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D 收藏网站
完本小说网 >>历史 >>开挂在大汉 >>第296章 默认卷_第二百九十六章 对决

第296章 默认卷_第二百九十六章 对决

次日,太阳照常升起,并没有因为太子刘盈要上朝堂被处罚而迟到一分钟。当阳光普照大地时,长乐宫外已经站满了文武百官。 大家都小声议论着,内容无非是今日如何处置太子这件事。太子一党在朝中的势力非常雄厚,若太子倒台的话,一大批臣子的利益将受到冲击,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太子倒台的。 “樊将军,今日的气色看着不错啊。”萧何走到樊哙面前道。 “丞相啊,老臣昨晚可一晚上没睡好觉啊,您说说,这好好的,东宫里怎么就藏了龙袍啊。”樊哙是个直性子,张嘴就把心里所想说了出来。 萧何犹豫了一下,叹气道:“谁说不是啊,这太子本来当得好好的,谁能想到会出这种事情啊。” “唉,如今出了这种事情,太子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啊。”樊哙也摇了摇头,满脸都是惋惜的表情。 “听说是令公子带着禁军从东宫内搜出了龙袍?”萧何盯着樊哙问。 “怎么,丞相是怀疑犬子吗?”樊哙有些不悦了。 “哪里啊,樊将军言重了,老臣不过是好奇罢了。”萧何赶紧道,想缓和一下气氛。 “犬子也是奉命行事,谁若想那犬子做文章,老夫第一个和他拼命。”樊哙的脸上依旧有怒气。 “樊将军消消气,我等都是做臣子的,陛下下令,谁敢违抗啊,所以,没人说令公子的不是。”萧何继续安慰道。 樊哙看着远方,没再说话。 就在这时,长乐宫的门开了,文武百官陆续走了进去,等待刘邦的到来。 片刻,传来宦官一声喊:“陛下驾到。” 百官闻言,赶紧分两侧站好,静待刘邦上朝。 等刘邦坐在龙椅上后,百官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刘邦挥了一下手。 满朝的文武百官便站了起来。 接着,一些臣子开始启奏朝中要事,等处理完了紧急的要事。 朝堂上出现了一些冷场。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宦官会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但今日宦官没有喊这句话,刘邦的脸色也一直阴沉着。 就这样,沉默了片刻,刘邦才轻咳一声,道:“众爱卿听说东宫的事情了吗?” 大家一听,终于说到了东宫,昨日太子出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但面对刘邦的诘问,文武百官都不敢吱声。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哪怕说错一个字,那都不是闹着玩的。所以,面对百官的集体沉默,刘邦也没有马上大发雷霆,而是开始点名了。 “丞相,你怎么看?”刘邦把萧何揪了出来。 萧何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昨日听闻了殿下的事儿,深表遗憾。” 真是个老狐狸,什么叫深表遗憾啊,说了等于没说。 接着,刘邦继续道:“也许有的爱卿不知道,昨日,朕得到密报,说东宫藏有禁品,便派禁军前去搜查,结果在东宫搜出了龙袍。” 说到这里,刘邦猛地拍了一下案几,那是相当愤怒啊。 “陛下息怒。”萧何道。 “息怒,怎么息怒?私藏龙袍,这是要干什么?谋反吗?”刘邦怒气冲冲地道。 萧何想了一下,道:“陛下,从东宫搜出龙袍,这是事实,但臣也听说,这里面有隐情啊。” “隐情?什么隐情?”刘邦不悦地问。 “臣听说,有人潜入到东宫,接着才发生了在东宫搜出龙袍一事啊。”萧何把吕雉告诉他的事情说了出来。 “朕调查了,说是李帅潜入到了东宫,但没有证据,无非是流言而已。”刘邦摆了摆手道。 “但这多少有些蹊跷啊,还望陛下明察。”萧何把球又踢给了刘邦。 “望陛下明察。”萧延也站了出来,力挺自己的父亲。 刘邦眯着眼睛,看着这对父子,半晌没说话。 这时,樊市人站了出来,道:“陛下,从东宫搜出龙袍,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太子私藏龙袍,其心可诛,还望陛下明察。” 这明显是和萧何唱反调啊。 萧何悄悄回头看了一眼樊市人,暗道:看来这戚姬已经和樊家搭上线了啊。 果然,樊哙见状,也上前一步道:“陛下,事实就是事实,这是谁也赖不掉的。” 虽然樊哙的话说得模棱两可,但在樊市人之后说这句话,用意就很明显了。 萧何不悦了,自己也没说什么啊,这樊家人就急着给太子定罪,安得什么心啊? 想到这里,萧何继续道:“陛下,有人潜入东宫,这也不说捕风捉影的事情,万万不可就此止住不查此事啊,等此事查明了,东宫藏龙袍的事情,相信也会真相大白的。” 樊哙轻哼一声,道:“那照丞相这么说,东宫私藏龙袍,还要怪罪别人不成?” 