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红楼之挽天倾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凤鸣三问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凤鸣三问

神京城,宁国府 神京城在经过了几天的舆论发酵之后,京中举子已经对国子监科学院的一举一动更为关注,或者说,对传至于外的三道难题心头犹疑不定。 书房之中,贾珩抬眸看向正在书案之后阅览着书册的陈潇,说道:“急匆匆的让人唤我过来,有事儿?” 陈潇面容神色分明就有些古怪,说道:“师父她想见你。” 贾珩闻听此言,神色不由诧异了下,旋即定了定心神,说道:“那等会儿,我过去看看。 白莲圣母那边儿这是又要催二胎了? 陈潇道:“最近,京中士子已经议论起来了,都在说你提出的三个问题。” 贾珩面容神色诧异了下,问道:“国子监的徐光启那边儿,可是已经筹措妥当?” 陈潇道:“东西已经建造出来了,先做铁球试验,我倒也想知道,那白兔如何上天。”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你那天一同过去不就是了。” 陈潇点了点头,重又落座下来。 贾珩拥过陈潇的娇躯,凑到丽人耳畔,打趣说道:“我倒是可以让你先行体会一下什么叫白兔上天。” 陈潇闻听此言,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分明已然羞红成霞,低声道:“浑说什么呢,大白天的,一点儿正形都没有。” 毕竟也是多年的老夫老妻,也一下子明白贾珩的话语。 贾珩说着,伸手拉过陈潇的丰腴娇躯,道:“你不是想要个孩子,现在天气正好,正宜生儿育女。” 陈潇翠丽如黛的秀眉之下,粲然如虹的明眸眸光闪烁了下,说道:“大白天的,你别乱来。” 这人一闹起来,就是没天没地的。 贾珩也不多说其他,紧紧搂住陈潇,凑到那两瓣柔润微微的桃红,噙住那柔润微微。 陈潇轻轻推拒着贾珩,说道:“等会儿,你别忘了正事要忙。” 贾珩道:“这会儿倒也不耽误。” 说话之间,贾珩起得身来,换上一袭斑斓长衫的锦袍,快步出得宁国府,向着白莲圣母约定的地方行去。 东篱居,茶楼,包厢二楼—— 一架竹木所制的锦绣云母屏风之后,白莲圣母一袭雪纺裙裳,神态端庄、娴静,而丽人那张脸蛋儿白腻如雪,在日光照耀下,白里透红,明媚动人。 这会儿,白莲圣母就听得木质楼梯上传来“吱吱呀呀”之声,旋即,就是一阵急促而繁乱的脚步声传来。 白莲圣母循声望去,眸光打量着那蟒服青年,道:“来了。” 贾珩刚毅的面容上不由现出浅浅笑意,道:“圣母相召,我又如何不来?” 白莲圣母闻听此言,目光不由为之一滞,说道:“没大没小的。” 贾珩低声问道:“不知圣母相约,所为何事?” 白莲圣母问道:“我就是问问你,当初叮嘱你和可卿的那件事儿,你办得怎么样了?” 贾珩打量着白莲圣母,低声道:“圣母,我这边儿已经在办了,只是,˙这种事儿,纵然求也求不来,只能静候佳音。” 白莲圣母翠丽如黛的修眉之下,那双晶莹剔透的美眸柔润微微,闪烁了下,道:“那后宅这段时间,我听说钗黛等人都有了喜讯。” 不仅是钗黛,就连一些原本不该有着喜讯的人都有了身孕。 贾珩闻言,眸光灼灼地盯着对面的丽人,半晌,忽而笑了笑,似是打趣说道:“圣母倒是没少关注我的后宅。” 白莲圣母被那蟒服少年灼灼而视的目光,盯的有些不自在,莹润肌肤的脸蛋儿上,不由现出一抹羞恼之色。 贾珩道:“圣母如果实在着急的话,要不以己身相代,倒也不是不可。” “你无礼。”白莲圣母玉容顿时清冷如霜,口中娇叱说道。 这个贾子钰,总是想要占她的便宜。 