快守不住了。” “是啊,现在长江一线已经失守,我担心日军会从杭州湾一线登陆,到那时候,想撤回南京都不可能了。” “要是真像你说了这样,我们就在上海效忠华夏了。” “情报中枢,是最后一个撤退的地方,我们只能坚守到最后一刻,哪怕牺牲也要牺牲在这里。” “死了就死了把,只可惜没有留个后。”江海摇摇头。 “你那位没给你怀一个?” “没有,你呢?于副官有没有呢?” “应该没有吧。”沈千舟叹声道。 “没有就没有,赤条条一身汉,来去无牵挂。沈处长,这次来找你,是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的。” “什么事?”沈千舟问道。 “是这样。现在日军空军对我方威胁实在太大了,上峰命令,让军统站密切关注敌军机场,如果有机会就把机场拔掉。” “日军军用机场?” “对,就是这个机场,官桥机场。” “官桥机场?有资料么?”沈千舟问道。 “我把资料带来了,你看看。” 说着,江海把一个档案袋递给了沈千舟。 沈千舟打开后,翻阅起来。 看过之后,道:“江站长,这个机场内外有两个中队守卫,还有无人区,想偷袭,不大可能。” “我知道,不过上峰有了命令总得想想办法。做不到,也得想办法去做。” “你说的对,总得想办法。你找我,为的是这件事?” “是。还有件事,宁广胜已经成为长友文夫的暗探,你要小心了。” “宁广胜这个无耻叛徒。” “这个人当年给他处置了就好了。”江海无奈道。 “除掉他,就能少了不少的损失。” “是啊,现在看有些晚了。” “找机会吧。”沈千舟道。 …… 兰机关,丁春红是好事连连。 除了接触到了张笑林,张笑林也有投诚之心外。 宁广胜也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在杭州抓到了周大海的母亲。 果然,宁广胜的办法起了效果。当着周大海的面,要把他的母亲扔进狗笼子了。 周大海终于顶不住了,交代了他的身份。 同时,还把梅花的真实身份供了出来。 于是,丁春红连夜突审梅花。令她遗憾的是,梅花依旧坚贞不屈。 所有刑具都用了一遍,也没有招供。 无奈,只好将他关了起来。 周大海招供之后,丁春红在日占区地下党所有据点进行了抓捕。 不过,郭明瑞已经将各个据点人员提前做了转移,并没有抓到我党人员。 做了这些,她的兰机关机关长的位置越来越稳了。 宁广胜的得势,威胁最大的就是叶晓晚。 他像丁春红透露,他在省城见过一个女子,很像叶晓晚。 而大雁就在省城活动,他怀疑,这个叶晓晚与大雁有关系。 甚至可能就是地下党。 当然,这些怀疑都是他的想象。 是不是真的地下党没有任何证据,丁春红也不能以此对叶晓晚制定行动。 不过,她对叶晓晚越来越怀疑了。 …… 五洲仓库,沈千舟办公室,只有沈千舟和江海二人。 新的军情战报摆在沈千舟面前,令他沉默不语。 半晌,江海开口道:“沈处长,你说我们的兵力远强于日军,为什么会节节败退?” “打到现在,基本能看出来,国民军为什么会败了。”沈千舟叹声道。 “为什么?”江海道。 “先是,日军选择防线弱点攻击。 我国军队素质极不一致,编制、装备、训练、战斗经验,彼此各不相同,各部战斗力悬殊甚大,敌人对我们这个弱点,甚于比我们自己知道的还要深刻,因此,他们极力去抓住我们这个弱点去利用的。 它向我军进攻进,总是专门在我们的防线上找出我们战斗力薄弱的部分,作它进攻的目标,首先击破我战斗力薄弱的部队,从我们的软弱处侵入,以突破我军的整个防线。我弱的部队被敌击溃后,我军整个阵线即行破碎,这样就立刻影响到我战斗力强的部队,亦随之而乱,就使我能打的部队,亦变成了不能打的部队,强兵变成弱兵,弱兵变成了溃兵。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 江海点了点头,“你说的对,这确实是个问题。可是我们兵力上的优势应该可以弥补这一点啊?” “看起来我们兵力充足,不过分散到这么多的地方,我们的兵力就明显不足了。” “这怎么讲?”江海问道。 “我们如对于一般地点不守,而仅集中兵力守要点,敌人即可从我们不守之处长驱直入。如果我们分兵处处去守,则兵力又不够。虽然我国兵多人多,也仍然不足以去处处守的。即令把四万万五千万男女老少个个统做到“执干戈以卫社稷”,但中国恐怕有四十万万四百万万四……万万个山,四……万万条路,即令每个人守一个山或路或一块平地也是守不完的! 何况敌人攻击时总是拿几千几万现代化的军队攻我一山或一路或一地哩! 我们如果采取消极防御战术,那有什么可能守得住呢? 因此,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我们采取宽而且深的设阵以待的消极防御,是无论如何都是不行的。” 听了沈千舟的话,江海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是啊,我们守的是一个面,而日军攻击的是一个点。一个点的突破对我们的防线就是致命打击。” “不仅仅是这样,因为战线太长,不仅容易被敌人的点突破,还容易被日寇迂回包围。 