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皇孙白手起家 >>第275章 大秦帝国
九月初五,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原本的皇宫正殿,李昭将其改名为“乾元殿”。 乾元殿外面开阔的广场,里面最多可容纳数千人。 一场规模宏大的盛典,即将在这里举办。 金陵城内,豪强、大臣、军中将领以及后宫嫔妃,均是早早的起床洗漱,身着盛装前往乾元殿外,以此表示对新帝的拥护。 整个皇宫被装饰得金碧辉煌,洋溢着庄重而神圣的气氛。 一座雄伟的高台屹立在广场中央,周围旌旗招展,人山人海;其中两千名昭武军,士兵面目肃然,整齐划一列队在高台下。 李昭人尚未到,气氛已变得火热起来。 文官们笑容含蓄,武将们则毫无顾忌,高兴着大声嚷嚷。 观礼台上,还有批特殊的客人。 齐国部分降将,如柳思行、潘有霖、恒卓等人也受邀前来。 他们静静地坐着,眼中闪烁着一股莫名的情绪。 李昭坐拥整个南方,麾下数十万军队,天下无人敢小觑。 北方诸藩镇,包括长安,全部派使者来到了金陵。 名为祝贺,实为窥视秦国虚实。 魏国的使者是礼部侍郎南宫哲,此人也是南宫音的父亲。 他到现在也搞不明白,为什么李佑要派他来。 当初李昭在逃跑路上,和南宫音和离;南宫家躲过一灾,南宫哲对此倍感庆幸。 如今听说南宫音被李昭冷落,心中不免有些后悔。 但话又说回来,谁特么能想到,一个魏国造反失败的皇孙,侥幸逃到了齐国;竟然夺取了齐国江山,并把姜氏皇族赶尽杀绝。 直到如今,长安城的那些王公大臣,依然处于震惊中。 不少人甚至觉得,李昭当初要是谋反成功,于魏国而言,也不一定是坏事。 雍王李齐也来到了这里,他几日前还待在南郑,本不想前来观礼。 在韩志远强硬态度下,只能选择就范。 看着不远处的高台,李齐心情异常复杂。 种种过往,最终化为一缕叹息。 此时,礼乐声起。 在雄厚威武的鼓声中,登基大典正式开始! 李昭头戴冕冠,身穿华贵龙袍,在万众瞩目中稳稳的走上高台。 他神态庄重,目光坚定,每一步都仿佛在历史的阶梯上留下深深的脚印。 周围的臣子们跪拜在地,目光充满了敬仰与尊敬。 不一会,走到高台上,接过了礼官手中的传国御玺。 李昭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下面所有人,慷慨激昂道:“ 天下变幻,朝代更迭,然帝王之位皆为天命所归。 齐无道,君昏臣庸,祸乱四方;致使百姓穷困,日益艰难。 朕义愤填膺,于汉中起兵;聚天下有志之士,共灭暴齐。 赖将士勇猛,先取蜀地,再克夷陵。 长沙之战,血流成河,大破齐贼。 历经五载,朕率群臣披荆斩棘,终破金陵。 今日,因万民所望,朕承天命,立国大秦,即皇帝位。 新朝伊始,百废待兴;朕将尊崇儒术,轻徭薄赋,以德行仁。 愿与民共治天下,愿诸卿辅弼朕躬,共创大秦千秋伟业。 ” 李昭话音刚落,顿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 声音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仿佛要把苍穹撕裂。 陈禄、杨智、宋俊等将领,使劲挥舞着右手,心中无比激动。 李昭是开国之君,他们追随李昭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开国之臣,同样可以名留青史。 观礼台上的众人,望着汹涌的人群,不免有些惊讶。 王妃朱莹和众女坐在一起,其面带微笑,衣着显然更为华丽。 过了一会,李昭略微抬起手,周围迅速安静下来。 “即日起,年号昭武,定都金陵!”李昭用力高声道。 周围再次响起阵阵欢呼声。 远道而来的藩镇使者,听到年号是“昭武”,眼中闪过一抹异色。 .................................................. 