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皇孙白手起家 >>第308章 魏军怂了
韦信、独孤千刃二人心里很憋屈,他们麾下有数万大军,却被韦睿堵在青霄山上。 秦军在山下深挖壕沟,营地四周插满栅栏,又筑起数座了望台。 一副和魏军死磕到底的样子。 期间,魏军主动发起几次进攻,规模不大,均被秦军击退。 韦信心情复杂,他和韦睿是一母同胞,被自家二弟逼成这个样子;传出去,不免有些丢人。 “韦将军若去信韦睿,可否说服其归顺我大魏。”独孤千刃试探道。 毕竟韦睿本就是长安人氏,韦氏全家老小,除了韦睿以外,其他人皆在长安。 韦信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他对李昭忠心耿耿,此事绝无可能。” “军中粮草有限,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再过几日,如找不到战机,我等只能退回关中了。”独孤千刃心里涌出一股挫败感。 而一旦退回关中,魏军将颜面扫地。 韦信常年镇守河东太原,很清楚关东藩镇是什么心思;这次如无功而返,河北形势必然更加恶劣,会有更多的人擅自称王,甚至称帝。 忽然想到了什么,韦信疑惑道:“我等在青霄山已有两日,大帅那边为何没传来消息。” 独孤凌手上还有至少十二万大军,是此次进攻汉中的主力。 独孤千刃皱了皱眉头,他也不知道独孤凌去哪了。 ............. 不久,二人终于收到独孤凌送来的信。 在信中,独孤凌要求二人击败韦睿,然后继续挥兵南下,攻打紫柏山;如实在没把握,也要尽量将韦睿困住。 “如我没猜错的话,大帅的意思是,希望我等能牵制住更多的秦军。”韦信沉声道。 事情很明显,魏军想通过紫柏山杀入汉中腹地,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另走其它路。 韦信、独孤千刃这边闹得动静越大,会引来秦军更多的注意力,独孤凌那边压力也会更小些。 况且在独孤凌看来,韦信和独孤千刃都是沙场宿将,兵力又不比韦睿少,没理由打不赢。 但偏偏这一点,韦信、独孤千刃二人有苦说不出。 他们属实没想到,此战会这么的艰难。 在韦信的印象里,韦睿自幼沉默寡言,喜爱读书,但武艺一般。 众多韦氏子弟里,韦睿并未显示出特别的才能。 所以当韦睿在南方屡战屡胜,并被李昭加封侯爵的消息传到了太原、长安,包括韦信在内等人,皆大吃一惊。 父亲韦延朗一度怀疑只是重名。 “看来这一战,避无可避!”韦信神色变得无比严俊。 当收到独孤凌来信那一刻起,韦信二人旋即明白了,魏国已无退路! 汉中之战,事关大魏国运。 随着刘康在徐州自封赵王,关东形势愈加糟糕。 济南魏军守将崔明,因兵力有限,只能固守城池。 独孤千刃已经败了一次,魏军绝不能再败第二次,哪怕是平局也不行。 如果能拿下汉中,局势将为之一变。 魏国不仅能增强国力,更有机会攻打蜀地;同时,朝廷威势大增,并能腾出手来,收拾关东乱局。 想到这一点,二人眼中战意浓浓。 哪怕和韦睿是亲兄弟,公私分明,各为其主,韦信没什么好顾虑的。 他真心认为,要是能活捉韦睿,对韦睿来讲,也不是什么坏事;以他的才能,必会受到朝廷重用。 魏国才是唯一的天下正统,韦信对此坚信不疑。 独孤千刃眼神凌厉,“据斥候所报,方圆五十里,除了韦睿,暂未发现其他秦国兵马;韩志远需驻守紫柏山,绝不会轻易北上。” 这也意味着,韦睿除了本部兵马,不会等来援兵。 “粮草还能撑多久?”韦信神情略有些忧虑。 “至少能撑十日,以防万一,我已派人去关中催粮。”独孤千刃话锋一转,“韦睿轻兵北上,其军中粮草不比我军多。” “再派一部兵马南下,掐断秦军粮道;等秦军粮尽,自会退兵。我等可率部尾随其后,寻机攻之。” 