包围迂回为日军作战之惯技。 如我军的阵地愈险要、愈坚固、力量愈大,敌人便愈爱采取包围迂回,迫我于阵地以外与之决战,以歼灭我军,或压迫我军自动放弃阵地。 我军如采取消极防御的作战,则最便利于敌人遂行其包围迂回的作战惯技,它有充分的时间以及从容进行包围迂回,它可以调足充分兵力,来进行包围迂回,我军因缺乏现代式的国防要塞,无周围式坚固防御阵地,如一受包围迂回,便立即陷于严重的困难中,后路被威胁或被敌截断,军心更易发生惊慌动摇。 在这种情况之下,敌人往往可不经剧烈的战斗即能迫我军自动放弃阵地的。” “是啊,我们好多军事要冲,都是这么丢失的。”江海点了点头。 “除此之外,防御战对我方不利、对日军有利。 现代的防御战,是依靠有坚固的现代化的防御工事的。 因国家的贫困,还没有能够建立起起码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事。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在战术上采取防御的办法便是不利的,便是没有胜利的条件的。 若现在才赶做现代式的国防工事,这在时间上财力上又都是来不及的。至于中国各地过去的老城寨和天险,如某某关某某山,在今日新式武器发达的情形之下,战争立体化的情形下,它已大大减少了原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完全失掉了作用。它已不能成为防御战的依靠了。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采取防御战术,便是则刚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通过的防御战需要有强大的火战力量,要能在阵前阵内组织浓密不透的火网,借火力大量扑灭敌人的进攻力量。但事实上我军的火战力量比敌人小,敌人的火战力量比我们大。可是我们白刃战的力量却比敌人大,敌人白刃战的力量则比我们小。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我们采取防御的战术,则又会恰恰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恰恰便利于敌人优势火力的长处的发挥。” “你的意思是,应该主动出击?” 沈千舟点了点头,“就像你之前说的,要炸毁日军机场就是主动出击。把机场炸毁,短时间日军失去了制空权。我们就有机会了。” “沈处长,你有炸毁机场方案了?” “只是有了个方向,离方案还差的很远。” “有方向就好。” “不过现在有些晚了。即便炸毁了日军机场,上海会战也很难翻盘了。” “尽人事,听天命吧。”江海长叹道。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要点,就是杭州湾。如果敌人不能从杭州湾登陆,我们还有机会回撤。要是杭州湾被攻破,就很难了。” “是,上海会战,本以为会依靠兵力的优势速胜,未料到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上海会战,从战略上不清不楚,瞻前顾后,当时的中国什么国际地位,天天考虑国际观瞻,可笑的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依托在洋人身上。战术上互相掣肘,各个军阀之间较难协同,一直在添油,前一拨人被重炮飞机炸没了,再顶上去一波新的被炸,幸存者再和本子进行战斗,狗日要是光靠三八大盖和歪把子,得打半年才能死那么多人。 从战法上,不提了,打光了顶上去还是别提战法了。 后勤上,这个还不错,与日军差不多五五开吧,中后期比日军要差,但吃不饱饭应该不至于,往往一个士兵上去连三顿饭都吃不了就没了,如果还让饿肚子,还是在自家地盘上,这战怎么打?。 武器装备上,开始无劣势,日本就那五千海军陆战队,武器也比不过德械,至于打不下来怪没重武器,那开始日本也没有飞机和舰炮吧,给你机会,没有利用上。如果开战的第一个七天,能将汇山码头夺下,现在的局面将完全不同。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官兵的士气,尽管死伤惨重,不过到现在,我们的军魂还在。” 沈千舟掷地有声地说道。 “对,我们的士气还在。其实日本人也快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只要我们能挺住这段时间,日军不从杭州湾包抄的话,也许现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是啊,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了。”沈千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