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汉末孤峰 >>第115章 好大一盘棋,对弈者何人

第115章 好大一盘棋,对弈者何人

信报是沮授让人送来的。一共有两封信。 其中一封是镇守玄菟的太史慈写来的;另一封是沮授的亲笔信。 太史慈的信写得很简单,上面就几个字:“夫余人六万大军入侵玄菟郡”,信中既没有写战争经过,也没有求援。 而沮授的信则写得比较详细。沮授在信中详细分析了夫余入侵军的战力,认为凭太史慈三万军队,守着玄菟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因此,沮授并不为夫余军队入侵玄菟郡而担心。 沮授真正担心的是高句丽和鲜卑! 据沮授在信中反映,高句丽的军队兵分两路向边界集结,一部八万人马已沿鸭绿江南下进入泊汋城,另一部七万人马在向息城(今朝鲜安州市)集结。 虽然高句丽两路军队都未进入辽东境内,但这两路军队加在一起有十五万人之多!可以说是倾国之兵!高句丽突然向辽东边界调动这么多军队,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与此同时,在沮授的来信中,也提到了鲜卑草原的异常情况:柯比能正在集结兵力,甚至还与中部鲜卑首领步度根有勾结,不排除从中部鲜卑借兵的可能,其行动非常可疑! “情况有点严重啊,文和有何计较?”田峻问贾诩道。 “主公,请恕属下直言,正如属下在雒阳所说,属下依旧认为……辽东……并不适合作为主公发展的基业。”贾诩道:“辽东苦寒,且周边胡人势力太大,要想在辽东发展,殊为不易。” 这……就是贾诩的真实想法。 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 当初田峻想要招揽程昱,遇到的便是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对辽东的艰难处境早就看透了。 便是这个贾文和,若不是被当成“肥羊”抓了,恐怕也是不愿归入田峻帐下的,而且此时,恐怕也未必完全归心。 不过,田峻心中并不着急,因为,这只是时代的局限,这些人现在还看不到辽东而已。 事实胜于雄辩,当初成公英、田丰、沮授等人,不是一样不看好辽东么?等到对辽东多一些了解之后,他们的想法自然就会改变。 贾诩尚未到达辽东,有这些想法不足为奇。 田峻并不想在这事情上与贾诩争辩。只是笑而不语。 贾诩见田峻没有说话,便又说道:“我汉族中原大乱之时,胡人们便会争夺辽东,这已经是一个惯例了。这次,恐怕也不能幸免。主公应当做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是什么?”田峻问道。 “最坏的打算便是鲜卑、夫余、高句丽等之部势力联合起来,纠集几十万兵力,共同对付主公。而且……”贾诩欲言又止。 “而且什么?”田峻道:“文和不妨直言。” “而且……主公之前对待胡人的方式,有些……失策。”贾诩道。 “具体如何?”田峻追问道。 “有些……过激!”贾诩道:“尤其是高价收购胡人年轻女子的政策,将胡人逼入了绝境。狗急尚且跳墙,何况是势力庞大的胡人群体?” 顿了一下,贾诩又道:“若某早在主公身边,鲜卑、夫余、高句丽这三部胡人,我必建议主公一次只得罪其中一万。然后联合另外两方灭之。如此反复操作,几年之后,便可荡尽辽东胡尘矣。” 田峻想了一人,觉得贾诩说的其实也不无道理,似乎自己确实……对胡人太狠了那么一点点,有些操之过急了。 尤其是……高价收购胡人女子这种得罪所有男性胡人的事情,虽是釜底抽薪的“平胡良策”,却施行得太早了一点,要是再迟几年才施行,且一次只针对一个族群,就不会在自己尚未壮大之前,激起胡人的公愤,造成巨大的隐患。 “文和所言,确有几份道理。”田峻道:“看来……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旋即,田峻又大笑道:“恨不能……早点将文和绑来啊!” “多谢主公器重!”贾诩也苦笑道:“不过,群胡来犯,也未偿不是一件好事。” “文和又是如何想的?”田峻问道 贾诩道:“天下之事,凡有利者,必有其弊,有其弊者,亦有其利。