萧何也不客气地道:“怪不怪罪,自有圣断,还轮不到别人来说道。” 眼看二人就要吵起来了。 刘邦一拍案几,道:“住嘴,吵什么吵?现在是说东宫私藏龙袍的事情,你们扯什么呢?别扯这些没用的。” “陛下息怒。”萧何与樊哙赶紧赔罪。 “众爱卿有什么看法?”刘邦继续问群臣。 结果,群臣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来,无非就是一些请陛下定夺之类的废话。 刘邦对这些习惯于见风使舵的众臣也是没有办法,想从他们嘴里套出实话,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于是,刘邦大声说道:“从东宫搜查了龙袍,这事儿千真万确,太子竟然有这种谋逆之举,此时不必再议。” 眼看刘盈就要被拉下马了,李帅心里一阵窃喜。 可就在这个时候,吕雉闯入到大殿内。 “拜见陛下。”吕雉行礼道。 “哦,皇后来啦,有事吗?”刘邦问。 “陛下,您还记得‘商山四皓’吗?”吕雉抬眼问。 “‘商山四皓’?记得啊,那四个老家伙,死活不出山,朕当年费了好大的力气请他们下山,可白搭,就是不领朕的情谊。”刘邦顿了一下,“对了,皇后,你问这个干什么?” “陛下,如今这‘商山四皓’已经来到都城了。”吕雉道。 李帅闻言,心里一惊,这几日忙得,把这‘商山四皓’给忘记了,难道他们已经来到了都城?照吕雉这么一说,看来这四个老家伙已经同意效忠太子了。 就在李帅思索之际,刘邦站起来问:“他们来到了都城?什么时候的事情?他们现在在哪里?” 刘邦一连问了三个问题,可见,刘邦对这‘商山四皓’依旧还是很感兴趣的。 “陛下,这‘商山四皓’此刻就在门外,他们是应太子之邀来到都城的。”吕雉回道。 “什么?是太子把他们请来的?”刘邦有些纳闷,但还是迫不及地地说,“快,快请他们进来。” “宣‘商山四皓’觐见。”宦官扯着公鸭般的嗓子喊。 片刻,‘商山四皓’便迈步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商山四皓’行跪拜礼。 “快,快快请起。”刘邦的脸上有了笑容,“您们怎么同意出山来了?朕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们了。” “陛下,我等本该早日出山为陛下效力的,希望现在到来没有太晚。”东园公唐秉道。 “好啊,怎么会晚呢?朕一直想邀请你等来长安一叙,今日如愿,真是爽快啊。”刘邦笑道。 “谢陛下。”‘商山四皓’齐声道。 “你等是怎么想起来看朕的?是良心发现了?”刘邦问。 “陛下,我等是太子殿下请来的,本来准备帮殿下一把的,今日听说东宫出事了?”东园公唐秉问。 刘邦一听,皱了一下眉头。想当年,他几乎使劲浑身解数,也没有把这‘商山四皓’请到都城,如今刘盈竟然办到了,看来这刘盈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如果刘邦得知刘盈是用两大箱子金银财宝换来了这‘商山四皓’,刘邦会不会气得吐血呢? 李帅顾不上假设了,他必须要想办法应对这‘商山四皓’的突然袭击。 “是这样的,禁军在东宫搜查出了龙袍,这个逆子,竟然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刘邦气呼呼地道。 东园公唐秉略一思索,便道:“陛下,只是从东宫搜出这龙袍吗?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先生,此话何意?”刘邦问。 “陛下,如果太子想图谋不轨的话,就不会只藏龙袍这么简单了,若没有弓箭兵器这些东西或大量的府兵,那这龙袍很可能就是别人放入东宫的。”东园公唐秉分析道。 “先生这是猜测吧?没有证据吧?可龙袍从东宫搜查出来,这是实打实的事情。”刘邦道。 “陛下,人心不可测啊,太子再愚笨,也不会笨到这种地步吧?藏个龙袍玩?”东园公唐秉反问。 刘邦不悦了,毕竟,太子刘盈是他的儿子,如今说太子愚笨,刘邦自然高兴不起来了。 “先生此话不妥吧?东宫发现了龙袍,太子难逃干系,谁来了,都无法给太子脱罪。”樊哙上前一步道。 “陛下,还是调查一下比较好,若殿下真是被冤枉的,那得给殿下洗清冤屈啊。”萧何也上前道。 眼看两个臣子又要吵起来了,刘邦赶紧挥了一下手。 樊哙与萧何才不说话了。 “先生,认为朕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刘邦继续问。 “陛下,在东宫发现龙袍,这是殿下不对,但在事情完全没有搞清楚之前,还是不动太子的好,毕竟,太子是储君,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东园公唐秉进谏道。 “望陛下三思。”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三人也齐声启奏道。 这时,太子一党的众臣也跪下为太子求情。 难道就这么结束了?让太子刘盈就这么逃过一劫? 李帅不甘心啊。