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汉第三帝国 >>第4章 班家兄弟的来历
刘曜望着眼前大厅里的众人,有种冥冥之中被上天选中的使命感,否则怎么解释班超后人和虞家后人,都聚到了他的麾下? 对于班通的言论,刘曜是举双手赞成的! 并非是由于班通的身份特殊,而是在于班通所说的是事实,而非空洞泛泛的理论。 刘曜如今已经三十岁了,早已成为多个孩子的父亲。 两世为人的经历,让他的心思比普通人要缜密的多。 早在十年之前,他就已经安排程昱多方调查班家兄弟、虞家兄弟、乃至张家兄弟等其他百姓集团中高层人员的家庭背景。 尤其是这些人祖上三代之前的情况,刘曜特别要程昱调查关注!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代不像普及义务教育的后世。 后世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能了解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然而在古代的社会里,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供养孩子读书。 有这种眼界的父母,要么是天生聪慧之辈,要么是祖上也曾阔过,知道知识对一个人的未来有多么重要。 程昱调查的结果让刘曜大为震惊! 班通、班恭兄弟二人,有明确的资料证明他们的祖先是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的定远侯班超! 对于大名鼎鼎的班定远,刘曜当然是有了解的! 穿越之前,他读初中历史课的时候,因为好奇,专门上网搜集过班超的资料。 对于班氏一门的人,他可谓是相当了解,班超的兄弟姐妹都是不得了的人物! 历史记载班超有三子,《后汉书》只记载二子。 班雄,班超长子,世袭定远侯爵位,官至京兆尹。 班勇,班超幼子,字宜僚,官至西域长史。 史书记载,班超之孙班始娶了阴城公主,后因怒杀公主被全家处斩。 真实的情况是,班超之嫡长孙班始娶清河王刘庆的女儿——阴城公主为妻。 而阴城公主为汉顺帝的姑母,恃贵而骄,『淫』『乱』无道,往往与宠爱的下人厮混于帷帐之中,而召班始进屋,令其伏于床下。 班始受不了这种羞辱,时间长了,忍无可忍,拔刀杀死了其妻阴城公主。 汉顺帝大怒,下令腰斩了班始,他的兄弟也因此都遭到了杀戮。 历史上有记载的班始是班超之孙,但根据程昱的调查显示,班始并非兄弟一人,他还有堂兄弟和亲兄弟数人。 因为他是嫡长孙,又取了公主,所以才被记载。 当初他娶公主,就已经让他的诸多兄弟感到不理解。 汉室的公主可不简单! 历史上的汉室公主,有几个不养小白脸? 班始的众兄弟当中有看得比较远的人,担心未来会有祸害,便派人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外地藏匿,谎称夭折。 这位藏匿自己孩子的人就是班超幼子班勇的儿子,也是班通班恭兄弟二人的祖先。 果然,没过多久班始杀了公主,全家遭到朝廷杀害。 班家兄弟的祖先,辗转各地,躲到了益州郡这群山之中。 当时刘曜看了程昱交上来的报告后,还有些疑『惑』。 他起初觉得班家兄弟的年龄有点对不上,但经过仔细的推演之后,他发现班家兄弟最有可能是班超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儿子,即班超第七世孙。 古代人结婚比较早,有富裕之家的孩子在十五、六岁就已经结婚了。 班家兄弟的文韬武略无疑是自来于家族传承。 程昱自然搞不到班家的族谱,但班家兄弟乃班超后人的身份,却是坐实了。 至于虞家兄弟的来历,更是不简单。 当年楚汉争霸,项羽喜爱的美妾虞姬,据说出生于会稽郡吴中望族虞氏。 而虞家兄弟,便是当时虞姬所在的虞氏一族的后人。 楚汉之争的结果,想来众人皆知。 虞氏与项羽的关系,注定不可能有好的结局。 所以,虞家当时的家主果断分门立户,让族中子弟纷纷潜行逃离会稽郡。 虞家兄弟的祖先辗转数地,历时多年,最终在益州郡落脚。 张家兄弟祖祖辈辈都是工匠,其他大多数人也都是平头百姓的家世背景。 刘曜看着大厅,内心细细思量。 在场众人里面,除了皇甫嵩、班家兄弟、虞家兄弟之外,其他的大都是普通百姓出身,祖上三代也都是平民。 像陈群庆那样,曾祖之上出过将军显贵的人也没几个。 以至于,刘曜手下确定可用的将才,思来想去,也就只有班家兄弟、虞家兄弟以及皇甫嵩和朱俊。 但是,他不能只用这些人。 否则寒门出身的子弟们会作何感想? 秦汉时期,文臣和武将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 甚至在西汉初期,想要当丞相,首先得有军功。 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秦汉的士人和宋明时期的儒家之士有着极大的不同。 当刘曜表达了下一步该调兵遣将,安排行军路线的意图之后。 除了守在议事厅大门外的皇甫嵩和朱俊内心激动之外,现场的大多数人也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尤其是刘曜的学生们。 他们不觉得自己是文弱的书生,何况君子六艺里面有骑『射』,他们早已熟练掌握这两种技能。 尽管益州郡饲养的马匹数量有限,但他们都是刘曜的学生,在训练场上策马奔腾的机会还是有的。 也正因如此,他们渴望从军,借此机会,不求青云直上,但求报效自己的老师刘曜。 所以,刘曜需要给他的学生门一个公平的机会。 刘曜沉思良久后,缓缓站起来,环视众人,高声道:“不谋一时,不足以谋万世!” “本尉决定,颁布招贤募将令,在滇池县设文武擂台!” “凡有志参加义军者,无论出身,皆可应招!” “自认为贤者,可登文擂台,以言论高低!” “自认为将者,可登武擂台,以武论高低!” “诸君以为如何?” 众人还能说什么? 刘曜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只能齐声高呼:“主公英明!” 何况,以这样公开的方式竞争贤臣猛将,既能树立统兵将领和谋士文臣的威信,也能从百姓之中挖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