择其利者而趋之,其不利者而避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谁不知道? 田峻皱了皱眉,接着问道:“可有具体方案?” “属下心中已有一些想法。”贾诩道:“不过,得先回辽东,了解具体情况,才能具体应对。” 这老狐狸! 田峻心中暗骂,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正是顶尖谋士的厉害之处:要做到算无遗策,就得充分了解“天文”、“地理”、“敌我情况”。 于是,田峻也不再废话,将扩建临海堡的事交给田晏之后,便带着贾诩、王越和雷熊,连夜乘坐海船往辽东而去。 …… 时至农历五月,鲜卑山上,依然白雪皑皑,寒气逼人。 在后世,这座山名叫奥克里堆山,位于内蒙古根河市阿龙山镇。 这里每年10月至6月积雪不化,酷似日本的富士山,因此,又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富士山。 山上白雪皑皑,而山下的草原,此时却已是草木葱茏,繁花丝锦。 辽阔的大草原,无边无际,一碧千里,绿草如茵。 在这绿草如茵的草原上,有一座小山丘,山丘上有一个土堆。 土堆旁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汉族成年男子。 男子一动不动地坐在土堆边,眼晴一直看着草原无垠的天边。 是喜?是悲?没有人可以看得出来。 实际上,也没有人会来关心他的喜和悲。 因为……唯一关心着他的人,已经睡在了他身后的土堆里了…… 良久,成年男子才直起身子,放开嗓子吟唱起来: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我……心……伤……悲……兮,莫……知……我……哀…… …… 苍凉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思乡情怀,在草原上传出老远……老远…… 引得牛羊回头,也惊飞了一群群鸦雀。 …… 这个悲伤的男子,便是吴斐,而他身后的土堆,则是他刚病死的母亲。 虽然,当年为了生存下去而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吴斐是个坏透了的汉奸,但是,乱世之中,命运造化,对与错,谁又说得清? 汉奸亦是血肉之躯,至少,吴斐对他母亲,还是有一丝良知的。 毕竟,这个女人可以说是为吴斐付出了一切——为娼、屈身檀石槐、屈身和连,与吴斐始终相依为命。 而此刻,吴斐之所以这么悲伤,是因为老娘的遗言。 老娘临死前的遗言,便是让吴斐回去中原,并将她的骨灰也一并带回中原,葬于北邙山上,以望雒阳! 可是,自己还回得去吗? 吴斐看了看土堆,默默地摇了摇头。 虽然,在草原上生活了近三十年,吴斐早就把自己当年草原人了。 虽然,对汉人坏事做绝,吴斐早就不当自己是汉人了。 可是,没有人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吴斐也一样,身负灭族之仇的吴斐,曾经发誓要带着千军万马回去,杀光刘姓皇室宗亲! “可是,这一切都让田峻给破坏掉了!都是那个可恶的田峻田其泰!一定要杀了他!” 吴斐双眼喷火,钢牙紧咬地自言自语道:“若不是他杀了檀石槐,若不是他杀了素利,若不是他屡次坏我好事,也许自己早就报了灭族之仇了! 想到这里,吴斐又想到了自己苦心孤旨推动的那个针对田峻的巨大计划…… 吴斐咬了咬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对着土堆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来,毅然决然地大步朝山丘下走去…… 刚走到山下,就有一个鲜卑壮汉跑过来说道:“吴军师,柯比能大王有请先生参加军议。” 吴斐点了点头,大步向柯比能的帐篷走去。 …… 帐篷之众,众将都已经按座次坐好,就等吴斐一人。 吴斐走到柯比能的下首位,施施然地坐了下去——这是东部鲜卑的第二首领的位置! 柯比能在辽西被鞠义打败之后,非常后悔没听吴斐劝告,从此对吴斐更加信任和尊崇,言听计从,并以师礼待之。 此时,柯比能已经自封为东部鲜卑大王(仅次于单于),而吴斐的位置,虽是军师,其实已经相当于国相! 