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绛色大宋 >>第827章 第八一九节 小吕宋有人

第827章 第八一九节 小吕宋有人

在这刚建成的木屋李洱转了几圈,直摇头:“这屋建的不行,用不了一年肯定还是要拆掉,结果全当柴烧了,应该先建石台的。” 韩绛也没反驳,反正这东西也确实是临时性的。 李洱又说:“出去转转,让我看看这里有什么好东西。” “这个,行。” 因为没有探路,所以韩绛并不急着先往岛内走。 李洱却是早有准备,不仅仅是滑杆,连抬滑杆的人都准备好了。 滑杆。 八抬滑杆。 李洱很得意:“我特别训练的,都是真腊战俘。” 刚才说什么,准备和真腊打仗。 那么,真腊的战俘是那里来的? 韩绛张了张嘴,想问却没问。 李洱哈哈一笑,不用韩绛问他也要解释一下:“他们主动来攻打老夫,怎么也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咱没动几个人,就派了一千人,虽然没赢,但也没有输的太难看。” 说到这里,李洱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年轻人,不行。他们一点脑袋都不用,对方三万人,明显就是一群农夫,这样的仗要学会诱敌,要派人绕后,然后抓住对方主将,可惜,年轻人不行,一交战,对方就象水浇了蚂蚁窝,四散乱逃。” 一千精锐打三万没有武装的农夫。 李洱说的没有错,这是肯定不会输的战斗,那么差别就是这一战打出的效果。 说话间两人已经坐下滑杆,韩绛是八人抬,李洱的则只是两人抬。 前面,有李洱带着二十名亲卫开道,他们有热带丛林作战经验。两侧是钱宽带了一百人护卫,后队不需要护卫,有一队杂役背负一些竹筐便好。 走出十里,便是遮天蔽日的蕉叶林。 “这个,厉害。”李洱感慨了一句后吩咐:“来几个人,砍一株。” 麻好不好,砍了拍碎就知道。 至于椰子什么的,已经不值得新奇了,这里野生的无数。 又走了二十里,停下休息的时候,李洱突然说道:“和真腊这仗,要么不打,要打就是灭国之战。但真腊不比翟越国,打这仗名不正言不顺,咱们就是纯粹的入侵者,和当年南下入侵咱们的金人没什么区别。” “是这话。” 韩绛理解,李洱是受正统的华夏文明教育的。 凡事都讲一个理字。 无故入侵小邦,此时说的严重一点,确实是天理难容。 韩绛这才提到大城:“其实,大城这边交税给咱们,咱们不要,开互市,请他们划一小块地方给咱们用于建互市,互市的关税咱们管着,每年依约再给大城一份钱。若是谁来攻打他们,咱们可以帮助作战,有限的帮助。” 李洱问:“若是大战呢?” “说句传出去不好听的话,这事要看好处。没好处,咱们的士兵凭什么替大城人拼命,这不值当。但若好处够,打仗这事怎么说都是要花钱的,军费支出那么巨大,能补贴一些也是好事。” 李洱听完默默的点了点头。 韩绛的话不合大道理,依传统的想法,臣属之国若被入侵,上国出兵是常事。 但却也没错。 没好处凭什么替大城人拼命,只图一句上国威武的口号。 显然不合适。 韩绛接着讲:“大城人眼下是被打的抬不起头,他们或许会许诺无数条件,现在答应了,将来呢,等他们的危机度过,就算不敢明说,内心有怨恨的话这事也会给咱们带来无数的麻烦,这便是我的态度。” “在理,在理。” 韩绛又提到了大理:“大理图什么,事实上,大理眼下是谁说了算。还是不是段氏呢,未必。” 说完大理,韩绛叹了一口气:“我最近才算明白,为什么铁木真能够横扫天下了。” “为什么?” 韩绛伸出一根手指:“金国,贵族是什么样。”再伸一根手指:“看看咱们大宋的朝廷,还有贵族们,糜烂到什么程度。” 李洱也是叹了一口气:“这么说来,他还真是运气好,就我所知,西辽的王也是只知道享受,不思进取的人。大理这边,段氏已经被架空,这天下各国都是这般的差劲,确实是给了他机会。” “是这话,为什么我不拼了命的灭金,我在等,等铁木真真正与金国开战,他们一但开战,咱们肯定不会看热闹,当金人的贵族们无力保护他们的家园之时,咱们再上。这事说来有点不够仁义,可我们会说,危难之时是我们救了金国百姓。” 仁义。 争霸天下那来的仁义。 仁义就应该象大宋朝廷一样,进贡、进贡、再进贡。 不断的给岁币,什么事都当和事佬。 李洱站了一处地势偏高的地方,望着这四周:“也不知道……”没等李洱说完,突然有人高喊:“发现村落,发现村落。” 真的有人。 不是野人,也不是原始人。 一百多带着武器的人到了村落,几句话就搞清了情况。 “报主君,这里的人也是外来者,他们有些近十年才过来,有占婆人、真腊人、越人,还有咱们宋人,有两位是靖康之役时流落至此的。” 小吕宋有人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南洋。 从唐时就开始慢慢的有人移居,华夏的子民因为各种原因远赴重洋。 很快,两名在靖康之役时先祖逃离来到这里的人被带到了韩绛面前。 这两人眼下只知道,要见他们的是来自中原。 他们对中原的变化丝毫未知。 甚至于,在他们看来,宋已经亡国了,毕竟汴梁都被金人攻占,皇帝与太上皇,还有无数的宫妃都被抓到了北方金国的地盘。 这两人见到韩绛后,依平民见到朝廷重臣的礼节施了一礼,而后开口第一句话就把韩绛给问的愣住了。 其中一人问道:“贵人,大宋还在吗?” 好问题。 韩绛真的给问愣了。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倒是李洱抢先一步答道:“暂时,还是大宋。” “暂时!” 这个词让问话的人完全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什么叫暂时还是大宋,暂时这个词似乎不合适用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