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这个小子有点儿意思,竟然敢袭击公主的车队,还劫掠了公主,胆子不小啊。”萧何道。
“那个公主周娇和李帅是有婚约的,他是带人抢自己的女人。”樊哙补充道。
“嗯,听说了,即使如此,公然袭击公主车队,这有损陛下的面子啊。”萧何就事论事。
“丞相说得对,但李帅被打入死牢是不是有些惩罚过重了?”樊哙愤愤不平地道。
萧何盯着樊哙,觉得他今日很反常,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公然议论陛下的定夺,这不像他的风格啊。
樊哙见萧何盯着自己不放,摸了摸脸,道:“丞相,樊某脸上是有字吗?”
萧何回过神来,道:“樊将军今日是怎么了?老夫好像都快不认识樊将军了。”
“是吗?是樊某说错话了吗?”樊哙反问。
“把李帅关入大牢,三司会审,这是陛下的旨意,你我只能奉行,不应该非议啊。”萧何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解。
“是,李帅袭击公主车队,是犯了罪,但他的功劳呢?他发明的马鞍马镫和火霹雳,这些都给大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难道我们就要忽视这些功绩吗?”樊哙顿了一下,“是人就会犯错误,我们总不能因为李帅一次犯错,而否定他的所有功绩吧?”
看着越来越激动的樊哙,萧何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示意樊哙不要这么激动。
“丞相,不好意思啊,樊某激动了。”樊哙跪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你还记得老夫当初本想和你争李帅这个门生吗?”萧何问道。
“记得,当然不会忘记,否则,樊某也不会登门拜访了。”樊哙说道。
至此,萧何基本明白了,樊哙此番前来的目的,那是为了李帅而来的啊,但此刻的李帅就好像是一个烫手山芋,不管是谁接手,恐怕都不好处理啊。所以,朝中的大臣们都躲得远远的,谁都不想碰触。没想到,樊哙竟然找上门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把李帅揪出来,不就没事了?
萧何想了想,问:“樊将军,不得不说,李帅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他得罪的人是陛下啊,你真要掺和李帅这档子事儿吗?”
“不错,今日找丞相,就是想和丞相商量一下对策,毕竟,李帅也是丞相当年想拉拢的人才啊。”樊哙非常肯定地说。
萧何道:“不错,当年,本相非常看好李帅,想把他收罗在自己门下,可李帅不吃这一套,根本就不给本相这个面子啊。”
想想当年被李帅拒绝,萧何至今想起来,心里都不是滋味。毕竟,堂堂一国丞相,被一个无名小卒拒绝,这也能写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李帅当时年轻气盛吧,你看,他如今不是吃到苦头了吗?”樊哙看着萧何,放低声音道,“丞相,如果我俩一起进言,请求从轻处罚李帅,您看有几成希望啊?”
“什么?”萧何真是被惊到了,“樊将军,你这也太疯狂了吧?区区一个李帅值得你我冒这种风险吗?”
