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皇孙白手起家 >>第352章 放手一搏
本以为秦军是根救命稻草,想不到竟是一瓶烈性毒药。 最爱的嫡子,麾下最重要的将领,就这样落到了对方手上。 更让韩成文气愤的,秦军送来信,称韩宁源无缘无故辱骂秦军,这才被关押起来,希望韩成文能出钱赎人。 这一次,韩成文就是再傻,也不会相信秦军的话。 但对于刘康,韩成文同样是不信的。 赵、楚两军打了将近一个月,赵军攻取了韩成文治下大部分地盘,这事不可能随便就算了。 刘康若要表明合作抗秦的诚意,起码该归还一、两座城池。 然而,刘康什么都没做,只是一味的让他不要信任秦军。 “皆狼子野心之徒,它日必不得好死!”韩成文咬牙切齿道。 不管是李昭还是刘康,他从没有招惹过对方,对方却一心想把他置之于死地。 韩成文深深感受到了世道的恶意。 麾下将领建议出城,与秦军决一死战。 最近两天,斥候基本摸清了秦军的大致兵力,人数略少于青州城内的楚军。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且刘康并未返回徐州,依旧在西面虎视眈眈。哪怕我等打赢了秦军,到时候刘康再次来袭,又该怎么办?”长史卢彦铭道。 实际上,卢彦铭是不想打击众人。 开什么玩笑,连赵军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打得赢秦军;按照如今的情况,能守住青州城已经是万幸的事。 韩成文心中愈加烦躁。 “那你说说看,到底该怎么办?” 卢彦铭轻叹道:“为今之计,只有坚守青州城;赵、秦两方,早晚会大打出手,大王到时再趁势而动。” 韩成文无奈,勉强同意了。 见楚军不出钱赎人,魏显等人丝毫不恼火。 本就是预料之内的事。 秦军尝试对青州城发起了一次进攻,折兵数百人,未取得多大进展。 以防万一,魏显在青州以东扎下营地,与驻守在莱州的恒卓交相呼应。 ............................................................................................................... 六月中旬,刘康经短暂休整后,集结全部兵力,主动向秦军杀去。 为激励士卒奋勇作战,逼迫豪强献出大量钱粮,全部赏给了麾下将士。 这引发济南豪强的强烈不满,联合起来发动兵变,一度占据了济南城;幸亏高和及时率兵赶到,将其屠戮殆尽。 刘康又派人联络韩成文,做出种种承诺,希望楚军配合出兵。 韩成文置之不理,继续蜗在青州城内。 刘轩等人得知赵军大举杀来,跃跃欲试,准备与其野战一场。 潘有霖对魏显道:“对刘康而言,此战关乎生死成败、前途命运,无论多么艰难,都必须要打赢;是故,战端一开,赵军必然殊死一搏。且算上吞并的数万泰山贼、楚军降兵,赵军兵力在我方之上。刘康向来擅长收买人心,即使他们非刘康旧部,也不能轻视之。” “嗯,此言有理。”魏显微微点头。 杨智目前在淮安驻军,随时可能渡河北上,所以刘康绝不能长期离开徐州。 这一战打完,不管是胜是败;要不了多久,刘康必会率兵返回徐州。 “你是建议本将撤往莱州,暂避赵军锋芒?”魏显问道。 潘有霖摇了摇头,“我大秦将士,岂能惧怕区区刘康;一旦撤兵,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军中士气。不如择高处扎营,深挖壕沟,周围遍布栅栏、鹿角等物。暂时坚守营地,等敌气衰时,再举全军灭之!” 意思很明显,先防守,再反击。 “此计可行。”魏显欣然采纳。 不久,赵军杀到。 和潘有霖预料的一样,赵军全员出动,一上来就拼命。 包括刘康、高和、陈渭清在内,所有军中将领,全部参与厮杀。 连军中做饭的伙夫、干杂役的民工,皆纷纷持刀冲向秦军营垒。 没有什么精巧的战术,赵军如同一头狂暴的野兽,一个劲的往前冲。 秦军立于壕沟、栅栏后面,不断使用长枪捅刺赵军;即使这样,赵军仍如潮水般不断涌来。 壕沟内外,尸体横七竖八,鲜血染红了大地,场景惨烈到让人窒息。 陈渭清伤势未愈,为鼓舞士气,强撑着奋战在最前面。 自从夺取了淮南,刘康已很久没有参与厮杀;但这一次,他必须要站出来。 不将秦军击败,最近一个月的奋战成果,极有可能化为乌有。 