登基大典结束后,豪强、使者等纷纷退去。 一众文官武将,缓缓走入乾元殿。 众人依次而坐,神色愈加亢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流了这么多的血,不仅是因为效忠李昭,也为了这一天。 李昭把一封早已写好的诏书,交给身旁的太监。 太监放开嗓子,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尊父亲李齐为太上皇,册封王妃朱莹为大秦皇后,李泓为皇太子.........。” 李若晗、邓永清、张楚宣三人被封为贵妃,其他几女为昭仪或贵嫔。 武将中,沈宁、石艾、杨智三人战功尤为显赫,分别封为英国公、卫国公、徐国公。 文官中,仅有范硕一人被封为魏国公。 获得侯爵的,共有十五人,包括韩志远、韦睿、宋俊、褚子清等人。 伯爵三十六人,包括刘轩、史牧、王子辰、邓信等人。 实际上,若真要按功劳来分,此次封赏有些地方是不太合理的;某种程度上和李昭个人喜好有关。 比方邓信的资历和贡献,丝毫不在范硕之下。 但他前几天劝李昭缩少军中开支,惹恼了李昭。 在成都时,邓信也偶尔抱怨过军费过高。 太监全部读完后,不管心中是否满意,所有人皆跪下高呼万岁。 李昭微微一笑,以前的大饼已经兑现了,是时候重新画饼了。 “当今天下,北方未定,尔等还要再接再厉;朕希望将来能在长安或洛阳,与尔等一同把酒言欢。” 众人听出话外之意,心中一喜。 大秦实行文武分家,紫薇阁主管政务,权力在六部之上。 李昭另外宣布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由沈宁担任枢密使。 但现在天下仍是乱世,哪怕是枢密使,也要带兵打仗。 早前商议时,有人建议在紫薇阁或枢密院中安插宦官,以便李昭能更好的掌控朝政大权。 李昭内心深处对宦官有些反感,想了想,最终没有同意。 ......... 夜晚,乾元殿内灯火通明,人声如潮。 一场宫廷御宴即将举办。 因皇帝没到,虽然美酒佳肴、碗筷全部备好,但没人敢动,都等着皇帝的到来。 一众贵族、大臣们热烈交流着,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气氛十分融洽。 在殿侧的礼乐队伍,奏着那轻快欢乐的曲调,给这场大秦最高等级的精英盛筵助兴。 “韦兄,今日你我之间,必须要躺下一个。”陈禄兴奋道。 韦睿摆了摆手,面露难色,“在下酒量属实一般,实在比不过陈将军。” ...... 沈宁、石艾等人,静静的坐着,脸上一如既往的淡定。 并没有让众人等太久,皇帝换了身轻便的龙袍,黑锦打底,上绣山河日月,涵复万物,再加上藻金的祥龙,张牙舞爪,沉稳之中透着一种肆意张扬,仿佛衬托着他此时的心情。 众人看到皇帝后,连忙起身行礼,神色异色的恭敬。 场面一下子变得肃穆,瞬间安静下来。 李昭大手一挥,以一种轻松的语调,朗声道:“众卿免礼! 今日是欢悦之日,也是喜庆之夜,都不必拘束了!" 故意嗅了嗅,笑道:“这满殿的酒香菜香,可不当辜负了。” 众人表情一松,他们早就饥肠辘辘,立刻大口吃喝起来。 几个舞女缓缓走入大殿,翩翩起舞,其曼妙的身姿和优雅的动作,让人为之倾倒。 只要脑子正常,都明白现在该做什么。 刘轩第一个起身,走上前去向皇帝敬酒。 他之前被关了三年,早已经学聪明了。 绝口不提黑虎岭的事,只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又有几人相继起身。 酒水的气味,逐渐在空气中弥漫。 或许是最近太忙,李昭忘记让人把酒壶里换成水。 敬酒的人太多,渐渐有些应接不暇。 一开始还克制着,后边酒兴上来了,也逐渐放下了架子。 喝着喝着,眼神逐渐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