“丞相,李帅的能力有多强,你我都心知肚明,如果大汉失去了李帅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那是大汉的极大损失啊。我们做臣子的有义务提醒陛下啊。”樊哙满脸真诚地道。
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为了一个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冒被陛下责罚的风险,萧何觉得还是不值得。
樊哙见萧何还在犹豫,继续道:“丞相,你我被陛下责罚事小,大汉失去李帅那可是一大无法弥补的损失啊。”
萧何有些动摇了,不仅仅是因为樊哙的请求,还因为刘邦模棱两可的态度。一般来说,对于这种蔑视皇权的人,刘邦都会毫不犹豫地手起刀落,但这次对于李帅,态度却不一样了,不仅没有马上下令杀了李帅,还与李帅单挑,关入死牢,三司会审。这就值得玩味了。
既然陛下的态度不明朗,那何不顺水推舟,做个顺水人情,与樊哙一起上奏,看看陛下的态度呢?如果正切合了陛下的心意,那在陛下心中就又重了一分了。
想到这里,萧何点了点头,道:“好,樊将军,老夫就随你一起上奏,启奏陛下能从轻处罚李帅。”
“好,丞相为国为民,甘愿冒险上奏,樊某佩服。”樊哙说道。
“你我各写一份奏折,明日上奏。”萧何说道。
“喏。”樊哙应道。
出了萧府,樊哙心里敞亮了很多。因为有了萧何一起上奏,这事儿十有八九能办成。只要李帅能安然无恙,那么自己的儿子樊市人就不会再和自己耍脾气了。
在天牢,婉儿再次前来给李帅传递消息。
“美女姐姐,怎么能空着手来呢?我在这牢里可吃不上什么油水啊。”李帅诉苦道。
“你就再忍耐几日,我家主子正在想法弄你出去。”婉儿劝说道。
“这要等到猴年马月啊?这破地方,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我都瘦了好几斤了。”李帅继续抱怨。
“好了,你就别抱怨了,告诉你个好消息,已经有眉目了,陛下有松动的迹象,你活着走出这天牢,应该十有八九不是问题。”婉儿低声道。
“好,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我就知道,戚姬一出手,就没有她办不成的事情。”李帅脸上有了笑容。毕竟,有戚姬帮忙,每天在刘邦耳边吹耳边风,他李帅的命应该能保得住。走出天牢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
婉儿离开后,李帅竟然哼起了小调。在上世,李帅就五音不全,来到汉代,这嗓子也没有变好,完全没有唱歌的天赋,只能哼几个小调,表达一下自己此刻欢畅无比的心情。
次日早朝,众臣把要事商议完后,刘邦满脸严肃地问:“众爱卿还有事要奏吗?”
樊哙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准。”刘邦道。
“陛下,李帅袭击公主车队,冒犯天威,实在可恶。但被关入天牢,微臣认为不妥。”樊哙奏道。
“有何不妥?”刘邦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在他的印象中,这是为李帅求情的第二人,这个李帅到底有何魔力,连朝中大员都为他说话。
“陛下,李帅虽然犯了重罪,但他曾经是大汉的功臣啊。他不仅与匈奴大战,助陛下从白登山脱困,而且还发明了不少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大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总不能因为李帅犯了罪,蔑视皇权,就把她的功劳掩盖了吧?”樊哙进言道。
朝臣听樊哙这么一说,议论纷纷,有的赞成把李帅关进天牢,有的说这惩罚重了,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既然有争议,说明把李帅关在天牢是不太妥当的。
刘邦轻咳一声。
群臣赶紧闭嘴,仿佛瞬间石化一般,刚才的悄声议论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怎么不说了?刚才不是还都窃窃私语呢吗?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出来啊。”刘邦用带走呵斥的口气说道。
还是没有人搭话,大家都怕说错了话,丟官或掉脑袋。
樊哙回头看了下萧何,他好像稳坐钓鱼台似的,没打算开口。樊哙暗道:难道这个老小子在和自己开玩笑呢?
其实,萧何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他猜测陛下一定会征询他的意见的。所以,才站着没动,等候召唤呢。
果然,刘邦扫视一周后,把目光定格在可萧何身上。
“丞相,你怎么看?”刘邦问。
萧何听到自己被点名,便赶紧上前一步,道:“陛下,臣认为樊将军所言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是人就会犯错,不能因为犯一次错,就把他以往的全部功绩都否定了。李帅对大汉的贡献不小,虽然他袭击了公主车队,但没有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从轻处罚呢?”
群臣见萧何与樊哙都站到了李帅一边,便都开始琢磨:难道风向变了?
而刘邦见萧何和樊哙结成了统一战线,再加上戚姬吹的耳旁风,心里开始动摇了。不过,已经决定的三司会审不能改。
于是,刘邦道:“既然丞相也这么认为,那这么办吧。三司会审由丞相和樊将军牵头,尽快审理,给朕一个结果。”
“喏。”萧何和樊哙应道。
结果基本可以预见了,让偏向于李帅的萧何和樊哙审理此案,那李帅基本是半条腿已经迈出天牢了。接下来的三司会审不过是走个程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