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一步,两步,三步............. 赵军不惜一切代价,疯了般向前推进,秦军始终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刘轩见状甚是惊讶,“赵军竟如此悍勇!” 他本以为据营不出,战斗会轻松许多,想不到赵军攻势会这么强劲。 魏显表情从容,眼神一如既往的坚定。 “论悍勇,我大秦将士才是真正的天下无敌!” 有秦军老卒被激怒,主动跳过壕沟,向赵军发起反冲锋。 贴身肉搏、近身缠斗,向来血腥而残酷,是只有勇敢者才敢玩的游戏。 无非是玩命而已,对大秦众将士而言,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 瞬间,血肉横飞、白刃相接。 混乱中,将士们互相角力、拼杀,兵器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有士兵仿佛失去了理智,不管阵地不阵地的,哪里有赵军就往那边冲去。 战场变得愈加混乱。 虽有少部分赵军成功杀入了秦军大营,但从场面上,秦军并未落入下风。 秦军中的悍勇之辈,甚至一边狞笑着,一边狠狠挥下长刀。 一个人的体力总归是有限的。 更没有人能长时间处于亢奋中。 作为进攻的一方,当迟迟无法击溃秦军,己方斗志难免会有些下滑。 战斗依然在持续着,秦军大营内外,遍地是断臂残肢和破损的军械。 死亡的阴影,笼罩了整个战场。 刘康心渐渐沉了下去。 高和此时快步走了过来,鲜血早已染红了他的盔甲。 “大王,不能再这么继续打下去了。” 高和神情凝重,咬紧牙关,内心如刀绞般痛苦。 刘康微微握拳,过了好一会,缓缓道:“再等一等。” “秦军严阵以待,布置周密;我军再强攻下去,恐无法动摇其防线。”高和继续道。 谈话间,斥候来报,恒卓率一千余秦军,距此处已不到十里。 一千人若放在平时,不会影响大局;但眼下双方将士皆疲惫不堪,一千生力军,足以改变战场态势。 “此战只能这样了,撤兵吧!”高和表情略有些无奈。 “嗯。”刘康同意了。 “大王先行离开,我留下来率军掩护。”陈渭清郑重抱拳道。 高和同样抱拳道:“还是我留下来吧。” 陈渭清毕竟刚加入赵军不久,威望不足。 两人争来争去,谁也无法说服谁。 “你等先率兵退往博阳,本王留下来。”刘康沉声道。 两人大惊,连忙出言相劝。 “本王决心已定,无需多言。” 厮杀正酣时撤兵,绝非易事,秦军必然出营追杀;一个搞不好,将演变成一场大败。 不管是高和还是陈渭清,都无法稳定军心,唯有刘康才能做到。 只要他还留在战场上,赵军士气就不至于彻底滑落;一些忠于刘康的将士,也会继续战斗下去。 高和眼中闪烁着泪光,心里千言万语,不知该如何开口。 “大王保重!” 陈渭清同样眼眶湿润。 不一会,两人率部分赵军先一步脱离战场,快速向西面撤去。 秦军很快发现赵军动作,魏显大喜,准备下令全军出营,追杀赵军。 就在这时,刘康站上了一处高台;其拄剑而立,面色从容,周围赵军战旗仍在风中飘扬着。 魏显心中疑惑,明明赵军已经开始撤了,为何刘康还留在这里? 难道说,这是赵军的诡计? 魏显一时有些拿不准。 “不如遣一支偏军追击赵军,其他兵马继续待在营内。”刘轩提议道。 潘有霖立刻反驳道:“战机稍纵即逝,怎能畏手畏脚;赵军若真有伏兵,绝不会等到这个时候才出现。” 魏显还是有些犹豫。 他常年率领水军作战,在陆地上战斗次数不是很多。 担心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过了许久,在潘有霖多次催促下,魏显终于同意出兵。 秦军全部出营,刘轩率兵追击高和,潘有霖朝刘康扑去。 之后恒卓也带兵加入了战场。 赵军局势变得愈加恶劣。 刘康率兵且战且退,麾下虽死伤惨重,仍勉强维持阵型。 直到退至青州以西时,赵军再也坚持不住,士卒四散逃命,刘康仅带千余人撤往博阳。 刘轩那边则战果不大,高和、陈渭清行动迅速,仅抓到百余人。 魏显心中倍感遗憾。 仗是打赢了,此次却未能全歼赵军,刘康仍有一战之力。 秦军原地驻扎,并派人联络淮南的秦军,详细通报青州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