一个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显赫无比! 待吴斐坐好之后,柯比能才开口问道:“吴军师,从步度根处借来的五万人马,已经由哈连特将军带领,昼伏夜出,秘密运动到了离柳城约三百里的草原上。据夫余人和高句丽人回报,夫余人也已经按计划行事,高句丽十五万大军也已经出动,我们是否也该出动了?” “启禀大王,属下认为,我们的主力还不能动。现在,还不到我们全军出动的时候。” 吴斐想了一下道:“可以先派一支三万人的军队佯攻柳城。哈连特的那五万借自中部鲜卑的军队,可继续隐蔽待命。” “先生……这是为何?”柯比能有点不太明白。 吴斐道:“按照之前与夫余和高句丽的盟约,打败田峻后,高句丽取辽东,夫余取玄菟,而我们取辽西。可是,属下想问一下大王,辽西真的对大王有那么重要吗?能比单于之位还重要吗?” “先生这是何意?”柯比能坐直了身子,不解地问道:“此战,又如何能关系到单于之位?” “田峻的人头!”吴斐道:“田峻杀害了伟大的檀石槐单于,如果大王能取下田峻的人头,必能获得东中西三部鲜卑人的拥戴,大王就可籍此废了那无能的魁头单于,而亲领鲜卑单于之位,进而成为继檀石槐之后的第二位伟大单于!” 柯比能一听,赶紧说道:“先生说得在理。可是……我们该如何做呢?” 吴斐很满意柯比能的表现,笑了笑,故做高深道:“这一次,我们要下一盘很大的棋……” “下棋?” 帐中诸将都是一脸茫然——不是在说打仗么?怎么又扯到下棋去了。这不是……跑题了吗? 柯比能也是一脸茫然——“下棋”这种技术活,自己没学过啊。 “这……打仗跟下棋有啥关系?”柯比能不解地问道。 “下棋得先布局。”吴斐道:“打仗也一样。” “先生真是高明!”柯比能大笑道:“可我们……都不懂得下棋啊,先生你就说说该如何布局吧。” 效果不错!吴斐很满意这种忽悠装逼的效果。 看到把这帮“粗人”忽悠得差不多了,吴斐才又开口说道:“欲杀田峻,就得先知道田峻接下来会怎么做。大王觉得,田峻会如何应对我们三方的进攻?” “呃,先生是怎么想的?”柯比能又地“皮球”传回给了吴斐。 吴斐吸了口气,一脸正色地道:“若我是田峻,必然会釆用“一守、一和、一攻”的策略!” …… …… 辽东太守府中,贾诩正在向田峻献策道:“针对夫余、高句丽和鲜卑三方势力,我们最好的应对方式便是采用“一守、一和、一攻”之策” 田峻想了想道:“确实如此,我们不能面而俱到,必须得有重点。文和请接着说下去。” 贾诩接着说道:“夫余人六万攻玄菟,有太史慈领三万人守着,再抽点民壮守城,夫余人便赚不到什么便宜。而且,为了迷惑敌人,太史将军应该适当示弱,切忌速胜夫余人而坏了主公的整个战略大局。此为“一守”也。” “那么你说的“一和”呢?”田峻问道。 贾诩道:“这“一和”,自然是指高句丽了。” “可是……高句丽国王……会接受和议么?”田峻问道:“李泽虽是得我之助才当上高句丽国王,可是,这些棒子的眼中只有利益,毫无节操。在当前情况下,要他放弃争夺辽东,恐怕……不容易吧。” “是的,通常情况下,李泽是绝对不可能再跟我们议和的。”贾诩笑道:“但是,主公这么聪明的人,当年扶李泽上位时,就没留下什么后招么?” 连这也能猜中?! 这贾文和……竟厉害如斯?! 此言一出,田峻彻底叹服! 田丰、沮授、黄忠等人,也……彻底叹服! “真后悔啊!”田峻仰天长叹道。 “主公后悔什么?”贾诩有些不安地问道:“莫非,我说错了?” “真后悔没有早点将文和抓来!”田峻大笑道:“你现在再说说何为“一攻”吧!” “这“一攻”嘛,自然是指鲜卑了。”贾诩道:“只要集中力量一战打垮了鲜卑,其联盟便彻底破了,夫余人……恐怕会吓得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回草原深处。高句丽人也会从此乖乖的,再不敢捣乱了!” 这便是贾诩的谋划:“一守”与“一和”,只是稳着局势,而这“一攻”,才是破局的关键! 此前的“一守”与“一和”,都只是为了给“一攻”做铺垫,等到铺垫好了,再用“一攻”致胜并结束这场战争! …… 好一盘大棋! 对弈者是汉奸吴斐和毒士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