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皇孙白手起家 >>第254章 所向披靡
天成二十九年,六月二十。 柳知捷死后,长沙城内将领彻底失去希望;于是打开城门,迎昭武军入城。 齐将秦锦峰自刎而死,韩振叶犹豫再三,选择了投降。 在完全控制全城后,李昭一身明光铠,腰挎宝剑,进入长沙城,众将跟在其后。 “三个多月啊!想不到这仗会打这么久。”李昭唏嘘道。 其实之前的夷陵之战,打的时间更长,但那场仗大部分时间齐军都在防守。 而此次为了攻破长沙防线,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一百多场。 昭武军几乎是硬生生将其啃下,死伤士卒近六万人,远超过历次战斗。 “柳知捷自从来到长沙后,经常会告诉麾下将领,此战关乎齐国存亡,只能胜不能败,故齐军战斗意志强于以往。”一旁的沈宁道。 “所谓的战斗意志,绝不是一言两语能提升的。士卒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以及更多的实战。” “大王所言甚是。” 最近一年来,为加速补充兵员,昭武军里吸纳了不少齐国或襄阳的降兵。 这些人战斗力参差不齐,李昭对此不太满意;他更喜欢来自汉中、蜀地的士卒。 如今长沙之战结束,王卓惨败,又俘虏了数万齐兵。 李昭打算多花点时间,重新整顿全军兵力,再修改下《训练纲要》。 众人走着走着,来到了大帅府,这里是柳知捷生前住的府邸。 “派人找一副上好的棺材,用来安置柳知捷。”李昭对亲兵统领赵青道。 “是。” 两人正说话时,府邸内一个下人突然瘫倒在地。 他太饿了,实在撑不住了! 整个长沙,没有人不是饿着肚子。 “把大营内粮食运来,接济城内百姓。”李昭下令道。 “是。”部下道。 李昭身边皆是武将,有的事不适合他们来干。 让赵青派人去把褚子清、范硕等人叫来,紫薇阁政务暂由邓信主持。 灭齐大业,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李昭目前并不打算回成都。 “王大人要来吗?”赵青指的是王子辰。 李昭微微皱眉,“王子辰不用来了,让他留在成都协助邓信吧。” “在下马上去办。” ......... 考虑到柳知捷威望甚高,李昭命人在大帅府邸内架设一座灵堂,亲自祭奠。 如果是在前两年,李昭才懒得干这种事。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除了恒卓的水军和南昌城的几万兵马,齐国已经无兵可派。 要不了多久,李昭将成为南方之主。 实际上,若不是恒卓在鄱阳湖搭建水寨,拼命挡住了魏显率领的水师;昭武军早就兵临金陵城下。 一些聪明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柳思行忙完柳知捷丧事后,立刻前来拜见李昭;称愿意去信金陵众臣,说服他们主动投靠秦国。 还表示柳家有良田万亩,愿意将七成献给李昭。 李昭欣然纳之。 ........................................................................................................... 长沙局势稳定后,李昭留守城中,昭武军大举东进。 沈宁、石艾带主力跟在后头,陈禄、陈哲、韩志远、宋俊、史牧等人,各自率一、两万兵马,四处攻城掠地。 周边各城得知柳知捷已死,对齐国再不抱任何希望。 昭武军所到之处,齐军纷纷望风而降。 各地豪强,更是踊跃为大军贡献钱粮。 仅有两三座小城,城中守将誓死不降。 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只最多坚持了一、两个时辰。 七月上旬,昭武军完全占据了整个荆襄。 进攻的号角并未停下,开始向闽赣之地挺进。 七月中旬,沈宁携大军,从九岭山和连云山中间穿过。 几日后,十七万昭武军兵临南昌城下。 沈宁感到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在城下看到杨智和韦睿。 杨叶秋解释道:“父亲和韦将军得到消息,闽地郑传彬有可能图谋金陵;两人率军绕过了南昌,已经杀往闽地。” 沈宁总感觉有一丝不对劲,韦睿绕过南昌,是沈宁早前下的军令;但杨智为何对南昌城不管不顾,也要奔赴闽地。 仿佛知道沈宁在想什么,杨叶秋道:“父亲担心韦将军年少,对付不了郑传彬。” “哦!原来是这样啊。”沈宁眼神玩味,淡淡道:“倒也难为你了。” 杨叶秋脸上有一丝尴尬,他知道,沈宁一定是猜出了杨智的目的。 他也是没办法,父亲满脑子都是第一个杀进金陵城,他实在劝不住。 沈宁望向远处的南昌城,问道:“我记得南昌东面是怀玉山和武夷山脉,守将周庭没有派兵占据险要,拦截我军吗?” “周庭一直紧闭南昌城门,没有往城外派任何兵力。”杨叶秋道。 “你身旁还有多少兵力?” “约两千人。” 沈宁笑了笑,两千昭武军围城,兵力不到城内的十分之一,周庭却不出城交战;其意图,不言而喻。 “王卓还在城内,周庭难以指挥动全部兵马。”杨叶秋道。 沈宁微微点点头,大概清楚是怎么回事。 “在下分量不足,由沈将军或是大王,给周庭写封信;此人收到信后,必会做出反应。”杨叶秋提议道。 “信件写好后,如何送入城中?” “周庭经常会在傍晚时站在城头上,可由弓箭手将信射入城头。” “可以。” 话音刚落,沈宁淡定的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杨叶秋,“信在这里,你派人送去吧。” 杨叶秋愣了下。 南昌作为齐国重镇,城墙高大坚固;若要将其拿下,招降城中将领,是最简单省力的办法。 不仅是周庭,齐国稍微有点名气的将领,李昭早已写好了劝降信,以备不时之需。 所有信里除了名字不同,其它内容几乎完全一样。 用现在的话来讲,即套用了固定的格式模板。 ........ 傍晚时,周庭和往常一样,站在墙头;其面色凝重,遥望远方。 柳知捷之死,对所有齐国将领打击甚大;周庭实在不觉得齐国还有未来。 与齐国共存亡?这个当然不可能,周庭完全没战死的打算。 况且他上有老下有小,若誓死不降,昭武军大概率不会放过他的家人。 正在这时,一人骑快马来到城下,朝城头射来一封信。 亲兵将信函递给周庭。 信中李昭语气温和,给出重重承诺。 周庭看后面色一喜,心中再无任何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