明明是韦睿主动率兵杀来,他却闭营不出;魏军强攻的话,难度甚大,这是韦信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 秦军大营内,韦睿正在给李昭写信。 “末将在青霄山驻兵已有三日,始终未等到独孤凌............。”写完信后,韦睿命人速速送去黑虎岭。 之后,韦睿站在舆图前,沉思良久。 次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魏军近来频频挑衅,既然他们想要战争,就让他们领教下,我大秦兵锋是何等的锐利! 秦军全部出营,浩浩荡荡,如一条黑色巨龙,蜿蜒曲折,向远方延伸。 一路上,旌旗招展,尘土飞扬,甚是威武。 到了青霄山下,数万秦军很快列阵完毕。 士兵们神情肃穆,精神抖擞,气势如山! 韦睿派士卒送去战书,邀魏军下山决战! 韦信、独孤千刃正发愁,如何才能将秦军引出营,一举灭之。 按理讲,韦睿现在主动杀来,应该是一件好事。 然而,当决战真正来临,两人反而犹豫了。 韦信观察良久,仔细数了数,秦军兵力接近三万,大致比魏军少了一万人。 四万对三万,优势在我。 “我打算举全军之力,在此处攻灭秦军,你以为如何?”韦信对独孤千刃道。 等了许久,没听到回话。 韦信以为独孤千刃没听到,又大声说了一遍。 依然没有回话。 韦信不悦,皱了皱眉头,转头定定看向独孤千刃。 独孤千刃直视前方,仿佛没有察觉到。 其面无表情,心中却泛起滔天骇浪。 望着下方乌压压一片,他想起了前几日的紫柏山之战。 两军正面冲杀,数万魏军连半个时辰都没撑到。 无数魏军将士,在他面前永远的倒下了。 如此血淋淋一幕,不断在脑海中回荡;并告诉了他一个铁一般的事实:秦军比想象的强大! 现在若和秦军决战,胜负难料! 魏军败不起! 这一战风险太大。 但这些话若直接说出来,必然影响军心。 过了好一会,在韦信异样的目光中,独孤千刃淡淡道:“兵者诡道也!韦睿擅长用兵,此举必然有诈,不可贸然出战;否则,即使打赢了此战,我军也无力南下进攻紫柏山。” 他原以为,韦信会反驳他。 “此言有理,我断定韦睿暗中藏有伏兵。”韦信点了点头,一副颇为认可的样子。 独孤千刃怔了怔。 周围布有大量魏军斥候,根本没发现什么伏兵。 两人心照不宣,达成了一致。 ......... 秦军等待许久,始终未见魏军下山。 大批步卒按兵不动,仅仅通过弓弩攻击对方。 这么打下去,实在没什么意义。 魏军既然不来,秦军没必要继续耗下去。 韦睿下令收兵回营,秦军井然有序,缓缓退去。 回到大营后,立刻召集一众偏将、营将。 韦睿微微一笑,“诸位以为,魏军今日为何不应战?” 众将领顿时哄堂大笑,眼神中满是轻蔑。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魏军怂了! 见军中士气高昂,韦睿心情大妙。 有将领建议强攻青霄山,被韦睿果断拒绝。 魏军进攻不足,防守有余。 “军中粮草仅够支持五日,此地不可久留。”偏将齐宗洋忧心道。 此人原先是襄阳将领,战败后,和周知南一道投降了昭武军;因在长沙之战中立下战功,取得了李昭信任,逐渐被提拔。 “如果现在撤了,不免有些可惜。”韦睿打算大干一场,拿出舆图,指着上面一处道:“我意直取此处。” 众人仔细看去,均面色惊讶。 韦睿指的地方叫凤翔(今陕西宝鸡附近),地处关中平原西部。 军中本就粮草不足,韦睿不返回紫柏山,反而继续挥兵北上,孤军攻打关中。 此举异常大胆,但同样充满危险。 “凤翔乃关中重镇,城墙高大坚固,若我军久攻不下;一旦独孤千刃率兵杀到,我军处境危矣!”齐宗洋忧心道。 “魏军要是离开了青霄山,倒是件好事。”韦睿眸底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 当夜子时,秦军悄悄拔营,一路向北,直奔凤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