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更宋 >>第195章 节度河东
“可是我跟了父皇这么多年,母后生前,二人感情一直不错,他总不会把皇位让给一个外人吧!” “谁让您是养子呢!” 一句话,戳中了柴荣的软肋,虽然他现在姓郭,也把自己当成了郭家人,可他的血脉里,流着柴家的血! “柴家的血……” 王朴不亏是五代时期的名臣,看问题的眼光很准,他看透了郭威的心思,也猜到了郭威的部分用意。 同样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郭浩姓郭,柴荣姓柴,郭浩不会改姓,大周就不会改姓。 他把郭永宁嫁给郭浩,生的孩子同样有郭家血脉,而柴荣从小跟着郭威,郭永宁我不可能嫁给他。 郭威如今春秋鼎盛,有些问题想的太早,但郭浩的拒绝让柴荣很不理解,他到底是想还是不想。 “那你说郭浩到底想干什么?” “这个,下官也不知道…” 王朴分析了郭浩和郭威,却也没弄清郭浩到底想干什么,其实郭浩什么都不想干,他只是想远离是非。 …… 郭浩在家里待了几天,朝廷也没有动静,这一天陈林从洛阳回来,听说郭浩的事情,对他竖了个大拇指。 “郭兄,我是真的佩服你,皇帝的旨意你都敢拒绝,这天下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可别乱说,虽然你是南唐人,被人听见官府也会抓你!” “哈哈哈,你是不是不当官了,要不你来接手生意吧,绾娘再过两个月就要生了,我要回去照顾他。” “这样也好,我虽然不当官,不过人脉都有了,以后只要低调些,应该会给我个面子。” 郭浩决定接手生意,陈林来到大周后,又开了三家店铺,江南的货物供不应求,他们的生意自然火爆。 “圣旨到,郭浩接旨!” 就在二人商量如何发展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声音,郭浩立刻带着家人接旨,只见一个太监站在院子里。 “门下:同知枢密院事,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郭浩,平定河东有功,加封河东节度使,节度地方藩务,即刻上任,不得拖延,主者施行。” 圣旨很剪短,意思是让郭浩去河东,也就是之前刘崇的地盘,大小官员都有了,唯独少个节度使。 “臣,领旨。” 郭浩明白郭威的意思:既然你不娶我女儿,我还留着你干嘛,赶紧给我滚出去,滚的越远越好。 “郭大人,陛下说了,不让你带家人,如果再抗旨……” 太监没有借着说,他是替郭威传话,郭浩心里苦笑,但是他不敢拒绝,否则他这一家老小,恐性命难保。 “是。” 太监没有过多停留,李芙拉着郭浩的手,满脸的不舍。 “夫君……” “芙儿放心,在家照顾好自己,我到了那边会想办法,把你们母女接过去。” 李芙轻轻点头,虽然不舍但也没办法,自从嫁给郭浩,二人一直聚少离多,本以为这次能相守一段时间,没想到郭浩又要走。 汴梁皇宫,郭威作为传旨的太监:“郭浩什么表情,有没有不愿意?” “回陛下,郭大人表情平静,看不出喜悲。” “之前我叫他去藩镇,他还不愿意,这次我让他去河东,他答应的倒是痛快,难道他就这么不愿意娶永宁?” 郭威也是窝火,自己的女儿貌似被嫌弃了,恰好这个人还是他看好的,这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 太监不敢说话,之前的刘松就是因为话太多,现在被打了二十板子,躺在床上哎呦呢。 郭浩的事一出,郭威总觉得哪里不对,后来一调查才知道,原来刘松被郭浩买通了,经常给他通风报信,平时也说些好话。 郭威正在气头上,心说动不了郭浩还收拾不了一个太监么,于是他打了刘松一顿,算是对他的警戒,并没有杀他。 而郭浩,就让他去河东,不做出点成绩休想回朝,要么就回心转意,同意娶郭永宁,他心里还是喜欢郭浩的。 郭威怎么想的郭浩不知道,但陈林的不情愿,郭浩倒很清楚。 “把李绾娘接过来吧,要么你就回去,这边的生意有丐帮在,不会有事的。” “我也想回去,可是新开的三家店铺根本离不开人,你说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好的不当官了么!” 郭浩闻言苦笑:“这不是我想不想,雷霆雨露皆是天恩,陛下让我去哪,我就得去哪。” “哎,罢了,你走吧,我自己想办法,汴梁这边交给我,你放心去吧。” “说什么呢,我是去藩镇,当大官,怎么你一说就变味了呢,你真不回去啊,江南那边你就放心?” “当然不放心啊,不过现在还好一些,现在有人代替我了。” “代替你?谁啊!” “你猜猜?” “不会是陈宁儿吧!” “你怎么知道!” “还真是她!” “宁儿怎么了,她是我亲妹妹,从小跟着我和父亲,经商的本领不在我之下!” “……行吧,既然你都安排好了,那我就不说什么了,留意点李煜的情况,有什么消息通知我一下。” 陈林闻言点头,郭浩又和李芙说了会儿话,然后翻身上马,带人北上。 汴梁城外,赵匡胤等人前来送行,虽然郭浩没当成皇子,可河东节度使官职也不小,地位也不低。 “大哥,一路保重。” “社长,一路保重。” 郭浩和几人勾肩搭背,表示一下感情,如今几人都在禁军任职,只有他一个人被调走,一时间真有点舍不得。 “兄弟们都回去吧,我又不是不回来了,河东接壤契丹,以后有机会和契丹交手了,正好试试深浅!” 郭浩对于契丹,其实并不是很了解,之前去了一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路上没有了解多少东西。 这次他镇守河东,北面是契丹,西面是定难,定难就是日后的西夏,郭浩正好趁机熟悉,没准以后能用上。 郭浩离京,朝廷里有的失落,有的惋惜,有的高兴。 失落的自然是郭永宁,她没想到郭浩会拒绝她,忽然为以前的任性后悔,想到李芙的温婉贤淑,她都觉得自己有些可恶,于是决定做出改变。 惋惜的是冯道,他爱惜郭浩的才华,觉得他留在朝廷也许更有用处,郭浩交出来的制盐之法,确实很有用,大周境开始出现海盐。 而郭浩在军事方面,也有独道的见解,郭浩三个多月平定北汉,其中用了不少策略。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他的“法术”,据前线士兵来报,那是一种可以发出天雷的石头,每次出现都有巨响和火光,威力十分巨大,也不知道郭浩从哪里得来的。 高兴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王守恩,之前被郭浩算计过,虽然还在当官,可是地位远不如从前。 另一个就是王峻,之前他一直觉得郭浩是个威胁,没想到郭浩竟然自己作死,拒绝了郭威的赐婚,郭浩被“发配”到地方,他就不用担心郭浩和他作对了。 郭浩一路北上,再次回到河东,晋阳城依旧雄伟,城里的官吏出城迎接,看人数得有三十人。 节度使之下,有副大使知节度事、行军司马、副使、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 同节度副使十人,馆驿巡官四人,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亲事各一人,随军四人。 然而这只是一州,其他周军还有刺史,刺史之下还有大小官吏,郭浩统辖天兵军、大同军、横野军、岢岚军、云中守捉及忻州、代州、岚州三州郡兵,管兵五万五千人。 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担任过这个位置,其中最出名的几个,分别是安禄山、李克用、李存勖、石敬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