他就是个混不吝的,荤素不忌,谁都想要,见缝插针。 贾珩道:“圣母既然十分关心房事,为何在前日言我无礼?” 白莲圣母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羞红如霞,似嗔似怒说道:“你是个什么人,我早就知道了。” 贾珩容色微顿,若有所思道:“圣母是怎么知道的?” 白莲圣母神色羞恼,冷声道:“究竟什么情况,你自己心里清楚。” 贾珩:“……” “看来圣母先前看了我不少。”贾珩忽而起了捉弄之心,打趣道。 白莲圣母眸光狠狠剜了一眼贾珩,道:“你胡说什么呢?” 贾珩凝眸看向那张肖似可卿的玉容五官,忽而感慨道:“圣母和可卿倒是真像。” 白莲圣母柳叶细眉之下,美眸深处闪过一抹慌乱,语气中似有几许羞不自抑说道:“你……你在胡说什么。” 这个贾子钰就是属狗的,随时随地都能…… 贾珩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举起一只青花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只觉齿颊生香,沁人心脾。 白莲圣母被对面那似意有所指的目光盯视着,只觉得浑身都有些不自在,低声说道:“如果没有什么事儿,我先走了。” 然而这时,却见贾珩起得身来,来到白莲圣母的必经之路上,看向丽人那张丰润可人的容颜,道:“圣母,话都没有说完,这般急着走做什么?” 说话之间,也不多说其他,轻轻拉过白莲圣母的纤纤素手。 嗯,只觉温软滑腻不胜。 白莲圣母芳心不由为之一震,眸光深深,颤声道:“你放开我!” 这人说着说着,怎么就动手动脚的? 而在这时,白莲圣母刚刚想要挣脱,而在这时,却见那蟒服青年一下子凑近过来,覆印在自家唇瓣之上。 白莲圣母娇躯剧震几许,或者说,此生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贾珩说话之间,轻轻抚过白莲圣母的肩头,感受着丽人剧烈的挣扎,心头难免涌起一股古怪。 暗道,果然是身体比嘴巴更诚实。 其实,以白莲圣母的武艺,不可能挣脱不开,所以现在分明是欲拒还迎。 过了一会儿,白莲圣母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分明明媚如霞,妩媚流波的美眸柔润微微,道:“你怎么敢?你怎么敢?” 贾珩道:“圣母方才也不是很享受吗?” 白莲圣母轻哼一声,扬起一只纤纤素手,似乎想要向贾珩脸上打着巴掌,但贾珩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抓住了那纤纤素手。 感受着丽人玉手的柔嫩,贾珩忍不住拿着丽人的手掌,放在自家脸颊一侧,道:“圣母舍得打,也就打吧。” 白莲圣母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腾”地一下子红了,显然被对面的少年撩的微微一愣,眸光低垂之时,眉眼间更似蒙起羞恼的雾气。 “我懒得理你。”白莲圣母转过一张俏丽无端的脸来,美眸现出羞恼,挣脱了那纤纤玉手,低声说道。 贾珩抬眸之时,却见白莲圣母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彤彤如火,那是独属于熟妇的风情。 白莲圣母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分明羞红如霞,轻声说道:“我先走了。” 这一刻的白莲圣母,在背影上分明有些慌乱。 贾珩目送着白莲圣母远去,刚毅、沉静的脸上不由现出一抹莫名之色。 贾珩面色闪烁了下,心头轻轻叹了一口气,没有在东篱居多作盘桓,而是返回宁国府。 …… …… 同一时间,宫苑,武英殿—— 齐昆与林如海等人同样也在讨论神京城中骤然而起的舆论。 齐昆坐在一张漆木条案之后,面容刚毅,凝眸看向林如海,问道:“铁船浮于水上,此事,我尚知之一二,白兔如何上天?” 齐昆眉头皱了皱,心头涌起一股担忧。 难道卫王提出的科教兴国,真的能成? 林如海摇了摇头,面上现出茫然,说道:“此事,我也觉得纳闷儿,只有飞鸟才能上天,白兔算是什么。” 内阁阁臣赵翼接过话头儿,面容沉静,一如玄水,说道:“国子监明天就会举行试验会,齐阁老哪日可至楼下一观即知。” 齐昆点了点头,心底涌起一股好奇之意,道:“那就去国子监凤鸣阁一观。” 而后,齐昆说话之间,扭头看向一旁的赵翼,问道:“赵尚书,如今全国范围内整修官道,未知工程进展如何?” 赵翼道:“自去岁冬开工,先从关中至洛阳的官道开始整修,要不了两个月,应该就能完成。” 齐昆朗声说道:“这是个大工程,不可役民过度,劳民伤财,万万不可惊扰百姓才是。” 赵翼点了点头,道:“齐阁老说的是,工部方面都是发放钱粮,并未强行摊派,反而为百姓增加了用工机会,使员外赖以生计。” 齐昆点了点头,眸光深深,心头叹了一口气。 指望全国整修官道,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进而社稷大乱的想法显然是靠不住的。 卫王其人不仅于武事一道颇见谋略,于治理之道同样颇有心得,如果真让其这般治理下去,说不得国势蒸蒸日上,那时候,又如何是好? 齐昆心头涌起一股焦虑,但旋即又在心头定了定心神。 弃儒学而亲奇技淫巧,这些落在天下士人眼中,岂会容之? …… …… 翌日,正是国子监科学院在凤鸣阁做实验的日子。 凤鸣阁前黑压压围拢了一群人,熙熙攘攘,嘈嘈杂杂。 不仅是京中赶考的举子,此外还有都察院和翰林学的清流文臣,皆是聚之于东阁,举头眺望着阁楼前的高台。 但见工部侍郎、国子监司业徐光启一袭绯袍官服,头戴乌纱官帽,立身在凤鸣阁前,身前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正在放着两个铁球,一个是一斤重的铁球,另一个是十斤重的铁球。 而徐光启的弟子陈龙,立身在不远处,迎着一众举子的目光注视,叙道:“诸位,我家老师现在就要做头一个实验,看铁球究竟哪一个先会落地。” 而四周的举子和官吏都被吸引了心神,紧紧盯住徐光启和其弟子手中的铁球。 于是,在后世之中,被称为拉开科技革命序幕的凤鸣三问,在大汉乾德元年一个不起眼的二月早春正式开始。 徐光启这就当着众人的面,检视着铁球,道:“诸位请看,这是过秤之后的铁球,十斤和一斤无疑,但两者几乎同时落地。” 此言一出,在场士子舆论哗然,再次纷纷交头接耳,面上皆是现出难以置信之色。 “怎么可能?” “绝不可能,定然是重的先落地。” “重得落的快,此乃圣贤至理。” 而就在围观人群之西南角的八角木质阁楼上,贾珩手里举着一根望远镜,眸光深深,凝视着远处。 陈潇蹙了蹙细秀黛眉,清眸现出思索,说道:“应该是重的先落地吧?” 贾珩语气言之凿凿,说道:“不要想当然,两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 如果排除摩擦力,因为最终与两者的质量无关。 徐光启凝眸看向不远处的士子,道:“还请随机抽选几人,检视铁球和一同登上阁楼,共做见证。” 徐光启道:“我科学院认为,两者必然同时落地。” 此言一出,在场的举子和官吏,皆是哗然一片。 “一派胡言,重得球比轻的球要先落地,这是显而易见的常理。”这会儿,一个青年士子面色凛然一肃,高声说道。 人群不远处,内阁首辅齐昆和内阁阁臣赵翼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现出诧异之色。 