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汉末孤峰 >>第344章 狐狸计穷
“节食?减肥?”袁尚面有难色。 但是,想到那长安之主,袁尚还是咬了咬牙道:“从现在开始,食量减半!” “还不够!”司马懿道:“须得两旬(二十天)之内,瘦上三十五斤(汉斤)以上,才好去见主公。所以,主公每天只能喝点米汤续命。” 袁尚有些为难。 东汉时一斤相当于224克,三十五斤相当于后世的15斤,二十天内减肥十五个,确实有点难度。 要是节食这么容易减肥,那……后世那些胖哥胖妹们岂不趋之若骛? 袁尚的表情包……变成了一张苦脸,很是为难地问司马懿道:“可有其它减肥之术?” “有!还有两个办法。”司马懿道:“其一便是……食用巴豆。巴豆性寒,吃一次泄三天,连吃二十天,应该能瘦十五斤(汉斤)左右。” “拉二十天,那……那还不把人拉死?”袁尚道:“而且,也只能痩十五斤,还不到三十五斤的一半。” 司马懿又道:“其二,食用五石散。” 让袁尚食用五石散!这才是司马懿真正用意之一,一个庞大的复仇毒计的一个小环节! 何为五石散,顾名思义,其名源于“五石”, 五石散的主要成份,来自五种石头,分别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 吃散之后,全身发热,必须要将热量散发出去,就得吃冷东西,喝热酒,穿薄衣服,洗凉水澡,或与女人一起运动出汗。 五石散相当于清末的鸦片,服药后,精神可以进入一种恍惚和忘我的境界之中。世俗的烦扰,内心的迷惘,都可以被忘怀,剩下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在这样的时刻,可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局牖,八荒为庭衢”。 在这个时代,知道五石散之害的人并不多,甚至很多人把他当成是一种良药。 但是,五石散之害,司马懿是深知的,这些都是他那死去的父亲司马防教导的。正因为如此,原本历史上的“司马八达”,也无一人食用五石散。 五石散之害,袁尚也是略有所知的,况且带兵之人,连饮酒都要节制,何况是会让人精神恍惚,并且会成瘾的五石散? 所以,听了司马懿的话,袁尚也是有些犹豫。 司马懿见状,又对袁尚道:“主公可曾见过服散者有身躯肥胖之人?” 袁尚点了点头道:“五石散确有减肥功效,但本将带兵之人,恐有不妥。” 司马懿脸色一正,开口说道:“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二十天内,主公要想减肥又不肯只喝米汤,那就只好综合使用这几种减肥之术了。” “如何综合?”袁尚问道。 “其一,饮食减半;其二,六天吃一次巴豆,拉三天休三天;其三,食用五石散,待二十天之后,再逐渐减少药量,徐徐戒之。”司马懿道。 袁尚沉吟片刻,最终还是一咬牙,接受了司马懿的方案。 从此,袁尚的人生,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励志”的故事…… …… “温复……温方休?这又是是何人?” 田峻看着手中的箭书,心中很是纳闷。 这是一封混在袁军中的黑冰阁精卫射来的箭书,按箭书中所说,袁尚最近多了一位名叫温复字方休的谋士。 而且,据黑冰阁精卫的箭书所说,这冰墙之计,很可能不是袁尚自己的主意,极有可能是这位温方休所献之策。 因为此前从未听说过温复温方休这个名字,而且,田峻所知的史料中,也未出现过这个名字,所以田峻才有些纳闷。 不过,想到天下能人异士甚多,田峻也就只把温复当成是原本历史上为曹操献此策的娄圭一样,没有深究,只让贾诩安排人,尽量调查一下这个温复的底细。 …… 黄河对岸,这个高大的冰墙,确实是让田峻……无可奈何! 用云梯? 河中冰面光滑如镜,很难放稳,冰墙上光洁如玉,哪能放稳?云梯上的铁钩,也因冰墙的城垛太宽,根本就挂不住。好不容易挂上云梯,只要城上几锤子砸掉一块冰,然后轻轻一推,云梯就倒了。 而被砸坏的城垛,放上一袋泥沙,浇上一桶水,几分钟后又修复如初…… 用投石车轰? 人家超级宽阔的冰墙上早就放满了连环投石车,虽然袁军的连环投石车因为没有使用辽东的钢构转动件,射程比不上田峻的投石车,但人家位置高啊! 河岸再加上十七八多米高的冰墙,足有二十多米高! 袁军在二十多米高的地方发射巨大的冰块,足以抵消射程的不足了。居高临下,其射程比田军的射程还要远。 所以,用投石车,只有挨打的份! 用井阑?恐怕你刚把井阑摆到河面上,就被比井阑还高的冰墙上的投石车砸垮了。 挖地道穴攻? 别闹了,河道冰面呢,想都别想! 用飞机轰炸? 那是两千年之后的科技,做梦吧…… …… 田峻绞尽脑汁,最后想起了阿基米德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火烧敌船的故事。 据说,某年某月某日,罗马帝国派大批战船开进地中海的西西里岛,想征服叙拉古王国。聪明的阿基米德同志,让士兵搬来几百面取火镜。然后大家在阿基米德的指挥下,用镜子往一艘艘战船的白帆上反射去灼热的阳光。将敌船点燃,罗马军大败而逃。 所以,脑抽的田峻就想效法阿基米德,用冰制成反光镜,然后聚焦阳光,融掉敌军的冰墙。 可是,鼓捣了半天,还是放弃了。 首先是因为,聚焦只有两种镜子,一种是凹面镜,一种是凸透镜。 凹面镜得需要镜子的背面镀银,这冰块怎么镀银?这是个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啊,搞不定。 然后就是用冰制成凸透镜,做一些巨大的凸透境。 这个想法,很高大上哦,但冰里面是有杂质的,根本行不通! 黔驴技穷了! ——苦思破敌之策十余日,田峻终于承认自己……黔驴技穷了! “我日!” 无奈之下,田峻对着冰墙比了一下中指,大叫了一句“我日”,然后下令退兵。 “我日!” 雷熊雷猛子学着田峻的动作,也对冰墙比了一下中指,大叫一声“我日”,然后跟在田峻后面,屁颠屁颠地走了。 “我日!” 李儒、张燕、王方、杨凤、李式等人,都对着冰墙比了一下中指,大叫了一声“我日”,然后跟在雷猛后面走了。 “我日!” “我日!” “我日!” …… 再接下来是田峻的五百亲兵,最后是……所有田军将士,全都齐刷刷地向冰墙比了一下中指,大叫一声“我日”,然后……撤军回太原了…… ……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从此,“比中指”和骂“我日”,变成了一种时髦。 问题是……大家并不知道“比中指”和“我日”的含义,只大概猜到是……告辞(拜拜)的意思, 于是,但凡有人要向某人告辞,都要一脸郑重地竖起中指,叫上一声:“我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