齐昆皱了皱眉,说道:“如果重的先落地,难收别出心裁,一鸣惊人之效,所以是小的先落地?” 这是一位老官僚的直觉,更多还是从权谋之道上去考虑。 赵翼笑了笑,道:“元辅,这个,老朽也说不了,且看这位徐司业如何施为吧。” 齐昆点了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向凤鸣阁,心头涌起狐疑。 难道这两个铁球被徐光启做了手脚。 而徐光启这会儿在在场举子的见证下,让人拿着两个铁球,自凤鸣阁阁楼厅堂进入,沿着楼梯向上攀登。 阁楼高有七层,高约近二十米,此刻徐光启来到顶层的窗户处,从一旁的仆人手里接过铁球,来到回廊之上,向下看去。 此刻地面上已经置备了一片沙土,由大批国子监的衙役隔开观看的人群。 徐光启自己拿着一个一斤的铁球,而徒弟陈龙和另外一人则是拿着十斤的铁球。 这时,下方观看的一众举子,也都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仰头看向那阁楼之上的徐光启等人。 伴随着一道声音:“放!” 但见两个铁球几乎被同时落下,向着下方落去,在众人眼中几乎是同时落地,砸在地上,将沙土团团溅起。 见得此幕,下方围观的一众举子和官员,无不大惊失色。 因为这几乎违背他们先入为主的想法。 “这是何道理?莫非是施了什么妖法?”这会儿,一个青年士子面带疑惑,高声说道。 众人同样难以置信,直呼不可能。 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众人皆是目睹那两只铁球同时落地,如何能说是施了妖法? 而在人群之后,齐昆绕是城府颇深,喜怒不形于色,在这一刻,神色也有几许惊异,问道:“这如何同时落地?” 赵翼眉头紧锁,道:“此事的确匪夷所思,想来徐司业会有解释。” 少顷,徐光启在几个侍从的陪同下,从阁楼上“噔噔”地下来,高声道:“诸位,想来已经看到了,两只铁球几乎同时落地,与我科学院先前所言,并无二致。” 在场之人皆是交头接耳,议论不停。 “何也?”徐光启目光逡巡四顾,卖了个关子。 在场一众举子和一些闻讯而来的官吏,齐齐看向徐光启,静待其人解释。 徐光启让人取过一份黑板,然后给在场科举举子讲述起原理。 其实这个原理,还是贾珩在先前和徐光启叙话。 因为徐光启也是地球为球体的支持者,故而在理解上并不困难。 讲完之后,在场众举子,有的将信将疑,有的不以为然,有的脸上现出思索之色。 齐昆转眸看向一旁的赵翼,问道:“赵阁老也为术算大家,可知其中缘故?” 赵翼手捻颌下几缕胡须,目中神芒蕴藏,说道:“方才听徐侍郎所讲其中原理,倒是明白了七七八八。” 齐昆道:“怎么说?” 赵翼笑了笑,道:“元辅,此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 齐昆剑眉挑了挑,眸光深深,低声道:“也就是说,这位徐侍郎并未在铁球上动着手脚?” 赵翼道:“众目睽睽之下,如何动手脚?想来这就是格物致知之学了。” 格物致知是圣贤教诲的言论,所以现在的科学院更多还是从“格物致知”四个字上作文章。 徐光启目光逡巡过在场一众目瞪口呆,久久难以平复心绪的众举子和官吏,说道:“诸位,可至鉴湖去观看铁船下水。” 众人闻听此言,皆是涌起一抹好奇之色,随着徐光启,人群向鉴湖行去。 等一大群人黑压压地来到湖畔,向湖面眺望而去,脸上皆是现出一抹难以置信之色。 只见空荡荡的湖面上,见着一个精铁打造的船只,正在湖面上晃晃悠悠,而船夫正在铁船上撑着竹蒿滑行。 没有比这一幕更具有视觉冲击。 铁船浮于水面,究竟是何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